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找矿主要成果与新认识

作者&投稿:书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江西省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实物地质资料~

江西省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调查项目,工作单位为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西省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开始于2002年,项目工作人员坚持面上区域展开、点上重点突破,面中求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科学地运用了地、物、化、遥等多种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1.区域地质背景
(1)崇义县牛角窝矿区
位于江西省崇义县城133°14 km 处,地处天门山岩体南侧外接触带,与老庵里矿区相邻。
矿区地层简单,为震旦系、寒武系和第四系。其中寒武系和震旦系,约占矿区面积的70%,为一套韵律清楚的碎屑岩建造,岩层遭受了加里东期强烈褶皱变形,构成紧密线形、向西倒转的复式向斜。第四系全新统沿山坡或山沟零星分布。
天门山岩体位于矿区的北部,为一复式岩体,与寒武系浅变质岩呈侵入接触,接触面较平直,西陡东缓,岩体分3期侵入,由早至晚,岩性分别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
矿区由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W、Sn综合异常后,经异常查证与矿点踏勘检查、矿区评价,已发现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钨锡铅锌铜银矿、石英细脉带型钨锡矿、云英岩型钨锡矿“三位一体”矿(化)体。
该矿区大调查投入工作量1∶1 万地质测量16km2、槽探超6100m3、钻探3070.48m。主要对V3矿带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控制(南部石英细脉带型20世纪60年代施工过少量钻探、坑探和槽探,2004年部资补费项目也针对其投入部分工作量)。已发现破碎带-石英脉型矿带12条,石英细脉带矿带4条。
针对北部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的V3、V7 主矿带,施工6 个钻孔,均见厚大富矿体,取得了较大成果。
ZK3901 钻孔,揭露 V3 矿体厚 5.15m,含量:WO30.663%,Sn 0.600%,Pb 3.314%,Zn 1.931%,Cu 1.242%,Ag 201.38 g/t。
ZK3902 钻孔,揭露 V3 矿体厚 2.95m,含量:WO30.082%,Sn 0.458%,Pb 6.146%,Zn 2.481%,Cu 1.940%,Ag 161.43g/t。揭露 V4 -1 矿体厚1.29m,含量:WO30.025%,Sn 0.127%,Pb 1.066%,Zn 1.984%,Cu 0.259%,Ag 14.67g/t。
ZK4701 钻孔,揭露 V7 矿带厚 3.00m,矿体厚 0.63m,含量:WO30.844%,Sn 0.016%,Pb 0.104%,Zn 0.235%,Cu 0.033%,Ag 3.00 g/t。
2006年针对V3矿带施工两个深部钻孔,如期揭露矿带。
ZK3903钻孔,揭露V3矿体,水平厚1.28m。含量:WO30.031%,Sn 0.007%。
ZK2304钻孔,揭露V3矿体,水平厚1.39m。含量:WO30.030%,Sn 0.016%。
针对南侧石英细脉带,施工的PD16-1钻孔和ZK1601钻孔,揭露到Ⅱ矿带矿体。
PD16-1钻孔,揭露到Ⅱ矿带厚大矿体,矿体厚14.33m。含量:WO30.310%,Sn 0.295%,Pb 0.058%,Zn 1.259%,Cu 0.369%,Ag 21.97 g/t。
ZK1601钻孔,揭露到Ⅱ矿带中的3 支矿体。含量:WO30.024%,Sn 1.800%,Pb 0.005%,Zn 0.230%,Cu 0.005%,Ag<1 g/t。
矿区已发现破碎带-石英脉型矿带12条,石英细脉带矿带4条,深部已出现有云英岩型矿体,有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找矿突破的潜力。
(2)大余县金银庵矿区
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49°24 km处,地处红桃岭成矿岩体南端,与樟斗钨矿相邻。
矿区地层简单,区内大部分由寒武系和震旦系占据,约占矿区面积的90%。此外,尚有少部分第四系零星分布。
下垅-墨烟山复式背斜的轴部正通过矿区中部,为一同斜复背斜褶皱,其轴部南自桥孜坑附近,向北经下垅、墨烟山一带至崇义扬眉寺,轴向南端约为30°,至下垅近于正北,红桃岭以北轴向则转为350°。轴部主要由寒武系组成,岩性为石英质砂岩夹薄层状板岩,局部出露震旦系。两翼地层为震旦系和寒武系,西侧地层倒转,两翼地层走向北东30°,倾向南东,倾角50°~80°。
矿区出露3处岩突,桥孜坑、牛岭和中牛岭属红桃岭岩株的一部分,同位素年龄为142.5Ma(引自下垅钨矿地质勘探报告),出露面积小,出露标高250~330m,呈北北东向排列,剥蚀程度低,成分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矿区2002年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异常,后经矿点检查,发现数组内带型含钨石英脉,综合分析认为找矿潜力大。
2003年,江西地调院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取得牛岭钨矿采矿权后,对金银庵矿区的牛岭区段,施工一批槽探、钻探等工作量,已查明7个脉组,112条石英脉(其中工业矿脉18条),全区平均含量WO31.274%、Sn 0.526%。
含矿石英脉分布范围大,侧列特征强。北东方向的上牛岭、大垄区段,南端的雷屋区段,均有较好的矿化信息。
北端的大垄区段2005年地表发现3 组石英脉组,共见含钨石英脉12 条,脉幅2~15cm,最宽60cm,WO30.024%~0.576%,有待进一步探索。
2006年对牛岭区段的边部继续探索,施工两个钻孔,均揭露到工业脉组,使该脉组走向延长达450m,并进一步摸清其变化规律。ZK01终孔深度313.44m,揭露矿脉15条,脉幅 3~20cm,钨含量 0.01%~30.5%,锡含量 0.01%~7.66%。ZK02 终孔深度300.10m,揭露矿脉13 条,脉幅5~21cm,含量稍低。两孔施工后使Ⅲ号脉组走向延长450 m。
南端的雷屋区段,经2006年地表工作发现新的一组石英脉,延长300m,带宽40m,大于1 cm石英脉约30条,走向东西,产状347°~356°∠69°~85°,有民采。2007年施工探索孔ZK4701,终孔孔深420.20m,见矿良好,揭露5cm以上含钨石英脉16 条,其中331.17~338.65m 为一含钨石英脉带,假厚达 7m,内含 5 条石英脉,脉幅分别为:105cm、45cm、19cm、20cm、16cm,钨含量分别为:1.300%、0.024%、0.007%、0.016%、0.029%,初步分析该脉带为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
2.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
(1)金银庵矿区ZK01钻孔
ZK01钻孔,终孔进尺313.44 m。ZK01所揭露地层为上侏罗统,岩性为变质长石石英细砂岩夹少量变质粉砂岩。局部岩石破碎,未见较大断层。见一花岗岩支脉,同时揭露花岗岩体,岩性为中细粒含斑黑云母花岗岩。揭露矿脉15 条,4 cm以上含矿石英脉6 条,其中10 cm以上3条,最大的一条真厚26 cm。钨品位0.01%~30.50%,锡品位0.01%~7.66%。包括富黑钨矿石英脉2条,含锡石黄铜矿石英脉3条,含黄铜石英脉5条,含黑钨矿黄铜矿石英脉1条,富黑钨矿含黄铜矿萤石脉1条,含黄铜矿萤石石英脉1条,其中还见含黄铜矿云英岩数层。主要矿化蚀变有:角岩化、碳酸盐化、云英岩化。
(2)牛角窝矿区ZK3903钻孔
ZK3903钻孔,终孔进尺700.70 m。揭露地层主要为上寒武系牛河组,岩性为变质石英系砂岩、变质粉砂岩、板岩。见多层破碎带,揭露花岗岩体的岩性为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化带主要有黄铁矿破碎带、弱黄铜矿化破碎带、弱铜铅锌矿化破碎带、弱铜矿化云英岩化花岗岩、弱铜铅锌矿化绿泥石岩化花岗岩、弱铜铅锌矿化石英细脉带、黑钨矿化石英细脉带、弱铜锌矿化绿泥石岩化花岗岩带等。孔内主要矿化蚀变有:绿泥石化、云英岩化、硅化。
3.相关资料
1)金银庵ZK01钻孔地质记录;
2)金银庵ZK01钻孔验收报告书;
3)金银庵钨锡矿区30号勘探线剖面图;
4)江西省大余县金银庵矿区实际材料图;
5)金银庵钨锡矿区ZK01柱状图;
6)牛角窝ZK3903钻孔地质记录;
7)牛角窝矿区检验报告;
8)牛角窝钨锡多金属矿区47号、39号线剖面图;
9)崇义牛角窝钨锡多金属矿区实际材料图;
10)牛角窝矿区ZK3903柱状图。

