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

作者&投稿:望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对照~

中学学历史的时候,是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来学的,尤其是学中国历史,总是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纵向对比,很少做横向的对比。早就想排一张《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很想弄清楚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究竟牛到什么程度,中国发生那些伟大事件的时候,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在干些什么。

一说到中国历史,总是说秦汉唐宋元明等等朝代,不习惯明确标出年代,这种说法,一般人很难直观地在世界历史坐标上做出对比,弄不清同一时间段里人家在干什么,同一时代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骄傲起来总觉得不那么理直气壮。经过全面的对比,该骄傲的就骄傲到明处,很一般的甚至落后的也别妄自尊大。 这张表还很粗略,发在这里有些行怎么也对不上。以后有时间,再好好分分类,从人、事、物、技、艺五个方面都做一下横向对比。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比如,昨天我才发现,中国明朝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以及和他并称吴中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生活在同一时代,唐伯虎比米开朗基罗大两岁,而拉斐尔死后4年,唐伯虎也去世了。 元代写“古道西风瘦马”的杂剧家马致远,和写《神曲》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死于同一年——1321年。曹雪琴写《红楼梦》的同时,伏尔泰正在写《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 再比如,中国三国演义打的正欢的时候,欧洲也正在打仗,当时罗马爆发了奴隶大起义,史称三世纪危机,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各路军阀混战,帝国权力名存实亡,这不是和同一时期的东汉的情况很相似吗? 再比如,中国大唐贞观之治的同时,日本正在搞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日本从此了进入封建社会。 做这样的对比,就是想看看,咱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中国人的人种素质到底怎么样。

下面就有你想要的比较的详细

1、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亚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苏美尔·阿卡德城邦的建立和统一、苏美尔的政治结构神庙、大经济阿卡德统治、南部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亚述帝国亚述国家的产生和演变、亚述帝国的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灭亚述。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巴比伦的天文学、巴比伦的数学成就、腓尼基文明、腓尼基的兴起、腓尼基发达的经济、赫梯和古巴勒斯坦赫梯的兴亡、古巴勒斯坦的统一犹太教的产生、古代印度文明、早期哈拉巴文化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
四大吠陀婆罗门教的创立、列国时代的印度十六国的建立、摩竭陀国称霸城市的再度兴起、沙门新思潮佛教的产生与释迦牟尼。
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阶级社会的产生、夏启建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商朝的兴衰、成汤建商商朝的灭亡、商朝的农业生产技术、神奇的甲骨文、发达的青铜文化、礼乐统治下的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公制礼作乐、西周的宗庙祭祀、国人暴动与宣王中兴。
三星堆文化、纷乱的东周、平王东迁、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清净无为”的道家、孔子创立儒学、《考工记》问世、波斯帝国的兴衰、波斯帝国的建立、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的对外政策、波斯帝国的经济、波斯帝国的衰亡。
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国家的产生和早期王朝时期前王朝文明、提尼斯王朝的建立、古王国时期的经济社会、古王国的经济、古王国的瓦解、法老和金字塔中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时期和人民起义、埃及的再度统一、中王国时期的对外战争、中王国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
中王国的灭亡、新王国的盛衰强盛的第十八王朝、新王国的冶金业和纺织业、发达的商业和海外贸易、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争霸、新王国的衰亡、后期埃及塞易斯王朝、后期埃及前期的经济、波斯征服埃及、波斯对埃及的统治、埃及人民反抗。
波斯的斗争后期、埃及灭亡、古埃及的文化早期的象形文字、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宏伟的雕塑建筑和精湛的工艺、艺术、发达的天文历法、非洲的其他文明、撒哈拉农耕社会、努比亚文化、凯尔迈文化、迦太基文明的兴起、迦太基的政治制度、迦太基在北非的扩张,迦太基的贸易和探险。
欧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迈锡尼的墓葬、特洛伊战争、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出现、城邦的形成、斯巴达城邦、国家的形成、雅典城邦国家形成、梭伦改革、希腊城邦的繁荣、希波战争战后、希腊的城邦经济、奴隶制度的发展
。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希腊诸城邦的没落、雅典的海上霸权、伯罗奔尼撒战争、战后诸城邦的危机、后期希腊城邦的争霸和衰亡、古典时期及以前的希腊文化、希腊的宗教与神话、发达的戏剧、精美的建筑和雕刻、史学的繁盛,哲学的兴起。
美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美洲的早期文明、亚洲人的迁入、奥尔梅克文明、特奥蒂尔坎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

