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和唐太宗共同的治学态度是什么 (在渑水燕谈录和送东阳马生序中)

作者&投稿:褒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以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从历史的功能来看,主要有两点:1.以史为鉴,指导未来,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历史的受益者来看,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一个是历史对于个人和企业的作用,一个是历史对于国家的作用。

先说以史为鉴,指导未来。先拣最功利的来说,MBA教学应该当之无愧,MBA的学生学习为的就是将来挣更多的钱,这应该是最务实的了,那么他们学的是什么呢?福特、泰勒、本田宗一郎、戴尔这些或远或近的人物们的发家史,不就是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的经典案例么?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够加以保存、整理和提炼,然后将精华传播于世人,那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历史其实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善加处理,为我所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必将受益无穷。当然,这里很多朋友提到了历史研究的人为性。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个人使用历史的层面来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主观的东西更要注重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说曾国藩,你说是坏人,他说是好人,有什么意义么?他又不是我的邻居,既不会给我钱,也不会剃我的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看他的言行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为什么说好,为什么说坏?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再说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单纯的为自己生在中国而感到骄傲。因为人与人其实是平等的,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那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不代表我们这一代是中国人,我们就比别人更优越,更不代表我们比别人聪明,比别人能干。学习我们的历史,决不是让我们拿去向别人炫耀的。但我们也有值得骄傲的东西,我们应该为我们有勤劳智慧的祖先感到骄傲,对于自己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明天充满信心;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的国家。从国家使用历史作为工具的角度看,国家有必要向全体国民灌输历史,从而增强人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和整体的凝聚力,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我们仍要保护和发掘它们的原因,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所共同的历史渊源,是维系我们之间关系,增强彼此认同感的坚实的根基。此外,站在整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们学习历史也是为了了解我们周围的邻居,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历史从字面上看的意思是发生过的事情,通过文字记载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得后人可以对此有所了解。
我认为:
历史的存在可以让我们知晓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在出现相似情况时可以进行参考,使得我们少走弯路;
可以让我们从中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可以给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上的支持,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人们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面对困难时众志成城;
可以坚定我们的目标,在对未来彷徨与不确定时增强信心,确保不会迷失自己的道路;
可以从中汲取知识,更加从容地面对挑战。

历史主要起的是参考作用,他的作用是无形的,究竟是助益还是阻碍要看是被如何理解如何使用。在我看来,逃避历史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出于维护和谐的需要,可以是出于维护政权的需要,也可以是为了通过行为来获取更高的利益或是其他理由不一而足。

宋濂和唐太宗共同的治学态度是治学需要虚心请教并且持之以恒。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到: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其他人之过哉。”就写出了宋濂的治学态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在《渑水燕谈》中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

可见他们二人共同的治学态度都是虚心请教。

扩展资料:

《送东阳马生序》的创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人勤奋。

此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作者赠他这篇文章,是以勉励他勤奋学习,但意思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中引申而出,婉转含蓄,平易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硕德长者对晚生后辈的殷切期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渑水燕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有这么一句经典“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其他人之过哉。”就写出了宋濂的治学态度。
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他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戒。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有这么一句经典“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其他人之过哉。”就写出了宋濂的治学态度。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大脚皇后,她是谁的皇后?
她生前,朱元璋褒奖她,比诸历史上的贤后唐太宗长孙皇后,为她父亲起坟立庙;她死后,朱元璋不再册立皇后,表示对她的敬重和怀念。这一对同甘苦共患难的夫妇,互相眷恋,互相体贴,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丈夫多妻妾,她的生活还是完满的。 《明史》赞扬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的确,在封建时代,她是贤妻良母的典范...

西游记的经典故事
太宗梦龙王求情,许之,命魏征入朝随侍,使其不能斩龙。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观音让悟空请天神昂日星宫,治好八戒、悟空之伤,又现出大雄鸡原身,吓死那怪,原来是一母蝎成精。

求10篇初一文言文阅读和10篇课外记叙文阅读题 (100悬赏!快的加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1分)(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3)濂具以实对 具: (4)间问群臣臧否 臧否: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八)1.(3分)(1)C(应为“治”)(2)①适宜,恰当;②正义。(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2...

“顿首”、“雅正”各是什么意思?
“顿首”:1.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2.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雅正”:1.典雅纯正。2.方正;正直。顿首,读音:[dùn shǒu]语出《史记·周本纪》:“西周君饹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雅正 ,读音:[yǎ zhèng]造句:1.在唐太宗的礼乐文化观和文学思想中共同贯穿了雅正...