郭坤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
1 概况
1999年7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承担、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地质大调查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领导下,围绕着一项计划和四项工程(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和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进行科学部署、精心组织,采用新机制、新思路,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截至2005年,地质大调查实施7年间,华东地区共安排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156项,共获资金41291万元。其中,基础地质调查32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73项,地质环境调查评价23项,物探、化探、遥感28项。共有17个工作单位承担。
2 主要进展及成果
2.1 基础地质调查
投入经费4367万元,已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22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22幅,1: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4幅。正在进行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9幅。
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2.1.1 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华东地区前寒武纪地层主要发育在大别—苏鲁、扬子和华夏3个地层区。
华夏地层区:通过邵武、龙岩、三明、瑞金等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打通了闽西地区近南北向的地质走廊,提高了区内地质研究程度。肯定了武夷地区总体以加里东期变质褶皱隆起,在寒武系之下,存在着震旦系—南华系浅变质硅质岩(石英岩)以及与扬子区相似的地层序列;对古元古代麻源岩群和新元古代马面山岩群的岩性组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元古代存在双峰式火山岩;对以古元古代桃溪岩组为核部的变质核杂岩的几何学特点及运动学机制进行了解剖,确定其形成时代以印支期为主。
扬子地层区:通过南昌、上饶、景德镇、金华等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对该地区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岩石地层和构造—地层系统,解决了各省之间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现象。以双溪坞岩群为代表的中元古代岛弧火山岩得到进一步确认,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侵入岩、基性岩墙群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
大别苏鲁地层区:将大别山区的变质表壳岩组合划分为古元古代大别山岩群和中-新元古代宿松岩群,将前陆带中的深变质表壳岩组合归为中元古代董岭岩群。提出了大部分变质变形侵入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少数形成于中元古代,大别山岩群为古元古代、宿松岩群为中-新元古代的新认识。
2.1.2 金钉子剖面
我国现有的两个金钉子剖面均位于华东地区:在奥陶纪达瑞威尔阶层型剖面的常山县黄泥潭剖面1:5万区调工作中,新发现了厘米级厚度的沉凝灰岩,并从中分选出单颗粒锆石,进行了精确的定年,从年代学上对界限进行准确定位。在对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分布区进行了高精度大比例尺填图,对界线层中的关键层(如PTB界线粘土层、PTB界线层内的国际牙形石带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鉴定识别出两个重要牙形石带:Clarkina subcarinata带;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大大提高了该区生物地层对比精度。
2.1.3 第四纪厚覆盖区填图方法
在1:25万杭州、南京、南通和上海等幅区调工作中,注重了厚覆盖区第四纪地质研究,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方法引进到第四纪地质研究中,采用“基准面旋回”的概念,结合岩石地层、气候地层、年代地层、磁性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方法,.建立了区内等时地层格架和对比依据。并从标准孔的研究入手,通过古土壤、古暴露面及其所对比的剥蚀面和沉积界面的识别研究,解决了标准孔与一般钻孔的气候旋回等时对比问题,对新发现的浙江跨湖桥文化与古环境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厚覆盖区第四纪地质图的表现形式上增加了较多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丰富了图面内容。
2.1.4 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
近几年来,沿海诸省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基本查明了区内火山活动期次和火山活动规律,并通过精确的同位素定年,进行了火山地层的划分与对比,证实了磨石山群火山岩年龄主体为早白垩世(137.7~113Ma)而非以往长期沿用的晚侏罗世,这对重新认识东南沿海晚中生代火山岩时空展布与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东南沿海火山岩带的构造演化奠定了基础。
2.1.5 陆相红盆区调方法研究总结
在1:5万金田、澧田等幅区调工作中,针对中生代陆相红盆,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从划分构造界面入手,采用岩性、岩相调查相结合,对各类构造界面性质和沉积体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形成环境、时空展布及相互叠置关系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建立了陆相岩石地层层序,划分了岩石地层单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填图,地质图内容十分丰富。
2.1.6 计算机填图方法试点
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批计算机填图试点,福建省地质调查院率先采用计算机辅助填图方法完成了1:5万东山县、宫前幅区域地质调查。完善了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空间与属性的数据模型及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程,并实现了多源区域地质调查信息的形成、组织、集中、保存、检索与分析,在不同G1S平台上建立了面向多源信息管理与分析的G1S区域性区域地质调查空间综合地学信息系统。
2.2 区域物、化、遥工作
7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华东地区共部署区域物探、化探和遥感调查项目28项,共获资金17547万元,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投入资金819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350万元。
2.2.1 区域物探工作
部署完成了福建省西部区域重力调查,完成重力测点3870个,调查面积22916.5km2。至此,华东地区的区域重力调查已经全面完成。
开展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配合区域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物探方法应用示范,完成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调查面积30340km2,补充了重、磁、电测深数据,并进行了综合解释和编图。
2.2.2 农业地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该项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在江西南昌地区、江苏南京地区及福建厦门—漳州地区分别开展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实验和调查实验,开展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有机污染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效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从2002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分别和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了省(市)、部级合作开展农业地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协议。总计完成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面积23.7万km2,获得了海量的测试数据。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对226440km2土壤进行分析,圈出Ⅲ类、超Ⅲ类土壤21483km2,发现了沿长江存在着区域性的Cd生态地球化学环境污染。发现了一批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区和优质区,其中,适宜于发展绿色农业基地的面积140586km2,富硒土壤资源18294km2。调查成果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编制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开展了长江流域生态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并就广州、武汉、成都三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进行了预警,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2.2.3 遥感地质调查
开展了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和上海市的省级遥感综合调查,完成遥感调查面积62万km2。同时,在东部重要经济区带、长江流域开展了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监测和解译。
2.3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7年间,在华东地区共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73项,总计投入经费12078万元(表1)。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为:钻探53760m,坑探4674m,1:5万化探13270km2。累计新发现物、化探异常283处,提交小型矿床19个、小型矿产地15处、中型矿床22个、大型矿床17个、超大型矿床7个。
表1 华东地区矿产项目分类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出华东地区的黑色金属(金红石)、贵金属(银、金)、稀有金属(钽、铌、锂)、有色金属(钨、锡、铅、锌)和重要非金属(膨润土、高岭土、萤石、玻璃用石英砂)矿产均出现了良好的前景,钨、锡等优势矿产地位得到了显著增强。
表2 华东地区主要矿种资源量


