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奉系更强还是直系更强?

作者&投稿:颛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洋军阀中,直系、皖系、奉系,以及张宗昌系、孙传芳系,哪一派好点?哪一派最差?~

  皖系军阀,主要由国务院、陆军部等中央政府军人组成,其头目大多属参谋式军人,有能力领兵打仗者较少,战斗力一般。
  皖系军阀的作战意图是:实施合纵连横,武力统一全国。

  (严格来说,冯国璋与曹锟、吴佩孚属于直系军阀中的两个派系)
  冯氏直系军阀,以长江三督为外援,其中赣省战斗力为江南最弱,苏、鄂二省战斗力一般。
  冯氏直系军阀的作战意图是:和平统一全国(主要是为了抵制皖系军阀)。

  曹、吴直系军阀,主要由北洋第三镇发展而来,其头目大都为行伍出身,能征善战者居多,战斗力很强。
  曹、吴直系军阀前期的作战意图是:北击奉系军阀,南破西南军阀及革命政府,武力统一全国。
  后期的作战意图是:报复西北的叛变者(冯玉祥的国民军系),抵御南方北伐势力,防备北方的奉系军阀及东南的五省联军。

  奉系军阀,主要由奉天省旧军发展而来,前期势力核心为土匪出身的行伍将领,战斗力很差。后期由于实行改革,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对比新军阀,依旧不算很强。
  奉系军阀的作战意图是:驱虎逐狼,利用吴佩孚直系等军阀讨赤,再逐步消灭直系残余势力,统一全国。

  张宗昌直鲁联军,以数万奉军为核心,大肆收编直系残部、地方武装、土匪等,扩编二十余万。战斗力很弱。
  张宗昌的作战意图是:在不断作战中,逐步独立出奉系军阀。

  孙传芳五省联军,由北洋第二镇发展而来,以江南各省直系地方军队为核心。由于孙嫡系较少,且改革时间短(为北伐战争中断),所以战斗力一般。
  孙传芳的作战意图是:坐山观虎斗,待北伐军与吴佩孚直系两败俱伤时,出兵占领北伐军的两广和吴佩孚直系的两湖,再北上与张作霖争雄,最后统一全国。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

直系,首领是冯国璋(直隶河间人),后是曹锟和吴佩孚。主要依靠英、美帝国主义。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即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省。皖系,首领是段祺瑞(安徽省合肥人)。段和直系首领都是袁世凯手下的干将。袁死后,直、皖两系争权夺利斗争特别厉害。皖系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主要盘踞在安徽、湖南、浙江、福建等省。奉系,首领是张作霖(奉天海城人)。张非北洋系统,但与北洋军阀有一定历史渊源关系,一般都将他列为北洋军阀的一派。奉系军阀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主要盘踞在东北地区。自此以后,各系军阀争权夺利,连年混战。先是皖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控制北京政权。1920年发生直皖战争,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以直系军阀为主把持了北京政权。1922年又发生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将奉系军阀打败,直系军阀独占北京政权,奉系军阀撤出关外继续盘踞东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失败,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次年,北伐军消灭了占据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直系军阀。“4.12”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起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1928年奉系军阀退据东北,是年冬与国民党新军阀合流。从此以后,北洋军阀就完全被国民党新军阀所代替。

奉系起步晚,发展快,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控制了中国的三分之一,富庶之地如上海等亦在奉系的掌控之中,当时东南震动,盛极一时;尔后北伐,直系(吴佩孚、孙传芳)被蒋中正等所率的北伐军消灭,北洋独剩张作霖一派,成立“安国军政府”,与蒋、冯、闫等抗衡,“双拳敌四手”,后虽退往关外,实力犹存,由此可见,奉系更强些。

那也得在一定时期内了。前期直系强,后期奉系强!

