高老庄里的贪念——《西游·降魔篇》解读(二)

作者&投稿:说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坏人有善心吗?当然有!但这只是理上如此,是人们在讨论善恶人性的时候的思维。就算相信性本恶的人,也无法否认坏人是有善念的。但如果让人面对眼前一个屠杀他人一家老少的杀人犯,再问他是不是有善心呢?

鱼妖有善心吗?

这个问题重要吗?难道不应该是阻止他的恶行更为重要吗?就算相信鱼妖本来是善,但要做的仍然不是阻止他,完成一个普通人驱魔该做的事吗?能够为老百姓做一点事,让他们不要丧生在恶行之下。

驱魔应该是这样简单的啊!

玄奘是带着这个问题进入高老庄的!

经历鱼妖的事,让玄奘对自身的行为有了严重的怀疑,而且已经决心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看见的是,进入高老庄,看破一切幻象的玄奘,没有再拿出乐器和儿歌试图感化妖物,而是直接出拳,没有丝毫犹豫。当然动作并不熟练而已。相比之下,那披着人皮的鬼物倒显得迟钝了,竟出现了换了一次拳刺的动作。

鬼物不是凶残害人的吗?第二次的拳刺比第一次的拳刺还要锋利,这是被玄奘激起了凶杀之性。可见暴力相招引。

放弃了原来的驱魔办法,改用了拳头,这是玄奘的改变。他在实践的是想像一个普通的驱魔人一样去做事,也就意味着他对师父所说的驱魔理念,已经动摇了。

经历之改变人,并不是人选择了错误,相反恰恰是人做出了自以为正确的选择。也许于事有补,但不可避免的是,初心顿丧!

高老庄剧情的设计,与其说真幻,不如说表里。人们对于所见之非的懊悔,往往会觉得之前所见是迷惑人的幻觉,不知真幻之间自有相通之处,只是表里之别而已。这一点从一个道具可以看出,那就是巨大壁炉里的烤猪。

为什么道具设计成猪身里面裹着人身,而不是直接就是人身幻化作烤猪呢?如果先见的是一头头烤猪,之后发现居然是烤的是一个个人,那就是真幻之别。但所见是猪身,转过来才看见猪腹里藏着的人身,那就是表里之别了。

如同猪刚鬣一身戏子服装,动作也如在舞台上唱戏,体现的也是表里,而且是表里不一。什么是戏?扮演。所扮演的人物和戏服下面的人相关,今日可以扮关公,明日可以演曹操。这就是表里不一,如同猪妖,表面是一身人皮,而里面却是猪妖之身。

这意味着我和我的行为,可以是不同的,这是说表里的区别。

由此理解高老庄里的那些鬼物,为什么都是人皮裹沙?佛家语有所谓臭皮囊的说法,比喻人身不过是个皮囊,内中装着诸多的秽物,流出屎尿屁,其臭无比。

皮囊们都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被猪刚鬣所害?影片用了一对下山的情侣来说明。女子爱慕师兄的容颜而一起私奔,至于那师兄的容颜,当然这其中显然是因为久住山中,所见有限。不仅如此,影片又以他们为视角,道出了高老庄里种种的表里不一,从烤猪到烛台,无不如此,但两人完全受所见迷惑。而当女子看见猪刚鬣的皮相之后,立即移情别恋,对方才还依恋爱慕的师兄弃如弊履。

“色香味俱全,完美!”

女子的话,说出了一个古老的观念,“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色香味俱全,通常是用来形容食物。看见一个男子,却说出了对食物的欣赏,说明眼睛的背后不是心,而是欲望,是以食色为性。也就是说,身体之中充斥的不是心,只是躁动如沙的欲望。

欲望之害,看似是人主动的追求,但其实质恰恰是被动的,且随刺激而迁移扩大,让人随之起舞,难以割舍,不由自主。

俗语有“奶油小生”的说法,形容甜腻是女人所爱。以此看那个师兄,面目粗粝,颊生乱毛,要说粗丑似猪是过分,至少也不是帅气之人。但言行之中对女子自有一份心意可见,偏偏荒唐的是女子竟是爱他的面容,不见其心,可谓不知美丑。所以女子看见了猪刚鬣油光水滑的面容,自然也不能见其内在乃是丑陋猪妖之身。

为什么连续几问,一意要让他说话?言为心声,有心才有言,说话是心动的表现。哪知道情挑之下,却引来杀身之祸。

由此而知高老庄里的人皮沙袋是怎么来的?一个个都是沉迷表相之人,为欲望所迷之人。为欲所迷,自然为物所役,内中失主,行为顿时离开了自我的真实,人皮之下,自然只有沙子了。

