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变化研究方面的意义

作者&投稿:雷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自然科学,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地球科学承担着揭示整个地球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使命。它的研究对于人类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促进和推动作用。近些年来,行星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变化过程、层圈相互作用及地球动力学(包括宇宙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人类开始建立全新的、科学的地球观和宇宙观。而且,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如天体的起源与演化、行星系统的构造与动力学、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等问题的探索与最后解决也都离不开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
地球科学是人类在实践和应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研究更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地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起着巨大作用。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等。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首要位置,而现阶段的能源资源还主要是依靠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这些都必须从地下寻找和开采;发展工业需要充足的矿产资源作为原料保证,发展农业所需要的磷、钾等肥料的原料也是来自于地下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无论工业、农业还是民用都离不开水,而地下水是目前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需要用地球科学的理论寻找和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60多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以自己的艰苦劳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世界上已知的171种矿产在我国均已发现,已探明一定储量的矿产达158 种,其中钨、锑、锌、镁、石膏、石墨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铜、锰、铝、铅、锡、钼、金、汞等矿产的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一批大型油田的相继发现与开发,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在世界上有许多被认为是稀有金属(如铌、钽、钛、钒等)的矿产,经勘探查明在我国并不稀有。地质及水文工作者还在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带探明了大量地下水资源,缓解了当地工农业及民用缺水的威胁。
地球科学在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学的研究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短期和中、长期的气象预报,可以加强各种农事活动的计划性,如播种、移栽、收割等;为了保护农作物,避免或减轻一些不良天气现象,如霜冻、干旱、大风、暴雨等的危害,必须洞悉这些天气现象的发展规律。同样,航空飞行也需要随时掌握气象情报来保证飞行安全;航海工作也要避免恶劣天气的危害;强烈的暴雨、风、雪会影响陆上的交通安全;此外,水利、城市建设、林业乃至人类生活的一举一动都无不与气象或天气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类在发展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修建一些大型的工程设施,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坝、核电站等,为了确保这些工程在建成后能安全运转,就必须事先应用地质学的研究进行详细的地基选址与场地稳定性评价,弄清场地的地质条件,尽量避开各种不利因素。有些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常给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带来不良后果,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这时,人类可以运用地球科学知识来设法保护和治理。此外,一些突发性的地质事件往往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这时,人们可以根据它们产生的机理和发展规律,预测、预报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
有关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和管理的研究,首先必须进行定性评价,地理学是这类定性评价的主要依据。要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必须对全部地理条件加以综合考虑,从区域规划、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出发,择优选取。如农业区划、工业布局、交通建设、环保、城市规划、旅游等多方面都有地理学的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自然资源和条件的评价,人类影响地理环境所引起的变化预测,环境的合理地域组织,区域经济结构的优选等方面的应用。
地球科学还将在指导人类社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减灾、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其中包括地球科学许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与应用。当前,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艰巨的、紧迫的、深广的、复杂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及社会发展问题,如大气与水体污染、气候异常、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许多资源面临枯竭、人口急剧膨胀等,这些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类活动对环境恶化的影响强度还在不断增加,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与耗竭趋势也仍在继续。要尽快地控制、防止这种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治理已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环境向良性转化;抑制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与依赖;并最终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些都与地球科学有着密切关系,也是未来地球科学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可以说地球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它不仅要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自然演变(特别是资源、环境、全球变化等)规律,而且还要为社会发展提出规划、管理依据(如资源永续利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又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问题提出的直接原因是地球环境的日趋恶化,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但要搞清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仅从地球的某一个方面去研究都不能解决问题,必须从地球环境这个整体上来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产生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也就是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球变化的研究。研究这些层圈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全过程,以解决人类面临重大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实际需要。对地球科学来说从此要突破“固体地球”这个研究领地,参与各层圈间的作用研究,从而体现了地球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全球变化的研究已成为国际性的重大研究问题,是国际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已经实施了三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重大国际研究计划:世界气候计划(WCRP),主要研究与全球气候有关的物理过程;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主要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研究计划(HDP),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
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在地球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开展多学科的地球环境的集成研究,发展较为完整的包括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气、水、土[石]、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地球系统的模式;建成完整的全球监测系统;建立起具有预测能力的全球和区域的环境模式;对重大环境变化问题提出科学对策。
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已经在古环境、古气候研究,灾害事件的预测与防治,全球变化适应研究,驱动力研究,痕量气体监测和机理研究,极地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对于今后的研究方向,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席陈宜瑜在最近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下主要内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适应研究;全球变化与国家安全研究;地球系统演化关键过程和机理研究,主要包括:过去1万年、2000年时间尺度上人与环境变化作用过程及关键事件成因研究,过去300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过程和驱动力问题,大气中痕量气体的温室效应问题,气溶胶的“阳伞效应”,海洋中的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物在全球水循环中的作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研究;预测研究;数据收集和共享。
虽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优先研究的是现代几十年到几百年时间尺度内的主要相互作用和重要全球环境变化,但当代环境是过去环境演化的结果,有一个演变的客观规律及趋势,这正是可以被人类掌握并用以预测未来的钥匙。因此,对地学界来说,一方面与气象、生物、海洋等学科结合研究当前和近期发生在地表的环境问题,并对于表生的地质作用研究给以必要的加强外,同时要通过对冰心、深海沉积、湖泊沉积、岩溶沉积、黄土、古生物、典型地层剖面成分、同位素、古地磁等的研究,追溯1万年、10万年、20万年、200万年以及更古老的地质年代环境的地质记录,研究其演变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环境变化不仅对自然界、生物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于人类的生存也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一些环境科学家认为,现代地球生物圈正处在一个绝灭时期的早—中期阶段。面对环境恶化这个难题,人类积极的态度只能是深入地研究地球环境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尤其是用过去生物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过程去推测未来。地质历史中的生物事件给我们留下了过去地球环境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揭示这些造成生物事件发生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生态环境恶化后的恢复机制,一方面有可能在现今地球上减少和避免那些造成环境恶化的因素,防止环境恶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在人类发展尺度上去促进这种恢复。