黑色金属-金红石矿产:集中分布于苏北超高压变质带中,属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
稀有金属矿产:主要与发育在江西和长江下游地区的燕山晚期碱性花岗岩建造有关,资源潜力巨大。已提交的矿产勘查成果报告主要为由江苏地调院承担的《江苏苏州善安浜钽矿评价报告》,提交超大型钽矿1处,伴生锂、铷、铯、铪资源量达中-超大型规模。
有色金属:钨、锡矿产是我国的优势矿种,华东地区主要产于赣南地区。已提交《江西会昌锡坑迳矿田及周边地区锡-铜多金属矿评价报告》,提交大型锡矿1处。正在实施的“江西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新发现3处具大-超大型远景的潜力矿区;“江西于都—全南地区钨矿评价”项目,已确定具中、大型找矿潜力的矿区(点)5处,具进一步工作意义的找矿靶区5处。此外,在扬子地台南缘的九岭—鄣公山—皖南隆起带,钨、锡矿产也显示巨大的资源潜力。
铅-锌矿产的找矿突破主要在于,认识了以往不被重视的元古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产出层位,提出了在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更大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圈定的综合化探异常基础上,寻找该层位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有效找矿方法,取得了福建尤溪峰岩、福建建瓯八外洋两处大型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找矿突破。该类型矿产的找寻,目前正方兴未艾,在北武夷地区、闽中地区和浙西南地区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贵金属矿产(银、金)的找矿突破地区,主要分布于江西北部九岭地区赣东北地区和皖南地区,前两者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后者主要为石英脉型。
矿产资源综合研究:完成了武夷山、皖浙赣相邻区2个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综合研究,建立了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空间数据库,编制了一批综合性基础图件。
华东地区新一轮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实现了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基础信息资料,为国土资源规划、保护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服务的目的。同时,为后续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转入资源补偿费及其他资金勘查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商业性地勘投入,推动了地方矿业市场的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4 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
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伴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之初,即在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和淮河流域等环境地质和水资源问题突出的地区,部署了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其目的是查明工作区的环境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利用GIS技术,建立工作区的环境地质数据库或信息系统,实现调查与勘查成果全部数字化、评价预测的计算机化,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地学技术支撑。同时,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减灾防灾的对策和建议。
7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华东暨东南沿海地区(含广西、海南、广东)共部署水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23项,工作性质包括基础调查、灾害预警和综合研究。共获资金7756万元。
2.4.1 主要进展及成果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作为统一的地质单元,建立了区域基岩构造模型和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查明了第四纪以来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和长江古河道的迁移演化特征,为建立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依据。
运用GMS(3.1)地下水资源评价软件,在该地区建立了孔隙承压水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实现了整个地下水资源评价过程的可视化。
查明了区域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现状、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和基本特征,建立了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之间的相关模型,评价了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初步建立了全区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的建设规划,并进行了初步实施,为满足政府和社会需求,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GIS平台上,建立了以基岩构造模型、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模型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相关信息的查询、分析、编辑和管理。
2.4.2 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
初步查明了淮河流域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组分及其分布,评价了地下水质量。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以Ⅴ类水和Ⅳ类水为主,尤其是埋深小于20m的浅层地下水,Ⅴ类水和Ⅳ类水的分布面积达54260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91.6%;相比之下深层地下水(埋深大于50m)水质较好,Ⅰ、Ⅱ、Ⅲ类水分布面积达18955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32%。
评价了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浅层地下水重度污染区分布面积16215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27.3%;中度污染区分布面积32221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54.49%;轻度污染区分布面积10829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18.3%。
探讨了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浅层地下水污染具有带状污染特征,沿污水河(沟)两侧附近浅层地下水受污染最为严重,居民患偏瘫、癌症患者较多。
初步查明了阜阳市的地面沉降现状、形成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
2.4.3 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
在全面分析和调查研究了东南沿海地区海岸变迁、海水入侵、水土污染的现状、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东南沿海地区缓变型和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和危害。
初步查明了东南沿海地区海岸环境、近现代海岸变迁及古海岸变迁特征。
根据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潜力,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开发微咸水、半咸水的思路与建议。
初步查明了海南岛东北部和西南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福建沿海地区、广西北部湾和苏锡常地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状况和成因。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地表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浅层地下水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有扩大化趋势,常州等城市郊区有机污染物检出率较高。
应用地下水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地下水流场变化,探讨了地下水污染源类型,为进一步开展该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在调查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如侵类型、方式和分布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岛西部和广西北海地区海水入侵主要由不合理的开采地下水引起,同时出现了因高位养虾所致的海水入侵。
针对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防治对策,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更新和新编了一批地质环境图件。
2.4.4 杭嘉湖平原1: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
全面查明了区内的地层、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土地利用、土壤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生态地质旅游资源等。
成功应用磁化率测试技术大面积开展了区域土壤环境评价研究工作,磁化率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能够反映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利用方式下同种土壤化学元素的差异等,采用“统一方法、分区评价”和“因子赋值、定量评价”的原则提出了一套新的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编制了一套由70余张图件组成的生态环境地质图系。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
应用MapInfo操作平台设计并开发出了“杭嘉湖平原1: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地理信息系统。
2.4.5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
在地面沉降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按照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总体规划,制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技术标准和监测技术要求,建设统一的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网,为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有效监测、综合研究以及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基础保障。目前,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平台的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的建设正在进行中。