2、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欧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马其顿的兴起、马其顿王国的兴盛、腓力二世统一希腊、亚历山大东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达的社会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朝的专制统治、托勒密王朝的衰败、塞琉古王国的专制统治、发达的塞琉古商业。
塞琉古的手工业、塞琉古的衰亡、马其顿时期的文化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欧几里得与几何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日趋成熟的雕塑艺术、伊索寓言、古罗马的王政时代、伊特鲁里亚人、罗马的氏族制度民主军事制度、图里乌改革、王政时代的结束。
早期的罗马共和国、设立平民保民官、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平民斗争和新贵族的产生、征服意大利、罗马共和国早期的社会经济、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次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侵略西班牙罗马的行省、统治罗马
。共和国的没落、西西里起义、斯巴达克起义、共和时代的文化、罗马的宗教神话和祭司罗马的建筑艺术、朴实的历史和哲学、强权独裁时代的到来、米特里达梯战争、苏拉独裁庞培兴起、前三头同盟,恺撒独裁后三头同盟。
亚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统一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秦始皇万里长城的修筑、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迹、”西汉刘邦建西汉、汉武帝时代、汉匈和战、司马迁著《史记》。
孔雀帝国被占领的时代、旃陀罗笈多创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森严的种姓制度、孔雀王朝后的印度、帝国时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诗《佛本生经》、孔雀帝国时代的建筑艺术。
3、封建时期
公元元年~400年
欧洲(公元元年~400年)
罗马帝国的建立、奥古斯都建立元首政治、屋大维对内的政治制度、繁荣的“和平时代”、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盛、从黄金时代到三世纪危机、隶农制的盛行、皇权的进一步加强、罗马的“黄金时代”、罗马城市和商业的萧条。
混乱的政治、统治后期的罗马帝国、戴电里先统治、君士坦丁大帝独裁、扶持基督教、继续衰弱的帝国经济、帝国的分裂、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基督教的演变、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马克西穆斯之乱、四大“蛮族”掌权。
帝国时代的罗马文化、自然科学的发展、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发达的史学、帝国时代的法学、罗马的文学、罗马的建筑和雕塑艺术
亚洲(公元元年~400年)
东汉刘秀建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班固著《汉书》、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三国鼎立时期的中国、乱世枭雄——曹操、建安文学、蜀国的建立、诸葛亮治蜀、孙权建吴、西晋和东晋的建立、“五胡十六国”兴起。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两晋的书画艺术、陶渊明与田园诗、贵霜帝国的建立、开明的迦腻色伽、统治早期的萨珊、波斯帝国萨珊波斯的兴起、萨珊和罗马的战争、马资达克起义、古代朝鲜箕氏、朝鲜新罗百济建国、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古代日本绳文式和弥生式文化,邪马台国大和国家的兴起。
美洲、非洲(公元元年~400年)正在发展的美洲和非洲、玛雅文明的兴起、摩羯文化、印加文明兴起、阿克苏姆国统治,东非加纳王国的繁荣。

