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不是单纯只用来娱乐的,古代风筝还有哪些别的用处?

作者&投稿:狄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放风筝不但是一种娱乐,还是一项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

风筝简史

风筝又名“纸鸢”、“风鸢”、“木鸢”。北方多称“纸鸢”,南方则称“鹞子”由于风筝像鹞鹰那样乎伸翅膀可以在天空盘旋,故以为名。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风筝在中国就已出现。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公输般)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迪,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和他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翟也曾用3年时间,制成木鸢,能在天空飞翔。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改用纸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时,李邺加以改进,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周而得名“风筝”。

唐代著名诗人高骈在《风筝》一诗中描述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官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宋代,放风筝已成为城乡居民普遍的娱乐活动,不仅市井小儿、布衣平民喜爱,甚至帝王将相、王公贵胄也乐此不疲。及至明、清两代,放风筝则达到了鼎盛时期,明代著名才子徐渭常以风筝作为绘画:写诗的题材,留下37首咏风筝的题画诗,形象地反映了明代民间放风筝的盛况。

曹雪芹是制作风筝的高匠巧手。他于1750年蛰居北京西山时,撰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集中国古代风筝扎、糊、绘、放四艺之大成,对南北各地风筝绘以彩图,并配有歌谣。曹氏这部著作成为京津地区制作风筝的范本,对风筝的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风筝,中国城乡各地几乎都会扎制,但作为风筝荟萃之地当推北京、天津和潍坊。它们被称为“中国风筝三大产地”。这些地方扎制的风筝,自成一派,各具特色,并有各自代表的名师高手。

北京风筝继承曹雪芹的遗风,各种传统风筝都采用曹氏风筝的图样。著名凤筝大师有两家:一家是金福忠。他们扎制的风筝以造型雄伟、画工粗犷、飞行能力强等特点为人称道。几十年来,兄妹俩扎制了数百种风筝,其中令人叫绝的有12节的带毛大娱蚣、活腿的白仙鹤、软翅的绿靖蜒等;另一家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风筝哈”。“风筝哈”如今已传到第四代。

第一代哈国良潜心钻研,博采众长,逐渐自成一家流派。第二代哈长英受父熏陶,自幼酷爱凤筝艺术,他制作的四只软翅风筝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哈氏风筝以骨架精巧、画工严肃、造型奇特、观赏价值高见长。

天津风筝多以动物、飞禽图案为主,吸收中国画、版画和杨柳青年区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市区内外会扎制风筝的民间艺人众多,而以“风筝魏”最为著名。“风筝魏”原名魏元泰。他扎制的风筝能折、能叠,数丈长的娱蚣,可装进1尺大小的盒子里;他做的蝴蝶,一线在握,可以在天空自动调换位、置;他扎的飞机能散发传单;他制的小鹰两翅能上下翻动,两眼会自动启合。他的风筝作品曾干191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

潍坊是风筝发明人之一墨翟的故乡,制作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全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的杨家埠700户人家,“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把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去,更促进了潍坊风筝的发展。它集扎、画、糊等工。艺为一体,造型优美、扎制巧妙、色彩鲜明、起飞平稳,具有浓郁的乡上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成为中华古国的民间艺术奇葩。

风筝大约于七八世纪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然后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等地。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对风筝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国家掀起“风筝热”。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曾把风筝列为表演项目。在日本放风筝已成为人民的传统习俗。全国建有“风筝协会”,会员达1300多人。每年销售风筝600万只以上。全国生产风筝达500多个品种,是世界上生产风筝品种最多的国家。

美国每年5月在波士顿举行风筝表演赛,美国人最喜爱的风筝造型是被视为吉祥鸟的海鸥。全国有150多个专门供应风筝的商店,每年销售1.5亿只,平均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3个人买风筝。