派系 势力范围 代表人物 扶植势力
直系军阀 长江中下流域及直隶 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 美国、英国
奉系军阀 奉天、黑龙江、吉林 张作霖、张学良 日本 直奉两大军阀集团在北洋军阀统治后期先后操纵北京政权,作为军阀从本质上说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两派在军队形成、选取将帅和人才代谢及其历史影响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色。
一,军队形成的轨迹不同,导致了内部凝聚力强弱不同。
首先,直系军阀集团是由原属不同派系或分支的军队不断加盟组成的军事同盟体。而奉系军阀集团则是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1916年,袁称帝败死,北洋军群龙无首,段祺瑞欲效法袁世凯,独揽军政大权,引起与段资望相当的冯国璋的不满,二人的明争暗斗日趋激烈,最后便以乡谊、隶属和利害关系分裂为直、皖两大派系。直系军阀集团既由此而来。其主要军事力量有江苏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和直隶督军曹锟等部。1919年冯国璋死后,曹锟成为直系首领,但曹所依赖的是其手下大将吴佩孚,吴佩孚成为直军的真正统帅。
奉系军阀的源头是晚清张作霖、冯德麟的保险队,后受招安为巡防营。民初,在巡防营的基础上采用新制扩编为二十七、二十八师,依俯北洋军阀,是为旁系。张在任二十七师师长后,先是联合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逼走段芝贵而夺取奉天军政大权,再利用张勋复辟推冯德麟下水而吞并其二十八师,又借黑龙江内讧而得渔翁之利,最后出兵用武力占领吉林。至此,张作霖完成了对整个东北的占领,并以二十七、二十八师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奉系军阀集团。
因为这个区别,在直军中由于其内部派系庞杂,动机各异,使得这一军事同盟体从一开始便是松散的和不稳定的,因而其内部的凝聚力也是软弱涣散的。以第二次直奉战争直军参战序列为例,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最初直军所编的三个军,第一军司令彭寿莘等均是吴佩孚亲信将领,所部又都是久经战阵,能打也肯打;第二军司令王怀庆等却都是腐败不堪的清末老官僚,所部也多是以巡防营为主改编而成的旧式军队,只是委身于曹吴所把持的北京政府而已,既不能打,也不肯打;第三军司令冯玉祥所部,到是能征善战,但冯并非吴之嫡系,又因与吴之关系闹的很僵,此时更是早萌异志,是能打却不肯打;后来编成的第四军曹瑛所部,到是曹大帅的子弟兵,怎奈这位曹七爷所率的“茶壶队”,嫖赌是行家里手,上阵打仗却不行了,可谓是肯打却不能打。至于后来投入的十路援军,除杨清臣、靳云鹗等部系吴之嫡系外,其他全是陕西、河南、热河、察哈尔等地方土著,其战斗力和可靠程度都很难说。这就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时直军的阵容,从此不难看出直军内部组成的繁杂。
再看奉军,由于是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发展起来。其内部各师各旅都是一脉相承,没有任何旁系杂支。虽然北洋政府的势力范围同样的包括东北,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关内不断的派系争斗而无暇他顾的原因,奉军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没受到关内各派政治势力的染指,故而它的独立性远远超过被称作北洋正统的直系和皖系。虽然奉军的内部也有派系之分,但在未入关之前,在张作霖的掌控之下暴露的还不明显,对于关内的直系、皖系和其它势力而言,奉系军阀集团仍是一个坚强的整体。
其次,从两派首领和所辖部队的关系来看,也有很大的不同。直系从北洋军阀中分化出来后,第一代首领冯国璋的资历远在曹锟、王占元诸人之上,当时的皖系把持着北京政权,排斥异已,直皖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皖系势力压迫较大的情况下,直军各将领还能共戴一主。冯死后,曹锟继起为直系领袖,其能力和资历就很难与其扮演的角色相称了。好在曹的为人比较宽厚,手下又有吴佩孚这么一员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又忠贞不二的大将为其主持一切,再加上曹锟率部就驻在京畿附近,可以更直接地威胁和操纵北京政府,就这样,曹才勉强成了直系的盟主,而直系的实权派则是吴佩孚。吴佩孚长于治军,所率部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曾因一战胜皖,再战胜奉而被称为“长胜将军”。对于新的上司,由于没有历史的渊源,其效忠观念和服从意识都要大打折扣。所以尽管吴佩孚威风八面,又大权在握,但对于许多非嫡系将领来说,他们头上的官衔和手里的大兵并不是从吴的手里得来的,自然的也就不完全唯吴的马首是瞻。不用说骑墙派和临时依俯的了,就是同属于老直系的孙传芳、齐燮元等人,由于和吴属于不同的支派,对吴的服从也是有条件的。吴能够指挥裕如的,仅限于由第三师扩编的和由吴一手提拔的将领而已。
奉军的情况又不同了。从奉军初建到张作霖被炸身亡,张自始至终是奉系军阀集团绝对的和唯一的领袖。其部下将领,不是他的绿林老伙伴,便是经他一手提拔的军校学生。虽然奉军中也有老派、新派之分,新派中又有土派、洋派之分,但不管是哪一派,却共同拥戴张氏一人,战争中也能做到一致对外。故在奉军中,军令政令可以做到高度统一和集中。这一点,是吴佩孚和他指挥的直军做不到的。可以这么说,奉军是由张作霖亲手缔造的,而直军的缔造者既不是吴佩孚,也不是曹锟,也不是冯国璋,而是早已死了的袁世凯。换句话说,如果把张作霖对于奉军比作父子关系的话,那么吴佩孚对于直军更多的则是兄弟关系。
二, 选将标准和用将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人才及部队的稳定状况的不同。
