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离世间,又如何生起慈悲心,菩提心

作者&投稿:和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

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
佛教修行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解脱,也就是解脱生死轮回,二是菩提,也就是觉悟,也就是智慧。但是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大小乘的觉悟,也就是智慧有较大的区别,大乘的觉悟要远远大于小乘的觉悟。
小乘的觉悟主要是四圣谛与十二因缘。在37道品中的“七菩提分”就是小乘觉悟的内容。
大乘的觉悟远远大于小乘。大乘追求的是佛的境界,到成佛之时能得一切种智,无所不知,而小乘追求的是阿罗汉的境界,所获得的是一切智,只是见到真心的总相而已,还见不到真心的妙用。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扩展资料:

宗教渊源
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
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岁月如水,两千多年过去了,佛祖当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中国浙江普陀山文物展览馆内至今陈列着四片菩提树叶,据说就是从这棵树上采摘下来的,所以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倍加珍惜。
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中国访问,带来一株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枝条培育成的小树苗,赠送给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以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周总理将这棵代表友谊的菩提树苗转交给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养护,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都十分重视,精心养护,使之生长茁壮,枝叶茂盛。每当国内外高僧前来时,植物园的这棵菩提树就会被请出来,接受高僧们的顶礼朝拜。
“文革” 动乱期间,植物园被冠以“封资修”、“花花草草”等罪名,建制撤销,人员流散,这棵菩提树也被迫离开植物园,流离失所。
值得庆幸的是,有心人悄悄地把它藏起来,并用心管理,使之大难不死。十年浩劫之后,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四处寻找这棵菩提树,先后访问了几十个园林单位,几经周折,才最终把它找回来。经过植物园职工的精心养护,这棵菩提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似乎象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放光芒,中印两国人民友谊永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提