4、中世纪
欧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国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西欧封建关系的萌芽、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西欧封建制的产生、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矮子丕平篡权、查理曼帝国形成、帝国的分裂、北欧海盗海盗时代的来临、北欧海盗的扩张。
“无骨者”伊瓦尔和哈拉尔德、北欧海盗的覆灭、发达的航海造船技术、北欧的口头文学、9~11世纪时期的西欧、加洛林王朝时期的法国农业、罗伯特王朝与加洛林王朝的斗争、加佩王朝的建立与王权的式微、亨利一世统治下的德国。
俗权和教权之争、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征服英格兰、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征的起因、克勒芒城宗教会议、十字军第一次东征、十字军血洗耶路撒冷、萨拉T反击十字军、君士坦丁堡之灾、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法国王权的加强、路易九世改革、腓力四世控制教权、巴黎市民起义。
路易十一统一法国、11—15世纪时期的英格兰、诺曼底征服、亨利二世改革、《自由大宪章》的签订、獒国国会的出现、既特·泰勒起义、红白玫瑰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百年战争的爆发、竟雷西战役、二十年的和平、圣女贞德、酉年战争的结束。
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菲特烈一世侵略意大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开始、汉萨同盟的建立、媛尼斯和佛罗伦萨共和国、西班牙基督教王国的兴起、暴死病黑死病的泛滥、黑死病的传播路线、黑死病之后的欧洲经济、黑死病的长期影响急剧下降的人口。
中世纪的基督教和西欧文化、罗马教会教阶制的演变、英诺森三世加强教权、异端运动的发展、大学的出现、哥特式建筑的兴起、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典改革、查士丁尼对外扩张、拜占庭帝国的瓦解、拜占庭的史学、中世纪时期的东南欧。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建立、尼曼亚统治塞尔维亚、阿尔帕德王朝时期的匈牙利、瓦拉几亚时期的罗马尼亚、中世纪时期的捷克和波兰、捷克国家的形成、德国势力的渗入、蒙古帝国大一统时期、胡司宗教改革、胡司战争。
普亚斯特王朝时期的波兰、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留里克王朝的建立、基辅罗斯公国、伊凡四世改革,立窝尼亚战争。
亚洲(公元400~1500年)
北朝北魏的建立、孝文帝改革、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北周立国、北朝开凿石窟、南朝刘宋的建、立齐梁陈的更替、祖冲之求圆周率、山水诗勃兴、刘勰著《文心雕龙》、隋朝一统、隋朝的建立、隋朝改革官制和创设科举、炀帝开修大运河。
李春建赵州桥隋朝的灭亡中前期的唐朝贞观之治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武周革命开元盛世造纸术西传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唐朝的衰败安史之乱、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黄巢大起义与唐朝灭亡、原始火药的发明、诗歌艺术的顶峰、北宋的兴衰、陈桥兵变、王安石变法、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词的兴盛、南宋南宋的建立、南宋抗金、繁荣的南宋商业、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宗教大融合和禅宗盛行、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忽必烈称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与《授时历》、关汉卿与元曲、中前期的明朝。
明朝的建立、明初设内阁、朱元璋加强吏治、郑和下西洋、大明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晚明景象、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明朝与后金的战争、明末农民起义与明朝的灭亡、明朝的科技、长篇小说的繁荣。
中世纪时的伊朗、科斯洛埃斯改革、萨珊帝国、后期的对外扩、张萨珊帝国的灭、亡萨非王朝的建立、中世纪伊朗的史学和文学、发达的建筑艺术、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阿拉伯帝国封建制度的发展。
帝国的分裂和衰败、大一统的蒙古帝国时期、、拔都西征旭烈兀西征、伊儿汗国的衰败、帖木儿帝国的昙花一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奥斯曼灭亡、拜占庭帝国、苏里曼一世的扩张、土耳其的艺术、从笈多帝国到德里。
苏丹时期笈多、帝国的盛衰、戒日帝国的兴起、德里苏丹时期的印度、印度教的出现、先进的数学、天文学、莫卧儿帝国早期、巴布尔创建莫卧儿帝国、阿克巴改革、西方殖民者入侵、印度锡克教的兴起、绘画和建筑艺术、新罗和高丽时期的朝鲜。
新罗灭百济高句丽的灭亡、后期新罗的土地制度、新罗的衰亡高丽王朝的建立和扩张实行柴田科制度和公田制高丽灭亡李氏朝鲜前期封建专制集权的加强壬辰卫国战争中世纪时期朝鲜的文化教育、繁荣的佛教、李朝世宗创制朝鲜字母。
日本的封建化改革、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奈良时代的社会经济、平安时代的日本武士的兴起、幕府统治和日本的统一、镰仓幕府的创建、内外贸易的发展、,日本的战国时期及统一。
美洲(公元400-1500年)
中世纪时期的印第安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帝国的建立、印加文化、玛雅贸易,玛雅人的社会结构。
非洲(公元400~1500年)
封建时期的埃及、埃及封建制度的形成、埃及国家的独、立反抗十字军的斗争、阻止蒙古帝国西进、土耳其统治下的埃及、中世纪时期埃及的文化。
北非和东非马格里布的独立、阿尔摩哈德朝的统一、东苏丹诸国、埃塞俄比亚王国、“桑给帝国”时期、桑给帝国发达的对外贸易、西非和南非加纳王国的兴衰、马里王国的崛起、桑海王国的独立、桑海王国的衰败,大津巴布韦。
5、资本主义
1300~1600年
欧洲(1300~1500年)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但丁创作《神曲》、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薄伽丘与《十日谈》、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早期文艺复兴的史学、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全才式人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乔尔乔涅和提香。
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艺术家、丢勒空想社会主义家、莫尔拉伯雷与《巨人传》、文坛巨匠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发展中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哥白尼和天文学革命、科学巨人伽利略、数学的突破、物理学的重大发展、培根与哲学、宗教改革前的德国、发达的工商业、天主教会统治下的德国、处境不佳的骑士阶层、城市的阶层关系重重压迫下的德国农民、德国宗教改革、马丁一路德的早期宗教改革观点。

