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孝直(即法正)何许人也?

作者&投稿:针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时期的马良、法正应该是什么历史地位?~

先说马良吧,马良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就一点点,很少的几个字
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马谡之兄。马家兄弟五人,马良最厉害,人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马良跟刘备、诸葛亮的关系都不错。官职不是很高,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任命马良为侍中。关于他的大事,三国志中就两件,一次是奉命出使东吴,得到孙权的善待。另外一件是:跟随刘备讨伐孙吴,战死。三国志中关于马良的记载就这么多,仅此而已。马良有才学,但没有什么特殊的发挥。
再说法正,刘备的郭嘉(这个在之前专门写过一篇,请参考)
法正,刘备的郭嘉,经历和用险方面都与郭嘉很像,而且都深的各自主公的信任,在各自的主公大败之后,都想到了这二位。
法正,何许人也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与郭嘉的字都带孝字)。扶风?(今陕西省眉县)人,东汉儒学家法真之孙。建安初,天下饥荒,与老乡孟达一起到了蜀地依附于刘璋。
法正与郭嘉一样,都放弃了自己的第一个主公
郭嘉先是跟随袁绍,觉得袁绍这个人不靠谱,后来投靠曹操。法正也一样。法正在刘璋处并不受重用,而且自己也看不上刘璋。在与好友(不知道是不是基友)张松的协商下,借抵御张鲁为理由,顺利迎接皇叔刘备入蜀,法正与张松的关系应该很铁,否则这种事情,怎会对外人讲。
刘璋也确实是昏弱无能,不仅没看出张松和法正的阴谋,还让法正去给刘备宣旨。这个使者其实就是内鬼。法正见到刘备之后,直接说服刘备,让刘备趁着刘璋的软弱,占了益州。刘备也是一代枭雄,双方一拍即合,法正和刘备在一起了。
识人断人,敢用险
建安十七年,刘备假意答应北伐张鲁,进军葭萌。张松因事情败露被杀,此时的刘备与刘璋已经摊牌了,而且刘备远离大后方荆州,可谓是孤军深入。刘璋的手下郑度认清敌我态势,给刘璋建议应该将粮食全部烧了,高筑墙,深挖沟,不需要大动干戈,就可以困死刘备。这一招确实管用,也够狠,直接打在了刘备的七寸上。刘备也害怕了。但是法正说,别怕,不用担心,刘璋不会采纳的。果然,刘璋以: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以这种貌似仁慈的理由给拒绝了。就这样刘备进围成都,刘璋投降。识人断人如此,法孝直不负其名。
在帮助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法正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不失时机的建议刘备进军汉中。理由是:曹操战败张鲁之后,并没有进攻巴蜀的意思,而是留下夏侯渊、张?驻守。这并不是曹操没想到要进攻巴蜀,也不是曹操的力量不足,而是说明曹操的大后方出问题了,留守的夏侯渊和张?完全不是蜀国的对手,可以趁机占领汉中。这与郭嘉建议曹操平定乌桓是何其的相似。进军汉中有惊无险,一切顺利,而且在评定双方势力之后,果断建议刘备进攻,这才有了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不久之后,曹操亲征,法正建议不要正面与曹操对抗,就是拖死曹操,这一招很管用,曹操在坚持月余之后撤军。汉中就此归了刘备。曹操听说这些计策是法正为刘备谋划的时候,叹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在曹操的眼里,刘备是没有这么厉害的。
君臣相知
平定益州之后,法正明白刘备是外来者,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备就是一个入侵者。建议刘备应该团结友善益州当地的士族。巩固益州内部。这也是刘备一贯的风格。法正懂刘备啊。同样刘备也懂法正。法正这个人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对自己以前的仇人,打击报复。有人在诸葛亮之前告状,建议应该禀告刘备,惩治法正。同样了解刘备的诸葛亮,将这事情压下来了。因为诸葛亮和刘备都知道,法正是忠诚的,能力是够的,能够让彼此施展抱负。法正的这些都是小毛病,可以忽略。
英年早逝
哎,既然是刘备的郭嘉,法正也面临了同样一个问题,英年早逝。郭嘉去世时年仅38岁。法正去世时45岁。法正去世之后,刘备的反应大家应该是知道的。刘备爱哭鼻子,哭了好几天。
曹操在赤壁大败之后,喊出了: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刘备在?亭之战(又称作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也喊出了: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三国演义实在应该公平一些,不要将笔墨都给了诸葛亮,其实其他人也是很优秀的。

