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感情历程

作者&投稿:蒲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胡适的感情经历~

 胡适一生只一妻,婚外情人却不少
  人生简述: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寄居美国,后来去往台湾。
  经典语录:“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一生曾获36个博士学位,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卓尔不凡的建树。1962年2月24日,胡适因心脏病发作猝死,3月1日在台湾公祭胡适时,蒋介石送的挽联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一方面是思想上的激进者,同时又是个人情感方面的保守名士,其实他骨子里绝对是个多情才子,虽然只有一次婚姻,围绕在他身边的女人却着实不少。
  多情才子:思想大胆,行为也大胆
  胡适确实不愧是“旧道德楷模”,在五四先贤们“点把火先烧后院”,纷纷打破旧婚姻的全方位革命中,他的包办婚姻一直很稳定,并与结发妻子——小脚女人江冬秀风雨同行,白头偕老,这一点确实很不易。
  但同时胡适又是一位多情才子。在他写的一些爱情诗中,充分表现了其婉约之柔肠。胡适生前曾留下这样一段小诗: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青年时代的胡适在行动上颇为“大胆”。据胡适《藏晖室札记》记载,1910年二三月间,因家庭婚姻上的种种愁怨,事业前途渺茫,胡适每天不是打牌就是喝酒,与戏子往来,或者逛妓院,有时从这家妓院出来又进了另一家妓院。胡适留学回国后威名远播,风度翩翩。他上课的时候看到女生坐在窗边,寒风吹进来,就会很细心地走过去替她把窗户关上。与女孩子们在一起,他总是有说有笑,温厚机敏,幽默风趣。许多女孩子苦苦追求他,送来许多神魂颠倒的情书。
  才子向来多情,这在人间不足为奇。我们来盘点一下胡适一生经历的六段婚外情,或许对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学者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韦莲司
  初恋情人,空候一生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时,胡适与康奈尔大学地质系教授亨利·韦莲司毗邻而居。 1914年胡适应邀参加一个婚礼派对,邂逅了教授的小女儿,从纽约归家探望父母的韦莲司。韦莲司比胡适大六岁,他们一见如故,彼此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在胡适心中,韦莲司是新女性的理想典范:“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项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唯一人耳。”胡适在他的日记中如此写道。他俩在月下散步,湖边谈心。韦莲司是搞艺术的,正在纽约艺术学校读书,胡适的文化底子是很厚的,所以他们谈论艺术、谈论天下大事,渐渐的感情越来越深。
  1914年6月17日胡适大学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6月18日韦莲司带胡适去教堂观赏西方婚礼,回来的路上他们讨论东西方家庭伦理的差异,胡适的思想在韦莲司的启迪下,发生了重大转变。 1915年秋胡适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与韦莲司同在纽约,他们经常约会,还经常通信,胡适在短短两年中竟写给韦莲司100多封“情书”。
  但他们之所以未能走入婚姻的殿堂,其一是胡适已与老家的江冬秀订婚了,母命难违;二是韦莲司的母亲反对异国通婚。那时的美国种族歧视严重,华人的地位还是很低下的。
  此后,身处两地的胡适与韦莲司常有书信往来。 1933年胡适作为文化使者应邀访美时,这对有情人终有机会得以鸳梦重温。狂狷的韦莲司也曾给胡适写过这样火热的情书:“没想到我会如此爱你……胡适……我崇拜你超过所有的男人……”“我整好了我们那个小得可怜的床……我想念你的身体,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
  直到1962年胡适逝世后,韦莲司也没有嫁人,一直独守着她与胡适的那段感情。胡适去世后,韦莲司竟和江冬秀成了朋友,并忙着整理胡适给她的书信,忙着为他成立出版基金。9年后,空候一生的韦莲司在一个小岛上孤独地死去,遗物中有完好无缺地保存着的胡适的书信和稿件。
  陈衡哲
  半年时间通信40封的红颜知己
  胡适的感情世界里曾闯进另一位去美国留学的中国才女陈衡哲。