扩展资料:
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的军事力量无力抗击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和西方列强的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一次例外,即中法战争,还迫使法国内阁倒台,但是最终法国“不胜而胜”,取得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还让中国开放了西南口岸,允许法国在西南地区筑路。
2、1980年代以来,邓小平政府宣布改革开放,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位于世界中等水平,并逐渐受到资源限制和贫富差距加大的制约。广东为GDP最高的第一强省,浙江为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富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

2008年新课标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汇编
1.(2008,广东文科基础)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500人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A
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2.(2008,天津)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纳庸代役是唐代实行的政策,和王安石变法无关。
3.(20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下列词句
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答案:C
解析:萧何为西汉初的政治家,西汉初期出现“休养生息”的政策。李世民继位后,提拔曾反对过他的魏征做了谏议大夫,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范仲淹为北宋名臣,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政知事,以改革时弊,在其《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中国十一世纪进入了北宋中后期。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变法增加了政府收入,使得北宋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4.(2008,四川)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
答案:D
解析: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损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项限制了高利贷的盘剥,B项均输法教材没有讲到,C项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项限制了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2008,广东文科基础)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答案:D
解析: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先定论”都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5.(2008,上海单科)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答案:A
解析:19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6.(2008,四川)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分析能力。俄国是废除农奴制,沙皇的专制统治依然存在,所以BC项错误,改革前两国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所以D项错误,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7.(2008,全国I)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难题。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定词“1878年”和关键词“10种新事物”。这些新事物,大多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例如照相机、电报、报纸、学校、信箱等,不是简单的经济,而这些内容又不足以确定全盘西化。故排除A和C。富国强兵固然是明治维新的目的,更是位居首要的改革,但和材料主题还有些距离。文明开化指的是明治时代主动学习西方,西洋文明传入,新事物如八面来风涌入日本,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现巨变的现象。材料本身体现的也是儿童广泛地接受新事物,这也属于文明开化。综合考虑选D。
8.(2008,上海单科)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答案:D
解析: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被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9.(2008,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立军功;努力耕织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及商鞅变法等重点内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第(2)问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及商鞅变法的特点的掌握及理解。
10.(2008,广东单科)(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答案: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统治者封建化的改革。第(1)问,依据材料归纳概括。第(2)问,考查史实的记忆能力。第(3)问,“改革措施的溯源”即改革的背景,应从北魏孝文帝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魏统一北方、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等方面分析。改革对后世的影响,应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答。
11.(2008,江苏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⑴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⑵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⑶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体现汉与鲜卑之间存在矛盾;第二问考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第(2)、(3)问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概括,体会改革的艰难和改革起到的效果。
12.(2008,天津)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2分)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3分)
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4分)你怎样评价?(2分)
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答案:(1)儒家学说(四书五经)。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2)内容专取四书五经,文体采用八股文。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加强了专制主义(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3)洋务派。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实用性人才。
(4)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5)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理性主义的影响增强)。德国科技高度发展,如电磁波、X射线、发电机、内燃机等;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6)要加快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解析:(1)此题考查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学而优则仕是解题的关键点。(2)考查明清和唐宋相比发生变化的部分,主要是明代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只要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即可。(3)考查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以及其创办新式学堂等的内容和历史作用。(4)考查20世纪初清王朝在自救运动中的教育近代化方面的内容。从其教育内容看,和以前的封建教育有很大变化,这既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一面,也明显表现了中国近代教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5)这一历史阶段德国从文艺复兴的德意志自然科学开始发展和传播到第二次科技革命,其教育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
(6)考查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要抓住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主线。
13.(2008,北京)某班学生举行“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材料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
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 。(4分)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4分)
主题发言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
发言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4分)结合这一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4分)
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
下面是主题发言的片段: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夫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助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共公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国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8分)
主题发言四:世纪伟人邓小平
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诊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和平。”
(4)请解读②、③、④诊断,完成主题发言稿。(12分)
(提示:下文划线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案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诊断的解读都可以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决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关于新时期的外交,


