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是否与周围的星际气体和恒星有关?

作者&投稿:富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那些宇宙中超大质量的黑洞,和周围星际气体和恒星有关吗?~

众所周知,整个宇宙范围内密度最大的物体就是黑洞,只要是移动到其事件视界范围之内的物质,都会在它强大的引力作用下最终被吞噬。但是,黑洞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由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已知最大恒星质量黑洞LB-1,便是一种不同于中等质量恒星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质量黑洞。


而在所有大型星系中心,都普遍存在的超大质量黑洞,其平均密度则要比其他类型黑洞低得多,甚至可以低于我们地球上的空气密度。原因并不复杂,一个黑洞的施瓦西半径值和自身的质量成正比,但它的密度却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黑洞的半径越大,意味着自身的密度越小,就连视界附近的潮汐力作用都会减弱。
一直以来,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对恒星质量黑洞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但依然很疑惑为什么宇宙中会有这么多的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即便大型恒星坍塌之后能够形成质量也相对更大的黑洞,但为什么每个星系中心的都有,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刚刚好的巧合呢?所以,科学家们疑惑这些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是否还与周围的星际气体和恒星有关?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原始气体云坍塌,为什么不足以解释所有现状?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之谜
黑洞跟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质量、密度和引力这些与施瓦西半径值有关的属性之外,同时也因为形成时间不同而有了年龄一说:
比如,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大约6.9亿年的ULAS J1342 + 0928,它的质量相当于10亿个太阳加起来的总和。如此短的时间就形成质量这么庞大的黑洞,的确很难通过现有的黑洞形成理论来合理解释。


根据目前的研究,尽管所有已知大型星系中心都有一个、甚至更多数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存在,但是,这些超大质量黑洞之间也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
比如,早在多年之前,科学家们就在NGC 3842和NGC 4889星系中发现了两个更特殊的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它们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97亿倍以上。
而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个大约120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由于它的形成时间大约在早期宇宙,就更难通过现有的黑洞形成理论来进行解释了。


为什么超大质量黑洞不都形成于原始气体云坍塌初期?
很多人都知道,恒星最初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它的生命周期和演化阶段。在宇宙空间中,有很多巨型云层中都饱含星际气体,而超大质量黑洞的诞生,很可能就始于这些云层坍塌之后形成的恒星。然而,之前有研究表明,这种巨大云层直接坍塌形成恒星的情况,应该只可能发生在金属含量不高的云层。
也就是说,在这些坍塌后形成超大恒星的云层中,不能含有比氦和氢更重的一切元素,因为,此类重元素会导致云层的动力学发生改变。而就这个过程的本质而言,其实就是气体云会因为金属而变得冷却。所以,当此类云层因为自重而坍塌的时候所形成小恒星,完全不足以形成最终能够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类型,这便是为什么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各大星系中的超大质量黑洞,一定不都始于原始气体云坍塌的初期。


超大质量黑洞的前生-当巨型云层中存在重元素,超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
日本国家天文台表示:
即便巨型云层中的确有部分重元素存在,但也可以通过之后的气体积聚和恒星合并事件
,逐渐形成能够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超大质量恒星。这项研究结果,主要是通过“ ATERUI II”这台超级计算机模拟完成,3D高分辨率模拟,完美的呈现了恒星在形成之后的生长过程。


巨大云层破碎对超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有多大影响?
下图中呈现的是:巨大云层在坍塌之后的300年到600年时间中,那些可能演化为超大质量的恒星在质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一行的金属浓度都有所不同,而第一行则是不含重元素的云层,而黑点所代表的恒星质量,会比可能被吞噬的白点所代表的恒星质量更大。


重元素的金属性不仅导致了巨大云层的冷却和破碎,同时还产生了能够让小质量恒星和中心大质量恒星合并的强大气流。所以,那些能够形成超大黑洞的超大质量恒星,它们的诞生其实跟原始云层的金属性没有太大关联。
这便是为什么它能够解释宇宙的各大巨型星系中,真实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超大质量星系,弥补了之前形成理论难以解释的部分。
模拟结果证明了因为重元素而破碎的气体云,在形成大量小质量恒星之后,并没有导致超大质量恒星在诞生数量上明显减少。
简单来说,虽然重元素的金属性能够冷却云层致其破碎,但并不足以导致那些能够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的大量恒星真的无法形成。