2.4.6 沿海主要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
本着分片研究、整体综合的研究思路,重点分析研究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的区域地质构造和近代地壳活动性、区域气候与水文特征、区域地形、地貌、区域岩性结构特点、水资源条件、其他地质资源;系统梳理和归纳出东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总体效应的6类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水资源短缺和不合理开发利用、地面变形加剧、水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沿海城市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地震威胁、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及有关城市的影响。
在深入分析评价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形成的地质背景因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因素,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对城市建设和发展造成的危害及影响的基础上,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对东部地区城市化与地质环境良性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立足本地区水资源,走节水型发展道路的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方略”、“地面沉降与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协调共存”、“城市规划和建设对地质环境中某些不稳定因子的防范与协调”、“固体垃圾处填埋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协调”、“城市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滨海城市的规划、建设要适应防御海平面上升危害的需要”等对策和建议。为了确保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能够实现对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报告提出了“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环境地质专题研究和评价的力度”、“进一步拓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投资渠道”等措施。
3 展望
“十一五”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最后5年,2006年又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国土资源部总体工作部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了地质大调查工作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重点任务。主要任务是:通过“十一五”地质大调查,更新一批基础地质图件,建立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体系;完成主要成矿区带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发现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勘查后备基地;完成我国主要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初步掌握东部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科学评价地质环境,建立一套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系统;发展重大地学理论,使我国地质调查相关科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1 基础地质调查
继续开展1:25万区调修测(7幅),开展海岸带及环境脆弱区1:25万区与环境地质调查(5幅),开展武夷山、浙、皖、赣相邻区重要成矿区(带),东部重要城市及人口密集区1:5万区与地质调查和1:5万航空物探调查,以及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长江流域区域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
完成长江流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展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建设和区域性综合研究。
继续推进并全面完成上海、杭州、南京城市立体地质调查的试点工作,建立并推广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法体系。
以大区为单元开展新一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编制及系列综合编图试点。
在重要成矿区带开展新引进的航空重力、航空瞬变电磁等航空物探新参数(或综合参数)的试生产工作。建立区域物探数据库,编制1:25万(或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和航空物探测量系列图件,并对重要成矿区带进行编图和综合研究。
继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开展地质环境遥感调查和动态监测工作;在重要成矿区带,利用高精度航空相机、数字相机和POS系统,开展1:5万等航空遥感调查工作。
完成覆盖区和重要农业经济区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展重要经济区带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推动开展不同级次的土地生态地球化学评估,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全面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应用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开展有机污染物地球化学调查试验,启动有机污染物地球化学调查。
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技术等研究,在重要成矿带开展地球化学深部找矿试点工作。
3.2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坚持以铜、铁、富铅锌、优质锰、铝土矿、铬、钾盐、锡、钨、镍等为主攻矿种,开展在长江中下游、南岭东段成矿区(带)、武夷山成矿区(带)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调查,逐步缩小靶区,对重点矿产资源远景区开展评价,力争获得找矿重大突破。
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开展中浅-深部隐伏找矿方法研究、试验和试点工作,为开展东部重要成矿区(带)中浅部-深部(500~1000m)隐伏矿床找矿工作,打好基础,做好试点。
南岭地区东段:以锡、钨多金属为主攻矿种。锡矿重点围绕诸广山—万洋山岩体开展调查评价;钨矿重点在江西崇余犹、“三南”地区、赣县—于都地区开展调查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异常查证和矿点检查、重要矿产地评价工作,力争取得锡、钨找矿新的突破。对区域锡、钨多金属资源潜力进行总体评价。预期提交一批大中型矿产资源勘查基地。
武夷山地区:主攻铜、铅锌。重点开展闽中—浙西南地区铅锌矿远景区、福建上杭—云宵和江西寻乌—铅山铜矿远景区的资源调查评价。通过开展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优选一批找矿靶区,开展预查-普查,提交一批大中型勘查基地,力争取得铜矿找矿突破。
同时与中国东南大陆周边国家(地区)合作开展成矿地质条件对比和资源潜力评价,研究提出一批境外找矿远景区(带),为开展境外矿产资源潜力调查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3.3 地质环境调查评价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淮河流域平原区,以区域地下水系统为单元,以浅层地下水及其环境系统为对象,系统开展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调查,查明地下水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建立地下水水质与污染预警系统。
完成1:2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66000km2,1: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15000km2。在已建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基础上,继续开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检测与网络管理。
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主要城市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成因调查评价,查明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The Summarization in“the 10th Five-year Plan”and Prospect in“the 11th’s” of GeologicalSurvey in the Eastern Areas of China
Guo Kunyi
(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Nanjing 210016)
Abstract: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formally founded on July 16th in 1999, its primary goal is: assuming, organizing and actualizing national basal and public welfare geological survey and strategically prospect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Also supply geological basic data for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welfare service. In the past six years, under the leading of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through scientific arrangement and choiceness organizing, this item gains remarkable success and social economic profits on basic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ppraisal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and investig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by applying new theory, technique or method.

