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

作者&投稿:羊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读:本篇白描临别频频回首依依不舍和独倚高楼望断天涯的情景,抒写送别和别后无限思念的深情。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①,芳郊绿遍②,高台树色阴阴见③。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④。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①红稀:花儿稀少。

  ②绿遍:草多而茂。

  ③阴阴见(xiàn):显露出浓绿树荫。

  ④游丝:欲散未散的香炉轻烟。

  翻译:

  小径红花渐落稀疏,而芳草却将郊野绿遍,看树色中的高高楼台,隐隐约约可见。春风不解人意,咋不把杨花给我留住,却让它迷蒙乱飞舞,任其扑打行人的面部。

  青翠的树叶丛中,藏有黄莺儿在唱歌,红色的帘幕隔外,有燕子在梁间呢喃咕咕,炉香升腾一缕缕,静静地追逐游丝而旋转。饮过闷酒做一场愁梦,醒来时,斜阳已经照在庭院深处。

  【译文】

  小路边的红花日见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绿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边,静静的炉香随着游丝旋转。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评点】

  这首词描绘的是晚春景象,表达了词人面对时光匆匆逝去的无奈和哀伤,是一首伤春词。

  词的上半部分写郊外的春景。词人的画笔从近处到远处,从低处到高处,层次分明地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春天的图景:近处,幽幽小路,点点红花;远处,漫漫绿草,茫茫天际;低处,亭台楼阁并立;高处,排排绿树幽森。“红稀”、“绿遍”、“树色阴阴”,这样的景色暗示着春已将暮。“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通过飘飞的杨花,更是点明时间和节气。在这里,肆意飞舞的杨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象,而是饱含了词人的思想和情感,它们铺天盖地,把行人搅扰得不得安宁,让行人的心中更添忧愁。一方面,词人是在告诉我们,美好的年华已然过去,为下文作了铺垫。其实这些景物本是无情的,只是人太多情了,个中凄凉,怎不让人伤怀?另一方面,词人又刻意点明杨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无拘无束地漫天飞舞,似乎丝毫不知疲倦。从整体上来看,上片虽然写的是暮春的景色,但词人丝毫没有表现出常见的颓废情调。

  词的下半部分写身边的春景。“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由外而内、由远而近,把田野到庭院的暮春景色勾画出来。前两句一外一内,过渡自然妥帖,把上下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中“藏”、“隔”两个字用得尤妙,尽现树木的.茂盛和庭院的幽寂。“炉香”句则把视角转换到室内。“逐”、“转”传神地写出了炉香缭绕上升的一系列变化,看起来似乎是在描写动态的景物,其实,词人正是通过这些动态,来反衬此时屋里的寂静,同时也是在写自己的愁闷心情。最后两句“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宕开一笔,写自己梦醒酒消的时候,已经是日暮时分了,并由此说明,自己之前所绘之景都是梦境,而这梦境正是由浓浓春愁而引起的,于是词人不由得发出了寂寥凄凉的感慨。

  这首词清幽委婉,平而不淡,含而不露,意境深远。

  [简析]

  这是一首写暮春闲愁的作品,上阕写暮春景色,蕴含淡淡的闲愁,将大自然春之气息表现的淋漓尽致,下阕进一步对愁怨作铺垫。全词以写景为主,以意象的清晰、主旨的朦胧而显示其深美而含蓄的魅力。

  踏莎行①

  晏殊

  祖席离歌②,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④。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注释]

  ①踏莎行: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芳心苦》、《惜余春》、《踏雪行》等。

  ②祖席:古代出行时设筵席以祭路神,称作祖席,后泛指饯行酒席。

  ③香尘:落花满地,旋碾作尘,尘土也带花香,故称香尘。

  ④棹:木桨,指代木船。

   翻译:

  饯行的宴唱着离别的歌,那是长亭摆下分别的席宴。(之后我们依依惜别,)落满花瓣的路上飞起尘埃,隔断了我的视线,我仍然念念不舍频频回望。我孤单的马在树林的隐映中嘶鸣,无奈离人的船随波转旋。

  画阁里我魂已消散,独倚高楼极目望穿,见斜阳只知平波送远,不知留人念眷,离愁无穷无尽,既使我把天涯地角寻思找个遍,(也难解我的忧伤和思念。)

  【译文】

  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

  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评点】

  本篇白描临别频频回首依依不舍和独倚高楼望断天涯的情景,抒写送别和别后无限思念的深情。

  上片写饯行的情景,表现双方难舍难分的情意。“祖席离歌,长亭别宴”写饯别,古人出行前须祭祀路神,故将饯别酒宴称之为“祖席”;“长亭”是古时送别的地方;“离歌”与“别宴”指的是同一事,“祖席”与“别宴”也是同一个意思,词人如此重复描写,是为了渲染分别,突出送别的场面。“香尘已隔犹回面”写的是两人刚分别时的情景:落花满地,连尘土都染上了芬芳的栖息,它遮住了视线,但离人仍频频回首。“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分别从送行者与远行者两方面写离别:“居人”的马好像也懂得主人的不舍,隔着树林仰天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马嘶”、“棹转”侧面烘托出两人别情之深。

  下片描写送行者对行者的思念,登楼远眺,引出无尽的哀愁,表达了缠绵无尽的相思之情。“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居人”登上画阁却黯然魂消,上了高楼望断天涯,却看不见“行人”的小船,只看到“斜阳只送平波远”,离恨之情更增。此两句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承接上句的“平波远”,写出“居人”的思绪,他站在那里,看着眼前的碧波,油然而生的离愁使他联想到世间无穷无尽的离愁,于是肆意放纵自己的想象,让心随着渺渺平波而去,绕遍天涯地角寻他个遍。“天涯地角”将相思之情抒写到极致,含蕴无尽,表达出缱绻缠绵的深情。