林姓来源及名人啊
据史料和林姓家谱所记,比干墓、庙受到历代帝王重视和保护,主要有武王封墓、魏孝文帝建庙、唐太宗下诏封谥、宋仁宗为《比干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他们把比干称为“三代孤忠”、“亘古忠臣”、“浩然正气忠良臣”,每当春秋两季,用“太牢”、“少牢”之礼...

客家人是指哪里人啊?
这让我想起了唐朝魏徵上疏给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话:“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所以说,客家人的事业要做大做强,势必要固根强本。 一、 难道真的要做“客”吗? 中原不但是客家人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根。相传人类始祖伏羲就在河南沁阳市西北的太行山南麓,与女娲...

求一部电视剧.忘了叫什么了
白蜘蛛精 曾志伟 饰 菩提老祖 袁洁莹 饰蛇妖 张茜饰素素 吕颂贤 饰 二郎神 黄一飞 饰 牛魔王 谢霆锋 饰钟馗 罗家英 饰 太白金星 梁家仁 饰李靖 高雄饰 唐太宗 胡静饰 女儿国国王 徐熙媛(大S)饰 雪魄大仙 李珊珊 饰 七宝罗伞 第1集 孙悟空自石头爆出后,救了猴子爆缸爷孙一命,又打败猴王,成为花果山的新...

各位知道欧阳这个姓的来历吗?现在中国能有多少姓此姓的人呢?
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为避暑之所,以山有九重,改名九成。六年得泉,命魏征作铭,欧阳询书刻石,称《九成宫醴泉铭》。永徵二年改万年宫。乾隆二年复旧名。 鲤郡分支绵世泽; 蚶江衍派振家声。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岛)欧厝村欧阳氏宗祠联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福建省泉州市蚶江欧阳氏五世裔欧阳文卿...

季羡林被国内外称为什么?
《um问题-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一个例证》、《中印智慧的汇流》、《唐太宗与摩揭陀-唐代印度制糖术传入...与此同时,季羡林兼治梵文文学,翻译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

欧阳修谥号什么
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唐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

巴彦县18520129979: 宋濂和唐太宗共同的治学态度是什么 (在渑水燕谈录和送东阳马生序中) -
丁京同奥: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有这么一句经典“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其他人之过哉.”就写出了宋濂的治学态度. 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他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戒.

巴彦县18520129979: 宋濂和李密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
丁京同奥: 宋濂和李密在学习上的共同点:学习要有勤奋的精神.宋濂当时吃不饱、穿不暖、没书看,跑到很远去借书看.问老师个问题还要看脸色.宋濂那种勤奋学习的精神 牛角挂书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 原文: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

巴彦县18520129979: 范仲淹和宋濂都是宋朝名士,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
丁京同奥: 宋濂是明朝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 1.他们都是大文学家 2.都是自幼家境贫寒 3.都是勤奋好学,都曾远走求学 4.都是国家的元老重臣 5.都颇为正直清廉

巴彦县18520129979: 宋濂和邴原小时候都是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 -
丁京同奥: 宋濂,目的性明确,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师,虚心求教.而邴原,中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

巴彦县18520129979: 宋濂和王冕有什么共同点、?
丁京同奥: 宋濂和王冕都是小时候贫穷,都是属于那种买不起书也上不起课堂的孩子,但是他们为了求学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们后来成功的基石.

巴彦县18520129979: 宋濂能够成为一代大儒,离不开他从小“幼时即嗜学”的品质,以及成人后的什么的刻苦精神 -
丁京同奥: 宋濂能够成为一代大儒,离不开他从小“幼时即嗜学”的品质,以及成人后的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的刻苦精神

巴彦县18520129979: 宋濂和孔子在读书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
丁京同奥:[答案] 宋濂他一生刻 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

巴彦县18520129979: 如何看待宋濂尊师的方式? -
丁京同奥: 我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成年以后,“益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宋濂“以中有乐为足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但是,宋濂的尊师方式,我有些不同意.他尊重老师固然重要,但也没必要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而我个人认为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师错,学生也错,学生没有反驳的机会.所以,我们当遇到老师有错误的时候,应该大胆、有理、有礼地向老师提出,这样,我们才可以和老师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

巴彦县18520129979: 我们应该向宋濂和邴原学习什么 -
丁京同奥: 我们应该向宋濂学习的是虚心求教,刻苦学习,不畏艰难的精神,向邴原学习穷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勤奋学习的精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