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唯文字与美食不可辜负

作者&投稿:登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在人们心中,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的严肃模样。板正的寸头,倔强的胡须,如匕首、投枪一样的文章,充满了战斗气息。

然而,又一次翻开先生的书,重新阅读回味,从点点滴滴文字中发觉,这是一个在生活中极有趣味的人,一个十足的美食家。

鲁迅先生并没有特意写过介绍美食的书,但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寻觅到食物的踪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先生独特的品味。对于美食,他丝毫不含糊。

家乡的味道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在家乡绍兴,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光。

11岁那年,鲁迅进入三味书屋读书,师从寿镜吾。可是第二年,祖父周介孚就因为犯了事,被投入监狱。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父亲周伯宜又重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全家人只好到乡下避难。

为了给父亲治病,孝子鲁迅每天都要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受尽了冷眼。1896年,父亲周伯宜去世,家境更加艰难。

这是一段欢乐与悲伤交织的人生岁月,即便后来离开了这里,绍兴仍然是他心头无法绕开的一座城。这里的饮食印记,深深刻在了鲁迅的创作中。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何首乌根,吃了便可以成仙。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远甚于桑椹。不仅吸引了儿时的鲁迅,也开启了他的美食味蕾。童真,趣味,引得人会心一笑。

《朝花夕拾》中,冬天吃水缸里的薄冰,正月初一吃福橘,那位说:“好,再吃一块”的衍太太,被鲁迅称之为“和蔼”。还有菱角、茭白、香瓜,等等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

在江浙乡里钓虾,收获的战利品放姜煮熟,加酱油吃。《社戏》中的社戏,精不精彩,已经不重要了,孩子们惦记的,是晚上偷来煮食的罗汉豆。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一起煮,那味道,真香。

《故乡》中月下的少年闰土、猹和西瓜,惟妙惟肖,仿佛就在眼前。闰土给鲁迅送来了自家晒的青豆,虽不贵重,但方便又耐吃。

《风波》里面,人们端出了梅干菜、糙米饭和炒豆子。梅干菜,是鲁迅钟爱的一味,他借文中赵七爷之口,赞叹干菜的味美,他还在《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中骄傲的提出建议:如果绍兴人带了干菜去北极探险,恐怕不会生坏血病,可以走得更远一点。

《祝福》中提到,福兴楼有道菜叫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在酒楼上》的油豆腐,煮得十分好,可惜辣酱太淡薄。

人们最熟悉的,是茴香豆。《孔乙已》中,穷困潦倒的孔乙己,时常到店里要一碟茴香豆做下酒菜。本是普普通通的蚕豆,馋的无数小读者,在课堂上对着课本流了一桌子口水。后来,“茴”的四种写法,人尽皆知。

一道道熟悉的美味,勾起鲁迅无限的乡愁。绍兴的饮食文化,是他小说里的乡土情怀。

寻味京城

从日本回国后,1912年,受蔡元培邀请,鲁迅到教育部任职,开始了“北漂”生活。前七年,住在位于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里。后来又搬迁至八道湾11号、砖塔胡同61号、宫门口西三条21号。

虽然在教育部工作,鲁迅的公务员生活却十分无聊。1920年起,他先后在北京大学等八所大中学兼课,成为了广大革命青年敬仰的导师。

鲁迅在北京待了近15年的时间,除了工作、教书、写作、交友外,最热衷的就是寻觅美食。在《鲁迅日记》流水账式的记录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和吃有关,里面提到的北京饭馆酒楼达到了65家,而且他下饭店时,几乎从不选素菜馆。

鲁迅在1912年5月7日,到北京的第三天,日记里就提到了“广和居”。这是他常去的一个馆子,北京“八大居”之首。四合院布局,房间众多,很适合鲁迅带着三五好友组团前去。

刚到北京时,鲁迅的一部分薪水要寄回老家,还有平时的生活花销,因此几乎不点这家老字号的名贵菜,而是普通炒菜。其中,炒腰花和“三不沾”,是鲁迅的最爱。遇到有人来家里做客,鲁迅会直接让广和居把饭菜送上门,类似于现在的“外卖”。