曹操,与刘备相比,他的见识远要比刘备要强,至少曹操在少年之时便已经通读《孙子兵法》,理解到其中的意思。而刘备呢?除了四处卖草鞋、编席子之外,似乎史书并没有过多的介绍。简单分析可知,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事,他绝大多数情况还是靠别人的帮衬。而曹操则不一样,他是公认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诗人,他可以在创业疲惫之时,找人吟诗作乐抒发自己情感。然而,刘备呢?他只能找张飞,关羽喝点闷酒,除此之外他也只能编两双草鞋来打发打发…


正因为刘备与曹操有着如此大的差距,刘备前半生的事业才一直得不到量和质的提升。
脑子不如人家曹操灵活,但是靠着多年经营草鞋及席子的经验,积累了少错的营销技巧,他可以花最大的价钱把自己货物全部卖出去,如此一来,他便得到更多的实惠,好养家糊口。
得益于常年的营销技巧,刘备在卖草席、草鞋之时,顺便就将他的远大抱负通过口号的方式,亦或者是通过简短句子的方式,当选向人宣传。当时,刘备也算是落魄的汉室宗亲,他说的话,自然不会被冷落。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刘备的话,就像一台电视机一样,被迅速的传遍了整个涿郡。


后来,逃亡的关羽与张飞在闹市斗殴,刘备便劝开了两人,同时又拿出他非常拿手的话术,一下子就搞定了关羽和张飞这两个猛夫,并且与他结拜成了异姓兄弟,从此算是走上免费为刘备打工的路。
为了完成,匡扶汉室的理想,光靠两个兄弟是不够的。于是刘备,四处奔波,求涨粉,求收留,用刘备的话来说就是“广布仁义于天下”,后来,终于得到诸葛亮,赵云,黄忠,庞统等人的支持。


公元208年,在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抗曹操的战略之下,顺利的在赤壁给了曹操致命一击!这让刘备心里乐开了花,不但出了当时被曹操追杀之气,同时还得到了荆州,这一回也算是有地盘的大人物了。
在赤壁大战过后,刘备除了得到城池和出了恶气之外,他还得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他命运的人,这个人就是庞统。后来,也是由庞统带着刘备入蜀,把刘备从完全的草根变成了帝王!让刘备整个人的见识,战略及眼光都得到了成升华。(这里主要指格局及眼光。)


然而,对于刘备来说,庞统只算是个铁血勇士,庞统和刘备的关系其实是那种亦友亦臣亦师亦生,比较微妙。然而,此人他与刘备的关系可以说是最铁的!这个人不是诸葛亮,诸葛亮这个人是典型的正派人物,积极阳光向上,但是他不会冒险,这是众所周知的。在职场上如此,在带兵打仗上更是如此!而这个人呢?他是内外兼修,不但智谋高,也敢于冒险,在整个蜀中,他和刘备的关系,绝对不在关羽和张飞之下。最起码从地位上说,他占有绝对的地位,是不输于关张的。
这个人是谁呢?他让诸葛亮自叹不如,连曹操也害怕他。
此人,真有这么厉害?是否有水分呢?这句话,从当年曹操的感叹之中,便可得出正确的答案。当年,汉中之战失败之后,曹操曾经感叹:“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参考资料:华阳国志-卷六),曹操一生两大败仗,一阵输于赤壁,一阵输于汉中。前阵主要输于周瑜,而后主要输于法正。


曹操如此感叹,意味着什么?曹操虽然得到,郭嘉,贾诩,等众多智谋之士,但是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得到法正,这才致使汉中大败而回,留下终生的遗憾!
当年汉中之战,倘若不是主将夏侯渊战死,曹操的战局或不会大败而归!而夏侯渊之所以战死,则主要是由于法正的奇谋。


为何说法正与刘备关系最铁?
当刘备进驻益州之后,法正率先帮助刘备,拉拢士族,而后又参与《蜀科》定制,这是其公也。于私,更是舍命陪刘备。
有一次,曹操与刘备在战场之上较量,本文开头已经讲过,曹操毕竟深知兵法,并且手下武将极多,而刘备呢?他选择与曹操在战场上一较高下,自然是拿自己的不足,去死磕曹操的长处。