菩提 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写了这么一首关于菩提树的诗,流传甚广,所以后世许多人都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菩提树,其实是人们误解了他的本意,菩提树不仅存在,而且又名思维树,是一种桑科榕属常绿大乔木。慧能所写的“菩提本无树”这一诗句,大概是从佛家理论“四大皆空”里作了引伸而来的吧!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岁月如水,两千多年过去了,佛祖当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1::(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 2::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或云“大乘心”,或云“普贤心”,再简云“发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华严经》中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会才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 发菩提心、走菩萨路、学佛做人、利益众生。这就是学佛人走的路。 3::菩提(梵bodhi,巴bodhi,藏byan%-chub) 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budh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大智度论》卷四十四云(大正25·380b)∶‘天竺语法,众字和合成语,众语和合成句,如菩为一字,提为一字,是二不合则无语,若和合名为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无量寿经》卷上等,称无上菩提为无上道;《大乘义章》卷十八依果德圆通之义,将菩提翻为道。然而,《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云(大正43·235c)∶‘言正解者,正觉异号。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末伽言道,游履义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佛陀所觉悟的菩提,其内容是诸法皆空,即所谓一切万有皆无实体的真理。然而从觉悟诸法皆空的觉者而言,万有乃超越有、空之实在本身,故为诸法实相。依佛教的发展阶段来说,系从否定的觉到肯定的觉;约略而言,否定的觉即是小乘佛教,肯定的觉为大乘佛教。对此,《大智度论》等书曾揭三种菩提、五种菩提之说。 由于圣者可分三类,故菩提亦有三种。(1)声闻(阿罗汉)所得的声闻菩提(阿罗汉菩提);(2)独觉所得的独觉菩提;(3)佛所得的佛菩提。此中,前二种菩提系唯断烦恼障而得之菩提;而佛菩提则一并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悟得者,乃究极而无胜之者,又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菩提、无上正等菩提、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正等菩提、等正觉、正觉等、无上菩提、无上道。又,声闻菩提系依师之指导,经三生修行而得;独觉菩提系为求自利,无师指导,经百大劫修行而得;佛菩提乃愿自利、利他,且不依师,经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而得。 对于此三种菩提,后世曾有种种解释。如《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五谓以上智观察缘性称为佛菩提,若以中智观察缘性称为独觉菩提,以下智观察缘性称为声闻菩提。《显扬圣教论》卷七则约种性等五种加以分别,其文云(大正31·516b)∶ ‘菩提五种分别者,(一)种性,(二)方便,(三)时,(四)证觉,(五)解脱。种性者,声闻菩提依钝根种性,独觉菩提依中根种性,无上正等菩提依利根种性。方便者,声闻菩提由行六处善巧方便,独觉菩提由多分行甚深缘起善巧方便,无上正等菩提由五明处善巧方便。时者,声闻菩提极少三生修行而得,独觉菩提由百大劫修行而得,无上正等菩提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行而得。证觉者,声闻菩提由师证觉,独觉菩提唯誓自利无师证觉,无上正等菩提自利利他无师证觉。解脱者,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所证转依,解脱烦恼障、解脱身摄;无上正等菩提所证转依,解脱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解脱身摄及法身摄。’ 此外,《大智度论》卷五十三又说佛菩提有五种,即∶ (1)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此为因中说果。 (2)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 (3)明心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此即所谓般若波罗蜜之相。 (4)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世,到萨婆若。 (5)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华经论》卷下谓佛菩提有应佛、报佛、法佛三种菩提,伽耶成道名为应佛菩提,十地行满而得常涅盘证名为报佛菩提,如来藏性净涅盘名为法佛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无上菩提义〉中,认为无上菩提有方便菩提、性净菩提二种。又,有关无上菩提之体性,《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谓以二种断、二种智,及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并百四十不共佛法等为其体,具七无上,于一切菩提为最上,故名无上菩提。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为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为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单称菩提心。顺趣菩提之三十七种行品,称为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或菩提场;其道场树称为菩提树。其他,日本有所谓增上菩提与菩提讲。前者指祈祖先成佛而修冥福,后者指结讲念佛而广祈众生增进佛道。 ◎附∶印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摘录自《般若经讲记》) 二道,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所以名般若道。彻悟法性无相后,进入修道,一直到佛果,这一阶段主要为菩萨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论》说∶发心到七地是般若道——余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为道体,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般若即菩提,约菩提说∶此二道即五种菩提。(1)发心菩提∶凡夫于生死中,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为发心菩提。(2)伏心菩提∶发心以后,就依本愿去修行,从六度的实行中,渐渐降伏烦恼,渐与性空相应,所以名为伏心菩提。(3)明心菩提∶折伏粗烦恼后,进而切实修习止观,断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提——实相,所以名为明心菩提。这三种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圣的三阶,是般若道。这时,虽得圣果,还没有圆满,须继续修行。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说,是证悟;望后方便道说,是发心。前发心菩提,是发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发胜义菩提心。悟到一切法本清净,本来涅盘,名得真菩提心。(4)出到菩提∶发胜义菩提心,得无生忍,以后即修方便道,庄严佛国,成熟众生;渐渐地出离三界,到达究竟佛果,所以名为出到菩提。(5)究竟菩提∶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圆满证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二道各有三阶,综合凡五种菩提,总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 〔参考资料〕 《解夏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卷二十四、卷二十六;《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四;《俱舍论》卷二十五;《成唯识论》卷一;《摩诃止观》卷一(上);Har Dayal《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 terature》。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现在的人,吝啬,嫉妒,有诸多的不善根,学好难,学坏容易,因此现在世界的人,很容易就堕入恶道。
我们厌离,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断除对于轮回的贪欲,它并不是说,我讨厌某个人,我不喜欢吃苦这类型“厌”,而是对于轮回的厌离,楼上也是误解厌离心,我们一般使用“出离心”比较准确,就是表示佛教徒有这样一种发心:六道轮回太苦了,太恐怖了,我将放下对这世间一切的贪欲,证悟出离之道。如果这出离心再提升一层,我们称之为菩提心,它的发心即是:这六道轮回太苦了,太恐怖了,我不仅要独自觉悟,我也要带众生醒悟、出离。
菩提心按照学者的根性也分几种类型,分别是:损人利己、自利利他、损己利人。损人利己类型的菩提心发心者其菩提心类似这样:众生尚未觉悟,应该多让我得到一些,毕竟我在道上,因此众生应该帮助我成就,比如一些居士为非佛教徒解答佛法问题,收取好处费,我们不能说他没有菩提心,这也是一种菩提心的类型。自利利他型的典型代表就是观世音菩萨,除了利益众生,观音菩萨也因此获得了高度的名誉,众生的爱戴,这些感恩之心,也是观音菩萨的福田。第三种,损己利人,这类型菩提心一般人难以发起,有这种发心的人,甚至可能被人当成傻子、好欺负对待,这类型的人在佛门中也有一些实际案例,比如阿难尊者,他尚未成就佛道,却发心:我未得度,先度一切众生。(原文见《楞严经》)再比如地藏王菩萨,都是损己利人的典型。
慈悲心,则和菩提心、出离心不相关,可以说,是平行相关,慈悲心,就比如我们看到一只小虫子好可怜,想要拯救它,这就是慈悲,不过慈悲心不是说悲了就是慈悲,慈悲的重点和菩提心的损己利人类似,它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比如有人对美女有慈悲心,对丑女则没有慈悲心,这就是重合心理,他对于美女的慈悲心是因为他对于美女的美色产生了贪爱,在这种贪爱之上产生了一种变态的慈悲,这种错误的认知,也可能对修行者本人产生伤害。
这里只是解释含义,实际修行的时候,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都不一定是我们修行的范本,根据修行者根性的不同,应该修行不同的法门,对治自己的烦恼完成解脱,不过因为众生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这样做,因此一切众生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自度而不求度,或者说,随时自度,应缘求度。
修行的重点大家心知肚明,都是念佛,这就像大家同一起跑线,都知道目标了,都知道游戏规则了,然后真干就行了,老实听话的,几年就成就了,不老实的,一辈子没成功的也是有,所以想得度的人跟着我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