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欣赏,心有所好,并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每个人感受美的本能。但是沉溺在此感受之中,不断自渎,以此为心,表现为欲,那就是自丧了!所以高老庄的一个个沙袋,与其说是猪刚鬣所害,不如说是自害。

世人为何不见表里?是因为所爱就在表相。易受巧言,难感实行。如同之前的魔鬼鱼,名为魔鬼,行非魔鬼,却仅仅只是个外形就容易被误会,就是一种点题。

那一对师兄妹进入高老庄是白天,而玄奘进入的时候则是晚上,影片特地给出进入时的天空镜头对比。白日之下,万物动作,诸欲喧腾;唯有入夜,万物宁静,诸欲消退,人亦得自返之省。孟子所谓夜气之存,正是良知发露,心最灵明。因此玄奘能从表相见内在,知眼见耳闻皆为幻化之表。

如之前所述,玄奘能救得婴儿,是其本心不失。有本心之明,所以能不受表相所欺骗,直见根里。但玄奘就能不执表相吗?面对猪妖狰狞丑陋的面目,要他嘴对嘴的去吸出猪妖的元神的时候,玄奘就做不到了。看见了美女的身体,他也一样流出了鼻血。显然,看得穿和做得到,不是一回事。

世上常有一个简单的问题,爱一个人,真的能不介意外貌吗?人之勉强和扭曲就在于此。其实爱一个人和审美是两件事,大众的口味是用不介意外貌来检验真心。说白了,就是用所谓真爱来压制审美。

玄奘有为大众驱魔之心,出生入死且不惧,但却因为怕恶心而不敢去跟丑陋的猪妖嘴对嘴。初闻觉得不可思议,仔细一想,这才是精彩之处!不怕死的人,未必不怕痛,未必不忧荣辱。

至此可以知道,表相是什么?

是自我,是人所有的自以为是而凝成的自我!

无论是贪恋俊美容颜的女子,还是嫌弃猪妖狰狞丑陋的玄奘,都是自我呈现。与本心不同,这部分自我是代表身的部分,是自己的局限。其中包括一个人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习惯、自己的性格与脾气、自己的见识和思维方式等等,往往难以匹配本心。

如果说之前的鱼妖和村民的误会和怨恨,只是一种应激而生的偶发状况,源于不克己的自以为是。那么高老庄的猪妖,就是将这种情形推到极致,谈论的是每个人在过去的经验中,在岁月中积累形成的自我。

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孩童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是类似的。但是长成之后,却有大大不同,因为每个人成人都有自我在乎的部分。这样的自我的问题在哪里?只有一点,那就是言行之中,没有本心之定,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忘记了初心!

什么是忘记初心?就好比等人。等了一个小时,是关心,担忧对方除了什么问题;等了两个小时,是急躁,心里忧闷对方怎么不通消息;等了三个小时,是恼怒,对方出现的时候会是一顿狗血喷头的狂骂,修养好的也不免一顿埋怨。

最开始的时候,不是担心吗?

本心之外,玄奘也有自我!

本心和自我的不同是什么?本心是起点,自我则追求目的。从玄奘而言,不忍见百姓遭难是本心,驱魔就是目的。如果说驱魔是本心,那完成驱魔就是目的。因而本心决定了一切事的开始,而自我则负责如何将一切完成。

从鱼妖事件引发的玄奘的困惑是,救人和驱魔成了两件事。救人只是救村民,驱魔则不然,是救所有人,包括魔。因为在师父传授的驱魔理念之中,魔虽是魔,但也有善性,也是人变成的,也是应该被拯救的,所以不能简单的一刀杀。但玄奘因为做不到唤醒魔身上的真善美,同时看见其他遭难的村民,他就想要一刀杀的解决问题。

救人容易,驱魔却难。至此,本心和自我背离,他才会觉得,师父是不是找错人了!

杀恶以止恶,如同人犯法被抓。在一个法治社会之中,是多么正常和合理的事情。难道还要去感化每一个罪犯吗?谁有这样的耐心,谁有这样的意愿,谁有这样的精力与时间,何况谁又有这样的能力呢?

这无疑是一条困难的路,而且会被认为带着浓烈的理想主义的幼稚色彩。但如果对象转换呢?那个人不是罪犯,而是自己的亲人;甚至不是犯罪的人,而就是自己家里那个调皮捣乱不听话惹麻烦的女儿和儿子呢?

是快点解决问题,还是正视问题,伺机将人导正?好比是孩子出了问题,自己是怕麻烦一团烦恼,还是按捺情绪趁机教育孩子呢?缺乏的是耐心吗?还是忘记了本心?