  胡适当时正在办一个留学生杂志,陈衡哲就给他投稿,从实践上支持胡适的新文化运动。陈衡哲当时也写了很多白话诗和白话小说,这些白话作品使胡适觉得找到了知己。胡适跟陈衡哲在短短半年时间里通了四十几封信。就在陈衡哲满以为好梦成真的时候,胡适不得不回老家与江冬秀办婚事,陈衡哲万般无奈,只能与别人结婚。
  后来胡适为他自己的第三个女儿取名叫苏菲,与陈衡哲在美国的英文名同音。
  纽约市立大学东亚语文系主任唐德刚,曾将他在上世纪50年代就读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时与胡适的交往和对话写成《胡适杂忆》。他认为胡适与陈衡哲的关系,当与曹诚英、韦莲司无异。
  陈衡哲是湖南衡东石湾人。其祖父陈梅村是清朝进士,父亲担任过清朝的官吏。她1914年考入清华学堂留学生班,成为清华选送公费留美的女大学生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位以西洋史为专业的留学生,中国第一个白话文小说家,中国第一位新文学女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教授。她后来的丈夫任鸿隽是化学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我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四川大学第一任校长。
  曹诚英
  胡适为她差点和妻子离婚
  胡适与曹诚英第一次见面是在他与江冬秀的婚礼上。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被请来为江冬秀做伴娘。此时他们都没想到,这次婚礼上的邂逅,注定了他们后来漫长的苦涩恋情。
  胡适对这位比自己小11岁的伴娘很有好感,曹诚英也很景仰大名鼎鼎的年轻学者胡适。此后他们开始通信,曹诚英请胡适指导她写诗和修改诗作。 1923年4月,胡适到上海参加研究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的会议。休会期间胡适到杭州游玩,顺便看望曹诚英。这次胡适在杭州玩了五天,曹诚英始终陪伴左右,他们的感情发生了飞跃性进步。临别时胡适写了首《西湖》,在诗的最后写道: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不敢正眼看伊了。这首诗明写西湖,暗喻恋人。敏感的曹诚英当然是心领神会。
  后来,胡适利用北大教授五年一次的休假再度来到杭州,在烟霞洞和尚庙租了房住下。曹诚英就以陪伴胡适养病为名,到烟霞洞与胡适同居一室。在这里,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是“驱不走的情魔”,是“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胡适诗《秘魔崖月夜》),也是他们一生中最为缠绵热烈的一段时期,以致有了爱的结晶。
  三个月后,胡适回到北平,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以杀死两个儿子相威胁,胡适便只有委曲求全,不敢再提离婚之事。曹诚英也只好选择堕胎。
  后来曹诚英由胡适推荐于1934年赴美国就读康奈尔大学农学院,1937年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安徽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是我国第一位农学界女教授。曹诚英对胡适一直痴情不改,一往情深,鸿雁不断,相互都品尝着苦涩的婚外恋情。
  直到1949年2月,胡适经上海准备离开大陆时,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请胡适吃饭,请来在复旦大学任教的曹诚英作陪,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当时曹诚英曾劝胡适留下来,胡适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听从她的劝告,还是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从此两人鸿雁断绝,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
  徐芳
  女学生与男老师“同在上海找到了快乐”
  1939年9月21日,出任驻美大使的胡适收到了夫人江冬秀8月14日从国内寄来的一封信。这位小脚老太太在信中规劝胡适跟一位姓徐的小姐断绝关系。胡适当晚复信,诚恳地表示:“谢谢你劝我的话。我可以对你说,那位徐小姐,我两年多只写过一封规劝她的信。你可以放心,我自问不做十分对不住你的事。 ”那这位徐小姐究竟和胡适有怎样的关系呢?