总结:


答案:(1)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2)开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可从新式人才、新式学校等方面举例阐述其作用。如:詹天佑留学归国,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促进了近代交通工具发展。戊戌变法时开办京师大学堂,促进近代文化教育发展。
解析: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社会救济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政府对经济采取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措施,而这些措施对于恢复社会生产,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3)特点:社会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政府干预。
评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消费和生产,促进了经济复苏。
(4)答案要点举例:(从内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即可得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这种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解析:第(1)问,从材料“各令出钱雇人充役”,可以看出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募役法”;“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方田均税法”。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推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
第(2)问,结合教材,可知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近代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派遣第一批30多名留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些措施对于近代科学和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第(3)问,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社会救济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政府对经济采取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措施,而这些措施对于恢复社会生产,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第(4)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是关于“文革”结束后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②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方针政策。③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而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是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4.(2008,上海单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
答案:(1)农奴制。
(2)批判的,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诗歌中“买卖人口”、“沦为奴隶”等信息,可知当时的俄国存在农奴制。诗歌作者强烈控诉了农奴制的罪恶。联系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措施,可分析出“人民”的地位发生的变化。
15.(2008,海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凯末尔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改戴欧式礼帽。但这一禁令受到广泛抵制,随后政府规定戴土耳其礼拜帽有罪。此举引起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公开抗议和骚乱,但均被凯末尔镇压,有些人被处以绞刑。经过凯末尔政府一段时期的强力推行,终于有不少人开始戴欧式礼帽,从而告别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
——摘编自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分)
(2)分析凯末尔政府禁戴礼拜帽与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异同。(6分)
答案:
(1)服饰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有助于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带动服饰变化(2分)
(2)同:发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辫子和礼拜帽都被视为旧时代的象征;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会变革。(4分)
异:前者侧重于改变传统习俗以利于学习西方;后者主要针对国内民族压迫(2分)。
解析:本题是考查土耳其改革,以服饰变化体现社会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第(1)问注意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相互关系,不是只说一个方面,并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2)是中土相似事件的异同,要注意找出二者之间的可比点,这是做题的关键,可经从时代背景、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回答。
16.(2008,宁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答案:
(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解析:此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第一问康有为的主要观点,要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稍加概括就可。第二问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在改革这一方面的比较,无外乎背景,目的,性质,方式,内容,结果,影响,评价等。只要找到这些比较项,就能顺利作答。

太多了,没空间写详细,我就写出来,具体你自己再查吧吗,我尽量凭记忆从早到晚写,而且还只能写重要的,一般的就不写了
1世界的:乌姆卡基纳改革,铁烈平改革, 提秀斯改革。来库古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马略军事改革,查理.马特改革, 大化改新,宗教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1832年国会改革 ,英国 文官制度改革 ,英国国教改革,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真正名称里有改革的就这些了,其他政策类的没写,本人历史专业,正在考研,提供的绝对权威,当然有可能遗漏1,2个,另外楼主太抠了,想半天才100分

