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兵变是怎么回事?无可奈何势已去

作者&投稿:隐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非要认胡人安禄山为义子,这简直就是胡来。结果人家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硬是要将这个年小自己很多的干妈给杀掉。玄宗曾经亲手缔造了开元盛世,也是他亲手将这份盛世给葬送。
自从改元为天宝以后,国家一直在走下坡路。当安禄山谋反的消息,传入长安时,玄宗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不可能。他已经被杨家兄妹所蛊惑,沉迷于自己曾经创造的伟大功绩不能自拔,渔阳鼓动地来,国破山河在的大唐,已经无法收获忠诚。
(一)、叛军浩荡向西行,直逼京师君王惊
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安禄山的造反实在是太过突然,以至于朝廷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那一刻,唐明皇才知道,自己的江山繁华背后,原来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早已经摇摇欲坠。如若各地的节度使,能够竭力反抗,安史大军不会行进的如此顺利。
1. 大势已去迫离京,千乘万骑川蜀行
庚午,上闻禄山定反,乃召宰相谋之。玄宗整日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就连安禄山谋反他都是后知后觉的。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连皇帝都不拿国家当回事,何况底下的那些臣子们。壬申,以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常清即日乘驿诣东京募兵,旬日,得六万人;乃断河阳桥,为守御之备。
不论是封长清还是高仙芝,他们的能力都颇为出众。不过玄宗错就错在误用了杨国忠,这个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伪军事指挥家。他胡乱指挥,轻敌冒进,再加上于洛阳抵抗的并非唐军精锐,而是刚招募的市井子弟,所以战斗力很一般。
根本无法抵挡安禄山麾下的那些胡人以及正规化骑兵,他们很快就攻陷了东京洛阳,下一步就是要进军潼关。等到高仙芝和封长清镇守潼关之时,杨国忠屡次谏言说他们抵挡不力,因此玄宗将其悉数撤下。
又换上了哥舒翰,可玄宗和杨国忠都是急于求成之人,不断的催促哥舒翰主动出击,结果就是险些全军覆没。潼关一破,长安再无险可守。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玄宗走的时候,都没有来得及带上亲眷,很多的皇子,皇孙还有妃子么全部成了安史大军的阶下囚。
2. 翠华摇摇行复止,众望难归惩奸佞
杨国忠此人心狠手辣,将士们对他都颇有不服。而玄宗也已经年老,还总是想方设法的找他的茬。大军浩浩荡荡的往四川走去,军队大都对此很不满意。他们如梦初醒,忽然发现原来所谓的盛世,只不过是谎言罢了。
可他们又不能将矛头指向玄宗,所以他们也来了个清君侧。杨国忠在撤退的路上,将所有的桥梁全部摧毁,根本不顾及百姓如何逃生。再加上他此前的嚣张跋扈,以及构陷忠良,令大家对其都有所不满。
空闻虎旅传宵,无复鸡人报晓筹。彼时正好杨国忠在和吐蕃人交流,被士兵看到,因此就说他意图谋反,将其射死在乱箭之中。对于玄宗而言,杨国忠虽然卑鄙,但却是绝对的忠臣。此时他才发现,自己对军队早就失去了控制力。当大军不发无奈何时,他也只能忍痛割爱,将最疼爱的杨贵妃斩于马嵬坡下。
(二)、忠君爱国并非愚忠,玄宗令其大失所望
自从安史之乱发生以来,李隆基的所作所为根本无以担当的起皇帝二字。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他们应该是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安危,苟且偷生。
首先,玄宗得罪了自己的亲人,因为他走的太匆忙,连儿子和孙子都没能悉数带上;其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仓皇离去,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再次,军中的将士们,看透了这个无能的皇帝。可以说,在马嵬坡之变时,玄宗得罪的人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阶层。
1. 先己忧而天下忧,先己乐而天下乐
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甚至一度改变了天下人的生育观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他曾经一度的为了爱情抛弃所有,也曾经爱屋及乌的让奸佞小人身居高位。在他的统治下,政权已然是岌岌可危。早已不复往日的荣光。
张养浩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谓的开元盛世,也不过是国家富强罢了,而它的财政收入还是来自于百姓,秉承着一贯的取之于民,用之于君原则。后来他又喜欢大兴土木,大肆营造富丽堂皇的宫殿,百姓们早就被压迫的喘不过气。
那些人每年都要缴纳税负,就是希望危难之际国家可以尽上自己的责任,就是希望国家能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可玄宗的逃跑,实在是有些过分。潼关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如若他不听信杨国忠谗言,如若他不亲自指挥,明白什么叫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想必长安城不会那么快被攻破。
2.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李隆基不算是一个好皇帝,但却是一个痴情种。在这场不伦之恋中,他可谓是倾其所有,爱美人,而不爱江山。他的老祖宗李治,也是开展了场不伦之恋,到最后天下都改了姓,大唐也成了大周。
在那场哗变之中,玄宗是无论如何都不希望杨贵妃死去的。那是他的慰藉,也是他的知己,更是他的知心爱人。可是,他早已经失去了人心,如若不遵从,大军一直不发,到最后,很有可能连自己都牵扯其中。
所以,在紧要关头,只能以大局为重。按常理而言,君王乃九五之尊,谁敢违背他的命令。可是他的种种行为,让手下之人对其完全不信任。他们碍于从小接受的忠君爱国思想,不敢把矛头指向玄宗,因此只能拿杨贵妃开刀。但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变相的叛变,最后只剩下了圣主朝朝暮暮情。
(三)、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自从太宗皇帝来了一场玄武门兵变,李唐的父子关系就一直处理不好。尤其是皇帝和太子。李世民知道这种微妙的关系,因此对太子李承乾一直疼爱有加。
可到最后,他还是联合了侯君集,想学着父亲那样,逼皇帝退位。到了玄宗这里也是一样,他先是听信武惠妃构陷,杀害了次子李瑛,对于后来册封的储君李亨也是极度的不信任。
1. 先丢美人再丢江山,太子李亨一马当先
若唐玄宗之晚节,未尝安危而利灾也,特以沉湎酒色,而卒致丧败。古代一直都倡导家天下的观念,君王即国,国即君王。可是玄宗晚年时期,实在是有些荒唐。抛开安史之乱不言,此前李林甫肆意打压张九龄,玄宗明明知道真相,却仍然任人摆布。
对于天下人而言,玄宗不值得。因此,在马嵬之变的时候,百姓们都去央求太子李亨留下,而不去求玄宗。可见,他已经失去了人心,人们不愿意在对他,和他执掌的大唐忠诚。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李亨的大唐。
李亨一路收拾残兵败将,于灵武重整旗鼓,在众大臣的簇拥下遥登帝位。按照他的说法是圣人厌大位久矣,可事实上,在川蜀避难的玄宗,对此一无所知。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李亨在上位前,并没有的得到玄宗的禅让,但也没有人提出质疑。
2. 无可奈何势已去,只剩寂寥与沧桑
上皇喜曰: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对于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太上皇,玄宗以强颜欢笑应之。甚至还派出了三位宰相,将传国玉玺交给李亨。他知道,这其实就是玄武门之变的翻版,自己的这个太上皇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
李亨就和当年的太宗皇帝一样,朝野上下遍布着忠诚于他的人马,就算玄宗不承认,也无济于事。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了,弄不好还能得个善终。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下场,不会太好。高祖李渊,就是其前车之鉴。
对于那些掌握过绝对权力的人,失去权力,将其幽禁,比死还要痛苦。可玄宗又能有什么办法。他不敢去指责儿子,谋权篡位,那样只会闹得两败俱伤。天下已经没有忠诚于他的人了,还是坦然接受现实为好。
如果执意要反对,跟着自己在川蜀的士兵们,想必又会再来一场哗变。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汉子,他们也想为家园的战火平息而战,可眼下只能守着人老珠黄的玄宗在四川颐养天年。没有了支持,玄宗就成了孤家寡人。尽管他是皇帝,可没有了实权又能如何。
安史之乱和玄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他能够圣明一些,不听从李林甫的建议导致内轻外重,安禄山的军队就不会如此迅速的攻进长安。倘若他能够不沉迷于美色,那么安禄山根本没有可能手握重兵,而杨国忠也不会把持朝政。