很快刘备就败下阵来!本来应该及时撤退,但是刘备却率领军队继续作战,曹军箭如雨下,险些就射到了刘备身上,这个时候,法正便挡在刘备的前面!刘备慌了,急忙喊道:“孝直,避箭!”,法正却道,老大你都不害怕箭,难道我这无足轻重之人会害怕吗?后来,刘备才从战场之下撤退下来!
从这段故事之中,可以看出什么呢?很简单,法正敢拿命去奉献给刘备,这足以说明,他和刘备的关系是最铁的!要知道,法正当时正大好年龄,正是发展的最佳时机,当时此举,就足以说明刘备在他心中的分量。


法正,被陈寿赞为其智力不输郭嘉的奇士!只可惜,法正死得过早,否则诸葛亮北伐必将是天下所趋,其结局定将改变,三国走向或许与司马氏无关。

法正字孝直, 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松於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原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於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裴注】《三辅决录》注曰:真字高卿,少明五经,兼通谶纬,学无常师,名有高才。常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父母之邦,欲相屈为功曹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四时朝觐,若欲吏使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扶风守遂不敢以为吏。初,真年未弱冠,父在南郡,步往候父,已欲去,父留之待正旦,使观朝吏会。会者数百人,真於窗中闚其与父语。毕,问真“孰贤”?真曰:“曹掾胡广有公卿之量。”其后广果历九卿三公之位,世以服真之知人。前后徵辟,皆不就,友人郭正等美之,号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卒。正父衍,字季谋,司徒掾、廷尉左监。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於是黜度,不用其计。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受性无术,盟好违损,惧左右不明本末,必并归咎,蒙耻没身,辱及执事,是以损身於外,不敢反命。恐圣听秽恶其声,故中间不有笺敬,顾念宿遇,瞻望悢々。然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於终,实不藏情,有所不尽,但愚暗策薄,精诚不感,以致於此耳。今国事已危,祸害在速,虽捐放於外,言足憎尤,犹贪极所怀,以尽馀忠。明将军本心,正之所知也,实为区区不欲失左将军之意,而卒至於是者,左右不达英雄从事之道,谓可违信黩誓,而以意气相致,日月相迁,趋求顺耳悦目,随阿遂指,不图远虑为国深计故也。事变既成,又不量强弱之势,以为左将军县远之众,粮谷无储,欲得以多击少,旷日相持。而从关至此,所历辄破,离宫别屯,日自零落。雒下虽有万兵,皆坏陈之卒,破军之将,若欲争一旦之战,则兵将势力,实不相当。各欲远期计粮者,今此营守已固,谷米已积,而明将军土地日削,百姓日困,敌对遂多,所供远旷。愚意计之,谓必先竭,将不复以持久也。空尔相守,犹不相堪,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邈道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计者,必谓此军县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若敌远则百姓不能堪役,敌近则一旦易主矣。广汉诸县,是明比也。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馀屈曲,难以辞极也。以正下愚,犹知此事不可复成,况明将军左右明智用谋之士,岂当不见此数哉?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若事穷势迫,将各索生,求济门户,展转反覆,与今计异,不为明将军尽死难也。而尊门犹当受其忧。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裴注】《华阳国志》曰:度,广汉人,为州从事。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於是乃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裴注】孙盛曰:夫礼贤崇德,为邦之要道,封墓式闾,先王之令轨,故必以体行英邈,高义盖世,然后可以延视四海,振服群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靖处室则友于不穆,出身则受位非所,语信则夷险易心,论识则殆为衅首,安在其可宠先而有以感致者乎?若乃浮虚是崇,偷薄斯荣,则秉直仗义之士,将何以礼之?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臣松之以为郭隗非贤,犹以权计蒙宠,况文休名声夙著,天下谓之英伟,虽末年有瑕,而事不彰彻,若不加礼,何以释远近之惑乎?法正以靖方隗,未为不当,而盛以封墓式闾为难,何其迂哉!然则燕昭亦非,岂唯刘翁?至於友于不穆,失由子将,寻蒋济之论,知非文休之尤。盛又讥其受(任)非所,将谓仕於董卓。卓初秉政,显擢贤俊,受其策爵者森然皆是。文休为选官。在卓未至之前,后迁中丞,不为超越。以此为贬,则荀爽、陈纪之俦皆应摈弃於世矣。

