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村80后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下)

作者&投稿:储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冬天的早晨起床对我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情。每每上学都要迟到了,我却还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母亲就让四姐拿我的棉衣棉裤到厨屋,放在灶火上烤一会儿。待棉袄里面,和棉裤腿儿都烤热后,四姐握住裤口和衣袖迅速团成一团,抱在怀里边跑边叫着还在赖床的我。

“老五,快起床!咱娘让我帮你烤的衣裳,热乎乎的好暖和,你再不起来一会就凉了!”听到这句话我才会一骨碌爬起来,在四姐的帮助下迅速的穿戴整齐。

棉袄,半成品,还没上领子和纽扣~图片来源于网络

起床后跑到厨房,用母亲准备好的热水象征性的洗把脸,吃块馍再喝碗热气腾腾带有红薯块的“糊度”(玉米粥)配着一盘子“豆糁”。这样简单又家常的早餐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如今回想起来,觉得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

“红薯糊度”(玉米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豆参”是我们家乡的叫法,母亲通常的做法是用大白菜的菜心切成细丝,配上用水煮熟了的咸黄豆放在一起凉拌,最后放点盐再滴两滴芝麻香油,做法虽然简单,但配着热气腾腾的玉米粥吃起来味道尤其的清香爽口。

老家的“豆糁”类似于这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是刚下过雪的天气,饭后我会悄悄带上一点白糖,找个干净的塑料带子装在书包里。这些都是为了上学的路上和小伙伴们自制雪糕所准备的材料。

下了一夜的雪堆积了厚厚的一层,田地里早已是苍茫一片,乡间小路两旁每棵树的枝丫上都晶莹透亮。

发酵后的黄豆 图生来源于网络

上学途中,我和小伙伴就会到矮一些的树叉上取些看上去稍显干净的雪,放在塑料袋里,放上些白糖。

用旧旧的里面印有乘法口诀表的铁制文具盒用力的砸上几下,不一会儿,袋子的雪就会积在一块变得像冰一样硬,这时一块简单的自制“雪糕”就制作成功了。

文具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和小伙伴兴奋的争先各咬一口,真是又冰又甜又透心凉!

有谁在下雪时穿过这种“草呱哒”?哈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农村的学校,教室是没有暖炉的。为了取暖,小伙伴们最热衷的课间御寒的娱乐活动就是投沙包和踢毽子。

踢毽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踢的毽子非常简单,用废旧轻薄的方便袋撕成许多的长条,然后用一根绳子在中间一系,完成后,抖搂开来,像个超大个的绣球。这样的毽子即轻便,又不会伤到脚,我们常常是就地取材,在一两分钟就做好了。

脚冷时,小伙伴们就开踢,这种毽子没什么花样,就是比赛看谁踢的最多。

只能说类似于这样,又不太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有时也会玩那种可以踢各种花样的毽子,中间用一个铜钱或薄薄的带圆空的铁片,四周系上彩色的毛线,最后剪成10厘米左右的长度,这样的毽子做法其实也非常简单,只是要特意找需要的材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小时候还是更喜欢那种大一些的用塑料袋做的那种。随意玩上几分钟,脚就不再冻得麻木,开始变得温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小时候玩投沙包这个游戏不同于现在幼儿园里小朋友玩的那种,站在一条线前,投到一个篮子里那么简单的玩法。

那时参与投沙包的同学可以有很多,男生女生都可以一起玩儿。一群小孩儿平分成两组。在地上画两条平行的直线,当然两线之间要尽可能的离的远些。

丢沙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组先派出两个同学负责在两条线外来回投沙包,类似于两个人打羽毛球一样。不同的是,另一组小朋友要集体站在两条线的中间位置让两头的两个同学用沙包来投掷。

丢沙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是沙包砸到谁的身上,又没有被接住,那这个人就算被淘汰出局。若是剩下人队友里有人接到了投掷过来的沙包,那么这队就又得一分,可以复活一个曾被淘汰的队友。