恒星质量的增长在气体聚集和小质量恒星合并上是否对等?
虽然,超大质量黑洞只是黑洞类型中的一种,但科学家们探测到的每一个大型星系,其中心都至少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要知道,黑洞越大,它对周围事物的影响也就越大,因为它的生长就是通过吞噬周围的物质来实现。而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的超大质量恒星,它们在演化过程中质量的变化也是相同的道理,并非所有恒星的质量在诞生的时候就决定了,而且,就连它们质量的增长方式也并不单一。


事实上,在云层坍塌形成大量碎片的同时,其中心同时还存在着强大的气流,而那些质量相对更小的恒星,则会被这股超强气流引向中心位置,然后被等待着的超大质量恒星直接吞没。
为了更直观的呈现出那些最终能够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是如何得到自己的质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科学家记录下了气体聚集,以及小质量恒星合并对超大质量恒星的形成贡献分别有多大:


在上面这张图中,红色的部分代表着恒星质量通过气体聚集得到的增长情况,而绿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则示意的是恒星质量通过合并事件得到的质量增长,这两个的区别只在于:两者合并的恒星质量,分别为大于100个太阳质量和小于100个太阳质量。
总而言之,虽然重元素的金属性导致了巨型云层难以直接形成质量足够大的恒星,但却依然可以通过大质量恒星蚕食小质量恒星的这个过程,让原本质量不足以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生长的越来越大。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跟我们自身是否有关,能解开宇宙中的哪些疑团?
就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同样也存在一个全名为Sagittarius A*的超大质量黑洞,我们通常将其叫做人马座A*。从距离上来说,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个离我们更近的黑洞,应该更有利于科学家们去观察它的动态。
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我们的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与人马座A*所在的银河系都在同一个星系,反而给实际观测带来了诸多不便。


所以
,科学家们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也并不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人马座A*,而是与地球像个5500万光年遥远的M87*黑洞,它的质量大概是太阳的65亿倍左右。
大家可以看出,只有距离足合适且质量够大的超大质量黑洞,才有可能被分布在全世界的八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抓取到它的关键信息。
了解各种类型黑洞的形成过程,不仅是认知黑洞这种宇宙物体本身的特性,同时也关乎到其他与黑洞同处一个星系中的其他星体。从恒星的形成,到整个星系的演化,其实都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密切相关,而位于银河系中、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同样不会例外。


地球上的生命还能够繁衍生息多久,除了会受到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影响之外,还跟地球之外的宇宙物体有关。比如,母恒星太阳自身演化阶段的更迭,以及银河系中超大质量黑洞的活动情况等。虽然,人类目前尚未实现对黑洞进行直接观测,但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黑洞这个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之一,它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为什么宇宙星系中的超大质量黑洞那么多?
众所周知,整个宇宙范围内密度最大的物体就是黑洞,只要是移动到其事件视界范围之内的物质,都会在它强大的引力作用下最终被吞噬。但是,黑洞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由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已知最大恒星质量黑洞LB-1,便是一种不同于中等质量恒星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质量黑洞。

而在所有大型星系中心,都普遍存在的超大质量黑洞,其平均密度则要比其他类型黑洞低得多,甚至可以低于我们地球上的空气密度。原因并不复杂,一个黑洞的施瓦西半径值和自身的质量成正比,但它的密度却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黑洞的半径越大,意味着自身的密度越小,就连视界附近的潮汐力作用都会减弱。
一直以来,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对恒星质量黑洞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但依然很疑惑为什么宇宙中会有这么多的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即便大型恒星坍塌之后能够形成质量也相对更大的黑洞,但为什么每个星系中心的都有,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刚刚好的巧合呢?所以,科学家们疑惑这些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是否还与周围的星际气体和恒星有关?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原始气体云坍塌,为什么不足以解释所有现状?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之谜
黑洞跟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质量、密度和引力这些与施瓦西半径值有关的属性之外,同时也因为形成时间不同而有了年龄一说:
比如,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大约6.9亿年的ULAS J1342 + 0928,它的质量相当于10亿个太阳加起来的总和。如此短的时间就形成质量这么庞大的黑洞,的确很难通过现有的黑洞形成理论来合理解释。