孔子曾经说了一段话: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德,是洞悉目的以守住本心;以礼,是连通目的以实践本心。玄奘的师父说,猪妖虽丑却是个情种,因妻子背叛而恨上了天下爱慕美男的女子。猪刚鬣成妖,是本来对妻子的爱恨抽象而出,主宰了自身。他的妻子和天下女子有何关联?从恨妻子到恨天下女子,爱恨成了执念,行为丧失了本心。

岂止猪妖放不下,玄奘也放不下。猪妖放不下的是对妻子的爱恨牵挂,那玄奘放不下的是什么呢?是一颗善心。也就是他口中的,要为百姓做一点事。为什么此心是执念?因为这是个目的,而为了这个目的,玄奘放弃了师父的理念,也就是放弃了本心,不择手段使用了暴力。

如何理解玄奘使用了暴力?

看见段小姐的出现就明白了。段小姐的暴力,就是玄奘的暴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段小姐即是玄奘。或者更为准确的说,玄奘代表的是本心,而段小姐则是自我。

在这个意义上,段小姐,其实就是玄奘的自我!

也许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段小姐就是玄奘。曾见影评中有所谓段小姐是观音化身的说法,其实不免太远。段小姐何时出现?第一次是在玄奘遭受鱼妖暴打之后,第二是是在玄奘和高老庄里的人皮沙袋对打之后。

两次都是突然出现,出现的毫无过程,不仅如此。更有意思的是一句对白,当玄奘问段小姐是否需要帮忙的时候,段小姐说,滚开!玄奘代表本心,有心无力。段小姐却自有手段,暴力除妖。一旦选责使用暴力,仁善本心当然滚开,否则如何挥舞拳头?一段段小姐撕扯打爆人皮沙袋的戏,可见此形象的设计。

至此,另有证明段小姐身份的是两个细节。其一就是在流沙河将鱼妖弹上岸的胖妞。胖妞不是段小姐,但却是她将要出场的先声和暗示。众人无力之际,胖妞推开瘦弱男子而出现,这是玄奘内心的表现。一个有力量的女子出现,推开了那个瘦弱而无力的自己。

为什么玄奘心中暴力的自己是个女子形象?因为这一份暴力源出于爱,出于仁慈之心。为什么段小姐出场就是面色脏污、举止粗暴?因为这是玄奘本心对暴力的观感。

其二是玄奘在流沙河救下小女孩后,沮丧的回到师父所在的墙边。他说了一句话,“我其实可以救更多的人,可是我没有办法……”随后便倒在墙角大哭起来。

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玄奘守戒甚严,不是说谎之人。那么就是说,这句话是真的,他其实真的可以救更多的人呢?前提会是什么呢?

很简单,早点使用暴力,早点让段小姐出现。可是他没有办法,不是没有办法早点让段小姐出现,而是没有办法说服自己违背师父所教的驱魔理念。直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之际,段小姐才被逼出现!

玄奘的大哭体现了他的痛苦,若已经竭尽全力救人,那么虽然遗憾也不会痛苦。只有明知自己有能力,却没有去这样做,才会在事后显露这样的痛苦,因为有无穷的愧疚和后悔在折磨他。

坚持自己的善念不舍,还是选择暴力?这才是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就好比当初武王伐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阻止武王失败,随后隐居首阳山饿死。他们的坚持是什么?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渔村的村民是受害者,鱼妖何尝不是?猪妖又何尝不是?玄奘既有心救人,为什么只救村民而不救鱼妖呢?这并不是说只救村民的行为不高尚,关键在于玄奘本身,他是一个大乘佛法的弟子!

何为大乘佛法?不是救村民,也不是救鱼妖,而是看见了村民和鱼妖报应因果,能引导将双方都从这种冤冤相报之中解脱出来的,这就是大乘!乘是运载,如车船之载,出离苦海!

大多的人难有此见,在意的是眼前的爱恨,追求和实践的是自我。如同段小姐对玄奘的表达也是如此,一个如意郎君,一个温暖的家庭,一起生一个小宝贝。这是她所渴望的眼前,也就是玄奘口中的小爱。有自我,便有属于自我的部分。私在古时候不是个坏词,表示该被维护的自我部分。

私的不好在于,只有私。

猪妖没有被段小姐的手段降服,因为猪妖和段小姐一样,都是起于自我。鱼妖是来自外在的影响,依靠自我的坚定就可以克制,持戒能守。但起于自我本身的执著,如何才能解决?

段小姐,就是玄奘的执著!