2谭渊之盟之类的中国古代结盟没有条约啊,大多是近代的,《尼布楚条约》是公平的,其他主要得有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瑷珲》,《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中法改定新约》,《中俄改订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等吧,这其他很小写出来也没意义
世界上太多了啊《布列斯特条约》,《日俄互不侵犯条约》等等
就先写到这了,楼主的第2题和第3题太麻烦了,我们专业的也记不过来,得查资料了,请问楼主要这些的目的?我再根据你的用途挑重点回答,另外强烈要求加分!!!这么大的题100分太少
哈哈,你早说啊,会考很多用不着,最常用的就是了,如果全写的话写一晚上也写不完的,我现在有事,晚上回来把初中需要知道的写给你,稍后
第二题世界的条约《布列斯特条约》,《日俄互不侵犯条约》加上凡尔赛条约,和巴黎合约就ok了
3,外国改革你就从第一题里跳出来学过的就行,中国的改革你记住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汉独尊儒术,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唐两税法,宋王安石,明张居正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就ok
国外革命,你就记近代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巴黎公社,二、十月革命
中国革命周国人暴动,秦末农民起义,黄巾起义,隋卖农民起义,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明末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再就是中国革命党的起义
战争国外的1,2战,日俄战争,和那些独立战争起义的就ok,国内的还得加上七国之乱,八王之乱,中法战争
具体会考差不多了,有什么问题再写出来。我细答给你

一、世界历史上有哪些重大改革
1.古希腊雅典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2、法兰克王国采邑改革
3、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
4、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5、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利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
6、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7、苏俄新经济政策改革
8、罗斯福新政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有哪些重要条约和协议
重要的国际条约
⑴德奥同盟条约、德意奥三国同盟条约:分别签订于1879、1882年,共同对付俄国,三国同盟形成。

⑵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分别签订于1892、1904、1907年,共同对付德奥,三国协约形成。

(3)《凡尔赛和约》:
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订。

(4)华盛顿会议上:《四国条约》、《九国公约》

(5) 《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年德日意签订,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扩大侵略战争。

(6) 《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签订,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7)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签订,双方互不侵略对方,划定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为德国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赢得备战时间,但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8) 《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9) 《开罗宣言》: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订;盟国坚持对日作战到日本投降;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10)《波茨坦公告》:1945年苏、美、英三国签订,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11)《联合国宪章》:1945年中、美、苏、英等50国在华盛顿签署。

中国重要条约和协议
(1)清朝晚期:《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中英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伊犁条约》、《中法新约》(李鸿章)、《中英烟台条约》(李鸿章)、中日《马关条约》(李鸿章)、《辛丑条约》(李鸿章)
(2)北洋政府时期:《二十一条》(1915年)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

中国历史有哪些重大的改革、革命和战争
改革

春秋时期管仲改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北宋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朝张居正改革、洋务运动——地方阶级改革、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革命
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第三国内革命

1。近代欧洲: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近代日本:大化新政、大政奉还、明治维新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
前苏联: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美国:新政
中国: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
2。《尼布楚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瑷辉条约、辛丑条约、德黑兰条约等
3。改革同上
中国近代和现代: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土地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改革开放
世界: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德意志三次王朝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十月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

1日本: 大化改新 是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美国:南北美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
2中国:《尼布楚条约》(第一个边界条约);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世界: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一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联合国家宣言》
3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呼..终于打完了...累死我老..


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是什么?具体是哪一年?
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界点: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

中国朝代历史
3、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前771年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周幽王,周平王继位。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至雒邑,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4、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我要搜集中国近代史社会情况的资料
只是从中国历史发展阶段来说,它约略地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这样说来,就是把半殖民半封建的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当然,国外有的历史研究者不这样看,他们把中国近代的起点上推到十七世纪中叶清朝建立的时候,一方面强调与西欧历史分期的对应性,另一方面又是意在把中国近代史的主题说成好像是中国...