紧接着,其他饭馆陆续进入了鲁迅的视野里。同和居经营山东菜,鲁迅最喜欢这里的炸虾球和混糖大馒头。东兴楼的酱爆鸡丁,值得细细品尝。致美楼的厨师手艺高超,抓炒鸡片、糟溜鱼片、油爆肚丝,很考验技术。

除了“八大居”和“八大楼”,鲁迅同样不会错过平民小馆。午间工作餐时间,他常常拉着陈师曾、齐寿山去“龙海轩”,这是一家小饭馆,招牌菜是软炸肝尖、锅烧肚块,特别合鲁迅的口味。

另一家小切面铺“和记”,价格实惠,以牛羊肉出名,几个人来到这里,鲁迅总要点一碗清汤大块牛肉面。

如果逛完琉璃厂,鲁迅会马上奔赴大栅栏西街,这是京味小吃一条街,日记中屡次出现的“青云阁”,是街上品茗会友的好去处。在玉壶春茶楼里,点上一份春卷和虾仁面,就能度过一下午的闲暇时光。厚德福以烧鱼闻名,萝卜鱼、糖醋瓦块堪称一绝。

家乡菜一样难以割舍,南味斋是著名的江苏馆子,糖醋黄鱼、虾子蹄筋,最为拿手。杏花村是专门做绍兴菜的山阴馆子,最擅长熘鳝片,虽然离住处比较远,鲁迅依然经常光顾。

在北京,鲁迅还收到了家乡亲友寄来的土特产,他在日记里一一记录了下来:干鱼、风鸡、酱鸭,还有糟货。特别是一种被称为“糟鸭卵”的食物,其实就是用酒糟腌制的咸鸭蛋,蛋黄流油,酒香扑鼻,思乡味在屋内弥漫。

江南人特别喜欢螃蟹,鲁迅曾经感叹道:“第一次吃大闸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他爱螃蟹,大的用水煮熟,小的烧成小菜。鲁迅认为吃蟹既可以享受好友相聚的“众乐乐”,也可以体味一人食用的“独乐乐”。

1915年9月10日的那一篇,鲁迅用“大饮啖,剧谭”五个字,写出了“众乐乐”的酣畅淋漓之感。而1918年9月13日,他描绘的则是一人食“独乐乐”的情景了。

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鲁迅把螃蟹揭开背壳,吃完了蟹黄蟹膏,露出圆锥形的薄膜,小心的切下,取出,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在这位美食家眼里,此时的螃蟹有头有脸,身子是坐着的,于是他把它形容为“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螃蟹的用处远不止这些,在《琐记》中,鲁迅用这种食物打比喻,说霸道行径就像螃蟹,他尖锐地予以抨击,话有些凶,格外生动。

沪上佳肴

1927年至1936年,鲁迅人生最后的九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在这里,他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和散文,翻译、介绍了很多国外进步书籍。由于受聘为政府特约撰述员,再加上作品版税,他的月收入达到了724元,约合今人民币2万多元,显然属于中产阶级水平。

然而,他的日常生活十分接地气。上海是一个美食之都,鲁迅到达上海的当晚,就在一家叫“陶乐春”的川菜馆就餐。这里的名菜有粉蒸鮰鱼、大鱼头和贵妃鸡。

鲁迅身为文坛巨匠,朋友更多了,饭局自然不能少。当然,担任请客角色的,多半是收入高的鲁迅本人。据《鲁迅日记》1932年7月3日记载,鲁迅在知味观设宴款待了宾客十余人。

知味观经营杭州风味菜,是鲁迅去得最多的地方。它的拿手菜里有一个叫化鸡。1933年10月23日记载,鲁迅在知味观宴请日本好友,席间向客人推荐了叫化鸡的来历和做法。这引起了在座嘉宾的极大兴趣,他们回日本后就开始宣传,使知味观和叫化鸡在当地出了名。