作为一本电影,角色是可以承担多重意象和表达的。段小姐可以是玄奘的另一个自我,也可以就是一个女子,这样一来就从一个自我的实现上升为如何面对小爱的问题,也就是自我满足。

大爱和小爱的区别,一个是爱人,一个就是爱己。为什么舍弃理念采用暴力解决问题?因为自己的情感受不了,自己的感觉需要满足。如同明知道引导孩子才是正途,为什么却使用了体罚?因为自己发火了。

师父再一次出现,用一个鹅腿点破了玄奘所差的一点点,口是心非,或者说心口不一。玄奘的心口不一不是虚伪,而是用心混乱,否则也不会有代表暴力的段小姐的出现。他的本心是坚信大乘佛法的理念的,但是面对种种妖魔作乱,却采取了和大乘佛法背道而驰的手段。所以为什么说段小姐出现是面目黑污不洁?因为体现了玄奘内心对暴力的态度。

心口不一的实质是自我矛盾。玄奘见师父吃鹅腿说不好,是有违清规的。这代表他所理解的驱魔理念,只是一种需要坚守的规矩,没有真正理解唤醒真善美的不是儿歌,而是儿歌中蕴含的他自身的真善美。

师父说他心中没有鹅腿,所以吃了也无妨。这是告诉玄奘,只要心中的真善美不丧失,驱魔何必介意自己用了什么手段呢?何必介意自己展现的形象呢?马丁•路德曾说过一句话,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既然目的是为了驱魔,那么自然就会不择手段来完成。如同段小姐的法器——无定飞环。无定飞环变化万千,形态不一,正是不择手段。

但这是一句很险的话!若是不理解,就会举起道德的大旗做尽恶事,看世上那么多利用宗教、宣称聆听神灵之言而行恶的,莫不如此。

所以师父后面还有半句话,心中想吃,嘴上却说不吃,这才是问题。这是澄明之道。这句话可以说是玄奘喜欢了段小姐,却不肯承认。引申而言,也是玄奘选择了暴力,却不肯承认;也是玄奘心中有对自我满足的需求,却选择追求众生。

手段不是问题,看不见自己做了什么才是问题。暴力不是问题,用道义和目的掩盖暴力的本质,这就是问题了。任何手段不会因为目的而改变性质,这是最基本的澄明。

师父的意思是,先接受自己,正面的面对自己!

玄奘为什么拒绝了段小姐,甚至是逃走,因为在他看来,那是小爱,是自私。他不允许自己自私,也不允许自己在乎自己,更不允许自己是如此的情绪化和暴力,这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式的精神自洁。

其实不知关爱自己,如何关爱众生呢?因为自我本身也是众生之一。事实上无论是喜欢了段小姐也好,还是选择了暴力也好,都没有关系,关键的一点是不要欺骗自己。

本来善没有任何标准,但是我们选择以满足他人为善。本来自我没有任何样子,但是我们选择让自己成为众人喜欢的样子。

师父是个光头,却选择戴了一顶假发,这是他和世人在一起做出的选择。除了作为喜剧的搞笑之外,也体现出了对于玄奘的示范,真正调和本来面目和展现的样子。

《西游记》原文之中,就是在高老庄收服了猪刚鬣成为猪八戒。高老庄除了地名之外有一个意思是老庄为高,老是老子,庄是庄子。老庄是自然之妙,察名实之辨,与道合真。


为什么和尚不吃肉?
他们认为要是吃了肉的话,那么就一定会杀生的。因为有人吃肉,就肯定会有人杀生的。

曹植道家思想诗词
在道家思想里以个人的生命超越精神自由为目标。本我正是道家与道教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它超越了生命实体的贪念欲望,不受任何外在物利的诱惑和困扰,自由自在,自我满足。曹植现存诗歌有76首,其中游仙诗包括《升天行》两首,《游仙诗》、《平陵东行》、《苦思行》等1 1首,占其作品进1 \/ 6,在...

人要怎么样学会知足?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贪念、太多的奢望,而现实中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多。\\x0d\\x0a\\x0d\\x0a有句古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不知足的人太多太多了。由此,我想到了老庄的“无为”哲学,虽说“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消极的,但我却觉得我们现代人类的精神世界很需要“无为...

人怎样才能知足?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贪念、太多的奢望,而现实中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多。\\x0d\\x0a\\x0d\\x0a有句古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不知足的人太多太多了。由此,我想到了老庄的“无为”哲学,虽说“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消极的,但我却觉得我们现代人类的精神世界很需要“无为...

怎样才能让人学会知足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贪念、太多的奢望,而现实中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多。\\x0d\\x0a\\x0d\\x0a有句古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不知足的人太多太多了。由此,我想到了老庄的“无为”哲学,虽说“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消极的,但我却觉得我们现代人类的精神世界很需要“无为...