【裴注】孙盛曰:夫威福自下,亡家害国之道,刑纵於宠,毁政乱理之源,安可以功臣而极其陵肆,嬖幸而藉其国柄者哉?故颠颉虽勤,不免违命之刑,杨干虽亲,犹加乱行之戮,夫岂不爱,王宪故也。诸葛氏之言,於是乎失政刑矣。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

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裴注】臣松之以为蜀与汉中,其由唇齿也。刘主之智,岂不及此?将计略未展,正先发之耳。夫听用嘉谋以成功业,霸王之主,谁不皆然?魏武以为人所教,亦岂劣哉!此盖耻恨之馀辞,非测实之当言也。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裴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法正
法正字孝直, 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松於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原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於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裴注】《三辅决录》注曰:真字高卿,少明五经,兼通谶纬,学无常师,名有高才。常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父母之邦,欲相屈为功曹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四时朝觐,若欲吏使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扶风守遂不敢以为吏。初,真年未弱冠,父在南郡,步往候父,已欲去,父留之待正旦,使观朝吏会。会者数百人,真於窗中闚其与父语。毕,问真“孰贤”?真曰:“曹掾胡广有公卿之量。”其后广果历九卿三公之位,世以服真之知人。前后徵辟,皆不就,友人郭正等美之,号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卒。正父衍,字季谋,司徒掾、廷尉左监。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於是黜度,不用其计。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受性无术,盟好违损,惧左右不明本末,必并归咎,蒙耻没身,辱及执事,是以损身於外,不敢反命。恐圣听秽恶其声,故中间不有笺敬,顾念宿遇,瞻望悢々。然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於终,实不藏情,有所不尽,但愚暗策薄,精诚不感,以致於此耳。今国事已危,祸害在速,虽捐放於外,言足憎尤,犹贪极所怀,以尽馀忠。明将军本心,正之所知也,实为区区不欲失左将军之意,而卒至於是者,左右不达英雄从事之道,谓可违信黩誓,而以意气相致,日月相迁,趋求顺耳悦目,随阿遂指,不图远虑为国深计故也。事变既成,又不量强弱之势,以为左将军县远之众,粮谷无储,欲得以多击少,旷日相持。而从关至此,所历辄破,离宫别屯,日自零落。雒下虽有万兵,皆坏陈之卒,破军之将,若欲争一旦之战,则兵将势力,实不相当。各欲远期计粮者,今此营守已固,谷米已积,而明将军土地日削,百姓日困,敌对遂多,所供远旷。愚意计之,谓必先竭,将不复以持久也。空尔相守,犹不相堪,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邈道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计者,必谓此军县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若敌远则百姓不能堪役,敌近则一旦易主矣。广汉诸县,是明比也。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馀屈曲,难以辞极也。以正下愚,犹知此事不可复成,况明将军左右明智用谋之士,岂当不见此数哉?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若事穷势迫,将各索生,求济门户,展转反覆,与今计异,不为明将军尽死难也。而尊门犹当受其忧。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裴注】《华阳国志》曰:度,广汉人,为州从事。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於是乃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裴注】孙盛曰:夫礼贤崇德,为邦之要道,封墓式闾,先王之令轨,故必以体行英邈,高义盖世,然后可以延视四海,振服群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靖处室则友于不穆,出身则受位非所,语信则夷险易心,论识则殆为衅首,安在其可宠先而有以感致者乎?若乃浮虚是崇,偷薄斯荣,则秉直仗义之士,将何以礼之?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臣松之以为郭隗非贤,犹以权计蒙宠,况文休名声夙著,天下谓之英伟,虽末年有瑕,而事不彰彻,若不加礼,何以释远近之惑乎?法正以靖方隗,未为不当,而盛以封墓式闾为难,何其迂哉!然则燕昭亦非,岂唯刘翁?至於友于不穆,失由子将,寻蒋济之论,知非文休之尤。盛又讥其受(任)非所,将谓仕於董卓。卓初秉政,显擢贤俊,受其策爵者森然皆是。文休为选官。在卓未至之前,后迁中丞,不为超越。以此为贬,则荀爽、陈纪之俦皆应摈弃於世矣。

