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夷陵惨败,六年后却又能再度强盛,诸葛亮是怎样做到的?

作者&投稿:表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蜀国最后会惨败?~

蜀国最早灭亡的根本原因有三个。前两个是客观原因,第三个是主观原因。我先说前两个原因,第一是夷陵之战的蜀国大败。这是第一个原因,当时夷陵之战。刘备几乎动用了蜀国的全部兵力。结果反而被吴军陆蒙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战争的惨败!极大地削弱了蜀汉的兵力与国力,很多人都认为,蜀国的地理位置不好,国力太小。是错误的观点,其实在赤壁之战,魏国大败以后。蜀国当时国军刘备任用诸葛亮,赵云等人才。占领了很多魏国的城池,在刘备夷陵之战以前。蜀国的兵力与实力并不小于魏国。但是由于刘备为了给关羽与张飞报私仇。大军伐吴国,但是最后的结果反而被吴军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如果没有诸葛亮摆下八阵图,迷住了吴国大将陆逊等吴军。刘备几乎会战死死在吴军陆逊手里。或者被吴军生擒。而且刘备回朝后。为这次战争的失败,又气又恼。不就病死这一战争,极大了削弱了蜀汉前期的刘备与诸葛亮,与赵云等多年的战果与心血。无论是兵力和国力,都受了极大的损失。在蜀汉后期,由于夷陵之战的惨败,诸葛亮只能维持输过政治,经济与战果。却没能够将蜀汉发展强大起来。这是造成蜀汉灭亡的第一个重要原因。第二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过世太早,当时,刘备病死后,整个蜀国无论是政治,兵力还是兵力战争,都靠诸葛亮一个人来维持。可惜的是诸葛亮过世太早,诸葛亮的早逝,极大的动摇了蜀国国力。在蜀汉后期,所有的军事与战争都靠姜维来维持。几乎都是姜维一个人顶着,蜀汉后期的军事与战争。可是姜维的才智远远不如诸葛亮。结果导致了蜀汉的最终灭亡。第三个也就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只听黄皓等小人的话,自己即位后整日吃喝玩乐,根本就无心发展蜀国国力。在夷陵之战惨败,与诸葛亮早逝后。蜀汉已经不堪一击,而且加上东吴北伐的失败。导致了蜀喊与东吴两国,无能合并伐魏。而且,这一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蜀国灭亡乃是天意。就像是武王伐纣一样,汉朝的气数已尽,如果再次建立汉朝,本身就是逆天而为,古话说,顺天者兴,逆天者亡!从好多蜀汉后期,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上伐魏的战争中,可以看出蜀汉的灭亡是根本的。如诸葛亮,第四次北上伐魏,本来当时就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期,但由于刘禅听司马懿散布谣言,黄皓等奸臣的话,怕诸葛亮谋反,所以,他让诸葛亮回朝。失去了这次北伐成功的好机会。还有,诸葛亮与司马懿最后一次交战,眼看大火就要烧死司马懿父子。结果天下大雨,扑灭了火。而且诸葛亮祈求天寿多活12年,点起孔明灯,只要7天之内火不灭,诸葛亮就能多活12年后,但是在第七天夜里,魏军偷袭蜀国大营。魏延向诸葛亮报信,结果扑灭了孔明灯。诸葛亮祈求天寿的失败!在三国最后,司马懿的后代统一三国。就明显了看出,蜀汉的灭亡乃天意,司马家族最后灭掉三国,建立西晋。乃是天意所在。人定胜天其实是只是人类的志向。只是说说罢了!但是天意不可违啊!这就是蜀汉灭亡最根本的三个原因

刘备对称霸天下非常的有野心,而且有“五虎将”,张飞,关羽等一些厉害的将军跟随他打天下。而且身边还有诸葛亮这位军师,按理来说应该能非常容易的称霸天下,可是刘备在夷陵惨败后,诸葛亮却把这次的失败原因归罪于已经去世的法正。而刘备也因此没有归罪于诸葛亮,所以说诸葛亮的计谋还是非常厉害的。