直到这组队员完全被淘汰了,就该和另一组的人交换任务,轮到他们投掷另一组的小伙伴们了。

丢沙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特别喜欢玩这个游戏,因为在躲避沙包的时候来回跑着会很暖和,偶尔还能大显身手的接住一两个,感觉超级兴奋。

“碰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Get到的第一个手工技能就是自己缝沙包。找来一块结实的旧布,剪成6个小正方形,先把其中四块缝在一起组成一个方形的筒子,再把剩下两块补在两头,缝合,留一个小孔,把整个沙包翻过来,装进去一些黄豆,不能装的太实,不然,不小心被掷到脸上会很痛。最后,缝上那个小孔,一个沙包就大功告成。

沙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在学校能活动的也就是课间休息的几分钟,等上完所有的课捱到下午放学,脚还是会被冻得木麻几乎没有知觉。

我跑回家鞋子一脱就立刻把脚放进被窝,这时母亲就会用一个打吊针时用过的玻璃瓶装上热水当热水袋,放在被窝里我的脚边给我暖着。话说,那时打点滴的瓶子质量是真的超好,滚烫的开水装进去,那厚厚的玻璃竟然也不会炸裂。

小时候的“热水袋” ——吊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不了多久就到了我最喜欢的是晚饭的时间。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那时母亲经常会蒸一大锅馒头,而在蒸篦之下同时还煮了半锅红薯。

每当母亲喊一声:“馍熟了,都过来‘喝汤’!”“喝汤”我们家乡的方言,意思是:吃晚饭。母亲喊过这一嗓子,姐姐们就会应声跑到厨屋。

“糊度” (玉米粥)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一直帮母亲烧火的父亲就会来到堂屋把坐在被窝里的我直接背到厨屋的柴火堆里,让我坐在他原来烧火的位置,把我穿着厚厚棉袜的脚放在添柴的灶火口烤火。

冬天,那是整个家里最暖的地方。那也是我关于冬天最温暖的记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厨屋里因为刚烧过柴火的原因,整个房间烟雾缭绕,但非常温暖。灶台旁边的风箱上永远都放着一盏煤油灯。母亲掀开锅盖,香喷喷的馒头和带有红薯一丝丝甜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随着这阵热气来袭,煤油灯那微弱的光剧烈摇曳,几乎熄灭,热气散开,桔黄色火苗瞬间恢复挺直变得明亮。

煤油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母亲麻利的拿起一个个热得烫手的馍放进用高粱杆做成的框子里,把篦子拿起,露出了一锅煮得都要裂开的红薯。

母亲把它们拿出几块放在盘子里,分给我们姐妹几个,而我最喜欢吃那种贴着锅边被半煮半烤似的流着糖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父亲、母亲和姐姐们或站,或蹲,或坐在柴火堆里,一家人都围着灶台,手里拿着热乎乎的红薯有说有笑。有时母亲还会把红薯压成泥洒上些白糖,再添些水及一些带着焦香味的杂粮“炒面”(炒熟的杂粮面粉),用筷子搅拌,和成又香又甜的“红薯炒面”。那是母亲最爱吃的味道。

“炒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会儿家里很穷,晚上很少炒菜,每次母亲都会让父亲在烧火的过程中烤几块“豆瓣酱”出来。

“豆糁” 这种是圆球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家乡的那种发酵后的黄豆放上盐做成一个个饼状或窝窝头的样子,晒干后可以保存整个冬天。每天吃的时候就用炭火烤制的两面金黄,会有一种特殊的豆香。

“豆糁饼” 图片来源于网络

配上刚出锅的馒头我们姐妹几个倒是吃的十分香甜。吃完若是口干,那就随手在锅里盛出一碗煮红薯的水,这顿晚饭就算是圆满了。

在那寒冷的冬夜,屋外洋洋洒洒的飘着鹅毛大雪,屋内在煤油灯微弱的光的照耀下,一家人能围在暖暖的灶台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食物,那样的晚饭虽然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心里却会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满足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老家的晚上再也不见煤油灯的影子,但那桔黄色的灯光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摇曳,让我至今难忘。