【裴注】孙盛曰:夫威福自下,亡家害国之道,刑纵於宠,毁政乱理之源,安可以功臣而极其陵肆,嬖幸而藉其国柄者哉?故颠颉虽勤,不免违命之刑,杨干虽亲,犹加乱行之戮,夫岂不爱,王宪故也。诸葛氏之言,於是乎失政刑矣。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

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裴注】臣松之以为蜀与汉中,其由唇齿也。刘主之智,岂不及此?将计略未展,正先发之耳。夫听用嘉谋以成功业,霸王之主,谁不皆然?魏武以为人所教,亦岂劣哉!此盖耻恨之馀辞,非测实之当言也。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裴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主要管理内政和筹措粮草,在刘备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刘备对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过了诸葛亮,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见他当时的地位.下面我引用了彭氏军史评论里对法正的评价:

  因为刘封、孟达不发救兵,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计,欲擒故纵,先调刘封守绵阳;孟达机警,与申耽、申仪商议:“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达反水,将上庸献予曹魏,并祸及并导致刘封被杀。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加大了西蜀在失去了关羽和荆州以后的损失。法正若在这一切是否还会发生?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人,名门之后。其祖父法真号“玄德先生”,是东汉末的名士;其父法衍是东汉末的司徒椽、廷尉左监。东汉末民不聊生,刀兵四起,富饶闭塞的西川成了躲避战火的避难所。法正和好友孟达入蜀投靠刘璋(难怪孟达有此一说),但刘璋昏庸不识才。仅委任法正为县令,法正的缺点是品行不怎么样,所以刘璋以后干脆不予任命。法正这段时间很不得志。后来法正和益州别驾张松成了好友,在张松的极力举荐下,法正才获刘璋委派出使刘备的工作。法正正是利用这次出使的机会结识一代枭雄刘备。

  法正和张松决心共同帮助刘备入主西川,后来孟达也加入进来,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张松献地图”的故事。法、张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直到建安十六年(211) ,曹操欲取汉中,刘璋为防范曹操大军祸害益州,再次派遣法正为使者去见刘备。法正暗中向刘备献计,鼓动游说刘备夺取西川以成就王霸大业。而收取两川以做为图取王霸的根据地正是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设计好,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刘备即率步兵数万人由水道入蜀,留诸葛亮、关羽驻守荆州。

  当刘备围攻雒城将近一年的时间,法正曾写信给刘璋劝降,虽然刘璋没有立即接受,但是雒城被攻破,刘备进军包围成都,只有几十天,城中尚有精兵三万,谷币还可以支持一年,吏民均愿意死战的情况下,刘璋却开城投降了,这不能不说刘璋是考虑了法正的劝降信作出的选择。刘备于十九年夺取益州。从此摆脱困境,奠定了鼎峙的基础。

  法正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最大功绩是在献计取汉中。当时曹操击败张鲁占领了汉中,法正目光敏锐地看到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暨夺取汉中的可能性。

  他分析指出曹操降伏张鲁后,没有趁胜夺取巴蜀,而是留夏侯渊、张郃二将守汉中,曹操自己北还是迫不得已,可见取汉中机不可失;另外曹操留守的夏侯渊、张郃的才能难堪镇守汉中的大任。

  夏侯渊、张郃是有勇无谋的煞将,曹操手下能独挡一面的大将有张辽、曹仁、于禁、曹休、司马懿、曹彰等,可见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当,利用这么难得的机会,主公亲统大军前往征讨,一定能击败曹军。

  而且夺取汉中有三点好处:① 能击败曹军,得到东汉王室的褒奖和欢心。 ② 占领汉中后可以蚕食雍州、凉州,开疆拓土。③ 占领汉中可以巩固益州,是立国的根本。

  正是在法正极力主张下,建安二十二年,刘备拒绝谋士周群等劝阻,毅然进兵汉中。在具体的指挥战斗中,法正的出谋划策又起了重要作用,法正协助老黄忠斩夏侯渊的故事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法正的计谋击破夏侯渊军,使他的对手曹操都为之叹服,诸葛亮也常常为法正的智慧和计谋所折服。刘备夺取汉中,其兴汉的大业才真正达到了顶峰。