当年法正还活着的时候,刘备对他非常敬重,死后,也给予他非常贵重的厚葬。由此可见刘备这个人对法正是非常尊敬的,而诸葛亮也非常的了解刘备对他的感情,夷陵惨败,刘备肯定会把罪都怪给他,而他也一定会受到惩罚,且不说名声受损,而且最重要的是刘备和军队对他的信任也会因此降低,搞不好会惹来杀生之祸。


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把罪都推给已经过世的法正。因为知道刘备对法正的感情,所以即使把罪推给法正后,刘备也不能说什么,而自己又能碰巧逃过一劫,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所以拿法正当挡箭牌是个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就这样,诸葛亮把罪给了法正,成功转移了刘备和其他大臣的注意力。


所以说诸葛亮被称为一代军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明明因为自己的指导不好,布局不完善,所以才导致刘备在夷陵惨败的,本来自己是有罪的,可是因为他的巧言善变,才把罪都推给了法正,所以说他实在是非常聪明的。

夷陵之战中蜀国惨败,但是六年后蜀国却能够再次恢复实力并且能够比以前发展得更好主要是因为当时诸葛亮针对蜀国的情况制定了非常多的战略。可以说幸好当时诸葛亮顶住压力才能让蜀国恢复自身实力的。

夷陵之战战败,让蜀国大伤元气可以说即将要灭国。就在这时候诸葛亮挑起了拯救国家的重担。当时刘备为了给自己的兄弟关羽报仇完全忽视了当时的战局情况,让当时蜀国损失了非常多的青年劳动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诸葛亮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当时他劝说刘备主动与如果进行联盟。因为当时曹魏的实力非常的强大,所以孙权和刘备都不一定能够在孙权手上投的好处。刘备和孙权只能选择以联盟的方式才能与曹操对抗,要不然的话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可能性。由并且诸葛亮还决定闭关锁国休养生息。也就是当初诸葛亮闭关锁国的这个决定才让蜀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当时诸葛亮对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 

