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设空城计为什么让士兵在城门口扫地

作者&投稿:释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时候为什么让士兵在城门口扫地

三国这段前后长达100年的历史除了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比如刘关张,吕布,曹操,周瑜等等人物之外最精彩的就是一场又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了。比如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可以凭借手上5万大军击败袁绍30万大军后鲸吞河北,成为天下间最强大的诸侯;比如赤壁之战时刘孙联军可以凭借一把火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烧成灰烬,这场战役也成就了诸葛亮和周瑜的威名,同时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还有诸葛亮对阵司马懿时摆出的空城计,让司马懿率领的大军退兵。

事情还得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说起,经过几年的修生养息,蜀国已经从夷陵之战失败中走了出来,此时兵精粮足,而且魏明帝刚上任,国内权力交接的时刻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诸葛亮点齐兵马,蜀军浩浩荡荡地朝祁山杀去,以马谡为左翼驻守街亭要塞,以赵云为右翼攻略城池,诸葛亮自己坐镇中军指挥。得知蜀军犯境的魏明帝连忙让司马懿抗敌,两军开始交战。

马谡身为蜀汉大臣马良的亲弟弟,从小熟读兵法而且极为聪明,诸葛亮十分看好他,想把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但因为年轻而且缺乏独自领军的能力,诸葛亮派王平做他的副手,吩咐两人一定要守好要塞,两人点头应允。出掌兵权的马谡觉得自己的时代即将到来,非常迫切地想打一个漂亮的胜仗来证明自己。于是不听王平的劝阻私自上山导致被魏将抓住机会夺走要塞。

丢失要塞的蜀军仿佛丢了盔甲了一样,诸葛亮的中军一下子就暴露在十万魏军面前,司马懿赶紧率军前来支援。诸葛亮不得已只能率中军的几千老弱残兵和众多文臣退守西城。思考许久的诸葛亮决定摆出空城计,并让四名士兵在门口扫地,自己坐在城上弹琴。此时司马懿大军已经杀到城下,魏国将士非常亢奋说要攻城生擒诸葛亮的时候,他却说城内有埋伏,赶紧命令大军退兵,于是自己先跑了,这是为何?

原来诸葛亮安排士兵扫地的原因是要向司马懿表达“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意思,4名士兵则是谐音“死”。意思就是假如你管得太宽了,回去的话只有死路一条。当时司马懿大权在握,魏明帝极为忌惮和猜测他,但因为有了诸葛亮这个敌人,不好对司马懿下手。但假如诸葛亮兵败身死,那司马懿回去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同样智力超群的司马懿看明白了诸葛亮的暗示,于是火速退兵。




空城计的故事
琳琅故事会

诸葛亮的空城计到底怎么回事呢?
他的儿子司马昭说:“为什么要撤退?”司马懿说:“诸葛亮一身都很小心谨慎,从来没有尝试去冒险,不是你这样的人所能了解的。”诸葛亮看见魏国的军队撤退了,供手大笑。 所有将领心里仍然还害怕着呢。 3. 初中七年级第13课《空城计》的翻译 空城计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

空城计的故事谁知道?
【诸葛亮的空城计】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

空城计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要有故事的原内容)
【诸葛亮的空城计】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

谁看过“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啊?!快告诉我里面有什么精神或者含义...
【诸葛亮的空城计】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

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能下退敌人?
生性多疑是一方面 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有意神话诸葛亮的一种写法 实际上 司马懿知道 如果就这么轻松的灭了诸葛亮 它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诸葛亮一被灭 司马懿的军权就会被收回 这对司马懿为晋朝的开启有很大影响

简要概括空城计文言文
2. 概括空城计的内容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

为什么诸葛亮施空城计而司马懿不杀进去?
聪明的司马懿选择中计则是对魏军最好的交代方法,而放走诸葛亮则是他真正的目的。事实上空城并不是计,只是诸葛亮劝退司马懿的一个隐秘方法。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09 17:39 空城计——孔明智设空城计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三国时期,谙...

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快,大约两百字左右
马谡丢了街亭,由于大军离此较远,短时间内,难以回援。诸葛得知之后,立马将天水、南安、安定三城的人口物质掉走,其余各部皆隐于西城之外山谷之中,其中关兴张苞鼓噪呐喊,以为疑兵,张翼姜维则潜伏其中,伺机而动。西城之中仅余五千老弱残兵,且其中2500人已拨去调运物质。司马15万大军近在咫尺,诸葛...