  刘备即位汉中王时,就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可惜法正命薄,年仅四十五岁就死了。刘备为法正的死累日痛哭。刘备后来追封法正为翼侯,赐爵于其子孙。

  《三国志》记载,为了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刘备不听诸葛亮及群臣的劝谏,一意孤行,起兵东征东吴。彝陵惨败后,诸葛亮慨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东行也;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段话反映了历史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才干要远胜过诸葛亮,一代妖相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乐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叹息法正不在的遗憾。

  三国志里还有一个相关的故事: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作战,形势非常不利,后退是最佳的选择,但刘备大怒不肯后退,没有谁敢劝说。这时候,箭若飞蝗。法正于是站到刘备的前面,刘备说:“孝直避箭。”法正说:“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只得说“孝直,我和你一起走。”于是撤退了。蜀郡太守许靖原本不为刘备所喜爱,在法正的劝说下,刘备厚待许靖,封许靖为太傅。可见,刘备对法正的意见是相当尊重的。

  陈寿对法正的评价是法正堪比曹操麾下最优秀的谋士程昱、郭嘉。法正的早逝给蜀汉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法正若在,孟达就不用担心刘备会加害自己而反叛,上庸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就不会落到曹魏手里,也就不存在刘备甚怒之下斩掉虎将刘封;法正若在,也许他真能阻止刘备的东征,即使东征,以法正的才华,是不会让刘备犯下在彝陵那样的低级错误,而导致惨败;三国鼎立最终局面会是怎样呢?法正若在…… ”

法正
法正字孝直, 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松於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原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於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裴注】《三辅决录》注曰:真字高卿,少明五经,兼通谶纬,学无常师,名有高才。常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父母之邦,欲相屈为功曹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四时朝觐,若欲吏使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扶风守遂不敢以为吏。初,真年未弱冠,父在南郡,步往候父,已欲去,父留之待正旦,使观朝吏会。会者数百人,真於窗中闚其与父语。毕,问真“孰贤”?真曰:“曹掾胡广有公卿之量。”其后广果历九卿三公之位,世以服真之知人。前后徵辟,皆不就,友人郭正等美之,号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卒。正父衍,字季谋,司徒掾、廷尉左监。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於是黜度,不用其计。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受性无术,盟好违损,惧左右不明本末,必并归咎,蒙耻没身,辱及执事,是以损身於外,不敢反命。恐圣听秽恶其声,故中间不有笺敬,顾念宿遇,瞻望悢々。然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於终,实不藏情,有所不尽,但愚暗策薄,精诚不感,以致於此耳。今国事已危,祸害在速,虽捐放於外,言足憎尤,犹贪极所怀,以尽馀忠。明将军本心,正之所知也,实为区区不欲失左将军之意,而卒至於是者,左右不达英雄从事之道,谓可违信黩誓,而以意气相致,日月相迁,趋求顺耳悦目,随阿遂指,不图远虑为国深计故也。事变既成,又不量强弱之势,以为左将军县远之众,粮谷无储,欲得以多击少,旷日相持。而从关至此,所历辄破,离宫别屯,日自零落。雒下虽有万兵,皆坏陈之卒,破军之将,若欲争一旦之战,则兵将势力,实不相当。各欲远期计粮者,今此营守已固,谷米已积,而明将军土地日削,百姓日困,敌对遂多,所供远旷。愚意计之,谓必先竭,将不复以持久也。空尔相守,犹不相堪,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邈道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计者,必谓此军县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若敌远则百姓不能堪役,敌近则一旦易主矣。广汉诸县,是明比也。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馀屈曲,难以辞极也。以正下愚,犹知此事不可复成,况明将军左右明智用谋之士,岂当不见此数哉?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若事穷势迫,将各索生,求济门户,展转反覆,与今计异,不为明将军尽死难也。而尊门犹当受其忧。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裴注】《华阳国志》曰:度,广汉人,为州从事。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於是乃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裴注】孙盛曰:夫礼贤崇德,为邦之要道,封墓式闾,先王之令轨,故必以体行英邈,高义盖世,然后可以延视四海,振服群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靖处室则友于不穆,出身则受位非所,语信则夷险易心,论识则殆为衅首,安在其可宠先而有以感致者乎?若乃浮虚是崇,偷薄斯荣,则秉直仗义之士,将何以礼之?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臣松之以为郭隗非贤,犹以权计蒙宠,况文休名声夙著,天下谓之英伟,虽末年有瑕,而事不彰彻,若不加礼,何以释远近之惑乎?法正以靖方隗,未为不当,而盛以封墓式闾为难,何其迂哉!然则燕昭亦非,岂唯刘翁?至於友于不穆,失由子将,寻蒋济之论,知非文休之尤。盛又讥其受(任)非所,将谓仕於董卓。卓初秉政,显擢贤俊,受其策爵者森然皆是。文休为选官。在卓未至之前,后迁中丞,不为超越。以此为贬,则荀爽、陈纪之俦皆应摈弃於世矣。