并且当时诸葛亮非常的聪明,他为蜀国创造了非常多的军事工具。这些军事工具无疑大大的增加了蜀国当时的军事实力。所以短短六年的时间里,蜀汉实现了逆袭。夷陵之战,虽然当初让蜀汉损失巨大但是经过六年的恢复蜀汉可以说完全恢复了当时的军事实力,并且应该说实力更加强大了,可以说刘备能够有诸葛亮辅佐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场大战役是东汉末年三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事,它们决定着当时天下的归属和大势的走向。三场大战都有着一个共通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胜败结果往往出乎世人的预料,每场战事的胜负走向全掌握在一个人或几个人手中。官渡之战让曹操登临天下第一诸侯的宝座,赤壁之战使得三国鼎立渐显,夷陵之战让蜀吴翻脸却在后来两者关系更近一步。夷陵惨败吹起刘备和蜀国的哀乐,一度让东吴和曹魏以为蜀汉即将灭亡,天下将走向新的一统。东吴是后悔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蜀汉灭了自己亦是独木难支;曹魏是开心的,庆幸东吴这个猪队友是自己对立方,帮自己解决了大难题。可是事情发展逐渐出乎曹魏和孙吴的预料,蜀汉竟然未灭,反而愈发强盛起来。而创造这奇迹的人正是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竟有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蜀汉昭烈帝刘备倾举国之力为关羽报仇的夷陵之战惨败,死伤青壮劳动力无数,活下来的大部分也有残疾。蜀汉人口本就较少,比不上孙吴,较占据中原地带的曹魏更是不用说了。战败消息传来,举国哗然,原先刘备连年用兵,早就引起民生凋敝,本土豪强不满,本来夷陵大战就不得益州本土势力和蜀汉朝廷大部分朝臣的支持。结果如此惨败,怎会不落井下石,人心浮动。实在是内外交困。
刘备驾崩刘禅登位后,南中蛮族和豪强先后起义造反杀地方官,要么自立割据,要么投降孙吴,反正蜀汉国内烽烟四起,乐土不再。夷陵之战最直接的影响:蜀汉领导班子,即刘备从益州外面带进来的重臣和老臣战死,原先要留给刘禅执政的政治和军事班底全赔进去了。死敌曹魏频发招降令(孙吴已经表面臣服曹魏),天下只剩蜀汉未臣服曹魏;“盟友”孙吴虎视眈眈,一面说着和议,一边又在生事使绊子。用最近特别流行的话说:我太难了。蜀汉太难了,诸葛亮太难了。
蜀汉有着天下正朔的名头,在此命悬一线的关头一点用都没有,诸葛亮一人身肩复兴汉室的重担压力,只要他点头投降曹魏,相信没多少蜀汉臣民会反对。无它,蜀汉就像风中烛火,说不准马上就灭了。这不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了,而是你身处漩涡,几乎所有人所有事都不利你。对,即便如此,诸葛亮还是没放弃,还是没放弃初见刘备的誓言: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开始一手操办复兴蜀汉的大业,先《正议》表明自己天下正朔的根本立场,怒斥篡汉的曹魏;再主动且大力地推动与孙吴结盟,共同抗击曹魏;再将国内大小叛乱一一平灭;最后,闭关锁国,休养生息。最后一步是最关键的,蜀汉兴盛、孙吴结盟和北伐中原的根本物质基础。兴修水利水旱从人、移民汉中恢复经济、打击豪强轻徭薄赋、以农为本规模种田、盐铁官卖增加国库等,这一物质基础打好打牢固,那些政治、制度、监察、军事、外交、民生、人才、经济等方面自然而然地也起来了。并且诸葛亮还为蜀汉发明创造出很多民生和军事工具。
在短短六年时间里,蜀汉实现“社会安定,物殷国富,政修民理,以弱为强”的目标,还北伐中原差点成功,就算失败也为蜀国移民来数郡人口,打得关中震响,魏明帝曹叡御驾亲征。现代很多人说诸葛亮这不行那不行,这不对那不对,但他为蜀国做出的这些功绩都是假的、史书乱说的吗?诸葛亮本来可能就是个谋士文臣政治家,但时势所逼,把他逼成一个能文能武、能发明能创造的三国全才。
陈寿在西晋年间冒着司马氏的威胁编撰一书,名《诸葛亮集》,内有一批语: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有些人,不和他身处在同一个时代,是很难体现他的伟大和厉害。因为有时文字的表达太过无力。

一方面,诸葛亮重新建立蜀吴联盟,为蜀汉赢得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蜀汉夷陵惨败后,在北有曹魏大兵压境、东有孙权荆州大军威胁,南有三郡叛乱的困难形势下,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步就是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于公元223年10月派邓芝到东吴进行修好。对于东吴来说,因为魏文帝曹丕的虎视眈眈,所以接受了诸葛亮抛过来的橄榄枝。在此基础上,蜀吴联盟重新建立,并几乎坚持到蜀汉灭亡。通过恢复蜀吴联盟,诸葛亮不需要在蜀国东线留下太多的兵力。而这,自然有助于平定南中地区的行动。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亲自率汉军,深入南中,平定南中叛乱。对于诸葛亮南征来说,不仅仅是平定叛乱,为蜀汉北伐构建一个后方这么简单。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平定南中后,诸葛亮任用了孟获等一些南中地区的将领,并从该地区挑选精锐的士兵,组建了无当飞军,以此增强蜀汉的军力。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诸葛亮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这位无疑加快了蜀汉国力的恢复。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农业、工商业的发展,也是蜀汉再度强盛的物质基础。
最后,为了保证农业丰收,诸葛亮十分重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对此,据《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史称诸葛亮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畜积饶。”由此,诸葛亮对于农业的发展,为之后北伐中原提供了粮草支持。在刘备病逝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大权。针对巴蜀之地织锦业较为发达的优势,诸葛亮设锦官,专门管理蜀锦生产。对此,晋朝左思在《蜀都赋》中用“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籯金所过”来形容蜀锦等织锦业繁盛的状况。进一步来说,蜀锦不仅自产自销,还远销东吴和曹魏,其收入成为蜀汉军饷的重要来源。综上,作为一位千古名相,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展现出自己高超的治国才能,不仅让蜀汉再度强盛,也为北伐曹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时夷陵大战以后,各个国家的兵力损失的都非常严重,但是经过诸葛亮的改革之后,蜀国是最先再度强盛起来的。

