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概述

作者&投稿:邢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人类为何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一) 本能
本能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例如,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低,与许多野兽相比,它们的体力较弱,奔跑速度较慢,没有尖利的爪子和牙齿来抵御外敌,因此古猿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依靠集体的智慧来保存种族的繁衍和发展。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集群的习性,并通过种族繁衍流传给后代。
研究表明,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在婴儿与母亲的积极交往中,婴儿与母亲形成和发展了情感联系,这是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交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类个体早期的社会交往是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的个性发展的基础。社会心理学家赞-威克斯勒等人(C.Zahn-Waxler & M.Radke-Yarrow, 1979;E.Maccoby, 1982)的研究发现,在母婴的积极交往中,在母亲的指导下,婴儿学会了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了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如与人分享、谦让、合作、团结,同情、关心、帮助他人,尊敬长辈,文明礼貌等等。也正是在与母亲的积极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在母亲的指导和要求下,婴儿还学会了参与交往、发动交往和维持交往,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习得了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并积累了社会交往经验。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形成诸多社会关系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质量。
无论是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都表现了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本能需要,而且,这种本能需要的满足,还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了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二) 合群需要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 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研究者先将被试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主试告诉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如此。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三) 自我肯定需要
我们每个个体对自身的了解都来源于社会学习过程。当婴儿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加深,他们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够区分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他们就有了了解、认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产生了自我意识。但是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 1902)发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别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了自己,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例如,一个人被他的父母所钟爱,被他的老师所重视,被他的朋友所尊重,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有一个人常常被老师和同学推举担任某项工作,大家有难题时也都愿意向他请教,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具有才能的人。


人际交往中有哪些心理学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学效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心理学效应:1. 首因效应:这是指在人际交往的初期,第一印象对双方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由于这个效应,人们往往会受到最初接触时获得的信息的影响,这些信息会在对方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我们通常会努力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利用首...

求《人际交往心理学》心得体会 800字左右,
有时候人们会被这种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追求完美的压力所蒙蔽。认为只有做得"最好"才会使自己更加快乐,其实,有时候你的缺陷也将是一笔可观的人生财富,所以,没必要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与人交往中微笑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是调节各种矛盾的润滑剂。微笑就如同阳光,...

人际交往需要掌握的心理知识
二、心理学原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1. 邻近效应:人们更倾向于在近距离内培养好感。物理上的接近会增加接触机会,从而促进积极评价的形成。了解这一原理,可以主动调整与他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寻找机会增加互动,以建立友谊。2. 自我监控能力:指个体根据外部环境和他人反应调整行为的能力。高自我监控者能...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
1.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恪守平等原则: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和平等待遇,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2. 相互尊重和包容是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原则:不同的背景和价值观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和反应。只有相互包容和理解,人际交往才能顺畅进行。3. 信任是人际关系的支柱:没有信任,人际关系就无法建立。我们...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
并非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处事方式,并非每个人面对同样的处境,面对问题的方法和方法自然就会不同。唯有彼此包容,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交往。3、要坚持信任的原则:互相信任就像真诚一样,是人际关系的基石。不互相信任就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要和别人做朋友,要相信别人,并用行动...

他人心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常识内容简介
《他人心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常识》这本书,通过剖析众多成功人士如何因重视他人心理,巧妙地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我们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奥秘。这些我们常会遇到的问题,其实都隐藏在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之中。通过学习这些实例,我们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也能在生活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什么是人际交往?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

卡耐基《人际交往心理学》
第一篇:让自己受欢迎的心态修炼 1、改变做事的态度 2、批评前,先检讨 3、适时道歉 4、低调做自己 5、你的微笑价值百万 6、正确面对外界的批评 第二篇:缔结良好关系的心理支点 1、肯定对方微小的进步 2、真诚赞美他人 3、顾全对方的面子 4、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5、记住对方的名字 6、...

三十七条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的实质: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互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内心、情感方面的全部交往;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必定会在情感上产生一定的结果和积淀,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情感细节,由定义可以看出:人际交往的主体是人,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际交往强调的是人们在交往中的心理情感和行为。

人际交往心理学 尹智程在线阅读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尹智程在其在线阅读的文章中深入探讨了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在文章中,尹智程指出,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行为之一。我们与他人的交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亲密关系,还有助于发展个人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许多人往往在...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人际交往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小常识 -
生梵活血: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交往是必然的. 在社会心理学上,人际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社会心理学中,什么是人际关系?其特点是? -
生梵活血: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发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示为友好的情感.相反,如果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符合另一方要求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不安.这时,双方友好的关系就终止,或发生疏远关系,或发生敌对关系.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不同距离或心理上的不同关系.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可见,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怎么样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际关系? -
生梵活血: 本能论: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先生提出的,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呃政治动物,本能的欲与他人接近,家庭和社会组织都是以这样的本能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麦独孤认为,先天的遗传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为. 生存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代表,人与人相互亲近是为生存. 社会酬赏与社会交换理论: 马斯洛的社会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有依赖社会性酬赏的倾向.人之所以与人交往,是为了获得社会酬劳. 适宜唤醒层次理论: 心理学家赫伯1955年提出,适宜唤醒层次理论,来加以解释,每个人所需要的适宜刺激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亲和需求都有区别.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的功能有哪些 -
生梵活血: 人际交往有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人格与社会发展认识: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吸引自然亲和力:从众和服从心理: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分析;非语言的交流形式;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因素等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什么叫人际关系? -
生梵活血: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人际关系”这一概念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什么是人际关系? -
生梵活血: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入际交往.每一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社会人际交流
生梵活血: 怎么提高交际能力?面对纷繁而庞杂的社会,常常感到迷惑和不安,有人可能觉得自己的地位实在渺小,有人可能觉得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对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站住脚表现得没有信心.实际上,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初步掌握些社交心理和...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阐述社会心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事例
生梵活血: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什么是人际关系学?
生梵活血: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很广的学科,关键要弄懂什么是人际关系. 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叫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其外延很广,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

九龙坡区19187943856: 人际关系的核心部分是什么?
生梵活血: 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核心部分,同时,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偏见是个永恒的现 象.社会心理学家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类型:社会互动可以在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