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辛弃疾,他的一生究竟有多少传奇故事?

作者&投稿:戊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把宝剑,承载着的是辛弃疾驰骋疆场的夙愿;吹角连营,寄托着的是辛弃疾热血豪放的青春岁月;一壶老酒,掩不住辛弃疾失魂落魄的惆怅寂寞。

人人皆知他笔下的诗词气势如虹,却少有人知道,他的早年经历是诗词都写不出的波澜壮阔。

耳濡目染,壮志从此立

公元1140年,距离靖康之变已过去十三年,辛弃疾的家乡山东济南,早已成为金国领土的一部分。

而辛弃疾的祖父辛赞,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委身金国官场,选择了“曲线救国”的道路。


虽然如此,辛赞的内心也始终怀有收复失地、与金人决一死战的梦想,而这也在他对辛弃疾的教育中体现了出来。

少年时代的辛弃疾时常跟着祖父登高望远,看祖父指画山河。数万里辽阔河山,都曾归属于我大宋。

旷远土地之上,如今备受异族压迫的农民,是我大宋的子民,是我们血脉相连的同胞;远方的汴梁有我大宋的宫殿,是大宋皇帝原本的家。

燕赵之地出奇侠,辛弃疾就是在这样豪迈的民风之中,养就了一身的浩然正气。小小少年从此也在心底埋下了“收复大宋河山”的壮志,只待时机成熟,便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他确信,自己的未来,一定大有作为,那时,他必将马踏清秋,将大宋的皇帝迎回汴京的龙座。


鲜衣怒马少年时

绍兴三十一年,听闻金国皇帝完颜亮大举南侵,不堪重负的汉人在金兵无暇顾及之时,纷纷揭竿而起,讨伐暴政。

时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在家乡拉起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随后便加入了由耿京领导的声势浩大的起义军。

年少有为的辛弃疾不久便在起义军中担任了掌书记一职,虽然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官职。

但辛弃疾还是凭借自己的骁勇与谋略,逐步得到了赏识与重用。最令起义军首领耿京刮目相看的,莫过于他斩杀叛徒义端一事。


义端本是个守不住清规戒律的和尚,参加起义军之后更加吃不下军营之苦,于是又起了叛变的心思,只是没想到,偏偏撞上了辛弃疾这块硬骨头。

某天夜里,义端趁人不注意,偷偷窃取了辛弃疾所保管的帅印,只身前往金国大营邀功请赏。耿京震怒之下几欲将辛弃疾问罪,但他并没有得到这个机会。

得知帅印被盗,辛弃疾当即率人追赶,埋伏在义端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夜晚寂静无声,唯有蝉鸣与清风相伴,端满面春风骑马而来,便看到杀气腾腾的辛弃疾“从天而降”。

一向嫉恶如仇的他也并没有听进义端的求饶,只见手起刀落,寒光一闪,义端已经身首异处。

古有“关羽温酒斩华雄”,时有辛弃疾三日追帅印,其智谋勇略,可略见一斑。

然而这只不过是他戎马生涯之中的一个小小插曲,高光时刻,即将到来。


一腔孤勇洒热血

绍兴三十二年,金国南侵的军队横生变故,皇帝完颜亮在南下途中被部下所杀害,大军一时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辛弃疾抓住时机,极力游说耿京投奔南宋朝廷,并主动担负起了与南宋朝廷联络的重任。

得知了辛弃疾在金国奋力抗战的英勇事迹,宋高宗赵构备受感动,并亲自在朝堂之上接见辛弃疾。

时年二十三岁的他正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史书记载“肤硕体胖,目光有稜,红颊青眼,壮健如虎。”


皇帝夸他是“少年英雄”,欣然接受了他们回归南宋的提议,此次南下的任务圆满完成,久别的汉人的朝廷,他马上就要回来了。

但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起义军中再出叛徒,大将张安国叛变,将耿京杀害后投奔金国,并以此加官晋爵,好不风光。

滔天的愤怒让辛弃疾难以咽下这口恶气,尤其是在他觉得胜利在望的时刻。

返程后的辛弃疾并未在意一身的风尘仆仆,而是直接率领五十名勇士直奔张安国而去,而彼时的张安国,正在州府衙门大宴宾客,庆贺自己的“功劳”。

值得一提的是,张安国宴客之地,驻扎了五万金兵。虽然武力相差悬殊,但辛弃疾毫不畏惧,直直杀入敌军大营,将沉浸在无边快乐之中的叛徒活生生捆去。

而他自己毫发无伤。张安国最终被押解至南宋朝廷斩首示众,辛弃疾也因此一战成名。


史记:“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寥寥数字,将辛弃疾深入敌营活捉叛徒的壮举描写得淋漓尽致,观者无不为之动容,所谓少年英雄,神勇不过如此。

未了生前身后事,可怜白发生!

