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第,轻德才”,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为何到西晋开始异化?

作者&投稿:楚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王朝更迭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和提高统治效力,都会把选举和任用贤才作为重中之重。在中国的盛世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与政府和君主的开明统治息息相关,而统治效果之良好亦离不开王朝官僚系统的有效运转。

九品中正制是始于汉魏、终于隋朝的历时四百多年的人才选举制度。然而与后来影响千年的“科举制”相比,它难免会显得黯然失色。但是对于其实施的背景、施行过程中的异化以及其影响的两面性都是值得探究的,这对于理清中国历史用人制度的演变与进化脉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是为了适应时代变化

1、 东汉末年的战乱导致察举制难以继续

察举制和征辟制,是贯穿于汉朝整个历史的用人制度。所谓察举,是指地方官员在所属辖区内随时考察当地“素有美誉”的人才,并将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一定的试验考核期后给予其官职任命;而征辟制是指皇帝或地方官僚直接向当地有名望和才能的名士发起聘请,将其引入朝廷官僚系统,但不如察举制广泛。

然而,察举制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是地方官员能够做到“公私分明”,能够真正按照察举制的用人标准去向朝廷推荐人才,然而东汉末年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得这一制度失去了发挥积极作用的客观环境。

在这一时期,战火纷飞,政治动乱,中央政府的权威大大下降。古人有言:中央无权则天下分崩离析。这也意味着,为中央政府选举人才服务的制度及官方人员的职能也会失灵。在此期间,州郡官员的腐败肆虐,一味攀附地方权贵,为其利益服务,在察举和飞黄腾达的过程中更是为其提供旁门左道,察举制已经在实质上走向衰亡。

另一方面,社会动荡尤其是黄巾起义后,导致百姓包括士人四处流亡,“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遂难委悉”。州郡内部的乡、亭、里等基层组织遭受破坏,给户籍管理造成了极大困难,自然也会对地方官员对当地贤才的考察造成不便。

2、察举制本身具有诸多限制和不足

察举制在曹魏时期被废除,还在于它的选举标准。

西汉初年,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由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思想领域的变化自然也会渗透到政治制度层面,儒家倡导“以德治国”“为政以德”的统治思想。受其影响,察举制正是以“德行”作为评判人才的根本标准。

然而,随着东汉末年世风大变,政府内外的腐败和贿赂的盛行。州郡官员一手把持着察举人才的大权而缺少监督,且中央政府内部的人员贪污现象亦非常严重,因此察举制公私分明的应有之义也走向沦丧。

王符在《潜夫论》也指出:“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餮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

可见察举制的腐朽以及选举官员和参选者的徇私舞弊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这样的选举方式对于统治阶层而言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3、魏国统治者对人才的急切需求

时至三国时期的大争之世,社会风气败坏,士人“斯文扫地”,乱世枭雄四起,天下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而为了巩固政权,三国的统治者在人才考察和选任上也不遗余力。

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曹魏更是直接打破了汉朝以来的人才选用标准。 在当前乱世之下,“德政仁政”已经不足以解决曹魏在斗争中立足生存这一燃眉之急,曹操需要的是乱世豪杰,铁腕强势,号召力强,能够在战争中作为智囊。

他打破了以所谓“孝廉”为主的僵化推举标准,主张“唯才是举”,无论是英雄还是枭雄,只要能够辅助巩固曹魏政权,曹操都来者不拒。

因此“以德用人”的察举制也在历史的大趋势和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下走向没落。从曹魏演化而来的“九品中正制”登上了历史舞台。

长时间的发展扭曲了九品中正制的本意

九品中正制作为中国千年以来用人制度发展的重要一环,却在史学界因为其过分注重家世门第而被诟病。然而这一结果其实是该制度随着时代变迁而异化的结果,只有结合时代背景捋清其中的脉络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九品中正制。

1、 创立之初以才能高低为主要选拔标准

由上文所提,九品中正制起源于三国魏晋时期曹操争夺天下收揽人才之需,其奉行的是“唯才是举”的原则,“汉末丧乱 ,魏武始基, 军中仓卒, 权立九品 ,盖以论人才优劣, 非为世族高卑。”

此时的九品之制并不是用于区分门第高低,而是在人才品德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下对其进行门第的升降,并以此为依据量才授官。而“中正”的选拔也极为严格,且评定人才也须依据所规定的标准,也就是重视德才水平而不是门第高低。

所以在实施的初期与过去渐趋腐朽的察举制相比,它更有助于恢复和重建混乱已久的选才秩序,并且对东汉末年以来的“乡里清议”传统有所继承,更有利于为巩固曹魏政权添砖加瓦。所以这也不失为一种美政。