【裴注】孙盛曰:夫威福自下,亡家害国之道,刑纵於宠,毁政乱理之源,安可以功臣而极其陵肆,嬖幸而藉其国柄者哉?故颠颉虽勤,不免违命之刑,杨干虽亲,犹加乱行之戮,夫岂不爱,王宪故也。诸葛氏之言,於是乎失政刑矣。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

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裴注】臣松之以为蜀与汉中,其由唇齿也。刘主之智,岂不及此?将计略未展,正先发之耳。夫听用嘉谋以成功业,霸王之主,谁不皆然?魏武以为人所教,亦岂劣哉!此盖耻恨之馀辞,非测实之当言也。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裴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法正是刘备最器重的人,刘备得益州、汉中,法正的功劳最大。刘备在世时得到谥号的只有法正一人,可见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了。但我觉得法正是个卑鄙小人,从人格上我极其鄙视他。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法正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夷陵之战,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理由,不顾与东吴携手防曹操的默契,一意孤行地发动对东吴的大战,结果大败而归,蜀汉军八万余被消灭,立国未稳的蜀国元气大伤,蜀国自关羽水淹七军,全歼于禁援军,威震华夏开始形成的匡扶汉室趋势被彻底刹住,蜀汉、东吴、曹魏对峙的三国局面开始逐步形成。法孝直即为法正,...

有人说,刘备最器重的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有没有道理?
法正字孝直,扶风人(陕西眉县人),他的祖父叫法真,是一个名士。建安时期,法正与孟达一起入蜀,为刘璋效力。但刘璋不识人才,并不重用法正,先担了一个县令,后来担任一个校尉,法正一直怀才不遇,与其他人的关系又处不好,所以一直很苦闷,益州别驾张松,认为法正是个人才。建安十三年的时候,刘璋...

三国蜀有一个谋臣,是法正还是却正?好多书也不统一?
这是两个人,法正是蜀汉政权初期的谋士,刘备入蜀就是由法正,张松,孟达等人暗中筹备的。此人非常善于出谋划策。据说,按照真实的历史来说,法正的谋略应高于诸葛亮,不仅如此,他还深得刘备的宠幸,比如夷陵之战败后,诸葛亮就感慨,如果法正在就能劝服刘备不去东征,即使东征有了法正也不会一败涂...

法正法孝直真的是一个小人吗、?
首先,你会问法正是不是一个小人,应该是因为两点:1,法正背叛刘璋暗投刘备,拿着刘璋的俸禄还帮刘备取刘璋的领地;2,法正的性格,瑕疵必报。首先说第一点,发现自己的主公成不了大事改投明主无可厚非。但是因为没有得到刘璋的重用,他的性格就决定了不会轻易像郭嘉一样弃官改投,搞一下刘璋也能...

刘备一生最信任的人,并不是诸葛亮,那是谁呢?
蜀军大败的消息传到了成都之后,当时负责留守的丞相诸葛亮只发出了一声感叹:“法孝直若在,一定能制止主公,不让他东征;即使东征,也一定不会溃败。”由此可见,法孝直必定深得刘备信任,且是刘备心目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法孝直何许人也?此人出身名士家庭,为名士法真之孙,也被世人成为法正,此人...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但还有两人,缺一人就是一首凉凉》_百度...
其实还有与“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相对应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中的两人也得以说明刘备最后没有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为什么呢?这两个人真的那么重要吗?是能够和诸葛亮庞统并列的人物吗?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子初、孝直为何许人也。刘巴子子初,零陵郡人。刘巴少年...