但偏安一隅的南宋终究不是辛弃疾心中那个“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朝廷,而是早已沉浸在“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安乐之中,上至皇帝,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满足于江南的杨柳细风。

只有他不断地上书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安邦、收复失地的建议,却都在达官贵人们不屑的眼神与嘲笑中归于沉寂。

他被卸去一身戎装,被频繁地调动官职,却未曾被磨灭心中的梦想。




辛弃疾主张抗金的诗句
5.求关于抗金郁闷英雄辛弃疾的一切资料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享年67岁,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南宋词人辛弃疾:中国文坛空前绝后的第一杀人狂!
(《贺新郎》)英雄吧?爷们吧?在南宋一团愁云惨雾的诗词里,这样的句子简直是文学界伟哥。难怪网上万人签名呼吁辛弃疾拍《花花公主》封面,要求他展露出8块腹肌,提升南宋女性和GAY的幸福指数。 时而他又琼瑶附体,把忧郁和寂寞玩到极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更能消几番...

辛弃疾报国的诗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二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关于辛弃疾的诗句 辛弃疾的诗句...

辛弃疾: 写不尽的好词是英雄恨
这词写的何等悠闲,何等情趣,可惜英雄的心鸥鹭白鹤都不懂,不然辛侯不会感慨人世几欢哀! 第二次闲居,1194年,辛弃疾55岁,整整八年,人生能有几个八年!老却英雄似等闲! 稍可安慰的是,他仍有一个美丽的家,飘泉新居。在这里,他与朋友游山逛水,饮酒赋诗,在流年似水的消磨中,英雄的心始终难息。 闲居的心,静观...

辛弃疾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最著名的五首诗词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说的是辛弃疾,为何要这么形容他?
辛弃疾一点损失没有,策反了一万多士兵跟他回到南宋。后来遇到一个叫义端的和尚,被辛弃疾说动投靠义军。不久他打算投降金军,辛弃疾亲自追杀他。逼他下马受死。义端说辛弃疾是英雄盖世。辛弃疾大喊“卑躬屈膝,毫无廉耻。出卖国家,毫无大义。无耻之人,留你何用!”一刀就剁他的脑袋。回顾辛弃疾的一生,...

致敬文武英雄辛弃疾
      回到南宋的辛弃疾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辗转各地;二是赋闲在家;三是老年领兵。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写了《美芹十论》、上了一系列奏疏,还有《九议》力陈抗金复国的方略。但他的意见并...

为什么辛弃疾能被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
他的朋友陈亮在《辛稼轩画像赞》描述辛弃疾时写道:“眼光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年仅22岁就能够拉起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单从这一点来说,就值得让人刮目相看,耿京因此任命其为“掌书记”。然而,在其投奔耿京后的一件事,则更加印证了辛弃疾少年时期的英雄形象。在《宋史》中记载辛弃疾在担任...

求辛弃疾的著名的诗词
“南归后的四十五年中,他前后总共被弃置闲居了二十年之久。就是在任职期间,也总是进进出出,呼而来,魔而去,最终是“大仇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百无一酬。”辛弃疾生当乱世,“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他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可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在晚年他含泪自嘲道:“不妨旧事从头...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
坐镇东南,连年征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 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宋代〕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译文 ...

会同县13934201085: 关于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资料 -
长沙强丹尼: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会同县13934201085: 辛弃疾简介资料 -
长沙强丹尼: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

会同县13934201085: 关于辛弃疾的资料 -
长沙强丹尼: 辛弃疾的词风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

会同县13934201085: 辛弃疾的推荐词 50字 -
长沙强丹尼: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会同县13934201085: 辛弃疾的经历和词风 -
长沙强丹尼: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

会同县13934201085: 论述辛弃疾的报国无门 -
长沙强丹尼: 辛弃疾生于宋金乱世,其亡国之恨,其才能志向,使他力主恢复国家统一;但长期的落职闲居,又使其壮志难酬.他虽然有如陈亮所说的“眼光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1]之才.但是,这...

会同县13934201085: 辛弃疾 名词解释 -
长沙强丹尼: 辛弃疾 - 南宋词人、文学家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会同县13934201085: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
长沙强丹尼:[答案] 读了辛弃疾的《水龙吟》 一词,感触很深我被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所感动,让人们被他的才学深深吸引.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

会同县13934201085: 《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是作文哦,800字, -
长沙强丹尼:[答案] 站在这里,我首先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你们心中,什么最伟大?我想,答案一定是两个字——祖国.如果你问我是怎么知... a8t淘范文网 “自古英雄出少年”,穿越历史的长河,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少年英雄.他们为了中...

会同县13934201085: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辛弃疾400字 -
长沙强丹尼: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