吴佩孚文才武略俱佳,为官清廉,但也恃才傲物,骄狂自负,唯我独尊。大事小事要求部下必须对其绝对服从,稍有棱角,便难以在其手下长期供职。故所用之人,多是头脑简单、毫无见解的庸碌之辈,如号称其“四大金刚”的张福来、董政国、杨清臣、时全胜等,均是出身行伍的老粗,除了听话,并无长处,虽也骁勇善战,不过是一介武夫,至于在政治上,则更少远见。这一点,吴完全继承了袁世凯的衣铱,“到底还是不识字的人靠的住”。北代战争时的武昌守将刘玉春,明知无法取胜,也明知吴之对抗北伐是逆潮流之举,却仍要徒劳抵抗,致使攻守双方死伤累累,并给无辜百姓造成极大灾难。这便正是吴所极力培养的愚忠所致。曾毕业于陆军大学、智勇兼备的王承斌、靳云鹗等,就都和吴相处的不甚欢恰;而桀傲不训、虽是老粗出身却惯于政治投机的冯玉祥,则更是与吴势同水火。象彭寿莘那样有棱有角又忠实于吴的人,在直军中实在不多。但彭也不过是和刘玉春等一样,除了对吴的愚忠,在政治上也并没能跟上形势。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其所重用的亲信将领便也一蹶不振,无一能助吴再起,有所作为;曾毕业于士官、陆大的直系后起之秀孙传芳、周荫人、卢香亭、陈调元等,割据东南,俨然一派,而履受排挤和压制的冯玉祥、王承斌等,则走到了对立面。这是吴佩孚的悲剧,是直军的悲剧。
相比之下,出身草莽,本身并未受到过什么教育的张作霖。在选才上却显出过人之处,手下集中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臣武将。张的为人重然诺,讲义气,敢作敢为,对部属不拘上下,颇善拢络。只要是选准了的人,不惜屈身以求,不管谁反对不反对。如为借重王永江,曾和多年的把兄弟闹僵;为支持常荫槐,也曾使最受宠的五夫人低头让步。后来的事实证明,奉天的文治,王、常二人确实有很多建树。在武的方面,不拘一格提拔重用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郭松龄、李景林等人,都称得上一时将帅之选。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上述将领知恩图报,作战都十分卖力。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姜登选每每携一条皮褥子就住在一线堑壕里不分昼夜的现地指挥,郭松龄则每战必亲冒矢石,奋臂疾呼,由此可见张的知人善任。
吴佩孚在目前可称得上是一位中国最有谋略的将军,但遗憾的是,他却缺乏挑选和训练出优良的下属来管理好他的部队,正因具此特点而导致了他在1924年的战败,甚至大大地妨碍了他日后权势的恢复”。不论是训练,还是作战,吴佩孚都能做到身先士卒,与下属官兵同甘苦,故所属嫡系部队都从感情上崇拜吴的为人,其部队纪律远比奉军好的多,军民关系亦好,由其亲手训练的部队,也的确是能征善战,士气高昂。但对于部队抓的过死,事无巨细,极为严苛,故其部下多养成谨小慎微、事事依赖的习惯。有吴在上指挥固然可行,一旦失去吴的直接控制,则必将无所适从。张作霖本身没什么才学,但其对部属只要求在政治上对自己效忠,军事上则大胆放手,并不多加干涉。奉军整军经武和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其部队训练、作战全交给姜登选、郭松龄等全权处理,并不多问。
在用人不疑这一点上,吴也逊色于张。举例说明,和吴佩孚同是第三师出身的直军大将王承斌是奉天人,吴疑王通奉而剥夺了其带兵权,逼使王承斌后来真的通了奉。而奉军大将姜登选是直隶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和护法战争,与张作霖并无渊源,但当其投靠奉张后,却马上受到重用,先是负责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为奉军的整军经武立下头功。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又擢任第一军军长,与直军第一号悍将,人称“刺彭”的彭寿莘对阵,算是棋逢对手,两军在主战场上反复争夺,天上飞机助战,地下炮火翻飞,间以敢死队白刃相拚。把个山海关古战场弄了个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演出近代军阀混战史上空前惨烈的一幕。姜为奉军取胜立下了汗马功劳。奉军次要方向热河一路负责的第二军军长,张也用了直隶人李景林,李为报知遇之恩,全不念敌方官兵多为自己家乡子弟,率部拚死冲杀,而直军在这一线迎战的第二军军长王怀庆等则远非李之对手,故奉军第二军势如破竹,捷报频传,李为奉军又立大功。
可能是由于直军内部构成的复杂造成了吴佩孚的偏狭,但不管怎么说,直军又因吴的偏狭而产生了更大的离心。二次直奉战前,直军这个整体的稳定性已经很是勉强。而此时的奉军却是一个牢固的整体,这固然有其它的原因在里面,但奉军中不论先来的后到的,都对张的信任感恩戴德,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对比吴张二人选将用将的风格,如果说吴佩孚有点象诸葛亮的话,那么张作霖则更接近于曹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张作霖也好,吴佩孚也罢,要求部属对自己绝对忠诚,只效忠个人,这是他们作为军阀的共同特点。二人在用人上所表现的不同,除了和个人性格和出身有关外,也与二人所处地位有很大关系。如果将张与吴换个位置,怕是张也得这样的。这从奉军入关后郭松龄倒戈和其对张宗昌、李景林等人关系的微妙变化上也可看出来。讨论二人选将用将上的特点,不能抛开这一客观因素。
三,人才的代谢不同,导致了生命力延续长短的不同。
直系军阀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取胜后,把持了北京政权,势力达到了顶峰。但与奉系不同的是,吴佩孚却没有注意到人才的新陈代谢。第二次直奉战争时,直军的各高中级带兵官仍主要是一些北洋建军初期投军的和吴佩孚同属第一代的行伍军官,如张福来、董政国等。当时陆军大学毕业而在直军中任职的为数并不少,但除极少数担任部队主官外,多数却只担任各级的参谋长等幕僚职务。当时,在直军和由直军分化出来的国民军即后来的西北军中,参谋长的职权、地位和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他们只是服务于各级主官,代行作战策划和政治联络等项工作,至于在军队建设和政治方向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很小的。