根据目前的研究,尽管所有已知大型星系中心都有一个、甚至更多数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存在,但是,这些超大质量黑洞之间也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
比如,早在多年之前,科学家们就在NGC 3842和NGC 4889星系中发现了两个更特殊的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它们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97亿倍以上。
而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个大约120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由于它的形成时间大约在早期宇宙,就更难通过现有的黑洞形成理论来进行解释了。

为什么超大质量黑洞不都形成于原始气体云坍塌初期?
很多人都知道,恒星最初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它的生命周期和演化阶段。在宇宙空间中,有很多巨型云层中都饱含星际气体,而超大质量黑洞的诞生,很可能就始于这些云层坍塌之后形成的恒星。然而,之前有研究表明,这种巨大云层直接坍塌形成恒星的情况,应该只可能发生在金属含量不高的云层。
也就是说,在这些坍塌后形成超大恒星的云层中,不能含有比氦和氢更重的一切元素,因为,此类重元素会导致云层的动力学发生改变。而就这个过程的本质而言,其实就是气体云会因为金属而变得冷却。所以,当此类云层因为自重而坍塌的时候所形成小恒星,完全不足以形成最终能够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类型,这便是为什么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各大星系中的超大质量黑洞,一定不都始于原始气体云坍塌的初期。

超大质量黑洞的前身-当巨型云层中存在重元素,超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
日本国家天文台表示:即便巨型云层中的确有部分重元素存在,但也可以通过之后的气体积聚和恒星合并事件,逐渐形成能够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超大质量恒星。这项研究结果,主要是通过“ ATERUI II”这台超级计算机模拟完成,3D高分辨率模拟,完美的呈现了恒星在形成之后的生长过程。

巨大云层破碎对超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有多大影响?
下图中呈现的是:巨大云层在坍塌之后的300年到600年时间中,那些可能演化为超大质量的恒星在质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一行的金属浓度都有所不同,而第一行则是不含重元素的云层,而黑点所代表的恒星质量,会比可能被吞噬的白点所代表的恒星质量更大。

重元素的金属性不仅导致了巨大云层的冷却和破碎,同时还产生了能够让小质量恒星和中心大质量恒星合并的强大气流。所以,那些能够形成超大黑洞的超大质量恒星,它们的诞生其实跟原始云层的金属性没有太大关联。这便是为什么它能够解释宇宙的各大巨型星系中,真实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超大质量星系,弥补了之前形成理论难以解释的部分。

恒星质量的增长在气体聚集和小质量恒星合并上是否对等?
虽然,超大质量黑洞只是黑洞类型中的一种,但科学家们探测到的每一个大型星系,其中心都至少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要知道,黑洞越大,它对周围事物的影响也就越大,因为它的生长就是通过吞噬周围的物质来实现。而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的超大质量恒星,它们在演化过程中质量的变化也是相同的道理,并非所有恒星的质量在诞生的时候就决定了,而且,就连它们质量的增长方式也并不单一。

事实上,在云层坍塌形成大量碎片的同时,其中心同时还存在着强大的气流,而那些质量相对更小的恒星,则会被这股超强气流引向中心位置,然后被等待着的超大质量恒星直接吞没。
为了更直观的呈现出那些最终能够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是如何得到自己的质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科学家记录下了气体聚集,以及小质量恒星合并对超大质量恒星的形成贡献分别有多大:

在上面这张图中,红色的部分代表着恒星质量通过气体聚集得到的增长情况,而绿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则示意的是恒星质量通过合并事件得到的质量增长,这两个的区别只在于:两者合并的恒星质量,分别为大于100个太阳质量和小于100个太阳质量。
总而言之,虽然重元素的金属性导致了巨型云层难以直接形成质量足够大的恒星,但却依然可以通过大质量恒星蚕食小质量恒星的这个过程,让原本质量不足以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生长的越来越大。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跟我们自身是否有关,能解开宇宙中的哪些疑团?
就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同样也存在一个全名为Sagittarius A*的超大质量黑洞,我们通常将其叫做人马座A*。从距离上来说,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个离我们更近的黑洞,应该更有利于科学家们去观察它的动态。
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我们的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与人马座A*所在的银河系都在同一个星系,反而给实际观测带来了诸多不便。