  2002年《百年潮》杂志第8期选登了现存胡适档案中徐小姐致胡适的十封书信,让我们了解到胡适这段不为人所知的恋情。
  徐小姐名叫徐芳,是民国时期才貌双全的才女。她是北京大学中文系1935年的毕业生,选修过胡适开设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毕业后一度留校工作。徐芳是晚清著名科学家徐寿的曾孙女,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农工商督办徐建寅的孙女。这位美丽的女生在学校原有不少追求者,她都不为所动,却把初恋给了胡适。1936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她跟胡适在上海有过一段罗曼蒂克的经历,借用徐芳本人的话说,就是她跟胡适“同在上海找到了快乐”。
  1936年初,徐芳就与胡适开始书信往来。信中徐芳称胡适为“美先生”。她写给胡适的信热情而真挚,坦率而大胆,很直接地表白了对胡适的感情。信中称胡适是她“最爱的人”,称自己是“你的孩子”。 1936年8月,徐芳寄给胡适一张自己的小照,在照片背面写道:“你看,她很远很远地跑来陪你,你喜欢她吗? ”
  最为热烈的是在胡适赴任驻美大使后,她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你这人待我是太冷淡,冷得我不能忍受。我有时恨你、怨你;但末了还是爱你。反正还是那句话,我要永远爱你,我永远忘不了你。 ”
  后来,徐芳要求胡适帮她到美国深造。当时胡适考虑到自己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不敢再触动这根神经,便毅然决然地断绝了与徐芳的联系。
  洛维茨
  红颜知己变师母
  正当小女生徐芳一往情深地恋着胡适时,胡适却移情别恋,在出任驻美大使期间在异国另觅新欢。
  这位女友叫萝德芘·洛维茨,犹太人。1936年定居美国,被著名学者杜威聘为秘书,负责处理杜威的日常事务。胡适1937年10月6日到达纽约,稍事休整后就去看望恩师。这是他与洛维茨的第一次见面。他们谈话投机,互相赏识,特别是洛维茨对这位杜威的得意门生更是尊敬爱慕,几个月后就成了经常见面的好友。从胡适日记来看,公务之外的时间几乎都给了洛维茨。
  1938年12月5日,胡适因心脏病住院。在他住院的七十七天中,洛维茨经常来看望胡适。在洛维茨给胡适的信中,经常关切地提醒他注意身体健康,还在一封信中说:“对你来说,以有一个真正的管家为好。如果是我的话,我希望在我回家时,有孩子们在……我知道,这必得结婚,必须对这个家付出我的一切。我曾答应我在非洲的朋友,在今年底以前给他答复。但下这决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还写道:“要作的决定使我很伤脑筋,有许多事情我喜欢和你说说,并征求你的意见……给我写封长信吧,现在就写! ”显然,这是在试探胡适的想法,可惜并未得到胡适的回应,她就于1939年9月与那位非洲的男友结婚了。
  不料,这位先生命运多舛,结婚后仅仅一年就撒手人寰。洛维茨重新陷于孤寂之中,但她与杜威相处十年,也有些日久生情,终于在1946年12月42岁时与87岁的杜威结了婚,成为杜威的第二任夫人。此后胡适与她虽有通信联系,但昔日密友已是学生与师母的关系了。
  陆小曼
  从书信里看和胡适关系不一般
  胡适是个热心人,喜欢成人之美。他先后为四对名人做媒与证婚,分别是赵元任和杨步伟、千家驹与杨梨音、沈从文与张兆和、徐志摩和陆小曼。
  亲自为徐志摩和陆小曼点“鸳鸯谱”,确让胡适尴尬不已:“情人结婚了,丈夫不是我”。当年有传言,说最初是胡适看上陆小曼,却无法跟太太江冬秀离婚,陆小曼才转向徐志摩的。待到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绯闻传开,胡适又积极参与其事,尽力撮合。对胡适和陆小曼的郎情妾意,江冬秀早有耳闻。看到丈夫很热心地为徐志摩和陆小曼忙乎,胡太太怒不可遏,认为丈夫是借做“媒婆”之名,趁机和陆小曼眉来眼去。为此,胡适一天到晚没少挨太太的骂。
  胡适与陆小曼的情分颇深,有当事人的亲笔表白为证。笔者在《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发现了陆小曼写给胡适的6封信,均为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所写。里面就有这样的句子:“我们虽然近两年来意见有些相左,可是你我之情岂能因细小的误会而有两样吗?你知道我的朋友也很少,知己更不必说,我生活上若不得安逸,我又何能静心工作呢?这是最要紧的事。你岂能不管我?我怕你心肠不能如此之忍吧! ”“我还有时恨你虽爱我而不能原谅我的苦衷,与外人一样来责罚我,可是我现在不能再让你误会我下去了,等你来了可否让我细细地表一表?因为我以后在最寂寞的岁月愿有一两人,能稍微给我些精神上的安慰。 ”
  “我还有时恨你虽爱我而不能原谅我的苦衷”,可见两人关系并不一般。