当时,师的参谋长若转任部队主官,降两级(当时师下辖旅,旅下辖团)去当团长的便算是很不错的了,其实更多的情况却是,参谋长就只能是参谋长,根本得不到带兵的机会,其自身军事学识的发挥只能通过本级主官才能实现。如师景云、张联芬、李济臣、李藻麟等当时陆大生中的佼佼者,都曾较长时间的服务于直军,就连当时有兵学泰斗之称的蒋方震,也曾一度出任吴佩孚的参谋长。但所有这些人都不曾发挥出任何显著的作用。当时,国内最好的军校------保定军校,就在直系的统治中心,但由于不受重用,大量的保定军校毕业的学生,北走胡,南走越,只有少数留在直军中甘当幕僚,未能形成象奉军那样的人才队伍的梯次配备。第二次直奉战争时,直军的人才已是青黄不接。直奉大战后,吴佩孚的核心力量已经瓦解。北伐战争的两湖战场上,面对滚滚而来的国民革命洪流和年轻的北伐军的凌历攻势,直军,这支曾经横行大半个中国的百战劲旅,由于没能及时地输入新鲜血液,在政治的和军事的巨潮面前,再也抖不起往日的威风,很快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摧枯拉朽,灰飞烟灭了。与此不同的是,由直系分化出的孙传芳部五省联军,却比较注意吸收新进,集中了一大批毕业于士官、陆大和保定军校毕业的学生,形成了人才的梯次配备,如后来成为国民革命军将领的陈调元、王金珏、上官云相、施中城、裴昌会等,虽然它同样遭受到北伐军的打击,但由于其新的造血功能,使它的为数不少的年青将领和部队,在国民革命的大潮面前,拨转了政治航向,脱离行将灭亡的旧的营垒,投入国民革命阵营,从而大大地延续了它的生命。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直军投入兵力十万人,大炮一百门,机关枪一百挺。奉军投入兵力十二万人,大炮一百五十门,机关枪二百挺。从兵力和装备上看,奉军占明显优势,而且直军的十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用来巩固后方,而奉军的十二万人则全部投入战场,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奉军惨败。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主要一条就是奉军多是由张景惠、张作相等绿林好汉指挥,其部队全是没经过现代化训练的乌合之众,作战仍是采用猛打硬拚的战法,适应不了已经变化了的战场和变化了的对手。而直军参战部队多是经吴佩孚亲手训练并在关内历次战争中久经战阵的劲旅,故能一举战胜。
1921年12月直奉第一次战争前夕,美国学者孟禄谈谈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新的战术、兵器时,张作霖不屑一顾地说:“不用听他们吹,两军相见,还得靠拚命,豁的出死去,便可以致胜”。大概这便是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奉军的军事思想了。战争中,张作相、张景惠等老派指挥的部队都溃不成军,而新派郭松龄指挥的三、八旅,却虽败而不溃,全军而退,保存了实力,所部王兴文团在势如破竹的直系追军面前,在山海关的石门寨一带布置有组织的抵抗,令吴佩孚也对其刮目相看。虽王兴文战死,但遏制了直军的追击,保证了奉军大队人马的安全撤退。另一新派李景林指挥的第三梯队,在东战场还曾挫败直军张国榕部,取得局部胜利,使张作霖大喜过望。这一切,使战前老派看不起新派的风气有所收敛,也使张作霖战前的一些观念得到改变。而以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和毕业于北洋陆军大学的郭松龄、李景林等为首的新派开始占了上风,并取得了张作霖的信任。于是,一场被称作整军经武的军事改革在奉军中推开。这次改革,涉及到军事思想、编制、军械、军需、军法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便是人才的更新代谢。除了破格提拔使用上述新派将领外,还大量地吸收国内外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后来成为奉军和东北军高级将领的何柱国、杨正治等便是在这个时候出关投奉的。在谈到为什么投奉时,何柱国说:“在当时的北洋军阀中,都热衷于用行伍出身的军官来带兵打仗,对学生出身的人只能用作参谋之类的幕僚人物。独有奉军与众不同,很多学生出身的军官可以直接带兵作战”。大概主要就是这个原因,“保定军校职教各员接踵来奉,旅馆客栈大有人满之患”。除此之外,对东北陆军讲武堂也大加整治,选派士官生、陆大生到讲武堂执教。每逢毕业典礼,张作霖都要亲临训话,“他妈了吧子,你们好好的干,干的好,我除了老婆不给你们以外,什么都会给你们”。如果把这一时期奉军的人才稍加断代,则大致可以分为四代。第一代是以和张作霖一起拉杆的绿林好汉为主,其代表人物有孙烈臣、张景惠、吴俊升等,年龄多在五十岁以上。第二代是以清末民初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中国的陆军大学的军官为主,其代表人物有杨宇霆、姜登选、郭松龄等,年龄大都是四十岁左右。第三代是以毕业于保定军校的军官为主,代表人物有刘翼飞、王以哲、刘多荃等,年龄基本在三十岁上下。第四代是以整军经武以后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和留学日本各军事学校归来的军官为主,代表人物有吕正操、万毅、高福源等,都是初出茅庐的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因为有了这种成梯次配备的众多出身于军事学校的军官做各级骨干,这支起自草莽的绿林队伍脱胎换骨,彻底变了样,不仅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胜了直系,洗雪了上次战败之耻,而且大大的延续了它的生命。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奉军第一代退出,第二次直奉战争,全是由其第二代唱主角,二战取胜后,姜登选死于郭松龄之手,郭松龄倒戈又被杀,李景林怀贰被黜,韩麟春病死,杨宇霆遭诛,其第二代基本消失。1928年,奉军易帜变成了东北军,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第三代又开始唱主角,直到大陆解放,才被更新的力量赶下了军事历史舞台。但他们当中以第四代为主的不少人,却投身到共产党阵营,实现了又一次更加巨大的转变。