只有爱,你都讨厌这个世界了,你又怎能生菩提心呢?


厌离世间,又如何生起慈悲心,菩提心
1. 当代社会的人们普遍存在吝啬、嫉妒等不善根,修行不易,而堕入恶道却相对简单,因此,人们很容易陷入轮回的困境。2. 我们所讲的“厌离”,实际上是指对轮回的贪欲进行断除,并非是指对某个人或事物的厌恶。通常我们使用“出离心”来更准确地描述这种心态,它表示佛教徒有一种发心:六道轮回充满苦难...

厌离世间,又如何生起慈悲心,菩提心
我们厌离,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断除对于轮回的贪欲,它并不是说,我讨厌某个人,我不喜欢吃苦这类型“厌”,而是对于轮回的厌离,楼上也是误解厌离心,我们一般使用“出离心”比较准确,就是表示佛教徒有这样一种发心:六道轮回太苦了,太恐怖了,我将放下对这世间一切的贪欲,证悟出离之道。如果这出离...

如何生起出离心
现在你们再想一想,在地狱里长期全身被火烧,或者在金属锅里被煮的滋味又如何? 佛陀在经中所说的话,并不是想要吓我们,而只是说明事实,以便我们生起强烈的欲望,想要避免陷入那些悲惨之境。 如果我们对佛陀所说的话有信心,我们就会生起出离心,就会产生强烈的善欲,要修行戒、定、慧,以便解脱生死轮回之苦。 这种善...

佛使比丘的佛陀主题
当他说到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就是指:一切法存在于结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就在这儿学习,而不是在学校、洞窟、森林、山上或寺院中学习,那些地方都是外在的!要把学校建在心里,把大学设在身中,而后去学习、研究、分析、探索,去发现世间的实相:世间如何...

佛教的特点
佛经上所讲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就是说明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界,逃避这世界上的人类,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因为一个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要以这两种‘悲’和‘智’交...

比较经典的佛经佛偈有哪些?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坛经 · 般若品》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

求教一些佛教思想,要求是用白话文阐叙且有道理
要把学校建在心里,把大学设在身中,而后去学习、研究、分析、探索,去发现世间的实相:世间如何生起?世间如何引生痛苦?什么是世间的灭尽?怎样的修行道路能让世间灭尽?这就是所谓的“四圣谛”。其中,佛陀有时用“世间”(world)这个字,有时用“苦”(dukkha)这个字。 “世间”或“苦”是什么?“集”——苦的起...

“世间无常,诸行非久,虽在世间常离世间,只住世间地,不染世间情”是什 ...
需要明白的是:真如是“不生不灭”的,而且真如“能生万法”;如无真如不灭,“诸缘”也不会生起,一切缘生法也就不会现起。“虽在世间常离世间,只住世间地,不染世间情”:这是触证真如的悟者境界,而未悟者也应该信受奉行。悟后菩萨转依真心,一切“行”皆无造作,所以“不染”;而菩萨...