法正是怎么死的 哪回死的
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 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 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往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 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法正对刘备意味着什么?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一看或许过于夸大了,三国有没有除了刘备曹操和孙权外,少了谁估计都还会存在。但这句话另外一面意思正是说明法正的作用大,能力强。那么法正到底有多恐怖呢?他对刘备意味着什么?法正字孝直,与孟达关系不错,早年投在刘璋旗下但没有受到重用,孟达的情况与法正...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来源:<<三国志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 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法正,字孝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刘备进位汉中王,以法正为尚书...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法正谁更受刘备喜欢?
在刘备眼中,诸葛亮和法正两人都非常喜欢,毕竟两人所擅长的都是不一样的,诸葛亮的统筹能力极强,军事后勤、人事任命、发展规划、财政计划、团结集体等等让诸葛亮做到极致,而法正更像郭嘉一样,在战场上能利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也更容易反其道而行之。诸葛亮法正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是东汉末...

五华县18489101848: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是谁? -
谷谢新洛: 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主要管理内政和筹措粮草,在刘备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刘备对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过了诸葛亮,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见他当时的地位.下面我引用...

五华县18489101848: 三国时的法正究竟何许人也?有何能耐? -
谷谢新洛: 庞统法正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

五华县184891018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 9小题.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建安初,正入蜀依刘璋,不任用,志意不得.益 -
谷谢新洛: 5、B6、B7、B8、C9、(1) (1)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2)①这以后依仗益州的丰富资源,凭藉天府的险要地形,用这成就帝王大业,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

五华县18489101848: 刘备伐吴时法正在哪里?
谷谢新洛: 法正字孝直,卒于220年 即平定汉中后的第三年,那时刘备才称王一年

五华县18489101848: 三国演义60回以后的主要内容!(急用!!!) -
谷谢新洛: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却说那进计于刘璋者,乃益州别驾,姓张,名松,字永年.其人生得额□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刘璋问曰:"别驾有何高见,可解张鲁之危?"松曰:"某闻许都曹...

五华县18489101848: 三国演义是吹诸葛亮了,但是没吹郭嘉法正吗 -
谷谢新洛: 没有.本就是尊刘贬曹.曹操吃亏,曹操部属一样吃亏.法正虽是刘备重要谋士,可惜,出力时间太短.要能在北伐出下力,那才更好……三国演义看得不仔细,没怎么看过三国历史书的.只怕说起法正,还不知道是“何许人也”!比如最有名的成都武侯祠中,文官廊中都没有法正的像!三国演义也不是所有人物都吹嘘.有些恰恰是弱化了.比如蜀汉将领,马忠(非东吴马忠),吴懿等等!

五华县18489101848: 三国演义定军山之战 急急急!要大概5分钟的阅读资料 -
谷谢新洛: 1.正史上对定军山之战的记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合,张合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夏侯渊派张合守备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备...

五华县18489101848: 赵云传的翻译 -
谷谢新洛: 赵云,字子龙,常山郡真定县人.原本为公孙瓒效力,公孙瓒派遣刘备帮助田楷解袁绍之围,赵云因此暂调用刘备管理,并为刘备主管骑兵.后来,刘备被曹操追杀到当阳长阪,刘备抛弃妻子和儿子向南逃跑,赵云抱着刘禅,保护甘夫人,使...

五华县18489101848: 三国著名谋士都有哪些? -
谷谢新洛: 第一名:郭嘉(汉时分天下为十三州,其中九州为魏国领土.即:司隶、豫州、衮州、徐州、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凉州、以及荆州八郡,其中平定司隶、豫、衮、徐、冀、青、幽、并八州以及乌丸...

五华县18489101848: 刘备与诸葛亮微妙关系 -
谷谢新洛: 就拿“永安托孤”来说吧.托孤之前,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并非一般人想象和理解得那样亲密无间、如鱼得水.这两个人关系的“蜜月期”是在三顾茅庐之后、赤壁之战之前.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已经有条件实现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战略规划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