北洋军阀是洋务运动破产后形成的吗?
不是的,洋务运动主要是李鸿章主持,北洋的名声也是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打出来的,但是军阀,是袁世凯担任北洋大臣后逐渐形成的。可以说袁世凯下属的军阀才是北洋军阀。具体诞生演变如下:清朝末期,中国已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很多国家进驻中国,中国与开始与外国开展交易,清政府设置个职位通商大臣,负责在天...

有个军阀叫张什么,他娶的妻最多?对啦,他和军阀张群很要好。最后娶的媳 ...
1913年二次革命中,张阵前倒戈,投靠江苏都督冯国璋,被任为冯的副官,策动刺杀反对袁世凯的陈其美。1919年冯国璋死后,在军阀间的混战中失败,本欲投靠直系曹锟,因吴佩孚反对而作罢,于是改投奉系张作霖。之后因为替张作霖收编了一帮东北土匪,被任为吉林省防军旅长,再招揽数千流落中国东北的俄国白军,...

李大钊资料,急!!!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

中国是先引入的火车,还是汽车?
旧中国没有汽车制造业。中国土地上第一辆汽车是1903 年输入的美国产奥斯莫比尔牌小汽车,领得第一号汽车行驶牌证,其所有者为上海富商。现存于北京的最早的小客车是1908 年袁世凯奉献给慈禧太后的。中国制造汽车的尝试是在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支持下,于1928 年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