夷陵之败蜀国损伤惨重。后面诸葛亮带领下发展生产,有所恢复。但是谈不上强盛。
跟魏国和吴国比。蜀国一直是最弱的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故事概括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刘备夷陵惨败后逃入白帝城,心情忧闷,再加上年事已高,思念关羽张飞,最后一病不起。临终之前,他将诸葛亮和刘禅从成都召来,将刘禅托孤于诸葛亮。刘备告诫刘禅,不要因为小善事就不做,不要因为小恶事...

刘备夷陵之战惨败后,为何留在白帝而不回成都?
当时刘备夷陵之战惨败之后,刘备就一病不起了,再加上过度的体力的消耗和焦躁的心态,自身年纪又大,让他的病情变得越来越重。所以并不是他不想回成都,而是他的体力根本就回不到程度,如果回成都可能人还没有到,就被旅途的颠簸给吞噬了。其实刘备并不是仅因为惨败之后才一病不起的,主要是因为在...

诸葛亮在夷陵之战惨败后,为什么会早逝而不是检讨原因?
夏侯渊被杀之后,刘备从此占据了汉中之战的主动权,逐渐在汉中站稳了脚跟。曹操在夏侯渊被杀后,大惊失色,于是亲征,得知是法正献计取汉中,因而感慨叹道:“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结语 在刘备夷陵之战惨败后,借给诸葛亮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公开埋怨皇帝刘备的。然而,夷陵之战的...

夷陵之战简介
再加上他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浑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的历史背景 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

夷陵之战中蜀军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吴蜀之间爆发的夷陵之战,影响着三方格局的态势,可以说此战之后,蜀汉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诸葛亮北伐也没闹出多大的动静,吴蜀联盟也变得极其脆弱,虽然魏国没有趁机实现一统,不过这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关于夷陵之战,刘备率主力精锐东征,最后落得的惨败的结局,这场发生在221年七月至222...

蜀汉在夷陵之战惨败,曹丕怎么不趁势灭蜀?
因此,当夷陵之战爆发之时,由于曹魏内部尚不稳定,曹丕实际能够动用的军队并不多,因此他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灭掉哪国,目标仍是为了争夺荆州,从而为将来南下做准备,这点从其之后的进攻,以及曹丕亲自坐镇南阳便可看出。因此,荆州最后落入谁的手中,谁便是曹丕进攻的对象。原因之二:主力军队已经东移,...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为何留在白帝而不回成都?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留在白帝城一是为了阻挡东吴的追兵,二是为了给东吴制造压力,谋求最大的利益,最后则是因为身体不适,所以不得不留下了。在夷陵之战战败以后,刘备仓皇撤退到白帝城,而东吴大军也跟着追了上来: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此时蜀军刚刚大败,...

夷陵之战的经过如何?刘备为何会惨败呢?
说夷陵之战刘备的败局,得先说到赤壁之战。当年赤壁一战,周瑜用计一把火烧掉了曹军七十万大军,曹操狼狈出逃,败走华容道。多年以后陆逊也是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七十万大军。刘备苦心孤诣二十年的的人马就这样被烧没了。这就是夷陵之战,三国时刘备死前的最后一战。那么这一场夷陵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

刘备夷陵惨败后,诸葛亮为何让法正“背锅”呢?
要知道,诸葛亮在加封丞相之后,已经成为了蜀国的二号人物,如果他站出来反对刘备,或者给刘备一些提醒,或许能改变夷陵之战的最终结局,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可偏偏诸葛亮的态度却耐人寻味,他既不支持也没反对。究其原因来看,一方面是诸葛亮不愿冒着触怒刘备的风险,也损害自己的利益。当时公然顶撞的...