  1923年6月8日的杭州,已经进入了黄梅季节,空气中弥散着江南特有的闷热潮湿之气。这一天,杭州火车站里,从上海开来的列车正缓缓地进站,停靠在月台边,车门开启后,乘客们鱼贯而出,不一会儿,从车上下来一位穿着灰布长衫,鼻梁上架着玳瑁边近视眼睛的青年男子,这位男子就是当时名噪全国的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化运动发起者之一胡适。

  这一次,胡适来到杭州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演讲,也不是为了游玩,而是要去约见一个令他魂牵梦绕多年的女子,尽管两人一个多月前刚刚见过面。这一年刚好是胡适从美国留学回来后的第6年。

  胡适

  离开火车站后,胡适径直来到了位于杭州西湖北岸的新新饭店,此次同行的还有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但是胡适并没有立即去见他急于想见的人,而是等到6月24日,蔡元培离开杭州后,他才单身一人,来到了位于杭州城南南高峰烟霞洞边的清修寺,在这里,胡适等待着那位女子的出现。

  胡适1891年2月17日出生在上海的川沙县,祖籍安徽绩溪上庄村,父亲胡传曾是台湾省台东知县,在甲午战争中战死沙场,1895年2月,4岁的胡适在21岁的母亲冯顺弟的带领下,从台湾回到了安徽绩溪上庄村,随即进入私塾拜师读书。

  13岁那年,胡适离开了安徽绩溪,到上海接受新式教育,开始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1910年的夏天,一个难得的机会改变了胡适一生的命运。他考取了第二批留美庚子赔款官费留学生的资格,前往美国留学。

  胡适考取第二批留美庚子赔款官费留学后,先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科,在对农科失去兴趣后,转入文科, 191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在回国之前,胡适经陈独秀之手,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胡适和妻子江冬秀

  但是,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胡适,回国后不久,便陷入了一场封建的包办婚姻,在母亲冯顺弟的安排下,恪守孝道的胡适与比他小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了亲。

  1917年8月,出于对母命的尊重,胡适回到安徽绩溪上庄,迎娶儿时就已订婚的江东秀。然而,新婚当天,吸引胡适目光的不是新娘子,而是新娘身边的一个姑娘。这个姑娘是胡适兄嫂同父异母的妹妹,名叫曹佩声,学名诚英,简称娟。

  胡适这一次来到杭州将要与之会面的正是五年前婚礼上的小伴娘,曹佩声。曹佩声1902年出生在安徽绩溪的旺川村,与胡适家所在的上庄村仅几里之遥。胡适在自己家乡是一个明星式的人物,在他与江东秀的婚礼上,面容俊秀、举止文雅的胡适一下子便吸引了小伴娘曹佩声的目光。

  曹佩声的这声“糜哥”让胡适铭记了一生,而胡适在曹佩声脑海中的印记也同样是终身挥之不去。1918年的冬天,在家里的安排下,曹佩声嫁给了从小就已订婚的同乡胡冠英,1920年曹佩声考入杭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丈夫胡冠英进入浙江第一师范就读,由于婚后四年,曹佩声一直在外求学而没有生育孩子,引起了婆婆的不满,为此婆婆以曹佩声四年不生孩子为由,给胡冠英在家乡娶了一房小妾。此事惹恼了曹佩声,已经开始接受五四新思想的曹佩声决定与丈夫离婚。

  1922年底,曹佩声与丈夫胡冠英解除了婚姻关系。离婚后的曹佩声继续在杭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求学,这一变故让受饱受办婚姻之苦的胡适又看到了爱情的希望之火。曹佩声离婚后第二年的4月29日,正是杭州城春光最明媚的时候,胡适出现在了西湖边上。胡适的乡邻好友,曹佩声的亲戚,著名诗人汪静之曾说:“胡适来杭州的目的是为探视独居的“小伴娘”。

  曹佩声

  在杭州,胡适再一次见到了自从婚礼上相见后就一直再未谋面的曹佩声。此时的曹佩声已不是胡适印象中当年的小伴娘,而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学生,虽然离婚后独居,却依旧开朗,且又带几分伤感。汪静之曾这样形容过曹佩声:“她不算漂亮,但很迷人。先是令我着迷,后又使胡适着迷,她就是属于那不很漂亮,但有迷人魅力的女人!”

