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注释和评析

作者&投稿:漕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蝶恋花》注释和评析

  花褪残红青杏小②。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③。枝上柳绵吹又少④,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⑤。

  【注释】

  ① 蝶恋花: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鹊踏枝、黄金缕、卷珠帘、一箩金等。双调,六十字,仄韵。此词两段各五句四仄韵。题一作《春景》。

  ② 花褪(tun)残红:指残花落尽。褪:色消退。

  ③ 绕:一作“晓”。

  ④ 柳绵:柳絮,亦即“杨花”。

  ⑤ 多情句:谓多情的行人被佳人的无心之笑所撩动,以致引出许多烦恼。

  【评析】

  宋代的文人画兴起之后,绘画便不再被仅仅看成一种单纯“再现”性的艺术,而是更多地被视为寓意寄兴、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们发现了它与以“表现”为主的诗歌在艺术本质上的深刻的一致性。所以在宋初的诗画论中,便出现了“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孔武仲《宗伯集》)、“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舜民《画墁集》)等等说法,而到苏轼,则提出了“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的著名论题,成为宋代诗画汇通理论的重要里程碑。

  什么是“诗中有画”?关于这个问题,以前有过种种解释,如诗有画境、诗可入画、视听通感等等。但我们觉得,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它接触到了诗、画的共同艺术规律,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规律。在苏轼看来,画,是诉诸人的视觉的,它通过直观的、形象的画面,来表现画家的思想、体验和情感;而诗,也同样应该能诉诸人的感官,能通过语言所塑造和描绘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思想、体验和情感,从而达到感动读者心灵的目的。因此,诗与画是有着内在联系、可以相互沟通的艺术形式,在诗歌的创作中,不仅可以使用很多绘画的语言,而且可以体现绘画的许多重要原则和规律。这种关于诗画关系的崭新观点,是宋代诗歌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对于苏轼(以及整个宋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苏轼的很多诗、词,就突出地体现了“诗中有画”的原则。我们这里分析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一词,便是十分典型的一篇。

  这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现在已不可详考。据《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指秋霜初降。青女为神话中的霜雪之神),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如果这段记载属实的话,则此词有可能作于苏轼贬谪惠州期间,词中所描写的,也当是岭南的风光景物。

  词的上片,给人以明显的画面感——这是一幅相当完整的岭南残春季节的风景画:姹紫嫣红的春天过去了,百花凋谢,落尽残红;枝头上已露出小小的青杏,正是“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时候了。天空中燕子归来,轻俊争飞,差池其羽;屋舍边溪水碧绿,淙淙流淌,绕舍而去。柳絮蒙蒙,逐渐飘飞将尽;芳草萋萋,已是满眼天涯。在这一段描写中,诗人极其准确地抓住了暮春季节的物候特征,将岭南暮春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全都收入自己的画幅之中。以至我们几乎想象不出,还有什么别的景物,能够比这幅画面所描写的更突出地反映暮春的特点。画面的完整、准确和富于季节特征,这是此词上片给我们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第二个印象,是画面的生动。例如,这幅“画”的层次感相当强:近处是像特写镜头一样清晰的枝头青杏,远处是迷茫地直铺向天边的芳草;上有天空中的燕子,下有屋舍边的流水,构成了一幅层次十分丰富,空间十分广阔的画面。画面的色彩也十分鲜明:落花的残红,小杏的嫩青,燕子的黑羽,流水的碧波,漫天飘飞的柳絮之雪白,无边无际的芳草之新绿……这些清新明快的色彩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整个画面显得非常优美、悦目。另外,这幅“画”又是活泼的、给人动感的:残花坠落、青杏吐露、紫燕斜飞、绿水环绕、柳絮飘荡、芳草纷披……这里的每一样景物都不是静止的,都在运动、在变化,都透露出一种活泼的生活气息,从而使人感受到一种春天大自然中的生命的律动。总之,诗人在词中注意运用绘画的原则和手法,注意构图、设色、远近的映衬、虚实的对比和动态的表现等等,从而描绘出一幅极其清新、秀丽的山水画,生动地表现了暮春时节岭南景物的绚丽姿彩,使得词的意境像画面那样完整、和谐、优美,所以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生动、鲜明的印象。

  然而,我们从这幅画中领悟到的,还不仅是这些。当我们仔细地欣赏着、品味着画面的内容时,我们能明显地觉察到一种伤感的、悲哀的气氛:花成残红,已属可悲,而连残红都已“褪”尽,可以想象暮春时节的风雨是怎样无情地“葬楚宫倾国”,将百花摧残殆尽。柳絮飘飞,标志着春天的离去,那一片凄迷的景象本身,就足以使人无限怅惘,何况“枝上柳绵”已是“吹又少”,就更加重了人们心中的伤感。萋萋芳草,铺满天涯,好像在默默地伴随着这位沦落天涯的诗人的足迹,使人格外强烈地意识到身在异国的春去的悲哀……在这些描写中,我们看到的,决不仅是景物,而且是诗人的情感和心灵。诗人精心描绘了这幅图画,目的就在于通过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更亲切地向读者传达他内心的思想感情,诉说他垂老投荒、来到岭南后的人生感受。诗人在这里没有、也无须直接抒情,而他的感情却明确地渗透于形象之中。这就是形象思维的力量,这就是诗中之画的效果!难怪苏轼的侍妾王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了。看来,朝云不仅是苏轼忠贞的人生伴侣,而且是他艺术上的一位知音呢。

  了解了此词上片的艺术特点,对于下片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下片实际上也是一幅“画”。只不过上片是无声画,下片是有声画;上片是风景画,下片是风情画。