为什么把1840年作为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
1840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使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重大改变,从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鸦片战争前我国的矛盾主要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间的矛盾,而战后矛盾除了封建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还增加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中国近代史分为多少个时期
4.1905--1919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时期。这个时期所发生的事件都是围绕辛亥革命进行的。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下线的问题就有人喜欢以1919年为界,也有的喜欢以1949为界。仅供参考。中国近代史上哪个历史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史文化都有哪些特点?
中国历史文化包括很多,例如:婚姻、家族、国家政权而至贸易、衣食、文字、文学、经学、宗教、道德、民俗、节庆等,构成一幅清晰简要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文化的载体文字而言,汉字的诞生时间尚难以考证,相传伏羲作八卦,仓颉造字。19世纪末发现了三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为什么说中国有5千年历史?
而把文字出现以前的历史算为史前史。从上一个世纪,世界各国开始对上古文化进行大规模的考古挖掘,集一个世纪以来的考古成果,人们发现文字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最多不超过6000年。按照文明发展的程度,学术界将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四国排在首位,号称"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个朝代?(从夏朝开始?)
一共60个。1、2、3、4、5、

为什么以1917年作为中国进入现代史的标志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世界近代史是以1917年为标志,世界现代史是十月革命后的人类历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 -
东聂双黄: 因为除了中国,其他的国家不是被欧洲殖民就是没有多长的历史,总的来说文化都和欧洲文化相似,不用单独研究.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化都断了,已经不是现在埃及、西亚、印度的文化了,所以不单独研究.而中国的历史自上古以来就从来没断过,这是世界唯一的,文化大大有别于其他文化,所以要单独研究.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区别在哪? -
东聂双黄: 研究世界史的一般来说外语水平要高些,因此可能就业要好些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什么不同很细微的也行?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什
东聂双黄: 中国历史 比较断 朝代更替比较频繁 世界历史 看欧洲也是断代历史 几个强大的国家轮流坐庄 日本历史就是绵延历史 一直是天皇为最高领袖 没有实权 权利都在幕府的将军手里 将军都不自立为王 尊崇天皇! 美洲非洲我们看到最多就是被殖民的历史了 欧洲人征服他们 掠夺资源 人!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高考历史是考世界历史多还是考中国历史多? -
东聂双黄: 说实话,都很重要.是个中国人呢,就把中国史学好.要考好历史,还要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里,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历史.当然,还要结合时代.总的来说,现代史会比古代史重要些. 高考加油!~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怎样认识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 -
东聂双黄: 你好,对于历史事件,你可以从历史事件的起因(什么造成的),经过,结局和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去写.历史可以从政治,文化,经济,宗教,军事等方面去认识,同时要记得,一件事情与另一件事情并不一定是孤立的,很有可能是有联系的,要找到他.一件事会紧接着影响后一件事,以人总是去追求更好生活,更好生产力为主线最好.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和中国史是分开念的吗? -
东聂双黄: 你是师范类的吗?如果是的话那肯定都要念.不知道你是哪所大学,一般大一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大二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中国历史课本和世界历史的特点和区别分别是什么? -
东聂双黄: 首先你看的是欧洲经济史,经济上的事件事件跨度小,而且最重要的恰恰是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所以会详细记录各种关系;而宏观的历史事件通常跨度很大,所以必须详细记录各个时间要点,便于理清事件的先后关系,而且历史事件本来就是关系非常复杂,真正的原因往往无法简单的做出判断,所以更需要记录下详细的时间,让读史的人了解事件的先后关系后,自行来判断因果联系,这才是史书所要记录的要义.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侧重的是历史本身,而剑桥经济史侧重的是经济规律的演化.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和中国史是分开念的吗?大学选了历史是要把世界古代近代中国古代近代史都学完么? -
东聂双黄:[答案] 你是师范类的吗?如果是的话那肯定都要念.不知道你是哪所大学,一般大一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大二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考研历史学中国史和世界史是二选一考吗 -
东聂双黄: 1、考研历史学中国史和世界史不一定是二选一考.2、从报考专业来说历史学是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专业.3、初试科目考什么要看专业目录.如果考313历史学基础是考中外历史,但自主命题的单位不少是报考中国史就考中国史,报考世界史就考世界史,不能自己选.

沙坪坝区19238672307: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
东聂双黄: 系统的学最好按时间来顺,毕竟历史就是按时间来发展的,先好好熟悉历史年表,把每年的大事记好了,那么你的历史就会有系统.然后再分别学习每个重大历史事件推介你看一些通史的书,比如《全球通史》等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