曾载淋1,2 李雪琴2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2.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赣州341000)

摘要:江西诸广山—万洋山地区是赣南新一轮钨矿找矿启动的第一个远景区,其找矿进展与成果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在系统展示自2002年“江西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实施以来所取得的资源量成果、资源潜力成果、钨矿化新类型成果以及由此带动的其他勘查资金入驻与矿权流转成果后,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主要认识,第一、本区尽管历经一个世纪的钨矿勘查与开发,但仍具巨大的钨锡矿找矿潜力,建议继续加大投入;第二,“破碎蚀变岩型”作为本区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钨多金属矿,其矿物组合独特、元素多、矿体连续、规模大,具有总结规律、逐步得以推广的重要价值;第三,区内的铜矿资源也值得关注;第四,在钨锡找矿工作中,建议推广运用: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

关键词:主要成果;新认识;钨多金属找矿;江西诸广山—万洋山

1概况

江西诸广山—万洋山地区位于赣南西部,与湖南相邻,包括崇余犹地区和遂川—井冈山地区,近年在其南部的崇余犹区开展的地质大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该区东以大余—南城深断裂与赣南的于山构造带相隔,西以诸广山—万洋山岩浆岩带与湖南的桂东-郴州地区相接,隶属于南岭构造带东段。区内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

区内地层明显分为基底(Z-O)、盖层(D-P)、断陷盆地沉积(K-E)3个构造层。其中基底地层出露面积占80%以上,盖层仅局限出露于崇义县城至铅厂、丰洲至信地一带,总体表现为高硅、高铝、低钙的特点。构造主要为深大断裂和被其切割的地块构成“二纵三横”格局。“二纵”指西华山—扬眉寺、九龙脑—营前;“三横”指内良—大余、古亭—赤土、遂川—沙地。岩浆活动包括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3个岩浆旋回。其中燕山旋回活动强烈,岩体主要表现为多期次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大岩基分布于工作区周边,工作区内为多期演化形成的岩株、岩瘤等中小岩体分散出露;岩体为富含钨、锡、铅、锌、铜等成矿元素的高硅、过铝、富碱重熔“S”型花岗岩,与区内钨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1]。

该区是赣南钨矿床(点)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一直是我国黑钨矿的最重要产地。区内已发现钨矿床(点)近180处,以往探明西华山、漂塘、茅坪、淘锡坑等大型钨矿床4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超过60万吨;以W、Sn为主的综合异常大面积分布,除对应已知矿床(点)外,仍有较多异常具检查验证的意义,并主要分布在燕山期成矿岩体周围,如:西华山—漂塘、天门山—红桃岭、蓝田—遂川、九龙脑—宝山、淘锡坑—高坌、营前等(图1)。

图1 崇余犹远景区地质矿产图

2 主要成果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江西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于2002年开始实施,至今已连续工作4年,累计下达主要实物工作量:钻探3000m,硐探200m,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400km2,下达经费:490万元,在找矿勘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1 发现并初步评价了老庵里、牛角窝、金银庵等3个中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初步估算了(333+3341)资源量。预测其远景资源量:Sn23万吨、WO317万吨、Cu60万吨

2.1.1 老庵里矿区

发现了产于东西向古亭—赤土区域性断裂带次级断裂中的破碎蚀变岩型锡多金属矿带5条,矿带长1.5~5.0km,宽1.5~46.34m,内具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地表多为构造角砾岩、挤压片理带,局部有表露矿体;浅深部为厚度较稳定、矿化连续的多金属矿体,其中V1矿带通过地表、浅部、深部工程控制,圈定半隐伏的V1-1、V1-2、V1-3共3条锡多金属矿体(图2)。

图2 老庵里矿区0号线剖面图

V1-1长400m,宽2.13~4.8m,平均品位:Sn0.271%、Pb1.089%、Zn0.367%、Cu0.287%;V1-2长1400m,宽0.91~11.9m,平均品位:Sn1.059%、Pb3.533%、Zn.219%、Cu1.327%、Ag229.37×10-6;V1-3长400m,宽2~7.2m,平均品位:Sn0.143%、Pb1.015%、Zn0.732%、Cu0.118%。为锡、铅、锌、铜、银多组分共(伴)生的矿体。

初步估算V1-、V1-2、V1-3矿体(333+3341)资源量:Sn8.0万吨、Pb+Zn52.8万吨、Cu10.3万吨、Ag1154吨,预测矿床Sn远景资源量大于10万吨。

2.1.2 牛角窝矿区

发现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石英脉型、云英岩型“三位一体”钨锡多金属矿带10多条。

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矿带(体)已发现12条,呈东西向展布于矿区中部,长0.5~5km,宽0.5~5.15m。地表为由褐铁矿化构造角砾岩、碎裂状石英脉组成的矿化标志带;往浅部、深部变成工业钨锡铜铅锌银复成分多金属矿体,现有浅、深部工程揭露的6条矿带中的多金属矿体均具品位高、规模大特点。其中V3矿带是本区主矿化带,在现有地表工程控制的5000m矿化带中,稀疏工程控制矿体长2800m,平均厚1.78m,倾向延深大于300m(图3);矿体中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属硫化物呈密切共生的团块状或浸染状分布于破碎带中,黑钨矿多呈板状集合体分布于石英脉或其角砾中,平均品位:WO30.345%、Sn0.43%、Pb3.439%、Zn2.726%、Cu1.35%、Ag126.8×10-6;估算(333+3341)资源量:WO31.1万吨、Sn1.93万吨、Pb+Zn27.66万吨、Cu6.06万吨、Ag568.77吨。

石英脉型矿带呈东西向展布于矿区东南部,有4条,其中Ⅱ号带为主矿带。该矿带地表由宽1~3cm的石英-云母脉组成,局部有1~2条宽10~20cm的薄脉,矿带长1200m,最大宽度110m;浅部出现“漂塘式”细脉带型矿体(图4)。目前已控制主要矿体2条,Ⅱ-1长1100m,平均宽2.45m,平均品位WO30.431%、Sn0.158%;Ⅱ-2长940m,平均宽2.07m,平均品位WO30.387%、Sn0.128%,为钨锡共生矿体。估算Ⅱ-1、Ⅱ-2矿体(333+3341)资源量:WO31.73万吨、Sn0.6万吨。

图3 V3矿体剖面地质简图

云英岩型矿体由于隐伏,目前深部工程少,仅个别钻孔揭露的岩体与围岩接触界面附近发现厚1.76m,品位:WO30.38%、Sn0.1%的矿体。

该矿区矿化信息丰富,矿化类型多,矿种复杂,已有重型工程控制的V3、Ⅱ号两矿带中的矿体估算(333+3341)资源量:WO32.83万吨、Sn2.53万吨,矿区内尚有未估算资源量的矿带15条,预测整个矿区钨、锡资源量都将超过10万吨。

