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侯大师隐居30年住毛坯房、吃清水煮菜,后来怎样?

作者&投稿:汝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这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里所说的南山,指的就是终南山。

众所周知,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道家圣地之一。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雅士慕名而来,聚集于此,世称“天下第一福地”。因其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吸引了无数隐士。这些世外高人爱好名山大川,隐匿山中,不问世事,俨然神者姿态。

终南独秀,翠华山,上善池,道教庭楼观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稀有的物种,灿烂的文化传承,优美的传说,这些都是历来人们热衷隐居终南山的主要缘由。

名山多隐士

在古代,百姓们对陶渊明,谢灵运等诗人非常崇拜,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尊为偶像。

因为这些人能做到淡薄名利,放下一切,只身徜徉山水之间,与天地自然合二为一。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以。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王维的一首《送别》,诉尽了官场的不得志,归隐终南山隐居之意跃然纸上。诗人有意避开世事的纷扰,让心灵回归宁静。

似乎一说到终南山,人们便会想到重阳宫、活死人墓,有没有活死人墓不知道,重阳宫倒是真实存在的。

据说仙家吕洞宾曾在终南山修行,之后又有道教创始人王重阳,至今重阳宫还巍然屹立山巅。

相传,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先生就曾骑牛归隐终南山,寿终一百零一岁。“寿比南山”,一说由此而来。

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在入朝为官前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隐居。他以无钩之勾垂钓江边,偶遇周文王,文王求贤若渴,诚恳相邀。

后以83高龄出山,官拜丞相,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打下了周朝五百多年的江山。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汉著名谋臣张良,在功成身退之后,不恋权位,放弃侯爵,神游终南山。无疑,终南山是最好的归隐之处。

唐朝孙思邈在成名之前就隐匿终南山,他爱好道家老庄学说,由于医圣高明而名声鹊起,后被世人请出山中,一生济世为人,著书立说,被奉为“医圣”。

可见,终南山不仅是隐居佳地,也是登峰造极之捷径,“终南捷径”便由此而来。

终南第一隐士

古往今来,隐居山野的名人闲士举不胜举。古有老子,姜尚,今有但侯大师。是的,他被称为“终南第一隐士”。

听说这位大师是年轻时候便长住山中,一待就是三十余年,可见他内心十分地坚定。家人不能理解他的意图和想法,曾几次三番进行劝阻,他丝毫没有动摇,什么都改变不了他一心向道的决心。

有人说他没有孝义,也有人说他太傻,也有人说他太自私……

生而为人,都有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利。

有的人喜欢追名逐利,有的人喜欢读书旅行,有的人喜欢田园生活……

不必在乎他人的眼光,人生只这一世,达官贵人也好,布衣百姓也罢,都是殊途同归。

听从内心的声音,勇敢去做最真的自己。

世人不知道这位大师是为了什么才抛弃红尘,转而遁入山中修道。或许他是厌倦了尘世的喧嚣,也或许是饱受了情感的创伤,又或许是他性本恋丘山,自带一颗出尘之心。

大师弃尘之心不必去猜想了,但他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过着清贫如许的日子,远离是非,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初心,是很值得后人敬佩的。

“尽觉山中日月长,何心更梦白云乡”,山中的清冷孤寂,一时赏玩倒不错,长期居住日子难免单调。

越是孤寂就越显得岁月漫长,梦里感觉白云飘飘,仿佛自己已然回到悠悠故乡。

思乡之情,很正常,但坚持不下山、不还俗,却是十分的不易。

他不下山,也不回家,心急如焚的亲人只好上山来寻他。面对面的刹那间,却无法辨认出自己的孩子。

记得当时他入山之时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时光流转匆匆飞逝,从风华正茂到宁静淡然,眼前人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影子。

大师的日常

古人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侯大师就是秉着这样的信仰在用心实践着。

一日一日的过去,任星河变幻,他心中唯有道。

也许,很多人也萌生过归隐之意,却只是一时兴起,真正走上这一步却很难。

因为隐居的生活绝非想象中狭义,而是十分的枯燥乏味的。没有想象中的神雕侠侣归隐古墓,每天面对的是群山大川,山泉叮咚,晨起打坐,烧柴担水,清水白菜,素食人生……

自给自足,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年如是。

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施,过的是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

试想一下,掌上一族的人们突然几天没有了手机,日子是多么的难熬,无处安放的灵魂异常躁动,都不知道该干嘛了。而这位大师没有左邻右舍,没有手机通讯,没有电灯照明,日子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的生活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一间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毛坯房,就是大师的栖身之所。他最喜欢收集晨露,道教里认为露水是一天的精华所在,而饮晨露是但侯大师每日里必做的修行课。三十年下来,大师的午餐都是清水煮白菜。偶有兴致,他会抚琴一曲,那般的自在逍遥,白衣飘飘似有仙者之感。清风明月,山水星河,鸟语花香,琴声铮铮……

此生,他不孤单,也不乏味,即使满头银发,步履蹒跚,亦是乐在其中,自我陶醉。因为心无杂念,才会心生愉悦,轻松自在。这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超脱。名利、权势、地位,都是世人穷尽一生在不懈追求的东西。放下这些身外之物,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做不到。但人们又在心底羡慕那些逍遥山水的隐士们,羡慕他们无牵无挂,悠游自在的生活。有舍才有得。懂得放下,才能收获另一种人生。一种平静自然,稳健安逸的生活



后来他身体越来越好,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看起来也不错,我觉得这种生活也挺惬意的。

现在依旧在这里隐居着,居住生活非常简陋,但是他本人非常喜欢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

候大师已由当时年轻的小伙子蜕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人见到时几乎都不敢相信,但候大师自己的生活很幸福。


终南山房租从4百涨到2万,隐居姑娘被逼“还俗”,没钱你咋“修仙”?_百...
“隐居”两个字代表着多数现代人的一种心理状态——逃避,逃避繁杂的工作,逃避理不清的人情关系,逃避过度的生活压力,给自己的心腾出一块净土。如今回归现实的小楠已经暗示了我们,短暂的逃避尚且有效,长期的自在却很难实现。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

形容隐居与世无争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羹?