英国人对风筝的兴趣也很浓。在伦敦设有“英国风筝玩赏者协会”,会员达3000多人。全国每年销售风筝200万只,平均每9个家庭便有1只。素有“风筝王国”之称的泰国设立了“泰王杯”和“泰后杯”风筝比赛。每年初春在曼谷的蓝天上都可看到泰国式的风筝在飞翔,大的约有6英尺高,像一只巨鸟,竟要120人操纵。居住在南半球危地马拉高原上的印第安人,每年10月1日诸圣节都要举行隆重的风筝会……“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于。在全球的风筝热中,中国风筝成了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同各国人民友谊的友好使者,它在不同民族、语言和肤色的各国风筝爱好者之间架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近几年来,中国风筝艺术代表团曾多次出国放飞表演,举办凤筝展览和进行技艺交流,足迹遍及亚、欧、美洲10几个国家和地区。

风筝起源的三种传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中国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飞鸟说

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风筝起源于中国,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中国最早的风筝是有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据中国的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传统风筝与吉祥寓意

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求福:

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可以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五福献寿”等,周代《洪范》篇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寿。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长寿: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传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三百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喜庆:

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寓间美满婚姻、夫妇和谐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吉祥:

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有着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尤其是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而受人喜爱。

风筝起源于我国,也称“风琴”、“纸鹞”、“鹞子”和“纸鸢”等,据说我国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成的,最初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
闽南语称风筝为“风吹”,因为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却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在纸鸢上加了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上面的竹笛被风一吹,就会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了。后来“纸鸢”普遍以风筝命名了,包括有哨子和竹笛的和没有哨子的各种纸鸢。
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我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后来从唐代开始,风筝逐渐变成了一种玩具。

现代社会中风筝就是一项娱乐项目,每年春天微风吹过的时候,人们总喜欢带着风筝去放飞。但是在古代风筝还有一些别的用处,在古代社会,风筝可以被用来侦查一般在军队上使用的比较多。明朝时期诞生的第一个坐飞机的人就是根据风筝的原理而产生的。再往更久追溯在一些少数民族当中,风筝还有宗教信仰的意思。

一、风筝的战争作用

风筝最早诞生在春秋时期,是一个叫做墨翟的人制作的。而它一开始也不叫风筝,他花了三年的时间,研制了一个可以在空中飞行的木鹞,可惜这个木鹞飞了一天就坏掉了,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风筝的雏形。而风筝诞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刺探敌情用的,后来又被引申为测量距离,翻越险关的作用。我国东汉时期的韩信就是通过改良风筝,从而确立了秦国的距离。

二、风筝的引导作用

明朝时期,我国古代出现了一个叫做神火飞鸦的火器。而它内部炸药的结构就是模仿风筝的形状。当火药被点燃飞到空中的时候,就会引发爆炸,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攻击伤害。我国在北齐的时候,统治者也曾经安排人绑上翅膀,让他从高楼上跳下去。这是为了测量气象和天文。这个举措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人们表露出对飞上太空的梦想以及大胆的尝试。所以风筝在我国具有可估量的意义。

三、风筝的历史意义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现在每年8月份大丰收的时候放风筝,甚至还会有风筝竞技比赛。风筝上画的符号则是代表他们的宗教信仰,所以风筝放飞天空也有与上天联系的意思。总的来说,风筝在我国古代不单是娱乐项目,更是在军事科学和天文宗教方面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古代的风筝除了可以用来娱乐供小孩子玩耍之外,还可以用来当一个信号,古代如果有军队被包围了可以通过放风筝的方式告诉外界求援助。

古代风筝还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因为控风筝在高空中能够让远一点距离的人看到,而且还不被别人发现

现在我们放风筝主要都是用来娱乐,但是在古代风筝的作用就像是狼烟一样,是来搬救兵,放信号的,放起了风筝,被援军看到之后就可以带领士兵过来救援。

还可以用来传递情报,打仗的时候可以用风筝来传递情报


老莱娱亲讽刺了什么
老莱娱亲讽刺了盲目愚孝的行为。详细解释如下:一、老莱娱亲的故事背景 老莱娱亲是一个流传很久的古代故事,讲述的是老莱子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尽可能多地享受快乐,不惜采用各种方式取悦他们。这是出于孝心的表现,然而,故事中某些做法过于夸张和极端,从而引发人们对真正孝道的思考。二、讽刺的盲目愚孝行为...