应对环境变化的最高哲学理念:“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
文/啠囦
关于宇宙观和自然观,中华优秀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述,其中有: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感应、天人互泰等。其蕴含的哲理,均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天人关系的根本看法,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美好愿望。
“天人合一”之“一”,即元、始。“一画开天”、“一也者,万物之本也”。“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天人合一”,源于古代庄子《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观点。认为人与天地是同源一统的有机结合体,蕴含着人与万物同构、同体、同象、同理、同心、同气……等关系。而正式使用“天人合一”一词,是北宋思想家张载在其《正蒙·乾称篇》中。
“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地交,泰”。“天人互泰”,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观点。它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对自然万物应持有仁德之心,将自然万物视作与自身有机的相连存在。并明确了人的责任义务,规范了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了人的自觉能动。
“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是以“天人合一”理论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两者由于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同,故思想意蕴也不尽相同,后者除文字表达上的创新外,内涵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不高,其许多行为与结果只能以“应天而行”、“上天意旨”等态度作解释和把握。“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人们着重思考的是“合一”问题,形式多以“静态化”、“单一性”、“机械式”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天人互泰”理念,则是对中华文明宝库的深入挖掘、承古人智慧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辩证,形式多以“动态化”、“多元性”、“灵活式”出现,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局。因此,在天人关系理念中,“天人互泰”是一种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自然观,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现代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上,讨论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人类应该怎么样才能与自然界保持着和谐的互泰关系等方面,均有着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
“天人互泰”作为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源于时代、源于实践,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融道、释、儒等学说于一体,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动力。
人类活动的一切感知、认知以及已知信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为了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天人互泰”理念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循环,天人是一对互动的、因果的关系,互善则互泰,互恶则互否。其理念构想,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广阔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描绘了一幅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画卷。
人类不论种族、肤色、地域、历史、宗教、文化及制度之别,均处于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中。人类不同的文明与在不同的时期,应坚持“和合互融、共生互鉴、包容互进”原则,在弘扬其共同价值的同时,体现“和而不同”、文明共享。在中华文明史上,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讨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伴随着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而“天人互泰”理念,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现代文明的别样绽放,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也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活力。


地球环境变化及原因
因此就像培育出的超级水稻一样,虽然品种优良,同时也极易受到某种病害毁灭性的伤害。同时,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也会威胁到单一人种。由于工业污染等人类活动,地球环境的变化可能将超过人类的适应能力。因此,短时间内单一人种的辉煌背后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的危险。现代人 单一人 幸存人 基因人 半机械人 ...

科学家们将来可能会利用中国空间站进行哪些探索与实验展开合理的想象...
地球观测和气候变化研究:空间站可以搭载先进的地球观测设备,用于监测地球的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变化等。这种观测可以提供更直接、更全面的数据,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理解和预测地球系统的行为。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实验: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下,可以进行许多独特的物理实验,例如研究物质的...

研究事物的变化过程是改造世界还是认识世界?
在认识世界方面,研究事物变化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和本质特征。通过研究事物变化过程的历史和现实,人们可以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在个人和集体层面上更好地思考和决策。例如,研究地球环境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保障人类的生计...