  略带伤感的曹佩声更让胡适着迷。在杭州一同游玩了4天后,5月3日,临别之时,胡适为曹佩声写下了一首题为《西湖》的白话小诗:“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的更厉害了……这回来了,只觉得伊更可爱,因而舍不得匆匆就离别了。”——胡适

  这首诗中的“伊”明写西湖,其实指的就是曹佩声,不是西湖更可爱,而是人更可爱。此中的双关之意,唯有二十一岁的曹佩声知晓,这是胡适在以诗传情。

  胡适是最早提出用白话文做诗的人,1919年8月,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在新诗国度里探险的第一人。同一时期的新诗还有郭沫若的《女神》,汪静之的《蕙的风》,都是这一时期影响巨大的作品。

  由于胡适等人的推动,白话文开始成为新文学主流的语言样式。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叱咤风云,但也因为工作过度劳累而开始病痛上身,1923年,胡适来到南方养病,经常栖息于沪杭两地。5月3日,已经见到曹佩声的胡适,离开杭州后一直寝食不安,此时的胡适,虽然人在上海,但心却依旧在杭州,依旧想着曹佩声。而曹佩声在胡适的诗歌中也早已看出这位当年的穈哥已经爱上了自己。曹佩声面对胡适隐晦的情感表白,也按捺不住久存于胸的情感。关于曹佩声与胡适的爱情往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胡适传》的作者采访:沈卫威(《胡适传》作者) ,曾经多次采访过当时的唯一见证者,著名的湖畔诗人汪静之。

  1923年5月25日,胡适在这一天的日记上粘贴了曹佩声随信寄来的八张与西湖有关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曹佩声自己的单身像。

  深夜里,昏黄的灯光下,胡适开始真正体验到了爱情,而曹佩声也正式开始了她与胡适间那短暂却又各自铭记一生的情感苦旅。

  到了1923年的5月底,陷入情网的胡适再也坐不住了。一个星期后,胡适再一次坐上了开往杭州的火车,出现在了烟雨朦朦的西湖边上。6月下旬,各个学校放假后,胡适终于在杭州南山的烟霞洞边等来了心中的爱人,曹佩声。

  杭州西湖南山,有三处名洞,为水乐、石屋和烟霞,其中烟霞洞风景最佳,以朦胧中的烟霞为美,清修寺在烟霞洞的南边,十分安静,寺里的僧人仰慕胡适大名,便把大殿东边的两间小斋房出租给了胡适。在这里胡适与曹佩声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

  在杭州烟霞洞,两人安静地享受着爱情所带来的幸福,每日寄情于烟霞,或两人对弈,或闲坐品茗,或游山观佛。杭州多雨,雨后的西湖和四周的山峦更是清秀可爱,胡适在日记中多处记录了他和曹佩声一同漫步于山水之间。 今天晴了,天气非常好。下午我同佩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过葛洪井,翻山下去,到龙井寺……(《胡适日记》)

  天气不好的时候,两人则在檐下同读一卷书,胡适在日记中又曾这样写到:早晨与娟同看《续侠隐记》第二十二回《阿托士夜遇丽人》一段故事,我说这个故事可演一首记事诗……(《胡适日记》)

  两人同居时刚好是曹佩声放暑假,但很快就到了开学的时候,曹佩声又请了一个月的假,继续陪伴胡适,此后胡适一直在南方逗留到1923年的12月中旬才回北京。

  在烟霞洞与曹佩声一起生活的时光让胡适铭刻一生。胡适曾在1923年10月3日的日记中写到:我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胡适日记》。

  两人虽然同居,但这并不为太多的外人知晓,1923年的中秋节,胡适邀请好友,新月派大诗人徐志摩来杭州游玩,自命为“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的徐志摩一眼就看出胡适与曹佩声非同一般的关系。

  胡适虽然是中国现代较早接触西方文化的人,但他又深受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在面对自由的爱情和旧式的婚姻这个问题上,他始终表现出一种矛盾。

  徐志摩看出好友在杭州有了情人,便鼓励胡适要“革命”,但是与曹佩声相爱的胡适想要冲破礼教的束缚,却又缺乏勇气。

  因此胡适曾自我安慰:“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胡适

  胡适一生行走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之间,1962年他病逝时,蒋介石在送他的挽联上写到,“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可以说是对胡适最佳的人生总结。

  秋去冬来,离别的日子快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啊,天气也渐渐转凉,带着一片凄凉之意,胡适在日记中写到: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胡适日记》)。

  新历的1923年即将结束时,胡适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间天堂——杭州,离开了曹佩声,回到北京。