  全词融情于景,情境如画,向读者勾勒出一幅春江送别图,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语言含蓄婉转、平易而意旨深曲。

  [赏析]

  此词咏别情。从饯行的酒筵破题,再写长亭离恨。“香尘”句以细节的生动,突出“行人”的深情。接着“居人”、“行人”一个对仗句式,描绘出匆匆离别的一幅感人画图:匹马映林嘶鸣,行船漾波远去。马嘶声久久在林中回荡,江面上余波涟漪渐渐向四周消散,离别的情思,别后的寂寥使人难耐……下阕集中写“居人”的苦苦思念。一人呆坐空寂画阁,无法排解别愁的折磨。出阁登上高楼眺望,看到的只是夕阳和江波……这离愁就像流逝的江水无穷无尽,无法排遣。




《踏莎行》的全词是什么?
全诗是:“我访故人明月下,灯花人面相映红。一朝凤雏啼春晓,万顷河山清平中。总角藏酿君莫饮,经年归来与兄逢。人生何必常相伴,遥以相思寄东风。碧野朱桥当年事,又复一年君不归。除却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全诗赏析:“犹记多情”句,这几句很明显是怀人的,怀念的应该是一位与秦观有...

纳兰性德《踏莎行·月华如水》鉴赏及译文参考
直怪责自己,辜负了那美好旧时光。生活安逸美满的时候,总觉月是圆的,殊不知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幻着样子,终有一天,会被黑夜吞噬。那时才知,见得到圆月之时,认为那是理所应当,都没能记住它的美满。回忆起来,总觉得遗憾。全词哀婉曲折,百转千回,令人动容。《踏莎行·月华如水》创作背景 赵秀亭...

晏殊的诗词《踏莎行•小径红稀》赏析
《踏莎行•小径红稀》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赏析】词的上片主要描写郊外的暮春景色。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典型的芳郊暮春图。其中“红稀”、“绿遍”...

踏莎行·一别芳容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一别芳容,五经寒暑。回文欲寄无鳞羽。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梦破南窗,愁肠万缕。那听角动城头鼓。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宋代·李之仪《踏莎行·一别芳容》 踏莎行·一别芳容 一别芳容,五经寒暑。回文欲寄无鳞羽。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梦破南窗,愁肠...

晏殊的词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翻译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三、出处 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求晏殊的5首诗 并鉴赏
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三)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注释】①红稀:花儿稀少。红,指花。②阴阴见:暗暗显露...

悲伤的诗
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莫,莫,莫。

表示忠心的诗句
16、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17、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1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19、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20、妾似...

描写残荷的诗词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枯荷:指枯萎的荷叶 拓展诗句赏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

《全宋词》张先
踏莎行(中吕宫)波湛横眸,霞分腻脸。盈盈笑动笼香靥。有情未结凤楼欢,无憀爱把歌眉敛。密意欲传,娇羞未敢。斜偎象板还偷睑。轻轻试问借人麽,佯佯不觑云鬟点。感皇恩(中吕宫)万乘靴袍御紫宸。挥毫敷丽藻,尽经纶。第名天陛首平津。东堂桂,重占一枝春。殊观耸簪绅。蓬山仙话重,霈恩...

西城区18480512271: 踏莎行 晏殊 译文 -
运朋美洛: 踏莎行 ·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

西城区18480512271: 晏殊<踏莎行>译文、 -
运朋美洛: 小路两旁的鲜花多已凋残,清香四溢的郊野已经被翠绿染遍.高楼台榭边,绿树已成荫,遮挡得楼台若阴若现.春风不懂得管束柳絮,迷迷蒙蒙地扑打着行人的脸面.翠绿的树叶里有黄莺藏身,大红的篱笆墙把燕子阻隔在外边.香炉中烟雾缭绕,恰似那游丝般向上盘旋.酒入愁肠,一觉睡醒,日暮的阳光已经斜照在深深的庭院.还要什么,说把

西城区18480512271: "踏莎行.小径红稀"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
运朋美洛:[答案]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赏析】 小词写春光流逝所触发的淡淡轻愁.上片展示花谢春残、绿叶荫森的郊...

西城区18480512271: 踏莎行 晏殊 赏析 细草愁烟 幽花怯露 凭栏总是销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 时时海燕双飞去…… -
运朋美洛: 用“怯”来描写花晨露中的感受,表面上说的是花和草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全词通过写景抒写离愁、思念和慨叹,充满了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此词以凄婉温润的笔调,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深微幽隐.

西城区18480512271: 踏莎行,晏殊 -
运朋美洛: 踏莎行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踏莎行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

西城区18480512271: 晏殊的踏莎行 赏析?求求~ -
运朋美洛: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我给你两个版本 都蛮好的 可以帮助理解【赏析一】...

西城区1848051227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踏莎行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 -
运朋美洛:[答案] (1)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2分.“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1分;“惋惜”或“惆怅”或“感叹”1分.](2)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

西城区18480512271: 《踏莎行》晏殊
运朋美洛: 踏莎行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时时海燕双飞去的意思是说:随时都能看见成双成对的海燕飞去高空.来表现诗人的孤独寂寞. 触景生情,表现出了诗人一个人寂寞孤独的神情和心情

西城区18480512271: 踏莎行 晏殊 答案
运朋美洛: 【作者】:晏殊——《踏莎行》 【内容】: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 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注释】红稀:花儿稀少.红,指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