马嵬驿兵变事件起因
最终,唐玄宗的决策失误和对杨国忠的盲目信任,导致潼关守军在不利的形势下被迫出战,这为后续的战局发展埋下了隐患,也是马嵬驿兵变事件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陈玄礼在马嵬坡逼死杨玉环,最后是何结局?
(一)马嵬驿兵变 公元756年,唐玄宗“西狩”蜀中,陈玄礼随从护驾,当走到马嵬驿时,军队发生兵变,正是所谓的“六军不发无奈何”,陈玄礼认为正是杨国忠的胡作非为导致了安禄山谋反,此话由宦官李辅国转告了随行太子李亨,李亨犹豫不决。而吐蕃使者此时带领20多人来围堵杨国忠,怒不可遏的士兵们高喊:“...

马嵬驿兵变的秘密,究竟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引发的第一个变故就是马嵬驿兵变,当安䘵山的叛军攻破了长安东边的天险潼关后,长安没有任何屏障了,失守已经成为定局,唐玄宗再也坐不住了,放出准备御驾亲征叛军的大话,却在第二天偷偷地带着禁军以及朝中重臣、亲近的皇亲国戚、亲信宦官,还有他最宠爱的杨贵妃逃出长安准备往蜀地...

马嵬坡兵变的全过程是什么?(主要是杨玉环)
马嵬坡兵变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起因于安禄山对杨国忠的不满。以下是事件的详细过程: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杨国忠专权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攻占潼关,形势危急。唐玄宗带着心爱的杨玉环逃往蜀地。途经马嵬坡时,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家的权力过大表示不满,他们杀死了杨国忠父子,认为如果不解决“...