  在微微的寒风吹拂下,胡适回到了北京。徐志摩已经把胡适与曹佩声相爱的事情传开了。回到家中,妻子江冬秀手持剪刀逼问胡适,胡适承认了自己与曹佩声的恋情,由于此时母亲冯顺弟早已去世,不用再遵母命尽孝道的胡适终于向江冬秀提出了离婚。

  面对江冬秀的以死相挟,胡适退却了,但心中依旧念念不忘曹佩声。与妻子争吵后,胡适离家出走,住在北京西山的朋友家中,心中的苦闷、感伤和凄凉无处排遣,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胡适写到“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上的人影”(《秘魔崖月夜》 胡适)

  胡适与曹佩声的这段情缘在北京西山的寒风中渐渐消逝,但是,曹佩声至死都把她对胡适的爱珍藏在心底。

  杨林桥,位于胡适家乡安徽绩溪上庄村的村口,1965年6月25日,杨林桥被山洪冲毁,曹佩声捐献了自己的积蓄,重修杨林桥。

  曹佩声终身未再嫁人,临终前她留下遗言,一定要把她安葬在杨林桥边的那条小路旁,因为那是胡适回家的必经之路。 (图文/CCTV)


人的一生中经历几段感情,才是最合适的?
一、美好初恋 初恋是美的。初恋不会掺杂其他的东西,只是顺着自己的心去喜欢、去关注那个自己喜欢的人,暗恋的时候,可能因他今天和你说了一句话,而开心一天,会因他和别的女生走的近,而失落一天,每天的情绪随着他而动。在一起以后,男生会绞尽脑汁想怎么去牵女生的手,走在路上,手慢慢地靠近女...

一段合适的感情是怎样的?在相处过程中会如何处理矛盾?
一段感情开始都是为了彼此开心,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能快快乐乐的,那为什么还要在一起互相折磨,很多人明明非常相爱,但为什么彼此却并不快乐,甚至觉得很是痛苦,痛苦是因为你们两个人根本就不适合,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在这么大的世界里遇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喜欢自己的那...

一段成熟舒适的感情应该是怎样的
有各自的空间,在重要的时候不打扰对方很多年轻人觉得谈恋爱就是要两个人在一起,所以一谈恋爱就恨不得24小时都跟对方待在一起,完全没有私人空间。刚开始可能你们都会觉得非常的甜蜜,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你会对这段感情越来越厌烦,也会觉得谈恋爱真的很没有意思,甚至会觉得对方成为了你的负担。所以...

一段舒适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有各自的空间,在重要的时候不打扰对方很多年轻人觉得谈恋爱就是要两个人在一起,所以一谈恋爱就恨不得24小时都跟对方待在一起,完全没有私人空间。刚开始可能你们都会觉得非常的甜蜜,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你会对这段感情越来越厌烦,也会觉得谈恋爱真的很没有意思,甚至会觉得对方成为了你的负担。所以...

最合适的感情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太阳
最合适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太阳。 饼干毕业那年,喜欢上了一个比她大六岁的男人,老张。 老张其实并不老,虽说已经二十八九,但好歹人家也是二字开头,怎么说也是年轻有为,风华正茂的时候。 他是他们公司的运营部经理,而她,是他的助理。他们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久而久之就...

什么是合适的感情?
第一,在感情中,我觉得合适的感情让人感觉舒服。所谓的舒服,包括在人格上彼此独立,尊严上相互尊重。相处的时候,两个人彼此包容。两颗心之间,彼此相爱。生活习惯上,互相理解。在合适的感情中,感情的双方唇齿相依,相生共荣。按照俗话说:能吃到一起,聊到一起,玩到一起的感情。就是合适的感情。

什么样的感情才叫合适?
我觉得轻松,舒适的感情才叫合适。爱情的过程会带来一种舒适的感觉,所以合适的爱情必须首先是两个人在一起感到舒适,这是爱情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一旦两个人共存,他们将有一个舒适的身心体验。如果伴侣在一起并不总是有一种安慰,那么这样的爱无疑是不合适的。例如,在有些婚姻中,配偶似乎彼此相爱...

怎样的感情才是好的
最合适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找到一个很适合的爱人需要满足两种心理需求,一种是安全感,一种是归属感,安全感就是你确定你的另一半不会走,归属感就是你确定你不会走,安全感,不是你必须说全部密码给我知道,而是即使全部都不知道我都确定你不会犯错...