为什么隐居非要选择终南山呢?
这自古以来,隐士身上大多都自然带着“大师”的光环,君王对这些隐士的偏爱那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三国演义》中,就安排诸葛亮三顾茅庐而后登场,这也是为了突出他是世外高人的气质。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卢藏用选择了大名鼎鼎的终南山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这一来当然是因为终南山的名气很大,那二来呢...

关于羡慕隐居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羹? 不...

终南山哪里可以隐居?
好多峪口都可以,长安区、户县、周至县都不错,租个民房就好。

关于我隐居避世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羹? 不...

议论文写作文的素材事例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马克思写《资本论》...享受剩余30年的自由飞翔.陶渊明弃官隐居田园,失去了五斗米的富足,却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恬静,领悟到了大自然的意蕴与人生的真谛;李白...

关于隐居山里的诗句
7.寻5首关于隐居的诗词(古代,现代,均可)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隐居 天空有鸟 云水无声 光照有色 山川有形而失凹凸纵深 你依然...

李叔同《送别》 原文及赏析
李叔同(1880-1942) 初名文涛,改名岸,又名广侯、成蹊,字惜霜,号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光绪二十七年(1901)就读于南洋公学经济科。公费留学日本。在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习油画。加入同盟会。于东京组织春柳社,编演戏剧。归国后,任教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两江师范学堂。民国五年(1916)入杭州定慧寺...

古代有些文人墨客为什么要隐居
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着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这就是“终南捷径”。用这种隐居手段以求高官者,实非真正的隐士。其九是不得已而隐,实际上从事...

资溪县19193975708: 终南山的隐士在什么村附近 -
娄顾健肝: 西翠花村. 西翠花村是距离西安郊区约60公里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属于西安市长安区. 终南山有“隐士文化”的传统,“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高僧大德,多聚于此.绵延的群山和适宜的气候为一些修行者提供了过山居生活的条件.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 目前,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在主流社会之外,这一群人的生活远离都市,与群山、清风为邻.

资溪县19193975708: 李白创作历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李白的一些生平经历写出的一些名诗,简略概括李白将进酒的创作历程 -
娄顾健肝:[答案] 年少有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喜欢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

资溪县19193975708: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选择到终南山去隐居? -
娄顾健肝: 很多人都想等自己退休了,以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有山,有水,空气清新,能够安度自己的晚年,因为这些人都感觉自己年轻的时候实在是太累了,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加上工作上的压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气,想要等到自己老了以...

资溪县19193975708: 有想去终南山隐居的吗? -
娄顾健肝: 积德行善,孝亲尊师,这就是最好的修行.大隐隐于朝,默默为老百姓做些好事,比去终南山强. 一定要到终南山修行也可以,现在也有许多修行人在终南山隐居修行,不过,终南山隐居,生活非常艰苦,第一,山上水很少,只能山溪取水,第二,不像正规寺院有香客供养食物,食物必须自己挖野菜解决,第三,其他生活用品很难解决,第四,如果遇到疾病,不能得到治疗,只能生死由命.也就是说,这样的隐居生活必须有坚定的信仰和非凡的毅力,才可以做到.请到优酷搜关键词“终南山“,可以找到一些终南山隐居的视频,可以了解一下.

资溪县19193975708: 终南山隐士现在最大寿命活了多少岁 -
娄顾健肝: 隐士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中国腹地,横亘绵延,划分南北两地气候及地域的终南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存在.古代,终南山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进退朝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退守之地.如今,它仍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为...

资溪县19193975708: 诸葛亮是穿越者吗?谁最有可能穿越回三国,成为蜀汉名相诸葛亮?
娄顾健肝: 诸葛亮就是穿越者.他的身份隐藏工作虽然做得很好,但是多少有一些蛛丝马迹.... 唐朝人卢藏用为当官隐居终南山,唐中宗于是请他出山担任要职.后来,唐睿宗请道士...

资溪县19193975708: 那些终南山上的隐士,是真隐居还是为了避世 -
娄顾健肝: 在终南山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长期的离群索居、脱离社会,沉溺在自己寻找“生活意义”的想象中,其实不过是在逃避现实,在终南山上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过得多超脱,反而是让自己的精神变得更加的萎靡不振.

资溪县19193975708: 老子隐居的终南山是中国哪个地方? -
娄顾健肝: 秦岭山脉位于西安正南面的一段,叫做终南山.唐朝时,这里因为离当时的都城长安最近,所以很多想入朝为官的人假装到这里来隐居,借此结交权贵,传播自己的名声,人们称他们的这种做法为“终南捷径”.

资溪县19193975708: 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对当轴者多满、 -
娄顾健肝: 终南捷径: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在都城长安南边的终南山里,住了几十年.他替自己起了个别号叫白云,表示自己要像白云样的高尚和纯洁.唐玄宗知道了,要请他出来...

资溪县19193975708: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隐居在终南山? 地理有什么特点??? -
娄顾健肝: 其实有唐一代,当时人们隐居实际上还是想要出仕入红尘做官的.而终南山一是环境清幽,适合隐居,第二个距离政治中心长安很近,方便大家掌握消息及时把握机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