安禄山起兵谋反,马嵬坡兵变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时安禄山发兵叛变,发生了当时的安史之乱,后来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以及皇子公主皇妃,还有杨国忠,陈玄礼等人逃跑,后来跑到了马嵬驿的时候禁军发生了兵变。一、 士兵病变,杀死了杨国忠。当时唐玄宗带领杨贵妃、杨国忠等一众人出逃后,来到了马嵬驿,当时由于跑的太匆忙,根本没有带够足够的粮食,所以随从...

唐玄宗时期兵变是哪个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马嵬坡兵变是唐玄宗李隆基出逃躲避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7月15日在逃至马嵬坡时遭遇的兵变事件。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带领军队打到潼关。唐玄宗李隆基见势不妙,仓皇出逃。唐玄宗李隆基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从的将士因为饥饿疲劳,心中怨恨...

唐朝马嵬驿兵变简介 马嵬驿兵变是怎么回事
路上无人接洽,十分辛苦。第三天驻入马嵬驿(今陕西兴平)。保护皇帝的禁卫军无粮,陈玄礼对将士进行煽动:“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为杨国忠割剥甿庶、朝野怨尤,以至此耶?若不诛之以谢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众将怨恨都发泄到杨国忠身上,请杀杨氏兄妹。因此发生兵变,杨国忠逃进西门内...

马嵬坡事件是怎么回事?
马嵬坡事件指的是:天宝十四载,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唐玄宗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

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是逼死杨贵妃吗?
马嵬驿兵变看似是将士欲杀死宰相杨国忠以平息愤怒、逼死杨贵妃以求自安,实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宫廷权力争斗,是太子李亨为了上位,利用将士激愤的情绪,发动的一场政变。唐朝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开始,宫廷内部的血腥争斗就没有停止过。远的就懒得说了,就从李亨被立为太子说起吧。太...

马嵬坡事件是怎么回事?
马嵬事变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惊破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美梦。转瞬之间,洛阳失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逃离京师长安。刚到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

科尔沁右翼前旗15532626982: 马嵬驿怎么读 -
荣疯脂溶: 马嵬驿 mǎ weí yì释义: 马嵬驿,即马嵬坡,位于陕西省兴平市西约11公里.马嵬距西安咸阳机场约39公里,距西安北站约53公里.是近几年依托杨贵妃墓,黄山宫为背景建起来的,以旅游观光为主,到处体现唐朝特色,2015年春节假期游人...

科尔沁右翼前旗15532626982: 剑网3杨国忠怎么打 马嵬驿侠义成就怪位置 -
荣疯脂溶: “马嵬驿”拼音:mǎ wéi yì 马嵬驿兵变: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马 读音:[mǎ] 部首:马 五笔:CNNG 嵬 读音:[wéi] 部首:山 五笔:MRQC 驿 读音:[yì] 部首:马 五笔:CCFH

科尔沁右翼前旗15532626982: 杨贵妃到底是怎么死的
荣疯脂溶: “马嵬驿兵变”中的主要受害者杨贵妃是怎样死的呢?正史所载是被缢死的.如《旧唐书·杨贵妃传》载,诛了杨国忠父子后,“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得已,与妃决,遂缢死于佛室.”...

科尔沁右翼前旗15532626982: 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叙事结构与诗歌主旨分析..的资料..《三吏》《三别》与杜甫的儒家情怀.. -
荣疯脂溶: 层次结构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色彩相当浓郁的叙事长诗,凡一百二十句,八百四十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叙述...

科尔沁右翼前旗15532626982: 杨贵妃最后怎么死的 -
荣疯脂溶: 死于马嵬坡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死民愤极大的杨国忠,又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玄宗无奈,便命高力士赐她自尽,最后她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

科尔沁右翼前旗15532626982: 关 羽 云 长: 千里走单骑 的内容简介 -
荣疯脂溶: 关 羽 云 长: 千里走单骑三国志中(也就是真正的历史)是没有这回事的,但是《三国演义》书中是写了这么一回事,强调人物形象嘛.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降汉不降曹”;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策马千万众之中,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曹操更加喜爱关公,派关羽同乡张辽劝说,关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我受刘备厚恩,立誓生死与共,绝不能背叛于他.”曹操听罢也无可奈何.以后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刘备.

科尔沁右翼前旗15532626982: 李商隐【马嵬】其二的手法和主旨? -
荣疯脂溶: 1、手法 (1)夹叙夹议 开头两句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

科尔沁右翼前旗15532626982: 唐明皇过后的皇帝是谁?叫啥名字?
荣疯脂溶: 唐肃宗(公元711~公元762年).姓名李亨,汉族,唐玄宗第三子,马嵬驿兵变后玄宗西逃,他继位,初名嗣升,后多次改名,天宝三载744年取名亨,后并未改动.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在位五年(756~762),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0岁,葬于建陵(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

科尔沁右翼前旗1553262698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什么意思(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荣疯脂溶: 1、“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