在感情中,到底什么样的爱情才叫合适?
一段什么样的感情叫合适,那就是在交往的过程中经历的点滴,遇到或发生小事小摩擦的时候是否在为彼此考虑而不是怀疑对方,右是没有为彼此考虑那是一种自我表现,在为自己考虑和着想。情感的交往是付出而不是收获多少或得到什么,将自己所有的爱的付出才能换回他真心的爱和对待自己。一段感情是在于交往...

怎样才是一份合适的好感情?
真正合适的爱情,是两个人性格互补。一个性格安静内敛,一个性格活泼开朗。两个人在一起,一动一静,相互配合,相处融洽,两个人的感情自然会因此慢慢升温。如果你们在一起总是相互挑剔和苛责,你们不愿意相互包容和体谅,你们经常会为了一点点小事就争论不休,那么说明你们可能从一开始就不适合生活在一...

留坝县13466846429: 胡适的七段爱情简介
祝琳清肝: 谈及胡适,小时候就有学过他写的文章,彼时在课本里看到胡适二字时,总是懵懵懂懂,不甚了解;如今长大后发现,胡适不止在文学上有极大的影响,他毕生的才华也涉...

留坝县13466846429: 胡适爱江冬秀吗?请给我一个具体点的答案.谢谢! -
祝琳清肝: 什么算是爱?爱情中的激情持续不了多久,最终会变得单薄,变成分开后又牵挂的亲情.胡适和江冬秀绝对是有感情的,这点不容怀疑.胡适结婚时已经快30了,早已经万花丛中过了,此时,稳定地成家立业是他的想法.并且胡适为人宽容,骨子里很传统,江冬秀个人条件不算差,胡适喜欢上她不算没可能.胡适和江冬秀有3个孩子,一生对江冬秀算是比较尊敬的,在外出差的话也记挂着家里老婆,还设立了怕太太协会,我觉得他对江冬秀是喜爱的.

留坝县13466846429: 胡适的蝴蝶写了什么背景 写了诗人什么情感
祝琳清肝: 有一天他坐在窗口吃午 饭,见到一对双飞的蝴蝶由合 而分的景象,“心里颇有点感 触,感触到寂寞难受”.因 而写下名为《朋友》的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

留坝县13466846429: 张爱玲为什么看不上胡适的婚姻 -
祝琳清肝: 张爱玲胡适和江冬秀 张爱玲是尊重胡适的.胡适也很看重张爱玲.他们有着不多的交集,仰慕彼此的才华,对婚姻,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胡适的婚姻是包办而张爱玲是自由恋爱的. 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胡适是新派人物.谈及婚姻,他也是...

留坝县13466846429: 林徽因陆小曼胡适梁思成徐志摩关系 -
祝琳清肝: 林徽因是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时候认识的,两人很快发展为恋情,但当时徐志摩已有结发妻子张幼仪,而林徽因当时因为家庭原因也回国了,回国后与梁思成结为连理,当时被人称为“才子佳人”.后来徐志摩与张幼仪感情不和离婚,认识了当时上海交际花陆小曼,遂发生感情而结婚,梁启超为证婚人,胡适为介绍人

留坝县13466846429: 胡适的母亲简介及其丈夫的感情 -
祝琳清肝: 《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该文没有花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比喻,语言简洁流畅,举重若轻,显示了白话文的美感与魅力.[1] 胡适的母亲对胡适的教育严而有宽,宽容不纵容.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胡适有了是非意识,学会担当.有了过失就必须自己承担后果.胡适的母亲没有直接灌输给胡适多少知识,但她重德垂范,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始终勉励儿子一心向学,鞭策儿子学有所成.[2] 该篇文章收进中国中学语文课文.

留坝县13466846429: 《我的母亲》胡适 作者对母亲怀有怎么样的感情 -
祝琳清肝: 怀念,感激,感恩母亲对他的严厉的爱,还有对他产生的影响,使他有好的性格

留坝县13466846429: 金岳霖 徐志摩 梁思成谁最爱林徽因 -
祝琳清肝: 简单谈谈我所了解的吧 (纯个人感受)可以说这三个男人对她的爱都是无法比拟的 ---------------------------------------------------------------------------------------- 先说金岳霖了解他们故事的人都知道 金岳霖是一生未娶妻的可以说他等了林徽因一辈子爱了林...

留坝县13466846429: 我的母亲胡适最后一部分的感情 -
祝琳清肝: 文中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了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管理和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现出母亲的优秀品质,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