2.1.3 金银庵矿区

矿区位于红桃岭岩体向南倾伏的前锋。在寒武系浅覆盖层下北北东向宽带状分布隐伏花岗岩带,岩带内产出“西华山式”钨矿床。已圈定出呈北东向侧列式分布的东西向含矿石英脉7组,编号矿脉68条,盲脉40余条。矿脉主要产于花岗岩顶帽以下200~300m范围内,主要赋存在0~350m标高,走向延长150~800m,倾斜延深150~300m(图5),平均品位WO30.309%~3.529%、Sn0.104%~0.811%。2004年提交的矿区普查阶段性报告,获得(332+333+3341)资源量:WO33.56万吨、Sn1.31万吨。而矿区往北东与下垄钨矿相接,往南西与樟斗、左拔中型钨矿相邻,中间区域的大垄、雷屋一带也发现了不少石英脉组,预计往这些区段拓展,整个矿床资源量可达WO37万吨、Sn3万吨以上。

图4 牛角窝16号线剖面简图

图5 金银庵矿区12线剖面略图

图6 淘锡坑矿区矿化标志带深部见矿示意图

2.2 发现了淘锡坑矿区及外围、仙鹅塘—柯树岭外围、九龙脑岩体外围、张天堂岩体外围等潜力矿区(点)10余处,预测其远景资源量:WO328万吨、Sn8万吨、Cu30万吨

2.2.1 淘锡坑矿区及外围

淘锡坑矿区以往的多次地质工作,在中西部的宝山—烂埂子区段探明WO3资源/储量1.2万吨,在东部的枫岭坑区段地表发现一系列北西向矿化标志带。近年来的地质找矿,根据脉钨矿床“五层楼”+“地下室”模式,以探索至成矿岩体为目标,在正在开采的中西部区段新增WO3资源量3.6万吨;针对地表有大量标志带的东部区段,通过深孔探索,在200m标高以下出现薄脉带钨矿体,0m标高附近还发现厚度大于1m的两条工业钨矿体(图6),预计可新增WO3资源量3万吨;矿区外围分别在南西侧牛角湾、西坑口、东坑坳3处发现较好矿化线索,预计整个矿区及外围可新增WO3资源量10万吨以上。

2.2.2 仙鹅塘-柯树岭外围

20世纪50年代对区内的仙鹅塘、柯树岭两处进行过矿区评价,提交储量WO30.33万吨、Sn0.57万吨,后长期有民采。近年在仙鹅塘东侧的塔背坑发现与仙鹅塘北西向脉组平行的Ⅰ、Ⅱ号两条脉组。Ⅰ号脉组地表已发现10余条石英脉,厚3~18cm,延长150~300m,少数矿脉中可见黄铜矿、锡石;Ⅱ号脉组地表见矿脉20余条,厚3~25cm,控制延长约400m,偶见锡石,而深部探索工程(钻孔)揭露脉幅大于5cm的矿脉27条,最大29cm,其中有10条可见钨、锡矿物分布,品位:WO30.112%~2.1%、Sn0.144%~2.72%,初步显示了由地表向深部石英脉条数增多、脉幅变大、矿化趋强的规律。预测远景资源量:WO33万吨、Sn3万吨。

2.2.3 九龙脑岩体外围

分别在岩体北侧的羊古脑、高坌、银岭,在岩体南侧的梅树坪、天井窝等地发现有利矿化线索。

(1)羊古脑:发现两组东西向含钨矿石英脉,北组长大于1200m,石英脉脉幅由东侧的围岩向西侧的近岩体部位,由4cm变为10cm、20cm,石英脉条数由5条变为7条,脉中可见黑钨矿、黄铜矿、辉钼矿分布;南组宽30m内石英脉密集分布,脉幅0.2~1cm,密度34条/米,在向西延伸至岩体中发现宽15cm、品位WO30.628%~4.66%、Mo0.216%的矿体。

(2)高坌:发现北西西向钨锡细脉带两条,北带长1km,最大宽度400m,地表密集产出宽0.05~0.2m的石英脉,肉眼可见黑钨矿、黄铜矿少量分布,浅部为较稀疏的宽0.15~0.6m的石英脉,黑钨矿呈板状晶体产出;南带长1.5km,最大宽度300m,单条脉细小,走向延长一般30~50m,可见黑钨矿、锡石矿物成脉线分布。

(3)梅树坪:在花岗岩体内接触带发现钨矿(化)体,呈北东向、北西西向两组出现,单条可见延长300~500m,宽0.3~0.6m,脉侧具较强的云英化蚀变,品位:WO30.497%~0.612%。

上述潜力矿区(点)经预测估算,远景资源量WO3大于10万吨、Sn大于3万吨。

2.2.4 张天堂岩体外围

在张天堂岩体南端内外接触带上,已发现内带含钨石英脉100余条,外带含钨锡石英脉数十条计7组,岩体型矿体2处,预测远景资源量WO35万吨、Sn2万吨。

内带石英脉为大脉型含钨锡矿脉,单条走向长50~800m、宽0.05~0.4m,延深100余米,品位WO30.48%~8.25%、Sn0.032%~1.92%;外带石英脉呈东西向群组产于岩体南西侧2km范围内寒武纪地层中,地表大部分脉宽0.3~3cm,为矿化标志带,往浅部归并为具工业意义的石英脉型矿体,宽0.16~0.35m,品位WO30.888%~11.36%、Sn0.032%~1.92%;岩体型矿体产于张天堂岩体的中南部,载体为钾化、钠化、云英岩化细粒花岗岩,黑钨矿呈细粒浸染状分布其中,构成长600m、宽400m的饼状矿体,已知矿体厚度最大10m,品位WO30.06%~0.524%。

2.3 发现了钨(锡)多金属矿化新类型

赣南以脉状黑钨矿床享誉世界,随后有了层控浸染型、矽卡岩型、云英岩型、浸染岩体型、变花岗岩型等。近年引入多期次脉动成矿观点,通过矿体容矿空间的分析,认为与裂隙同属破裂系统的破碎带同是应力释放区,它既然可充当导矿构造,在适宜的部位就可成为容矿空间;同时,根据钨的成矿机理,含钨成矿热液充填于岩体上侵扩张的原有裂隙系统后进入第一次间歇期,后期以中低温为主的含矿热液再次对其进行扩张与充填,当有构造配合时,先期的含钨石英脉被破碎,中低温热液对其进行胶结,形成复式钨多金属矿床。因此,加强了针对破碎带的钨矿找矿,并先后在天门山岩体北西侧的老庵里、岩体南侧的牛角窝等地发现了破碎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该类矿体走向、倾向延伸稳定,较之典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单矿体规模较大,并共(伴)生锡、铅、锌、铜、银等组分,具有易获取资源/储量的优势,是今后钨多金属找矿不容忽视的一种类型。