此时的史书对其也不无溢美之词。《晋书·卫传》云:“其始造也 , 乡邑清议, 不拘爵位, 褒贬所加,足为劝励 , 犹有乡论余风。”《石季龙载记》更是称其为“缙绅之清津,人伦之明镜。”

2、 逐渐转向只对家世门第的看重

“九品中正制”的异化开始于西晋时期。至于其原因还要结合其历史背景。

西晋立国并能取得合法性,离不开门阀士族对于司马政权在物质乃至道义上的支持。为了将政权合法性的根基进一步筑牢,则势必要对政权的支持者们给予优待和安抚,其中就包括为其加官晋爵提供便利。

西晋时期选才标准悄然发生了变化,由德才向门第过渡,从根本上改变了九品中正制的性质。统治者对此情况虽然了解但也是缄口不言。曾有诸多大臣上表抨击该制度“考之薄世,然后授任”的不公正现象,请求皇帝对此进行干涉,重新恢复最初“不拘爵位”风清气正的选举秩序。

皇帝对此已心知肚明,然而却并没有将大臣的奏表落到实处。因为这些举措将直接威胁门阀士族的利益,进而危及西晋政权的立国根基。在统治者的放纵和默许之下,重门第,轻德才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3、 最后成为门阀氏族实行垄断的工具

异化之下的九品中正制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持续了数十年,而以门第为选才标准似乎已经取得了社会舆论的共识,阶级固化也在此情况下进一步加剧,其中的标志就是“士庶之辨”的盛行。

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已然成型并牢牢把控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主导着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在入仕上也是如此。

按照门第高低来决定谁可以进入朝廷任职,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例行公事罢了,不必再纠结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就这样,在人才选任上的垄断,使他们牢牢把控着社会阶层金字塔的顶端并世代延续。

而反观庶民,却因为自己出身卑微且人脉狭窄而怀才不遇,只能永远甘居人下人的卑微角色。左思在《咏史》中这样写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中,用“洞底松”和“山上苗”分别对名门和寒门子弟作比喻,反映了阶层板结在此期间已经成型,而这又导致了思维固化,从而进一步阻滞了社会流动性。

九品中正制仍然在历史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1、有效巩固了新生的曹魏政权

九品中正制起源于大争之世,曹魏为招揽天下人才而设立,其初期的选拔标准相当严格和规范。“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 ,非为世族高卑。”

以“德才兼备”作为人才的选拔标准无疑是符合现实情况和历史潮流的。因此它选拔了大批人才进入曹魏统治集团,为曹魏政权的巩固和强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士人在察举制历经数十年的瘫痪之后终于有了入仕的途径,这对于拉拢和安抚国内的知识分子,缓和社会矛盾,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也意义重大。

2、建立起了一个行之有效政治体系

九品中正制对于人才选拔的制度化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制度的实质其实是一个人才评价体系,将人才根据其品德才能分为三六九等,有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酌情授官。封建官僚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高素质的官僚,而九品中正制在前期就为曹魏管理系统引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此外,这一举措对于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沉重打击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和任人唯亲的行为,将人事任免权进一步收归中央,从而完善了中央政治体系。

3、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该制度体系之下,中正官担负着评议士人的作用,这些评议将会作为士人入仕以及晋升的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东汉末年,中国民间就兴起了乡间评议之风,即邀请乡间德高望重的的名士参与对士人的品评,这些评议活动往往会引起朝廷人员的关注乃至参与,并从此次评议中选出符合朝廷心意的士人进入朝廷考核。

而在九品中正制设立后,品评士人的职能渐渐从民间转移至官方,而所谓的“中正”就起着与过去民间评议之士类似的作用,且评议过程更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更有着对朝廷内部所有官员的评议资格。

民间士人会加强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以求得被中正品评良好和顺利入仕的资格,而官方人员也在中正官监督的压力之下和出于官职晋升的目的,也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而言之,九品中正制在创立之初就对应着富强国家、巩固政权的政治目的,因此在九品中正制实施的早期曾经起到过弥补察举制弊端,恢复选材秩序,为有学识有道德有抱负的士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对于移风易俗也有着积极意义。

不过随着时代背景和政治生态的变化,这一制度也开始出现异化,慢慢地成为门阀士族垄断政权、谋求政治特权的工具,这一制度也开始变得狭隘化和排他化。因此在最后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为当时的西晋时期,社会风气逐渐腐败,很多富家子弟可以花钱在宫中谋个一官半职,造成当时科举制度的腐败。

这是因为当时的国情有所不同,而且这种选拔制度非常的不合理,然后也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求。

因为在西晋时期,家族的力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因为九品中正制需要中央权力去进行管控,而我国社会发展到西晋,其实中央的管控能力大大下降了,而且这时的社会风气也大大转变了