所以,科学家们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也并不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人马座A*,而是与地球像个5500万光年遥远的M87*黑洞,它的质量大概是太阳的65亿倍左右。大家可以看出,只有距离足合适且质量够大的超大质量黑洞,才有可能被分布在全世界的八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抓取到它的关键信息。
了解各种类型黑洞的形成过程,不仅是认知黑洞这种宇宙物体本身的特性,同时也关乎到其他与黑洞同处一个星系中的其他星体。从恒星的形成,到整个星系的演化,其实都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密切相关,而位于银河系中、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同样不会例外。

地球上的生命还能够繁衍生息多久,除了会受到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影响之外,还跟地球之外的宇宙物体有关。比如,母恒星太阳自身演化阶段的更迭,以及银河系中超大质量黑洞的活动情况等。虽然,人类目前尚未实现对黑洞进行直接观测,但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黑洞这个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之一,它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为什么宇宙星系中的超大质量黑洞那么多?

众所周知,整个宇宙范围内密度最大的物体就是黑洞,只要是移动到其事件视界范围之内的物质,都会在它强大的引力作用下最终被吞噬。但是,黑洞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由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已知最大恒星质量黑洞LB-1,便是一种不同于中等质量恒星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质量黑洞。

而在所有大型星系中心,都普遍存在的超大质量黑洞,其平均密度则要比其他类型黑洞低得多,甚至可以低于我们地球上的空气密度。原因并不复杂,一个黑洞的施瓦西半径值和自身的质量成正比,但它的密度却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黑洞的半径越大,意味着自身的密度越小,就连视界附近的潮汐力作用都会减弱。

一直以来,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对恒星质量黑洞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但依然很疑惑为什么宇宙中会有这么多的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即便大型恒星坍塌之后能够形成质量也相对更大的黑洞,但为什么每个星系中心的都有,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刚刚好的巧合呢?所以,科学家们疑惑这些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是否还与周围的星际气体和恒星有关?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原始气体云坍塌,为什么不足以解释所有现状?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之谜

黑洞跟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质量、密度和引力这些与施瓦西半径值有关的属性之外,同时也因为形成时间不同而有了年龄一说:

比如,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大约6.9亿年的ULAS J1342 + 0928,它的质量相当于10亿个太阳加起来的总和。如此短的时间就形成质量这么庞大的黑洞,的确很难通过现有的黑洞形成理论来合理解释。

根据目前的研究,尽管所有已知大型星系中心都有一个、甚至更多数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存在,但是,这些超大质量黑洞之间也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

比如,早在多年之前,科学家们就在NGC 3842和NGC 4889星系中发现了两个更特殊的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它们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97亿倍以上。

而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个大约120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由于它的形成时间大约在早期宇宙,就更难通过现有的黑洞形成理论来进行解释了。

为什么超大质量黑洞不都形成于原始气体云坍塌初期?

很多人都知道,恒星最初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它的生命周期和演化阶段。在宇宙空间中,有很多巨型云层中都饱含星际气体,而超大质量黑洞的诞生,很可能就始于这些云层坍塌之后形成的恒星。然而,之前有研究表明,这种巨大云层直接坍塌形成恒星的情况,应该只可能发生在金属含量不高的云层。

也就是说,在这些坍塌后形成超大恒星的云层中,不能含有比氦和氢更重的一切元素,因为,此类重元素会导致云层的动力学发生改变。而就这个过程的本质而言,其实就是气体云会因为金属而变得冷却。所以,当此类云层因为自重而坍塌的时候所形成小恒星,完全不足以形成最终能够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类型,这便是为什么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各大星系中的超大质量黑洞,一定不都始于原始气体云坍塌的初期。

超大质量黑洞的前身-当巨型云层中存在重元素,超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

日本国家天文台表示:即便巨型云层中的确有部分重元素存在,但也可以通过之后的气体积聚和恒星合并事件,逐渐形成能够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超大质量恒星。这项研究结果,主要是通过“ ATERUI II”这台超级计算机模拟完成,3D高分辨率模拟,完美的呈现了恒星在形成之后的生长过程。

巨大云层破碎对超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有多大影响?