上海有一家梁园致美楼,以河南菜为主,1936年8月25日记载,鲁迅收到了好友曹靖华寄来的猴头菇四枚。而扒猴头,正是梁园最出名的菜,鲁迅平时很喜欢吃。为了投其所好,所以曹靖华经常送猴头菇给鲁迅。

鲁迅曾经在书信中说:如果自己是植物学家,或者农学家,也许可以亲自研究培养出猴头菇。

1934年12月9日记载,鲁迅邀请萧军夫妇和一众友人在梁园就餐。同月30日,日本朋友来鲁迅家里做客,他干脆邀请梁园的名厨上门,到他家中烹饪美味。

后来萧红回忆:去鲁迅家吃饭,“菜食很丰富,鱼,肉都是用大碗装着,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力所能及而不奢华,这是鲁迅家的待客之道。

日记在1933年9月11日记录,鲁迅去曹聚仁家里吃晚饭,这次聚餐,鲁迅对主人家做的“小麦铃”情有独钟,这是一种浦江面食。

其实早在这一年的1月,鲁迅就用笔名“罗怃”,为曹聚仁的《涛声》写了一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寄〈涛声〉编辑的一封信》,后来收入了《南腔北调集》中,改名为《论“赴难”和“逃难”》。

功德林是素食馆,爱荤的鲁迅,并不喜欢这里用豆制品为原料、以假乱真的“肉食”。他把这些素肉、素鸡、素鱼,定义为吃素人的虚伪,其实心中念念不忘吃荤。所以即使一道素菜,也逃不过鲁迅的文字剖析。

零食的魅力

1912年中秋节,鲁迅在日记中提到,在稻香村买了食物三品。稻香村是北京著名的糕点铺,鲁迅两年之内在此买了几十次点心,因为他是一个标准的零食控。

鲁迅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零食》,他认为上海的居民,和零食是拆不开的。对于零食的功效,他也有自己的理解,觉得这是一种养生食品。他家里的零食从来没有断过,为了避免无食物可吃,鲁迅每次外出回来的路上,都会顺带买一些小零食。

在1913年5月2日的日记中,鲁迅收到了日本友人寄来的羊羹,这是他留学日本时喜欢的糕点,回国后还念念不忘。可是这个下午吃得太多,鲁迅开始牙痛。第二天当他看完牙医,仍旧义无反顾地去稻香村买了饼干。吃糖导致牙齿变差的痛,抵不过对甜味的执念。

1913年5月10日记载,鲁迅再次看完牙齿,归途路过临记洋行,又忍不住买了饼饵。饼饵的魅力在另一篇日记中更加明显,这次鲁迅散步,不小心踩到破砖摔伤了膝盖,仍然忍着痛买完饼饵,才回家给伤口涂上碘酒。

鲁迅经常工作到很晚,零食可以抵御饥饿,缓解紧张疲劳。鲁迅喜欢一边写,一边吃,除了各式糕点,还有花生、核桃、杏仁之类的干果,抽屉里也常常放着蜜饯、糖果和饼干。

在《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中,鲁迅在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一边吃还一边安慰自己:“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就吃掉了一大半,一个零食控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弄堂生意古今谈》中,鲁迅提到过一种糕点:玫瑰白糖伦教糕,是他的最爱之一。另一种受宠的糕点,是沙琪玛。

有一次,儿子周海婴到书房玩,看见了沙琪玛,问鲁迅是否可以吃。结果鲁迅说:按理说是可以的,但是只有一块了,所以还是不要吃的好。可见他对沙琪玛的热爱程度之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这种护食行为,不仅针对儿子周海婴,也包括来家的访客。由于零食除了自己吃,还要用来招待客人,但是有些男性来客食量太大,经常把鲁迅准备的零食吃个精光,他得重新去外面买,十分的烦恼。

鲁迅便机智地发明了一种“花生政策”,他在日记里写道:以花生代替原本的点心,男客们就吃得不多了。看到对方吃得不多,他又开始敦劝,有时能把不喜欢吃花生的客人劝跑。后来,鲁迅骄傲地表示,这一种花生政策效果很好,会持续施行。

一个爱吃零食的成年人,内心应该是非常浪漫的。

辣味与酒味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被胡适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为表感谢,鲁迅邀请胡适到绍兴会馆吃饭,第一道菜是梅干菜扣肉。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是,这道菜里放了辣椒。

辣菜非常对胡适胃口,但是他不解的是,这明明是一道江浙菜,那边的人嗜甜不喜辣,鲁迅为何要放辣椒呢?