第二章《品色服之制》
此时人们尤重籍贯,义兴郡作为江东徐氏的郡望之地,立郡百年,孕育了几代人,那种植入骨髓的情感,就是徐佑...楚国上承魏制,以九品中正品鉴人物,选举人才,由各州、郡、县大小中正官经过查访,结合门第和德才定出“

唐代女子择偶观,是如何从重门第转变到重才学的?
小自信33 采纳数:28 获赞数:1585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唐代女子择偶观,从重门第转变到重才学的的方式是在唐朝的时候尤其是在武则天执政期间非常注重有才能的人,只有有才能的人才可以当官,人们为了嫁给当官的人才改变了择偶观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院子大门计划用这四个字,求助大家世德之家的含义
世德 之家的含义是:世代相传、重门第高、慈善为本、书香门第、品德高尚、德才兼备、德高望重之家。

九品中正制简单解释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是选拔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中正官。这些中正官负责察访士人,根据德才和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品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实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类。定品时,一般依据门第,称为“计资定品”。“状...

关于晋科举制度
曹芳时,司马氏当权,于各州设大中正,以地方豪族充任,定品遂重阀阅而轻才德。晋代更甚。初立九品中正制,意在破除汉末察举由名士清议把持之弊,既与世族谋求一致,又将选士之权集于朝廷;品第人物重德才而不专重门第。然以著姓大族任中正,必使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操纵政权的工具。致使“上品无寒门...

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制度发明?
科举制度主要考的是经义、进士、法律、文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除此之外,科举考试重中之重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每个考生只有熟读儒家名著,才有机会跃过龙门,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下学子纷纷以儒家“忠君爱国”和“...

九品中正制来历,内容,评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首先,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担任,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同时他们也往往出任高级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

选官制度的演变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趋势: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

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的职称顺序
科举制从隋到清,不同的朝代会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1、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2、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由魏文帝曹丕创立,也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这里的...

仓山区15843544202: 曹魏时期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伊冰瑞杉: 汉代实行的察举制选官方式,依靠乡举里选,缺 乏统一客观的标准,一直被地方门阀势力把持,贿选 之风盛行.曹魏时期,尚书令陈群奏请用九品中正制 来选拔人才.具...

仓山区15843544202: 简单的介绍一下九品中正制 -
伊冰瑞杉: 继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中正,就是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官员,“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仓山区15843544202: 魏晋时期选官制度 -
伊冰瑞杉: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自曹魏创立至隋朝废止,沿用300余年.220年,曹丕篡汉建魏后,为争取世家大族的 支持,规定举荐有声望的官僚担任其本乡本土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称中正.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将本地的人物评定为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共九品,作为选拔官僚的依据.当中正的都是都是大世家.评定人物,官僚升降,单凭门第,不看才能,从而成为士族地族操纵政权的工具,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隋炀帝时废除该制度.

仓山区1584354420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
伊冰瑞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延续了汉时的一些选官制度,但其主要以九品中正制为主,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 魏晋初期,选官制度未能完全摆脱汉代时期的选官制度,尤其是选官时依旧有沿用汉时的察举、辟署、征召、任子等选官制度...

仓山区15843544202: 魏晋时期创立的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 -
伊冰瑞杉: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州郡中正都设有...

仓山区15843544202: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采取什么制度 -
伊冰瑞杉: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

仓山区15843544202: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作用
伊冰瑞杉: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构成: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

仓山区15843544202: 在汉代与魏晋时期 我国的用人制度是怎么样的 -
伊冰瑞杉: 汉代有“察举制”、“征辟制”和“任子制”察举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仓山区15843544202: 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员主要通过什么方式 -
伊冰瑞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曹丕220年建魏称帝以后,接受颍川世族陈群的建议,创立了九品中正制.九品是划分人才优劣的的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

仓山区15843544202: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贵族社会的形成和性质 等级
伊冰瑞杉: 一言蔽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大族是由汉末世家大族演变而来的.曹魏立国之初,为了争取大族的支持,曹丕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制订九品官人法.其法使得官僚贵族子弟极易步入仕途,而且升迁迅速,一旦升迁,即可担任尚书郎、秘书郎、著作郎、散骑侍郎、黄门侍郎等职闲位重的官职,这些官职也由此被称为"清官"、"清职". 西晋建立后,司马炎颁布“户调式”,不仅允许官员据官品占有土地和人口,而且规定"士人子孙亦如之",给予在政治上已享有实际权利的"士人"以经济上占有人口并免除徭役的特权.这样,汉魏以来政治经济势力不断上升的世家大族终于形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中一个特权阶层,士族门阀制度因而确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