下图中呈现的是:巨大云层在坍塌之后的300年到600年时间中,那些可能演化为超大质量的恒星在质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一行的金属浓度都有所不同,而第一行则是不含重元素的云层,而黑点所代表的恒星质量,会比可能被吞噬的白点所代表的恒星质量更大。

重元素的金属性不仅导致了巨大云层的冷却和破碎,同时还产生了能够让小质量恒星和中心大质量恒星合并的强大气流。所以,那些能够形成超大黑洞的超大质量恒星,它们的诞生其实跟原始云层的金属性没有太大关联。这便是为什么它能够解释宇宙的各大巨型星系中,真实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超大质量星系,弥补了之前形成理论难以解释的部分。

模拟结果证明了因为重元素而破碎的气体云,在形成大量小质量恒星之后,并没有导致超大质量恒星在诞生数量上明显减少。简单来说,虽然重元素的金属性能够冷却云层致其破碎,但并不足以导致那些能够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的大量恒星真的无法形成。为了更便于大家理解,下面这张图片展示的就是超级计算机ATERUI II呈现出的模拟黑洞图像:

位于图片中心附近区域的黑点,示意了真实宇宙环境中存在的大量恒星,而黑洞就是这些恒星在经历一段时间演化之后形成的产物。而其中白色小点代表着大约10个太阳质量那么大的恒星类型,它们的诞生都始于气体云坍塌之后形成的碎片。正是那些质量比较小的恒星,与位于中心位置的更大质量恒星之间的合并过程,才进一步促使了大质量恒星拥有了更快的生长速度。

恒星质量的增长在气体聚集和小质量恒星合并上是否对等?

虽然,超大质量黑洞只是黑洞类型中的一种,但科学家们探测到的每一个大型星系,其中心都至少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要知道,黑洞越大,它对周围事物的影响也就越大,因为它的生长就是通过吞噬周围的物质来实现。而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的超大质量恒星,它们在演化过程中质量的变化也是相同的道理,并非所有恒星的质量在诞生的时候就决定了,而且,就连它们质量的增长方式也并不单一。

事实上,在云层坍塌形成大量碎片的同时,其中心同时还存在着强大的气流,而那些质量相对更小的恒星,则会被这股超强气流引向中心位置,然后被等待着的超大质量恒星直接吞没。

为了更直观的呈现出那些最终能够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是如何得到自己的质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科学家记录下了气体聚集,以及小质量恒星合并对超大质量恒星的形成贡献分别有多大:

在上面这张图中,红色的部分代表着恒星质量通过气体聚集得到的增长情况,而绿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则示意的是恒星质量通过合并事件得到的质量增长,这两个的区别只在于:两者合并的恒星质量,分别为大于100个太阳质量和小于100个太阳质量。

总而言之,虽然重元素的金属性导致了巨型云层难以直接形成质量足够大的恒星,但却依然可以通过大质量恒星蚕食小质量恒星的这个过程,让原本质量不足以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生长的越来越大。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跟我们自身是否有关,能解开宇宙中的哪些疑团?

就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同样也存在一个全名为Sagittarius A*的超大质量黑洞,我们通常将其叫做人马座A*。从距离上来说,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个离我们更近的黑洞,应该更有利于科学家们去观察它的动态。

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我们的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与人马座A*所在的银河系都在同一个星系,反而给实际观测带来了诸多不便。

所以,科学家们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也并不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人马座A*,而是与地球像个5500万光年遥远的M87*黑洞,它的质量大概是太阳的65亿倍左右。大家可以看出,只有距离足合适且质量够大的超大质量黑洞,才有可能被分布在全世界的八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抓取到它的关键信息。

了解各种类型黑洞的形成过程,不仅是认知黑洞这种宇宙物体本身的特性,同时也关乎到其他与黑洞同处一个星系中的其他星体。从恒星的形成,到整个星系的演化,其实都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密切相关,而位于银河系中、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同样不会例外。

地球上的生命还能够繁衍生息多久,除了会受到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影响之外,还跟地球之外的宇宙物体有关。比如,母恒星太阳自身演化阶段的更迭,以及银河系中超大质量黑洞的活动情况等。虽然,人类目前尚未实现对黑洞进行直接观测,但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黑洞这个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之一,它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示可能会与周围的星际气体和恒星有关,因为从恒星的形成,到整个星系的演化,其实都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密切相关,而且位于银河系中、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同样不会例外。

有的。黑洞不断吸取周围星际物质,增加自身的质量,和周围的恒星和气体都是有关的。

确实是有可能的,据研究称,黑洞其实就是吞噬了无数个恒星变得越来越大的。


说宇宙当中有很多超大质量黑洞,能量很强 连光接近 都逃脱不了,什么物质...
而另一种情况是超大质量黑洞,它们达到了容量的最大上限,所以当它继续吸入物质时,它会将吸入的物质转换成纯能量波吐回太空。整个过程中,自身的质量都不会再增加。这种超大质量黑洞喷出的能量波叫做类星体(不包含黑洞本身)。类星体,其实也就是超大质量黑洞喷发出的纯能量波,能量波里同样包含了各种...