蜀国伐吴的详细过程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

新荣区19874639174: 夷陵战败后,蜀汉真的没有回天之力了么? -
妫咸利肝: 其实夷陵之战的失败只是让蜀汉败亡得更快而已,曹操之所以多次惨败皆能东山再起,是应为他控制的地方是在北方.华夏文明的起源是在黄河流域,所以宋代以前南方和西南都是蛮荒...

新荣区19874639174: 诸葛亮在担任蜀国丞相后第几年蜀国复兴 -
妫咸利肝: 其实在吴蜀夷陵之战时,就是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那战,西蜀几十万精锐士兵都死了,此战已经动摇了蜀国国本,蜀国再没有恢复过来,虽然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但是以攻为守,不是真的强大

新荣区19874639174: 话说夷陵之战以后,蜀国是不是已经注定了失 -
妫咸利肝: 不是.夷陵之战后,蜀汉兵力是大损.但之后有一个国力增强期.就是在诸葛南征之后.在南征前,南中地区只是名义上是蜀汉地盘.不服蜀汉调遣.实际很多资源,蜀汉用不上.而南中地区是现在云南,贵州以及四川西南部很多地方.在南征后,这些地方,就能为蜀汉所用.综合国力大增.

新荣区19874639174: 夷陵之战为什么不是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
妫咸利肝: 没有改变当时的格局,也即没有决定性的意义.淝水之战不仅挽救了东晋,还直接导致了前秦的崩溃,而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而夷陵之战虽然给蜀国以重创,但蜀国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诸葛亮的励精图治下国力逐渐回复,继续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新荣区19874639174: 东汉到三国鼎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
妫咸利肝: 1、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封建军事集团之间兼并战争曹操统一北方 2、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3、220年曹丕魏国都洛阳 4、221年刘备蜀国都成都 5、222年孙权吴国都建业(今南京) 6、230年吴派卫温到夷洲(今台湾) 7、263年蜀国灭亡 8、265年司马炎西晋都洛阳 9、280年西晋灭吴后统一南北 以上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要知道更详细的,去看看《三国志》吧

新荣区19874639174: 夷陵战役后刘禅即位蜀汉政权大不如前,为何仍成为曹魏的最大威胁,甚至履犯祁山,仅仅因为诸葛亮? -
妫咸利肝: 蜀伐魏,魏只能用一半兵力对付蜀,吴再伐魏的话,魏国就吃不消了.蜀伐魏之心不死,吴可趁机偷袭魏,所以蜀国成了魏的最大威胁,诸葛亮北伐是为了稳定人心,大家齐心伐魏,人心就稳了.蜀国建国之初基础不牢

新荣区19874639174: 诸葛亮的一生有哪些军事活动?
妫咸利肝: 1.隆中决策,三分天下 东汉末年,封建王朝在黄巾起义的冲击下已是摇摇欲堑,豪... 孙权遣使求和,刘备不允,结果在夷陵被 吴将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回.蜀国自此元...

新荣区19874639174: 蜀汉政权由兴盛到衰落的转折点是什么?
妫咸利肝: 1关羽失荆州,蜀汉开始衰落.2刘备夷陵之战失败,蜀汉不可避免衰败.3诸葛亮去世,蜀汉已走下坡路.4243年蒋琬去世,257年费祎被刺杀.蜀汉政治上无人,灭亡必然.5姜伟连年出兵,加速灭亡.

新荣区19874639174: 历史真相 - 正史中的诸葛亮谁知道正史中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
妫咸利肝: 一楼说的太离谱,不知道从那里粘贴来的答案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的太过于神... 他出使江东,才是他的第一个任务,后来一步一步受到提拔,慢慢的成了蜀国政权的...

新荣区19874639174: 东吴连折三位五虎上将从而导致后期没能统一?还是夷陵一战中战死七十多万、元气大伤,从而没了统一的根基? -
妫咸利肝: 蜀国出兵的路径只有三种,一个是北上汉中,一个是荆州,还有一个就是子午谷.荆州被同盟的孙吴占据,而汉中是魏国重兵囤积,子午谷则是小道.荆州的丢失导致蜀国直接被困住了,以及夷陵之战的大批壮年人口的死亡,这应该是蜀国无法振作的原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