老莱娱亲讽刺了什么 和埋儿奉母一样备受争议
其中老莱娱亲的故事很简单,主要就是讲了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为了孝顺父母,把自己扮成儿童,装作孩子啼哭的样子,来讨父母欢心的故事。鲁迅是这样评价老莱娱亲的,他说他不能够接受一个老头,拿着拨浪鼓,在父母跟前扮可爱的样子,他觉得这是装佯,侮辱了孩子;。其实二十四孝;中还有挺多这种让人看...

为什么鲁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因为年近七十的老莱学儿童啼哭以讨父母的欢心,却用“诈跌”的手段,让人觉得非常虚伪;同时鲁迅认为欺诈手段也不符合儿童的心理,鲁迅认为老莱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人觉得做作、恶心。具体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篇,鲁迅写道: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老莱娱亲文言文译文
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鲁迅对《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些反感,特别是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图,感到非常不快。 如对“老莱娱亲”一事,认为这位70岁的老莱头假装跌倒地上、逗人发笑,十分的矫揉造作,不近人情。

老莱娱亲是褒义还是贬义
答: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褒义:老莱娱亲的故事既包含了正能量的元素,也传达了一定的贬义。[成语故事]据元·郭居业《二十四孝图》等多部古籍记载,老莱子已73岁了,父母健在,不称自己老了,在双亲面前,他永远是一个小孩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讨父母的欢心,使他们...

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鲁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的原因_百度知 ...
1、原因:因为年近七十的老莱学儿童啼哭以讨父母的欢心,却用“诈跌”的手段,让人觉得非常虚伪;同时鲁迅认为欺诈手段也不符合儿童的心理,老莱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人觉得做作。2、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

郭巨埋儿和老莱娱亲有什么不同
不能为了所谓的孝,就任意践踏生命。老莱娱亲: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

老莱娱亲是什么意思
老莱娱亲一般指戏彩娱亲。 戏彩娱亲,汉语成语,读音是xì cǎi yú qīn,意思是指春秋末楚国老莱子穿五彩衣为婴儿状以娱父母之事。出自《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成语典故:老莱娱亲讲了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为了孝顺父母,把自己扮成儿童,装作孩子啼哭的样子,来讨父母欢心的故事。春秋时,...

“老莱娱亲”的含义是什么?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

老莱娱亲是什么意思?
老莱娱亲: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①古老的风筝,已经不仅仅是娱乐玩具,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风筝同样在为人类作贡献!②风筝又名纸鸢(一种凶猛的鸟)、纸鹞(yào雀鹰),最... -
武奚复方:[答案] 小题1:介绍如何利用风筝来发电(或:介绍利用风筝发电的一些新方法).小题1: ①发电成本低;②能源可再生.小题1:使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答对一种即可)打比方 如“他们将50个巨大的...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关于风筝的资料 -
武奚复方: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风筝是一种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风筝的起源和它的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
武奚复方:[答案] 起源: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用途:1、娱乐:人们户外运动的好项目;2、军事: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风筝的由来 -
武奚复方: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唐朝风筝是用来干什么的 -
武奚复方: 汉朝 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於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唐代 将被用於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於宫庭中出放风筝. 宋代 把放风筝做为锻练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风筝的资料 -
武奚复方: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 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在古代放风筝有什么寓意? -
武奚复方: 放风筝作为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已经流传很久了.据考证,我国古代从元宵节后,放风筝活动可以一直持续至清明节,所以古时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在隋唐时期以前,放风筝还是一项具有巫术意义的户外活动,目的是为了让人...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中国是风筝的古乡.最早的风筝主要用于娱乐这句话对吗? -
武奚复方:[答案]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风筝就在中国诞生了.相传,春秋时期的工匠鲁班用竹片制作了“木鸢”,这就是风筝的范本.当时,风筝主要是用于军事领域.汉代后,人们用细竹扎骨架,用棉纸粘贴成鸟的形状,在斜缀一线,便可引线乘风而上,故“木鸢...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古人用风筝传递信息的故事 -
武奚复方: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 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

玛纳斯县18956948487: 风筝有哪些有趣的小知识? -
武奚复方: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