北伐战争军阀来历
1916年袁世凯虽然死去,北洋军阀集团也发生了分裂,但相继控制北京政府实权的皖系、直系、奉系,以及在北方控制一省或地区的大小军阀,也多出自这个集团。他们相互间为了争权夺利,造成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大军阀为争夺对北京政府的控制权,更是经常爆发大规模的战争,随着战争的胜负,北京政府的实权,也就在各派大军阀手中...

汾阳市18434461763: 北洋军阀时期哪个派系实力最强 -
闳伊参芪: 北洋军有24位上将军,其中河北5人,安徽4人,山东4人,福建2人,天津2人,浙江1人,山西1人,湖北1人,江西1人,云南1人,辽宁1人,广西1人(最后附有名单).由此看出,河北、山东和安徽出的人才真是很多呀,这三个省的上将军合...

汾阳市18434461763: 北洋军阀中,直系、皖系、奉系,以及张宗昌系、孙传芳系,哪一派好点?哪一派最差? -
闳伊参芪: 皖系军阀,主要由国务院、陆军部等中央政府军人组成,其头目大多属参谋式军人,有能力领兵打仗者较少,战斗力一般. 皖系军阀的作战意图是:实施合纵连横,武力统一全国. (严格来说,冯国璋与曹锟、吴佩孚属于直系军阀中的两个派...

汾阳市18434461763: 清末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时候哪个系的军阀战斗力最强 -
闳伊参芪: 最强为北洋军阀,代表袁世凯.其次为皖系军阀,从北洋军阀中分裂出来,以段祺瑞为首.然后是直系军阀也是从北洋军阀中分裂,代表为冯国璋.然后是奉系张作霖.晋系阎锡山,前五就这几个.

汾阳市18434461763: 民国哪个军阀最厉害? -
闳伊参芪: 毫无疑问,当然是张大帅,张大帅坐拥东北 在日俄战争时期 控制东北避免日俄侵略,张大帅活着时多次进攻中原但均为收获什么,但你看看蒋中正,闫老西,冯玉祥,那个赶往东北跑.

汾阳市18434461763: 皖系 直系 奉系 -
闳伊参芪: 北洋军阀 原是袁世凯统治的.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就分成三个系就是直系,皖系,奉系. 直系是直隶今河北的简称,以冯国璋为首的军阀集团.掌握江苏、江西、湖北、直隶等省的地盘,控制了富庶的长江流域. 皖系是以段祺瑞为首的军阀集团.掌握了安徽、山东、浙江、福建等省的地. 奉系奉是奉天也是现在的沈阳.以土匪出身的张作霖为首.掌握东北三省.他的儿子是张学良.

汾阳市18434461763: 东北王张作霖、五省连帅孙传芳,还有吴佩俘等军阀谁实力的最强?说一下他们的兵力割据地! -
闳伊参芪: 老时期军阀以张作霖实力最强!皖系军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依靠外国的势力为:日本.直系军阀:曾长期控制北京政权代表人物为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人.依靠的外国势力:英国,美国.他与皖系军阀有...

汾阳市18434461763: 民国哪个军阀实力最强? -
闳伊参芪: 前期是直系,曹锟 冯国璋(冯巩他爷爷),后期是奉系,张作林.

汾阳市18434461763: 李宗仁白崇禧是桂系,除此还有什么系?哪个系势力最大?? -
闳伊参芪: 当时国民党军队大体上分为中央军、地方军.中央军内部又分为:黄埔系、保定系、留洋系地方军分为:奉系(东北军)、西北军、桂系、粤军、滇军、川军、晋绥军...

汾阳市18434461763: 张作霖当年有多少兵力,为啥能控制这么多个省份? -
闳伊参芪: 东北王张作霖无疑是民国军阀中的传奇.这个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由土匪成为统治大半个中国的军阀,张作霖白手起家的经历,即便是放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也堪称奇迹.有不名一文的土匪,最终成为拥兵40万的大军阀,张作霖是如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