面对疑问,鲁迅答道:“我是以此物解困,夜深人静时看书,放嘴里咀嚼,睡意顿消,先生可以一试。”听罢,胡适大笑。

事实上,浙江人鲁迅少年时,已经表现出了对辣椒的热爱。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奖励了一枚金质奖章,鲁迅却立刻卖掉,换来了几本书,还在菜市场买了一串红辣椒。

“无辣不欢”的作者,笔锋自然犀利泼辣,嬉笑怒骂不经意之间,深刻的思想内容就诞生了。

在《呐喊》和《彷徨》中,“酒”字出现次数达到了93次。除了《孤独者》中,“我”在街上买了一瓶烧酒以外,其他地方的都是绍兴黄酒。比如《孔乙己》中的鲁镇人,大多爱喝酒。《明天》中的咸亨酒店,人们兴高采烈的吃喝。《在酒楼上》,吕纬甫更是不怎么吃菜,只是不停地喝酒。

鲁迅爱绍兴菜,更爱绍兴黄酒。酒量不大,但每顿必喝,却没有酒瘾,只半小碗或一碗。他用玫瑰花浸酒,友人们都直呼从来没有见过。

酒逢知己千杯少,郁达夫是他的酒友,因为两人酒量都不是很好,所以次次喝得酩酊大醉。郁达夫在1933年作诗赠与鲁迅,其中有这样两句:“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酒能激起人的斗志,振奋人的精神。骨头最硬的鲁迅,是在靠酒解闷,是在借酒言事。

他在《野草》里讲道:“日日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为度,递给人间,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

在那个纷争混乱的年代,百万国人麻木如傀儡。寂静浓到如酒,细细一品,或馨香或苍凉,含着五味杂陈的人生。

爱国爱民的鲁迅先生,靠着一支辛辣的笔杆,叫醒了装睡的世人。针砭时事,不忘美食。食物,既是一种满足,也是一种治愈。


朋友圈发美食怎么配字(35句)
23、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味。24、我大概这辈子都变不成一个瘦子因为我太享受美食给我带来的满足感了。25、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味。26、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爱已经辜负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负了。27...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如何翻译才最美?
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对于“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我觉得这样翻译才是我最喜欢的:Live for love and love for food.生活里的惊喜,来源于你踏踏实实的热爱着它以及融入了它以后对它的理解。 在一个不拥挤不喧嚣没有吵闹的周末,上街买菜回家淘米开火,可以穿着旗袍踩着拖鞋系着围裙下厨房,是一件...

炸物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炸物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一、椒盐蘑菇:做法步骤: 1、平菇洗净;2、加盐和清水侵泡15分钟,捞出挤干水分;3、2勺玉米淀粉,1勺面粉,鸡蛋,适量盐,五香粉;4、翻拌均匀,均匀裹上糊,油热下平菇,炸至微黄捞出;5、复炸至黄金酥脆,撒辣椒粉欧芹碎,即可开吃。二、炸素丸子:做法步骤: 1、胡萝卜白萝卜切成丝,焯水...

请问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用英文怎么说?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的英文翻译可以有以下几种表达形式:1、Only food and love can live up to them.(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2、Only delicious foods and love can't be let down.(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3、Only love can not live up to and delicacy.(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最近在读胡自山的《中国饮食文化》这本书,极富趣味。书中介绍了中国菜肴的美食趣闻,传说、典故等内容,阅读间犹如畅游中国舌尖美食的长河,时时令人口舌生津。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爱已经辜负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负了。没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圣人尚且如此,况凡庸乎?此刻,那一...