是谁设计了空城计的?(《三国演义》)
到底是谁设计的空城计谁也说不准...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永康市19767433084: 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什么
彤殃泛敏: 其实这是个虚设的情节,正史根本没有此事.是作者为了渲染人物增加色彩而杜撰的.但从其中我们也不能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使后人对其二人的智慧进行了长期的辩论.大多数人认为诸葛亮充满智慧,运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而极少数人则认为是司马懿更具智慧,留着诸葛亮这个对手,好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强大的对手的存在,就会长期被曹姓皇帝所重用的目的,使自己长期占据重要位置,以便培养自己的势力,达到司马家族最终获得最高权力的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永康市19767433084: 诸葛亮为什么用空城计? -
彤殃泛敏: 因为那时候诸葛亮守的城没兵了,只能用空城计,至于为什么司马懿兵临城下还不杀诸葛亮,不是因为司马懿笨,其实司马懿的城府比诸葛亮还深,那时候要杀诸葛亮根本不用进城,用箭就可以就射死他了.真正的原因是:如果诸葛亮死,司马懿也活不了,因为曹操临死前跟曹丕说,一定要提防司马懿,而诸葛亮又是魏国的心腹大患,曹丕之所以不杀了司马懿是因为要利用司马懿去杀诸葛亮,诸葛亮一死,司马懿就死,所以司马懿就撒了个弥天大谎,说诸葛亮城里有兵. 打得好酸啊.

永康市19767433084: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原因是什么? -
彤殃泛敏: 由于马谡失街亭,导致蜀军丧失了军事要地,不得已而退兵.司马懿领兵追击至西城,诸葛亮手下兵力都被分派出去,此时已没有可以御敌之兵.所以,大智大勇地摆了一招空城计.

永康市19767433084: 诸葛亮为什么使用空城计? -
彤殃泛敏: 《空城计》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带领十万兵马绕开蜀国大队,直奔诸葛亮的驻地阳平.当时阳平城里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大多都是文官,大家都很惊慌,只有诸葛亮...

永康市19767433084: 诸葛亮为什么要用“空城计” -
彤殃泛敏: 因为那时候诸葛亮守的城里只有老弱残兵了,靠他们是守不住的. 所以,用空城计来骗司马,以为有埋伏,吓退司马懿

永康市19767433084: "空城计''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怎样的? -
彤殃泛敏: 简单的来说,当时诸葛亮的大军不在,手下就有几千人,司马懿带了几万人来攻城.要知道那么小的一个县城和那么点人,抵抗肯定是死路一条.于是诸葛亮就让大开城门,派几个人扫扫地,自己带俩小书童在城墙上弹琴.再派几个将领带着几百人在山上摇旗.司马懿来了一看,就以为诸葛亮有埋伏,没敢进攻就自己跑了. 其实这就是一种惯性思维,司马懿等人眼中,诸葛亮一生都是非常谨慎,不可能落到没兵的地步,而且又是诡计多端,多次让司马懿吃亏,所以他不敢进攻.诸葛亮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才会这么做.要是司马师带兵,诸葛亮早就跑了.

永康市19767433084: 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前因后果. -
彤殃泛敏: 司马懿包围了诸葛亮在的城池,诸葛亮手下只有2000人,而司马懿有60万大军,诸葛亮命令所有将士隐蔽在城中,只令几个士兵装做百姓扫大街,司马懿见到,以为城中有埋伏,就退兵了.

永康市19767433084: 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 -
彤殃泛敏: 《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其情节为 街亭 失守, 司马懿 大军直逼 西城 ,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 疑有埋伏,遂退兵.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

永康市1976743308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敢用“空城计”理由是什么? -
彤殃泛敏: 早就听说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人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可谓智勇双全.今天,我看到一本书上有《空城计》这个故事是写诸葛亮的,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之后,准备撤离西城县....

永康市19767433084: 空城记究竟讲什么
彤殃泛敏: 【古兵法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原文今译】 兵力空虚时,愿意显示防备虚空的样子,就会使人疑心之中再产生疑心.用这种阴弱的方法对付强刚的敌人,这是用奇法中的奇法. 【出处译文】语源不可考.历史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