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草原》,孩子该怎样学才更有效果?

作者&投稿:尹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草原》是六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阅读目标是:由所写的内容想开去。那么怎样学习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学习更有效果呢?

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观看图片,聆听歌曲,想象画面。

可以给孩子投影草原美丽景色的图片,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接着让孩子放飞想象,说说自己见过的或者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自己会有怎样的心情?

孩子大概会用蓝天白云、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河流蜿蜒、小丘起伏、一碧万顷等等词语来概括表达。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也可以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建构与生成,此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了解作者,学习字词,初读课文。

了解作者,学习字词、朗读课文,这是学习课文最基本的要求,可以指导孩子在预习中独立完成。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作者简介课文中没有,可以让孩子查阅资料,自行整理。

第三,了解草原之美,学习写景方法。

这是课文一二段的内容,可以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孩子学习:

①作者笔下的草原,景色美不美?美在哪儿?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一定要让孩子们细心阅读,注意圈画概括,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美景如下:空气清鲜,天空晴朗,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羊群吃草,河流曲折。

抒写作者感受和心情的句子有:使我总想高歌一曲,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作者的心情是激动的,是兴奋的,是愉悦的。

引导孩子梳理出了课文内容,把握了草原之美,还要引导孩子学习作者的写法之美:有描写,有抒情,有修辞,有动有静,空间转换,视听结合。

第四,感悟蒙汉情深,归纳总结提升。

可以分三步走,引导孩子学习课文2——5段。

①作者写了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驰马迎客、握手相见、热情款待、尽兴联欢)

②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待客之道,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蒙古人民热情待客,蒙汉人民团结友爱)

③主旨归结。文章中的草原,景美,人美,情也美。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声呢?概括如下:

景美:描写   对祖国大好河上的

人美:叙事   对蒙古族人民的         热爱与赞美

情美:抒情   对民族团结友爱的

(蒙汉一条心,人民大团结)

这样的心声,用课文中的句子说就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最后,对课文加以课文总结。

①融描写、叙述、抒情,为一体。描写了草原美景,叙述了热情待客,表达了蒙汉情深。

②描写景物:善用修辞,动静结合,空间转换,视听结合,穿插抒情。

课后作业可以设计为描写一处景物,看看自己用到了课文中学习过的哪些方法?

这一课的具体学习过程,有兴趣的可以观看本人的相关教学视频。



可以通过影像资料的方式来进行联合想象,而且也可以让家长带着小朋友去草原旅行,同时也可以给孩子们看一些草原的图片,然后也可以通过让孩子们画画的方式,来让小朋友们感受到草原的美。

可以让孩子声情并茂的朗读这篇课文,并且给孩子讲述这篇课文的历史,这样才会让孩子学习的非常有效果。

孩子应该亲自体现一下草原的感觉,才能更有效果,这样才能理解第1课的内容。


主要讲了什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什么主要讲了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山中访友》,主要讲了:作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山中访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杰作。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简略,记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因为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生字组词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生字组词如下:一、宜yí:1、相宜:拼音是xiāng yí,意思是合适;符合; 合理;比较合理。2、适宜:适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ì yí,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二、鹤hè:1、白鹤:白鹤,是鹤形目鹤科鹤属鸟类。白鹤脸上裸皮红色...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山中访友》一共分几部分?每部分是第几自然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山中访友》一共分4部分,每部分都讲的:1、第一自然段:讲山雨悄然而至。2、第二至五自然段:讲山雨的声音如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3、第六、七自然段:讲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4、第八至十自然段:讲山雨的“余韵”。《山中访友》原文: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满怀...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观潮》。《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

要三年级语文第一课《我们的学校》原文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白墙红瓦,映照着东方的晨曦。门前,翠竹掩蔽;屋后,欢跳着山溪……山溪里,飘着歌声。竹林间,荡着笑语。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对对耳朵在谛听。顿时,琅琅书声从窗口飞入云际,和山雀对话,和竹林絮语……我们...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预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窃读记,这是林海音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大家可以提前预习一下。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篇一 作者:林海音 《城南旧事》就是他的作品 重点句:①急忙开启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著。“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中,作者惊叹的是什么舒服的是什么_百度...
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作者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写美的特点
《草原》中作者不仅描写了美丽的草原风光,还直接抒发了自己对草原美景的赞美之情。《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什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是《精打细算》讲的小数除法,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白鹭》,英语第一课讲的是Whatishelike?。其中语文中的白鹭,又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_禽,属于鹭科白鹭属。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郭沫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好词好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好词好句如下:早晨、晨曦、晨风、晨光、迎着、吹着、跑着、跳着、快活、高高兴兴、绚丽多彩、一片、一阵、一声、静悄悄、亮堂堂、绿油油。好句: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小学。2、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3...

清城区17237549885: 语文六年级上册16课草原的主要内容!!!!!! -
尾邱君尔: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清城区17237549885: 六年级上册 《草原》的主要内容 -
尾邱君尔: 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清城区17237549885: 《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尾邱君尔: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和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扩展资料: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草原

清城区17237549885: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分段及段意 -
尾邱君尔: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况.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况. 第五段(第5自然段):...

清城区17237549885: 《草原》多音字,近反义词,主要内容 -
尾邱君尔: 一、多音字: 蒙 :méng (蒙昧)、 mēng(发蒙)、měng (蒙懂) 好: hǎo(正好)、hào (爱好) 似: sì(似乎)、shì (似的) 勒: lè(勒索)、lēi (勒紧) 二、反义词: 低吟——高唱、团结——分裂 三、近义词: 洒脱——潇洒、 ...

清城区17237549885: 课文草原的主要内容 不要跟《小学教材全解》一样 -
尾邱君尔: 主要内容:《草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部编人...

清城区17237549885: 课文草原的生字拼音及组词 -
尾邱君尔: 课文草原生字偏旁和组词: 1、毯 [tǎn] 地毯、毛毯、毯子、壁毯、渲、渲染 部首:毛 2、勒 [lè] [lēi] 勾勒、勒令、勒索 部首:力 3、吟 [yín] 吟唱、低吟、呻吟、吟诗 部首:口 4、迂 [yū] 迂回、迂腐 部首:辶 5、襟 [jīn] 衣襟、胸襟、对襟、襟怀 ...

清城区17237549885: 六年级课文草原分段讲解? -
尾邱君尔:[答案] 第一自然段为一段,段意是:自然风光 2—5为一段,段意是:名族风情(中间分为3层:第二自然段一层:写主人迎客 3-4一层:写主人待客 5为一层:写主人和我们惜别)

清城区17237549885: 把《草原》第一自然段描绘成一幅画,给这幅画面取一个题目 -
尾邱君尔: 老舍的《草原》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

清城区17237549885: 六年级语文《草原》 -
尾邱君尔: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从中可以看出草原(_一望无垠,辽阔无垠,一望无际);“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写出了草原(寂静,安静,没有人家)的特点. 我想是这样的吧,一楼的那个荒芜人烟好象不怎么恰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