而今身处南方,每到冬天总是细雨绵绵。每到此时总是又开始怀念小时候在北方的冬天,那样一个个寒冷的冬夜里,一家人围在一起的幸福与温暖。


80后去农村旅游景点介绍 去农村游玩
然而,往日的烟云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已消失殆尽,过去,关山村和许多的湖南农村一样,平凡而普通。就在几年前,当地政府决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重新发掘关山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关山的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积极引入外部资本,打造关山古镇旅游区,将旅游景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景在村中,村在景中”...

农村有哪些地方,东西或场景让你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给完红包便是几个小孩子在那里比谁的红包多,当时钱多的感觉自己很厉害,其次便是和小伙伴一起去超市买一些炮竹,将炮竹插在雪堆里炸雪花,或者是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法,就这样玩到凌晨。农村还有就是夏天了,早晨起来吃个早饭就找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玩到快中午的时候就回家吃饭,然后下午一点到...

80后农村孩子的度假方式
1:玩水,之所以说玩水,是因为我至今未学会游泳,那时我们自动划分出男、女区域,每天肆无忌惮地跳进河里,享受水的清凉,水不深,不会有危险。每天泡水里,是最好的净化,出来是一个更加干净快乐的小女孩。2:抓鱼,一个下午不到就可以抓到鱼、虾、还有蟹和螺,一顿丰盛的河鲜就是用手抓来的。...

农村变化大,那个从小长大的地方,有多久没有回去过了?
古有“少小离家老大回”,说离家太久的人,再回去自己和家乡都不是记忆中的模样,虽然现在回去一次很快,但家乡的变化同样很快。凉风·至 大暑已过,燥热的天气逐渐被凉风吹散,久违的雨落在了山间,给庄稼带来了丰收前的滋润,自然中没有被大楼遮挡的风,拂过脸颊的感觉,站在山顶、田野别有一番感...

为什么现在农村赶集没有小时候那么热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人口原因,农村居住人口急剧下降。 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繁荣都是因为有了人气(特别是年轻人)才变得可能,缺少人的地方就会经济衰退,逐步变为“空城”。 70后,80后小时候的农村,农村居住人口是相当多的, 人们祖祖辈辈就是生活在农村的土地上,他们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就是居住在村庄里的。 那时候的农村虽然贫穷,...

童年的点滴记忆系列之四:你能猜到这是什么游戏的口诀吗?
回答:我,60后小学、初中都在农村上所以,对农村还算比较了解吧。

70年代农村人自制的这五个老物件,承载了传统文化的记忆
一、老式白炽灯的灯口 在电气时代到来之前,农村地区多使用煤油灯和蜡烛。随着电的普及,白炽灯成为了家庭必备。那个时代的灯泡,有着方方正正的灯口,轻轻一按开关,光明即刻到来。二、自制的搓衣板 搓衣板曾是洗衣的重要工具,它的存在见证了家务劳动的变迁。在洗衣机未普及的年代,搓衣板帮助人们将...

一个农村的人,说他家有祖传中草药秘方,可信吗?
那样不是用不着这样几百几百的赚钱了,直接把药方卖给药厂批量生产中成药,他直接拿几百万不是更好吗!中药吃不死人,但也治不了病,是药三分毒,不要总以为自己是神农氏的后代,可以尝百草,神农氏都抵不过一死,普通人这凡胎肉身的怎么不懂得好好珍惜呢!