唯爱与什么不可辜负?
这个两样都不可辜负。2、对于我来说,唯有爱与亲情是不可辜负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辜负了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要好好爱惜自己,这样才有可能得到爱和心情。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们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黄磊《向往的生活》: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娱乐圈中,最会做饭的“黄小厨”,已经为妻子孙莉做了20年的饭,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菜场,人间烟火味最浓处 一个爱逛菜市场的人,一定是对生活满怀热忱的人。就像《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中所言: “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隔三差五...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怎么翻译?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英文翻译举例如下几种:1、Only food and love can not live up to it.2、You can disappoint anything except food and love.3、Never fail to live up to our delicacy and authentic love.4、Live for love and love for food.英语词汇翻译 1、唯有:only; only ...

美食治愈心情的句子
3.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一是美食,二是文字,这世间唯有美食可以治愈所有的烦恼,因为文字有时也会显得苍白无力。4.相聚夜晚,美食治愈人生,一天的忙碌感,突然烟消云散。5.开心的时候一顿珍馐美馔是奖赏,难过的时候一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是最温暖的治愈。6.人这一辈子,唯有美食不会改变。正逢挚爱,...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假期之前,刚经历了工作压力巨大的一周,好在放假前最后一天达成了阶段性进展,所以能够安心享受假期。经历过巨大压力的残酷后,觉得这样享受生活的松弛感觉真好,有孩子在身边笑着、闹着,有各种平时没时间做的美食享受着,真的应了那一句话: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这也算是繁忙工作之后给自己的馈赠...

屏南县13848596192: 鲁迅先生回忆家乡美食时说的一句话 -
捷蚂复方: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么说的,出自《朝花夕拾》小引.

屏南县13848596192: 烟火人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啥意思 -
捷蚂复方: 烟火人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意: 在人世间,爱和美食最为重要,不能错过.这种食物与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感性文字会轻触到她们柔软的内心,让这些在都市中被迫坚强成长的女性能够通过阅读抚慰心灵的孤独与冰冷.

屏南县13848596192: “至乐无声唯有爱,太羹有味是读书”是什么意思 -
捷蚂复方: “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是鲁迅的三味书屋的木刻对联.意思是人生在世最值得称道的品德是孝顺,最有味有趣的事情是读书.

屏南县13848596192: 鲁迅传记500字 -
捷蚂复方: 1927年,40岁的卢“在更名为”朝花夕拾“,对他已经出版10散文,他自己最好的回忆场景呈现给别人的东西”旧事重提“,”荒野.他冷酷相比,凛然散文,锋芒毕露,犀利泼辣的,有意义的,等等,但这些论...

屏南县13848596192: 永远不能忘记的鲁迅200字 -
捷蚂复方: 他的头发像修剪得十分平整的草丛,眉毛和头发一样乌黑且浓密.他的眼睛和托尔斯泰的一样犀利,能看穿一切虚伪,然后以文字的形式,对它们进行批判,揭开事情的真相.他的目光,面对敌人,像...

屏南县13848596192: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 -
捷蚂复方: B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说法错误,汉字是表意文字;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说法错误,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故此题应选B项.

屏南县13848596192: 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什么意思? -
捷蚂复方: 何为“三味” 1.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

屏南县13848596192: 鲁迅在书桌上刻的“早”字,看似什么地,什么的 -
捷蚂复方: 鲁迅在书桌上刻的早字实际上是把这个早字刻在了心上,刻得(深深)地,(大大)的,因为(提醒自己注意时间,做事不要拖拉,对于自己要去做的事一定要趁早做,时间不等人,一切都要早)

屏南县13848596192: 怎样用语句形容美食 -
捷蚂复方: 1、有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爱已经辜负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负了. 2、一打开盖子,一股浓浓的鱼香扑鼻而来,勾起了肚子里的谗虫.就酸光闻不吃,也能把人给谗倒,令人胃口大开. 3、烤红薯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