济群法师《出家人应当具备哪些素养》
一、戒律严谨,行持端正 出家修行首要的一点,便是戒律严谨。佛门戒律是规范出家人的行为准则,目的是约束身、口、意三业,防止过失和恶行。戒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出家人的清净修持,避免因违犯戒律而堕落。出家人应当严格遵守戒律,如实忏悔过失,力求止恶修善。只有戒律清净,才能保证修行的心地纯净,为...

四圣谛简介
第四谛中提到的道路是八正道,它既是通往不执着之路的向导,又是道路本身。这些戒律既告知旅行者如何进行,又提供了通过精神纪律的方式。八戒是: 右视图 正意 正语 正确的行动 正命 正确的努力 正念 正定 通过认识四圣谛并遵循八正道,一个人可以从对世间事物的贪爱和执着中解脱出来,并从生死轮回的无尽痛苦中解脱出...

梅江区13532558225: 厌离世间,又如何生起慈悲心,菩提心 -
御独萘扑: 现在的人,吝啬,嫉妒,有诸多的不善根,学好难,学坏容易,因此现在世界的人,很容易就堕入恶道. 我们厌离,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断除对于轮回的贪欲,它并不是说,我讨厌某个人,我不喜欢吃苦这类型“厌”,而是对于轮回的...

梅江区13532558225: 如何让自己生起慈悲心? -
御独萘扑: 随喜.问的好.这个问题佛菩萨早就给我们总结好了.就是要不断的修习“七重因果”啊. "七重因果教授"一,知母——思惟法界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 二,念恩——思惟一切有情于我有恩 三,报恩——思惟当报一切有情恩 四,悦意慈——见...

梅江区13532558225: 怎样发菩提心. -
御独萘扑: 是对普度众生的大愿心,是看到六道众生轮回不息,头出头没,油然而生的悲悯之心.伴随它的就是象四大菩萨那样的旷世累劫地救度众生.所以菩提心对成佛至关重要但是也是最难的,口头说发菩提心是无济于事的.

梅江区13532558225: 怎样生起出离心,菩提心? -
御独萘扑: 请问师父,怎样才能有出离心,如何修持?阿弥陀佛.妙祥师父:这个居士问,如何才能有出离心?这个出离心,实际上就是清净心.人的心清净了,才会有出离心,它俩是一个,不是两个.有的说,我心里清净,但不想出离.实际上那个心并...

梅江区13532558225: 为什么要为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怎样才能真正生起菩提心?答案 -
御独萘扑: 菩提心是求取无上正等正觉,成佛之心.首先是为自己而发,自度然后才能去度他.全身心地信仰佛陀的教法,坚定只有成佛,才是生命能够离苦得乐的唯一之路,菩提心就会自然生起.

梅江区13532558225: 如何才能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
御独萘扑: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华严经》中...

梅江区13532558225: 佛法中的厌恶世间与世间人想不开的厌世有何区别,如何做到厌世却不消极 -
御独萘扑: 南无阿弥陀佛 黄念祖居士---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第一、出离心.此心虽比后两者浅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受),谈谈容易,做到很难.甚至有的出家人,虽...

梅江区13532558225: 如何生起真实无伪的慈悲心
御独萘扑: 感恩大安法师!!!:suixi:zantan:xianhua:xianhua:xianhua

梅江区13532558225: 要往生极乐该如何发心
御独萘扑: :suixi:zantan:zhichi:kaixin:xianhua:xianhua:xianhua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佛菩萨:xianhua:xianhua:xianhua

梅江区13532558225: 如何修慈悲心? -
御独萘扑: 观牲畜被宰时的惨状,欲救无力,纵救亦一时,不能救永世.人们受生老病死之苦,想想己身亦不免,过去世曾受无量苦恼逼迫,现在正受无量苦恼煎熬,未来当受无量苦恼.每思至此,悲从心生,该以何法令己身及众生究竟离苦得乐,至究竟安隐处?惟有佛法才能令众生究竟解脱.如实起出离心,如实起利益众生心,如实起学佛心.若不能真实感受己苦及众生所受之苦,实难如实起出离心,如实起利益众生心,如实起学佛心.如实起慈悲心,方能如实发菩提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