宇宙中尺寸最大的恒星与超大质量的黑洞哪个大?
至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为什么会那么大,这与恒星是两码事。举个例子,位于57亿光年外的凤凰座星系团的中心星系中存在一个超大质黑洞,其质量估计为太阳的200亿倍。根据史瓦西半径公式计算可知,该超大质量黑洞的事件视界半径约为590亿公里,这相当于太阳半径的8.5万倍,或者日地距离的395倍,或者...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究竟有多可怕?
黑洞通常是天体引力坍缩的结果,大质量恒星死亡后都会成为黑洞。不过,TON 618这类超大质量黑洞并不是直接由恒星坍缩形成的,而是通过不断地吞噬其它物质,与其它黑洞合并,最终成长起来的。黑洞的质量越大,其引力场也就越强,视界半径也就越大。TON 618中的那个黑洞的视界半径就已经达到了1920亿千米,...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 巨型黑洞能吞进3亿个太阳
宇宙超大黑洞被发现 这种黑洞是目前所发现的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它所具有的质量为几十万倍到几十亿倍太阳质量,甚至最大质量可达几百亿倍太阳质量。巨型黑洞被发现在几乎所有大质量星系的中心,据说在银河系中心也是存在着这种黑洞,其位置在 Sagittarius A*.附近。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

超大质量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超大质量黑洞是黑洞的一种,其质量是 10 ^5 至 10 ^9 倍的太阳质量。现时一般相信,在所有的星系的中心(包括银河系的中心在内)都会有超大质量黑洞。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有几个方法。最明显的是以缓慢的吸积(由恒星的大小开始)来形成。另一个方法涉及星云萎缩成数十万太阳质量以上的相对论星体。

天文学家发现一个质量是太阳400亿倍的庞大的黑洞
“我们使用基于轨道的轴对称史瓦西模型来分析霍尔姆15A的恒星运动学,这些模型来自于VLT上MUSE新获得的高分辨率、宽场光谱观测结果。我们在Holm 15A中心发现了一个质量为(4.0±0.80)×10^10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SMBH)。“这是在局部宇宙中直接动态探测到的最大的黑洞。”图解:大麦哲伦云面前...

宇宙最大的黑洞有多大?天文学家:最大质量约是太阳的660亿倍
这种黑洞通过吞噬、合并就能形成中等质量黑洞。此外,科学家还猜测宇宙中可能存在量子级别的微型黑洞,不过这还只是理论猜测罢了,并未被证实。上述的Ton618黑洞,就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黑洞能够吞噬一切物质,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质量能够无限增长,因为宇宙间的各个星系离得都非常远,并且由于宇宙在加速膨胀,...

宇宙中存在独自生存的超大黑洞
该超大质量黑洞被命名为B3 1715+425,所在的星系簇距离地球超过20亿光年。不可思议的是,该黑洞周围有一个与它的“体型完全不匹配的小星系,而它却正在加速逃离另一个它本该身处其中的大星系。天文学家分析认为,在数百万年前的一场“近身肉搏”中,较大星系是获胜方,剥离了较小星系内几乎所有的...

银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那么太阳绕着黑洞转?
此后,天文观测表明,不仅银河系中心存在黑洞,宇宙所有大型星系中心几乎都存在黑洞,这与科学家此前的推测十分吻合。宇宙中的超大质量黑洞应该是通过吞噬其它天体成长起来的。黑洞的质量越大,其视界半径也就越大。如果以视界半径来算黑洞的密度,对于超大质量的黑洞来说,其密度可能比水还要小。就拿m87星...

宇宙十大黑洞排名
宇宙十大黑洞排名:1、最大质量的“超级黑洞”其中一个位于3.2亿光年之外的NGC3842星系。该星系是狮子座中最亮的天体。凯克和其他望远镜的观测证实NGC3842中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97亿倍。另一个黑洞位于NGC 4889星系,大约3.35亿光年远。它是晚期星座中最亮的天体。它的黑洞质量等于或大于这个。2、旋转...