  这幅画面描绘了一位“行人”,在一座花园的墙外经过,听到园内荡秋千的姑娘们天真烂漫的笑语喧声,不由得触动情怀,心驰神往,油然而生爱慕之情。可是,“墙里佳人”并不知道墙外有这样一位“多情”种子,所以尽兴欢笑之后,便翩然离去,笑语声也逐渐远去而消失。于是墙外便只剩下这位被冷落了的多情郎,因为姑娘们的“无情”(其实是无心)而徒然烦恼。

  这是一幅内涵十分丰富、颇具诗意的画面。从表面上看,我们只能看到在花园墙外踟蹰的这位多情的“行人”,然而通过墙头飞荡的秋千彩索,通过墙内传来的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我们却可以想象出一个极其生动的世界。那从园内传出的笑声,正如“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样,透露的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消息,这就难怪我们的这位多情郎在墙外听得如醉如痴。就艺术构思而言,墙外是实写,墙内是虚写,着眼于“行人”而着意于“佳人”,这种虚实相生的布局谋篇的思路是十分明显的。从语言上讲,词中借鉴民歌的表现手法,多次叠用“墙里”、“墙外”、“笑”、“渐”、“情”等词,造成循环往复、妙趣横生的效果,也大大增强了这一段描写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这些,黄蓼园曾指出此词“次阕尤为奇情四溢”(《蓼园词选》),是很准确的。

  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作者描绘形象的更深刻的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体验,透过这饶有趣味的画面本身,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其中注入的情感——一种失意的惆怅,一种不遇的伤感,抑郁、苦涩,又带有一些淡淡的悲哀。这种情绪,就像一支低回婉转的小提琴曲,打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尽管它渗透于画面的形象之中,但我们却可以准确无误地理解和把握它,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诗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别林斯基曾说过:“诗歌是表现在形象中的思维。”(《〈冯维辛全集〉和扎果斯金的〈犹里·米洛斯拉夫斯基〉》,《别林斯基选集》)他又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来说话”(《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别林斯基论文学》),“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杰尔查文的作品》,《别林斯基论文学》)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对苏轼此词中感情的表达方式,理解得也就更深入了。

  这首《蝶恋花》,是苏轼婉约词中素负盛名的一篇。清人王士禛曾经指出:“‘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髯(苏轼)直是轶伦绝群。”(《花草蒙拾》)柳永是词史上专写婉约情词的著名词人,认为苏轼此词的抒情即使柳永也“未必能过”,这应当说是相当高的评价。其实,这首《蝶恋花》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关键还在于作者善于融汇诗、画的境界,善于把生活中的情景提炼加工成生动活泼而又内涵丰富的画面,写入诗中。由于作者的感情是通过直观的、形象的画面表达出来的,所以这种抒情就更生动、更亲切、更富于渗透性、更容易为读者的心灵所感受而又不露痕迹,同时抒情的形式也更优美而动人。这正是王士禛认为柳永“缘情绮靡”,却未必能超过此词的真正原因。




请教古文韵角专家
蝶恋花 (仄韵)欧阳修 蝶恋花 (仄韵)晏几道 蝶恋花 (仄韵)晏几道 蝶恋花 (仄韵)晏几道 蝶恋花 (仄韵)苏 轼 蝶恋花 (仄韵)赵令畤 蝶恋花 (仄韵)赵令畤 蝶恋花 (仄韵)周邦彦 蝶恋花 (仄韵)李清照 蝶恋花 (仄韵)辛弃疾 蝶恋花 (仄韵)朱淑真 鹊踏枝 (仄韵)冯延己 鹊踏枝 (仄韵)冯延己 鹊踏枝 (仄韵)冯延...

李清照所有的词及其评析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按:此首仅见《截江纲》卷六,原题易安夫人撰。但宋人未见有如此称呼李清照者,且风格亦与清照迥异,疑非李作。 鹧鸪天 春闺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雁(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苏轼在惠州,儋州的诗词与评析 急
“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

安溪县18962491001: 苏轼《蝶恋花》赏析 -
咸彦莱琪: 原文: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

安溪县18962491001: 苏轼.蝶恋花全文解释 -
咸彦莱琪: 苏东坡《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赏析】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

安溪县18962491001: 苏东坡《蝶恋花》的意思 -
咸彦莱琪: 1、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

安溪县18962491001: 苏轼的 蝶恋花赏析 -
咸彦莱琪: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品鉴赏】 此作题一作“春景”.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从郊游少年的视...

安溪县18962491001: 苏轼 碟恋花(花【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简析 -
咸彦莱琪: 诗词名:蝶恋花 作者:苏轼 朝代: 体裁:词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注释】 ①“天涯”句:指芳...

安溪县18962491001: 鉴赏蝶恋花 苏轼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 -
咸彦莱琪:[答案] 残红褪尽,青杏初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它给人的艺术感染却有几分悲凉. "绿水…”一句中,绕字描绘出了村庄与溪水的具体形象,令人产生优美的联想,村上人家,绿水环抱,由此可见.

安溪县18962491001: 《蝶恋花》解析 -
咸彦莱琪: 蝶恋花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此作题一作“春景”.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从郊游...

安溪县18962491001: 蝶恋花 全诗解释 -
咸彦莱琪: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三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幕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当...

安溪县18962491001: 苏轼的蝶恋花 赏析 -
咸彦莱琪: 一道短垣隔开天涯,墙里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墙外是背井离乡愁思难抑.本已是伤春恼人,被佳人笑声一撩,更是愁上加愁,愈添惆怅.景伤人情又伤人,东坡真是词中高手.-------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

安溪县18962491001: 赏析苏轼的《蝶恋花》
咸彦莱琪: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