以知足为话题的800字作文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贪念、太多的奢望,而现实中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多。 有句古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不知足的人太多太多了。由此,我想到了老庄的“无为”哲学,虽说“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消极的,但我却觉得我们现代人类的精神世界很需要“无为”。或许“无为”会让...

人怎样才能学会知足?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贪念、太多的奢望,而现实中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多。\\x0d\\x0a\\x0d\\x0a有句古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不知足的人太多太多了。由此,我想到了老庄的“无为”哲学,虽说“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消极的,但我却觉得我们现代人类的精神世界很需要“无为...

人怎样才能懂得知足?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贪念、太多的奢望,而现实中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多。\\x0d\\x0a\\x0d\\x0a有句古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不知足的人太多太多了。由此,我想到了老庄的“无为”哲学,虽说“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消极的,但我却觉得我们现代人类的精神世界很需要“无为...

人怎么才能知足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贪念、太多的奢望,而现实中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多。\\x0d\\x0a\\x0d\\x0a有句古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不知足的人太多太多了。由此,我想到了老庄的“无为”哲学,虽说“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消极的,但我却觉得我们现代人类的精神世界很需要“无为...

麻烦大家帮编个作文结尾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贪念、太多的奢望,而现实中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多。 有句古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不知足的人太多太多了。由此,我想到了老庄的“无为”哲学,虽说“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消极的,但我却觉得我们现代人类的精神世界很需要“无为”。或许“无为”会让...

银川市19860037149: 西游记的14到23回的题目和内容 -
调毓积大: 1、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刘伯钦送唐僧到两届山,救出了孙悟空,师徒别刘伯钦西行.途中寄宿遇见六个山贼,悟空杀死六贼,唐僧责怪悟空杀人,于是悟空撇下唐僧.唐僧独自前行遇见菩萨,传授紧箍咒. 孙悟空则来到东海,龙王...

银川市19860037149: 西游记16到18回主要内容100字左右 -
调毓积大: 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唐僧一行到观音寺歇脚,孙悟空斗强好胜非要把唐僧的锦斓袈裟拿出来显摆,老方丈心起贪念想夺袈裟,白天先说借去观赏,第二天奉还,实则晚上派弟子去杀 了唐僧(当然孙悟空好好地教训了他们...

银川市19860037149: 猪八戒听到吃的就嘴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特点还有哪些情节体现了他这一特点? -
调毓积大: 因为猪八戒本来就是猪比较嘴馋,所以在西游记里面,猪八戒的形象就是比较贪吃

银川市19860037149: 西游记第十八回讲的是什么内容. -
调毓积大: 悟空拜别了菩萨,按下云头,打入黑风洞,取回了袈裟.唐僧见寻回袈裟十分开心,与悟空在寺庙里住了一夜,第二日清早出发,来到了高老庄,高老庄高太公招赘了一个女婿. 一开始十分勤劳,耕地,挑水,劈柴样样不在话下,只是饭量很大...

银川市19860037149: 西游记 的 第十六回到五十回 简介 -
调毓积大: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行到观音禅院,老住持为谋占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鉴是避火罩罩住唐僧,自己在一边鼓风,使火烧净禅院.黑风山的熊罴怪趁火偷走袈裟.悟空上山寻妖索要袈裟.●第十...

银川市19860037149: 西游记第十八回概述 谢谢 -
调毓积大: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悟空来到那妖所居住的洞旁,看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悟空挥棒打死白衣秀士,运来是一条蛇精所变,悟空又与那黑汉熊精相斗,不料却让那妖潜逃而走.悟空在洞外打死...

银川市19860037149: 西游记的高老庄行者降魔(200字以内) -
调毓积大: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师徒们行了五七日荒路,忽一日天色将晚,远远的望见一村人家.三藏道:“悟空,你看那壁厢有座山庄相近,我们去告宿一宵,明日再行何如?”行者道:“且等老孙去看看吉凶,再作区处.”那师父挽住丝缰,这行者定睛观看,真个是:—— 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此时那夕照沉西,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爨,条条道径转牛羊.又见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银川市19860037149: 读《西游记》(十六回至二十回)有感 -
调毓积大: 《西游记》十六至二十回分别为: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

银川市19860037149: 西游记第17回简介 -
调毓积大: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

银川市19860037149: 赏析一阵狂风吹过只见半空中来了一个长嘴大耳的猪要穿着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短? -
调毓积大: “那阵狂风过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出自《西游记》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写的是猪八戒,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会三十六天罡变,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钯).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