安仁县13548956939: 星系发展的晚期是什么?超大质量黑洞可以不是星系的核心吗? -
布谈生血: 星系发展到了晚期,其中的大部分恒星会演化成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不在星系核的黑洞一般都不是大质量黑洞,因为大质量黑洞的形成需要吸收大量物质,而在一个空旷的宇宙空间中没有足够的物质让它吸收,它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大质量黑洞了.活动星系核具有剧烈活动现象,一般认为它的核心是一个大质量黑洞,存在吸引力和喷流,还会发生星系核爆发.

安仁县13548956939: 超级黑洞的介绍 -
布谈生血: 超级黑洞是一种黑洞,其质量是十万至十万亿倍的太阳质量.科学家相信,在所有的星系的银心,包括银河系在内,都会有超大质量黑洞.所有超级黑洞是在距今100多亿年前的宇宙初期与星系同时形成的.它“吞噬”周围的大量物质,才能达到如此巨大的体积.

安仁县13548956939: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
布谈生血: 简单的说,黑洞是星体的引力塌陷,也就是爆炸形成的.星体的引力塌陷后会形成一个奇点,奇点的质量很大,密度很高.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

安仁县13548956939: 星系级巨型黑洞是什么形成的 -
布谈生血: 这个不叫星系级巨型黑洞,天文学上有个标准名词,叫超大质量黑洞.黑洞是怎样变得如此巨大的,为此我们需要追溯到130多亿年前,宇宙刚刚诞生之初的时候.那时候,宇宙充斥着大爆炸产生的气体云,一些地方拥有大量浓稠的星际气体,...

安仁县13548956939: 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宇宙中为什么会有黑洞? -
布谈生血: 恒星在死亡爆炸后,外围的物质被抛向太空,但有大部分物质被吸收形成坍缩的小体积,超大质量的天体,从而形成黑洞.因为其超大的引力,将吸引、扭曲光线(光速),周围的一切都是不可见的所以形象说成黑洞,是一种空间塌陷现象.

安仁县13548956939: 黑洞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黑洞真的存在吗 -
布谈生血: 宇宙是浩瀚无限的,也是无边无际的,无始无终的.目前人类认知的宇宙只局限于“宇宙大爆炸”形成的理论中.而大爆炸的中心就是“黑洞”,大爆炸后宇宙开始向四周膨胀,而宇宙膨胀结束后,黑洞开始吸收宇宙中所以星体,物质,包括光,最终形成新的宇宙,形成新的“大爆炸”,并以此永远无限循环.要彻底解开宇宙之谜,黑洞之谜今后需要人类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发现.

安仁县13548956939: 宇宙大黑洞是怎样形成的? -
布谈生血: 我认为,其黑洞是由恒星塌缩的致密星体,因为他的质量大于所谓的钱德拉萨卡极限,而形成一个比夸克星和白矮星还要强磁力的星体,因此这种强磁力是其大与它本身原来磁力的几倍,因此超过了自身质量平衡而形成黑洞.

安仁县13548956939: 黑洞怎麽形成的? -
布谈生血: 黑洞是由一个超级恒星爆炸而产生的在超级恒星爆炸时恒星的残留物质飞向4周但恒星核不会损害恒星核大概和一个足球那么大但却是恒星的引力来源刚暴炸飞去出的残留物被恒星核的超级引力又吸了回去因为在爆炸时的冲击力很大残留物飞出...

安仁县13548956939: 聚焦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
布谈生血: 科学新闻网站报道,目前,美国、英国和芬兰科学家组建一支国际研究小组提出了宇宙早期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公式”.通常情况下,超大质量黑洞位于银河系等大量星系中心区域,这种类型黑洞如何诞生困扰了天体物理学家许多年,都林林...

安仁县13548956939: 宇宙的引力是如何产生的?黑洞的永恒能量怎么形成? -
布谈生血: 科学家们曾经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星系是怎么形成的.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星系是由超大质量黑洞的引力聚集在一起的高密度恒星群.银河系中的万物都围绕着银心里一个质量为太阳400万倍的黑洞运行.但超级黑洞不止存在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