谈谈重大历史变革与全球变化事件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环境变迁研究已从单一要素的描述性研究转向高分辨率的量化集成研究,这已成为现今国际环境变迁研究的主流趋势。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我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应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利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自然剖面、树轮、冰芯、湖芯、石笋等记录,提取高分辨率...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内容从自然现象的( )、( )过
地球系统科学就是研究组成地球系统的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转的机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尺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地球系统科学计算:地球科学...

谁有“关于地球与空间环境的报告”??重谢!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的研究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处于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各方面的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科学家必须回答: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未来将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社会将产生什么影响?人类应当采取什么对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人类是否可能通过调整自身的行为,包括改变生活...

谈谈地球系统的过程及其特征
因此,地球系统科学是为迎接人类面临的基本生存环境问题,即 全球变化 的挑战而兴起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全球环境变化的速度看,地球系统可看作由慢变化和快变化两个系统组成,快变化系统由大气、陆面和上层海洋组成。快系统是驱动地球系统的 热机 ,供给动量、水和能量。如云...

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中,气候变化一般不影响的是()。
A、土地荒漠化 B、生物多样性变化 C、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D、人口增长 1、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主要在于人类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接近并超过自然变化的强度和速率,正在并将继续对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长远的影响。这些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已经远远超过了单一学科的范围,迫切要求从整体上来研究地球环境和...

地球环境资料
报告指出了在环境方面存在的四大鸿沟:一、环境状态的鸿沟。欧美国家环境状况稳定或已得到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不断恶化。二、环境政策的鸿沟。发达国家有能力制定和贯彻环境政策,穷国没有这种能力。三、应付环境能力的鸿沟。富人有能力避免受环境变化之害,穷人对灾害毫无防御能力。四、生活方式的鸿沟。1\/5...

侏罗纪时代之后是什么时代
在环境变化方面,白垩纪见证了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环境变化时期。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等迹象都被化石记录下来,为我们研究地球环境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证据。此外,白垩纪也是地球构造演化的重要时期。板块构造运动、火山喷发等活动频繁,这些地质事件在化石中留下了痕迹,为我们研究地球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河北省14731284897: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
呈贷安谱: 全球气候的重大变化对全球的环境、生态会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对保护地球生态与人类生存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河北省14731284897: 研究“全球气候变暖”的意义是什么? -
呈贷安谱: 你好!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

河北省14731284897: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
呈贷安谱: 能提醒、警示当局及个人注意和改变造成严重后果情况的发生(如:大气、水资源、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等).

河北省14731284897: 研究地球科学有什么实际意义物理学,化学的研究能 -
呈贷安谱: 根据研究内容,地质学可以分为:1.矿物学;2.岩石学;3.矿床地质学;4.地球化学;5.动力地质学;6.构造地质学;7.地貌学;8.地球物理学;9.地质力学;10.古生物学;11.地层学;12.历史地质学;13.古地理学;14.地质年代学;15.水文地质学;16.工程地质学;17.环境地质学;18.灾害地质学;19.生态地质学;20.金属矿产地质学;21.非金属地质矿产学;22.石油地质学;23.煤地质学;24.找矿勘探地质学;25.矿山地质学;26.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查.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河北省14731284897: 科学家对古代气候进行研究有何意义 -
呈贷安谱: 古气候是指现代气候以前的气候,包括历史气候和地质时期气候.在地质学上,指地质时期气候.古气候的研究,在地理学和气象学上,对于了解气候变迁、现代气候的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有重要作用;在地质学上,对于地层划分和对比,地壳演化研究以及矿产资源成因和探测都有指导意义.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

河北省14731284897: 地理的意义 -
呈贷安谱: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宇宙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及防御,分别介绍了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变化规律.人文地理则从人类生产生活角度出发,学习了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生产生活特点及影响因素,也学习了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良性或恶性影响,并把人类在防御和治理环境问题的经验传输给人们.啊

河北省14731284897: 环境变化说明什么? -
呈贷安谱: 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及治理对策一高度,有效的集成,并且对全球变化造全球变暖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是江三角洲等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区,这1全球变化导致的生态后果说,世界人的6%,也就是3亿左右究中可以看出,海平面上升对我国造1.1温...

河北省14731284897: 1、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
呈贷安谱:[答案] 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或可能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

河北省14731284897: 如何理解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 -
呈贷安谱: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抑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生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地理学家要根据学科特...

河北省14731284897: 如何正确认识地理环境的社会意义 -
呈贷安谱: 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米.它具有三个特点:(1)具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此相互作用;(2)它具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