2.4 有效促进了多种勘查资金的投入,活跃了地质找矿市场,促成了矿权流转

本区的钨多金属找矿自20世纪80年代中断后,时隔10余年的2002年启动本项目以来,受勘查成果的刺激,每年的勘查资金成倍增长,2005年的找矿投入已超过了1000万元。资金来源包括地质大调查、国家资源补偿费、局商业性勘查资金、社会市场资金等,其中市场勘查投入资金已远远超过国家投入资金,大大活跃了地质勘查市场。

同时,凭借找矿成果的取得,还成功地实施了“大余县牛岭矿区”、“崇义县八仙脑矿区”两宗超千万元的矿业权流转,拉动了数千万元的资金用于各自矿区的补充地质勘查,形成了“国家资金启动→国家与市场资金勘查→矿业权流转→更大的市场资金勘查→更大找矿成果”的良性互动局面。

3 几点认识

3.1 找矿远景巨大

工作区是赣南钨矿的重要矿集区,其南部的崇余犹区历经数十年来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幸勤劳动,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钨矿床,探明储量居赣南五大钨矿矿集区之首,钨矿找矿工作程度与研究程度较高。就在这样一个地区,新一轮钨矿找矿以来的4年,仅中部两个矿田的工作,发现了中大型远景矿区3处、潜力矿区(点)10余处,估算(333+3341)资源量WO39.99万吨、Sn11.84万吨、Cu16.36万吨,提供远景资源量WO345万吨、Sn31万吨、Cu90万吨,并伴丰富的铅、锌、银资源,充分显示出其钨锡多金属矿的独特找矿优势。就其钨矿找矿远景,以矿田为单位,利用近年来地质工作取得的最新进展和以往探明储量,类比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信息得出潜力矿区数与各潜力矿区的资源量,得知该区6大矿田WO3资源远景超过200万吨,足以说明其巨大的远景。

3.2 破碎蚀变岩型钨多金属矿的发现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与找矿思路

赣南素以石英脉型黑钨矿驰名中外,建立有外带型“五层楼”模式、内带型“三层楼”模式[2],随着茅坪、黄沙钨矿床深部岩体中蚀变浸染岩体型钨矿的发现,又提出了“五层楼”+“地下室”的观点,总体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并引导了近一个世纪的钨矿找矿,成果颇丰。而近年的牛角窝、老庵里矿区破碎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巨大的规模,可能又开启了本区钨多金属找矿的新起点,该类型矿床具有矿化组合独特、矿种多、规模大的特点。笔者认为通过研究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远景,对扩大赣南地区新一轮钨矿找矿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赣南除钨矿产资源丰富外,铜资源潜力也比较大

江西素有“南钨北铜”之说,这既表明了矿产资源的分区富集特点,也提纲挈领地道出了不同区域的大宗矿产,但并不是绝对的。赣南的铜资源除目前勘查成型的独立型铜矿床较少外,与钨锡、铜锌、金银等共(伴)生的铜资源却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分布于含矿石英脉中,与黑钨矿组合成钨-铜矿体,如淘锡坑、漂塘矿区;二是赋存于破碎蚀变岩型矿体中与钨、锡、铅、锌、银或与铅、锌、银、金组合成铜多金属矿体,如会安寻远景区的铜坑嶂、湖岽,银坑地区的桥孜坑,本区的牛角窝、老庵里等矿区。关于其资源远景,目前正在评价的牛角窝、老庵里两矿区,仅估算两条主要矿体获得铜资源量16.36万吨,而预测的天门山—红桃岭、淘锡坑—高坌两矿田铜资源量为90万吨。笔者以为在重视钨矿勘查的同时,加强本区铜矿的资源潜力评价,定有意外的收获。

3.4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钨锡矿靶区优选中具有快速、高效的作用

众所周知,钨、锡的氧化物是难溶的抗风化矿种、又是比重相对较大的矿物,易于在水动力的近距离搬运下选择适宜的环境沉积下来,据此原理,过去运用重砂找矿法发现了一批钨矿床(点),但费时与不好操作为其最大缺点。取而代之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靶区优选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来根据W异常值大于320×10-6对应表露矿化体,W异常浓集中心不明显、但分布面积大、有Cu-Pb-Zn、Sb-Ag、F配套的异常组合指示有隐伏矿体的经验,发现了一批矿点,并经随后矿点检查优选出的老庵里、牛角窝、金银庵、高坌等的找矿成果证实,因此建议推广使用。

4 主要结论与讨论

第一,本区尽管历经一个世纪的钨矿勘查与开发,但现有资料及目前找矿成果显示,其仍具巨大的找矿潜力,宜保证一段时期内国家公益性找矿资金的持续投入,引导已初具规模的商业性、市场性找矿资金继续活跃。

第二,“破碎蚀变岩型”是本区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钨矿床,应作为为以后钨矿找矿获取新突破的重要方向,宜结合“五层楼”+“地下室”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总结规律,指导区域找矿。

第三,本区一直以来主要重视钨矿的找矿问题,而近年找矿成果显示,本区除钨外的铜多金属资源潜力也较大,铜作为热液矿床从高温到低温成矿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重视它的找矿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四,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钨锡矿靶区优选中具有快速、高效的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本文为地质大调查(2002~2005年)“江西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资料综合而成,属集体劳动成果。成文过程中得到教授级高工许建祥同志的热情指导,在此深表谢意。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章不足在所难免,敬请指教。

参考文献

[1]朱焱龄,李崇佑,林运淮.赣南钨矿地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406~420

[2]杨明桂,卢德揆.西华山—漂塘地区脉状钨矿的构造特征与排列组合形式.见:江西省地质矿产局编.江西省地质局钨矿地质论文集.江西省地质局科技处,1981,52~60

The Primary Achievements and New Cognitions of W Multi-metallic Ore-prospecting in Zhuguangshan-Wanyangshan Mount,Jiangxi Province

Zeng Zailin1,2, Li Xueqing2

(1. The Geoscientific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2. South Jiangxi Geological Survey Party of JBEDGMR, Ganzhou 341000)

Abstract: The area is the first perspective area of the new W ore-prospecting in the south of Jiangxi province, whose evolutions and outputs are always payed attention.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bewrites the outputs of the resources quantity, resources potentiality, new type mineralization of metal W, other perambulation inputs and mine exploitation rights which are on the move since the project is implemented in 2002. By means of analyses, some cognitions are concluded: ①Although the area has come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W perambulation and development, but it has enormous potentiality of W or Sn and needs increasing the inputs. ② “Crashed-eroded rock” as a new-type W multi-metallic ore at this district, its particular mineral combination, multi-element, contimuous bodies and large scales makes it valuable on the aspects of rules summarization and stepwise extension. ③The Cu resources also deserve attentions. ④Durng the course of W and Sn ore-prospecting, it suggests applying the outputs of 1:50000-scale water systematical sediment survey.