中国60年变化的作文,谁能帮我写一片啊?
我是一名长在春风里的80后,我记忆里第一件大事便是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那时年龄小,还不能理解什么是亚运会,只记住了那只可爱的熊猫“盼盼”。在我小时候已经没有了饥饿,更没有了步行出远门。妈妈可以定期的做些荤菜来改善家里伙食,我也可以无忧无虑的去学校读书。我中学去县城读书时镇上已经有了巴士,02年读...

农村的80后在城市生活,要不要孩子熟练掌握方言?
现在农村也越来越多的走出了一些人才,因为非常清楚那个环境,可能生活的条件不是特别好,他们就愿意选择在城市继续生活,80后是现在工作的主力,因为90后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在继续上学的过程中,80后是工作的主力,在城市定居之后基本上这个年龄也都有小孩了,小孩的教育问题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应不应该让...

翠峦区17685467865: 回忆80后童年的冬天是怎样过的 -
桐桦醒脑: 生在80年代的我们,赶上了历史巨变的十年,儿时记忆中的许多东西如今早已不复存在,而唯一留下的是那些最美的记忆.我们的童年没有ipad,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各式各样的衣服,没有种类繁多的零食.我们童年的冬天,只有那最...

翠峦区17685467865: 一篇作文童年的回忆描写冬天的情景 -
桐桦醒脑: 冬天来了,北方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树都变成了白色,只有松树爷爷还是那么有精神.但是,我们这里还没有下雪,我很喜欢下雪,因为下雪时,大地白茫茫的,美极了!而且,我还可以去滑雪,跟小朋友们打雪仗. 虽然我们这里没有下雪,但是,我还

翠峦区17685467865: 80后农村孩子的童年记忆怎么写 -
桐桦醒脑: 童年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中,下面就讲一讲给你听. 那时,我们家还在红矸山上住,就是发生在红矸山的两件事.当秋风卷走最后一片黄叶的时候,冬天迈着...

翠峦区17685467865: 冬天优秀写景作文600字5篇
桐桦醒脑: 冬天优秀写景作文600字1家乡的冬天暖暖的,沉沉的.那儿的冬天不下雪,但伴儿总是有的,那是冰――晶莹的沉淀的永的精灵.家乡的冬天是不甘于寂寞的,因为有我们...

翠峦区17685467865: 80后的农村童年回忆录,50个字 -
桐桦醒脑: 被时光分割了的记忆构成了我们的过去!当我不断在记忆中寻觅那些难忘的片段时,童年——无疑是最重要的断点之一.而我的童年呢?我的童年恐怕早已被我落在光阴的某个角落了吧.心中的那抹童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在记忆的山脉隆起...

翠峦区17685467865: “80后”童年记忆都有哪些? -
桐桦醒脑: 又是一个开学的季节,然而80后的我们却只能凭借着零星的记忆来感受当年此时踏入校园的那份悸动.也许正是这样的季节,才容易让我们驻足停留.那么就现在吧,回味一下我们那遥远而又难以忘怀的童年.零食,这绝对也是童年的重头...

翠峦区17685467865: 家乡的冬天初中作文 -
桐桦醒脑: 家乡的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夏天是烈日炎炎的,秋天是果实累累的,冬天是雪花飞舞的,虽然春天、夏天和秋天景色很美,也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我却最爱家乡的冬天. 家乡的冬天不像春天那样温暖,也不像夏天那样炎热,更不像秋天那样凉爽...

翠峦区17685467865: 印象北方作文600初二作文 -
桐桦醒脑: 我是一个北方的女孩儿,在北方已经度过了16个年头.北方的春天是温馨的,北方的夏天是热烈的,北方的秋天是宁静的,那么北方的冬天呢?北方的冬天是美丽、坚强而又伟大的.最能让人们感受到北方冬天美丽的是窗户上的冰花,有的像...

翠峦区17685467865: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吃什么 -
桐桦醒脑: 上世纪80年代,人们餐桌上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等应季的本地蔬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外地蔬菜、一些罕见的蔬菜对人们来说是陌生的.到了冬天,很多的北方家庭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冬储大白菜和土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