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赏析?

作者&投稿:壤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净沙.秋思》全文翻译及赏析~

翻译: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全文赏析: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马致远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出自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写作特点
1、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2、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3、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

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

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

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

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出自:《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作者介绍: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也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

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鲜明等艺术特点。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

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

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全曲中,暗喻题中“秋”字的最直接的意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与“天涯”相互呼应的是“人家”,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意物是“人家”。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涯“。“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将哀物与喜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想愁绪。

《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游子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

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这是一幅秋郊行旅图,寥寥二十八字,不但描绘秋天景色,而且抒发旅人情思
开头三句,一连写了九种景物,交织成一幅多观点、多意象画图。首先映入人们眼帘,是以老树为中心一组:一颗苍老大树,枯藤缠绕,上面还栖息昏暗乌鸦。枯、老、昏三字,带有衰颓、昏暗色彩,其给予人心理效应是压抑。这样,作品一开头,就定下苍凉、灰暗基调
接着镜头转换,出现以人家为中心景物:这户小小人家,流水环绕,小桥横架。这样景观,单独抽出来进行审美观赏,自然是宁静温馨。然而每首作品作为一个系统,其组成要素是有机统一,都服从于一个目的,起着相互支撑、促进作用,否则就不能和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故部分往往视总体性质而改变自己性能。这里小桥流水人家作用,就是因他人之团聚而勾起旅人思家情怀,它能很好引发下文,而使全曲感情指向浑然一体
果然,古道西风瘦马,马上就来了一个对比画面。这是世人所处空间位置和与他作伴之物:古道悠长,西风萧飒,瘦马嶙峋。而古道又意味长途跋涉,西风又意味凉意侵人,瘦马又意味不堪驰驱。行道悠悠,马犹消瘦,人何以堪?这时小桥流水人家诱发对比联想,两两相形,构成及大反差,而隐藏在苍凉画面背后人,已经呼之欲出
这样,再转进一层,就自然逼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情主人公出现,在那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时分,是最容易引起天涯游子寻觅归宿之所愿望,这就无怪这位抒情主人公把自己称为断肠人。由于他出现,不但使古道西风瘦马中隐含人跋涉辛苦之意获得更为显露效果,就连那通篇景物所散发昏暗、苍凉色彩,也得到合理解释:那是人感情外射结果,是烙上旅人情思秋之景色
此曲前三句纯是名词片语组合,没有一个动词,也没有主调语之分,让景物本身去构成内在联系:包括句内联系和句外联系。这种写法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读者想象力,去自由结构画面,而不受语法关系约束;在文字上又干净利落,符合用最经济文学手腕去发挥最大表现力艺术要求。这种手法,前人也曾用过,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但马致远此曲用更为通体和谐一气


《天净沙·秋思》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首诗 这是专业的赏析。我就不做多解释了,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字,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起首三句为鼎足对,一连推出九幅画面:...

和小桥流水人家对应的一句诗是什么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赏析:...

净沙秋思原文及翻译
天净沙秋思翻译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

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内容有什么区别?
2015-12-13 《天净沙秋》和《天.净沙秋思》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2 2007-12-20 天净沙秋思与天净沙秋的区别是什么? 332 更多类似问题 > 天净沙秋思的相关知识2011-10-19 天净沙秋思赏析 4606 2009-10-31 天净沙秋思扩写 2418 2011-11-27 天净沙秋思翻译 5785 2009-11-17 天净沙秋思练习题 61 20...

古诗《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首先我来谈一下教材,这篇《天净沙·秋思》属于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写景诗文,而这首元曲又属于一个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作品,是古典诗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引导学生鉴赏这篇佳作,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有着可以明显的帮助...

天净沙秋赏析50字
净沙·秋 作者:白朴 孤村落残霞 轻烟树寒鸦 点飞鸿影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首令五句二十八字篇幅虽短却神笔捅绘幅绝妙秋景图前三句着力渲染派深秋凄凉景黄昏:血残霞映照着座孤零零村庄夕阳淡淡炊烟袅袅几归巢寒鸦静静站立树枝忽哀鸣孤鸿边晚霞影远远飞翔两句作者却笔锋转写: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大秋思中点名主旨的诗句应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话就是表明了游子在外漂泊不定,思念家乡生活困苦

元净沙。秋 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

我想家了,想得却不是我现实生活中的家,这是怎么回事?读天净沙秋思时突然...
你好,有句话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你看净沙秋思想到的,就是你书中描述的家,那是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你臆想出来的,所以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家!

马至远人物介绍和天静沙-秋的写作背景
:马致远 国籍:㆗国(元朝)民族:汉族 出生㆞:大都(现北京)出生㈰期:约1250年 逝世㈰期:约1321年以后 职业:杂剧作家 主要成就:元曲㆕大家之㆒,秋思之祖 ㈹表作品:《㆝净沙 .秋思》、《沉醉 东风》等 性别:㊚

富县17736564564: 天净沙秋思赏析,五十字左右 -
中诚立舒: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

富县17736564564: 天净沙 秋思的赏析!急需 -
中诚立舒: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

富县17736564564: 天净沙秋思赏析每一句的赏析 -
中诚立舒: 作品赏析: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 古道西风瘦马,人描绘...

富县17736564564: 求《天净沙 秋思》的文学鉴赏 -
中诚立舒: 天净沙·秋思》文学鉴赏《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中的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方法,通过对秋天黄昏时的景物描写,刻画了一个奔波在外的游子形象,表达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 这首小令先写景再写情,写景为抒情服务.作者马致远先是采用...

富县17736564564: 求《天净沙.秋思》的意思及赏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中诚立舒: 意思;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1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2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3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富县17736564564: 《天净沙·秋思》赏析 -
中诚立舒: 西边太阳又要落山了,黑夜的脚步正一步步临近.独自走在这古老的石板路上,心里一阵凄凉,旁边的枯藤,旁边的老树,还有不远处那饿昏了头的乌鸦,一幕幕不断在脑海中浮现.那故乡的桥,故乡的水,故乡的人那,你们能否记得这个浪迹天涯的我,我的心已经疲惫了,憔悴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你的身旁.“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你们不会这样对我吧!“行宫望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三郎啊,我此刻的心情跟你是一样的!人过留名,鸟过留声,而我唯一能流下的只是一个孤独的背影.

富县17736564564: 天净沙 秋思 赏析 -
中诚立舒: 《天净沙·秋思》赏析 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

富县17736564564: 天净沙 秋思的赏析 要短小但得是精华 -
中诚立舒:[答案] 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

富县17736564564: 天净沙 秋思主旨是,主旨句,赏析? -
中诚立舒:[答案] 主旨句是 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

富县1773656456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赏析 -
中诚立舒:[答案] 枯藤老树昏鸦③,小桥流水人家④,古道西风瘦马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⑥. 赏析: 这支散曲以精炼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把老朽的树、枯干的藤、暮色中的乌鸦、简陋的小桥、清冷的溪水、稀疏的人家、荒凉的道路、寒冷的西风、将落的太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