Key words: Primary achievements; New cognitions; W multi-metallic ore-prospecting; Zhuguangshan-Wanyangshan Mount, Jiangxi Province




赣江的流域概况
赣江流域西部为罗霄山脉,构成赣江水系与湘江水系的分水岭,由一系列北东向山脉构成,自北向南依次有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南端地处南岭东段,主要山地有大庾岭和九连山,大致走向东西,构成赣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东端也主要由若干北北东向山地构成,其南端为武夷山,系赣江水系...

江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什么
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略带平原。地质与地貌地质构造上,以锦江—信江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属华南褶皱系,志留纪末晚加里东运动使二者合并在一起。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19.5℃,一般自北向南递增。赣东北、赣西北山区与...

万洋山牧场山底到顶峰有多少公里
1.5公里。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左右。著名的井冈山位于万洋山北端。它和湖南省境内的八面山脉一起居罗霄山脉中段,与南方的诸广山脉在一个整体高地上。

湖南属于什么地形
雪峰山从城步苗族自治县至益阳境内是资水和沅水的分水岭,是湖南省东、西自然条件的分界线。 湘南有南岭山脉,峰顶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向东西方向延伸,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间盆地较多,谷地为交通要道。 湘东有幕阜山、连云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山,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均为东北―...

井冈山在哪里哪个省哪个市
井冈山的地质:1、岩石 井冈山地区的岩浆岩皆为花岗岩类,主要分布于西部,是罗霄山脉的万洋山至诸广山花岗岩基的组成部分。时代上以志留纪花岗岩为主,侏罗纪花岗岩及脉岩零星分布。井冈山的区域变质岩,主要由早古生代地层组成,均属低压变质相系绿片岩相,变质程度较低,具活动陆缘的特征,岩石类型有变...

江南的地理位置和常识
主要山脉有:湘赣交界的幕阜山脉、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和诸广山,浙西的天目山、仙霞岭,闽赣界上的武夷山脉和皖南的黄山等。其中庐山、衡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和井冈山等均为著名旅游胜地。金衢盆地金衢盆地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盆地、平原地形,包括金华、衢州两大地级市,自古以来为富庶之地,拥有“浙江聚宝...

江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什么
山地大多分布于省境边缘,主要有:东北部的怀玉山,东部沿赣闽省界延伸的武夷山脉,南部的大庾岭和九连山,西北与西部的幕阜山脉、九岭山和罗霄山脉(包括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成为江西与邻省的界山和分水岭。山脉走向以东北—西南向为主体,控制着省内主要水系和盆地的发育。多数山地由古老...

板块运动和变化的地质过程
而武功—诸广山地块地壳板片(构造岩席)则以向北西仰冲形式与湘东南地块碰撞,在临武—郴州—茶陵—吉安—上饶一带拼接,并有万洋山、东风、雪花顶等同碰撞期花岗岩产生(刘钟伟,1990)。此时期的华南微板块已北移至12°S左右,其北东部分已露出海面,成为蚀源区。而扬子陆块仍在14°S以南,其南...

赣江的源头在哪?
1. 赣江的源头位于赣闽边界武夷山西麓。2.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五条主要河流中的首位,自南至北贯穿江西全境。3. 赣江上游被称为贡水;主河道(干流)从吴城流入湖口,全长766公里,流域面积达到83500平方公里,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51.5%。4. 按照流域面积计算,赣江在长江八大支流中排名第七;按水量计算...

江西的轮廓为什么可以千年不变?
南面和广东交界处西部是五岭山脉的大庾岭(平均海拔一千米以上),东部是连绵不断的九连山脉(99个山头,最高海拔1430米)。西面和湖南交界处是著名的罗霄山脉(主峰笠麻顶2120米),也是一山连一山,如武功山、万洋山、八面山、诸广山、九岭山、连云山、幕阜山等等。北面没那么多山,但却有一条...

武陟县13613801496: 钨矿的资源状况 -
撒天中人: 钨矿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现已发现并探明有储量的矿区252处,累计探明储量(WO3,下同)637.5万t,其中A+B+C级储量232万t,占36.4%.截至1996年底,钨矿保有储量为529.08万t,其中A+B+C级储量228.11万t,占43.1%.在找矿行...

武陟县13613801496: 中国的钨储藏量还有吗? -
撒天中人:钨分白钨和黑钨,你们老师说用完的应该是黑钨. 我国钨储量占世界钨储量的41%,为82万吨;储量基础占世界的37.5%,为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我国钨储量基础中,黑钨仅为白钨...

武陟县13613801496: 江西省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个县市 -
撒天中人: 江西省的铜: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工业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三分之一.德兴的斑岩铜矿,是全省重要的铜矿,探明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67.7%;伴生的金占全省总储量的98%,伴生的银占50%以上;伴生的硫达2067.7万吨,占全省总储...

武陟县13613801496: 岩浆温度是多少? -
撒天中人: 岩浆温度:900-1400C 岩浆,地质学专业术语.火山在活动时不但有蒸汽、石块、晶屑和熔浆团块自火山口喷出,而且还有炽热粘稠的熔融物质自火山口溢流出来. 目前,我们把这种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成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

武陟县13613801496: 稀土上市公司有哪些 -
撒天中人: 稀土资源类上市公司 . 包钢稀土:稀土储量5738万吨.占世界储量62%,国内储量87%.稀土类产品年产能为53997吨.包钢集团将向公司排它性供应生产稀土精矿所需的强磁中矿、强磁尾矿.包头白云鄂博铁稀土混合矿的稀土储量占全国稀...

武陟县13613801496: 云南个旧是我国哪一名都 -
撒天中人:个旧处于 经纬度:东经102°54′至103°25′,北纬23°01′至23°36′ 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 自然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亚热带常绿...

武陟县13613801496: 江西省赣州市是世界重要的钨产地.江西红色之旅闻名全国,如安源、南...
撒天中人: 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中游,周边与江西、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湖北交界.全省东西直线距离667公里,南北直线距离774公里,总面积21. 18万平方公里.因全省大部份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湘江...

武陟县13613801496: 关于元素钫的化学性 -
撒天中人: 根据他的位置及碱族元素的通性,钫略带金属光泽(越往下金属光泽越暗),固态(熔点低),遇水反应相当剧烈,可以爆炸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