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杨修的故事_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作者&投稿:盈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曹操杀杨修是怎么回事?曹操为什么杀杨修?杨修和丁仪都是支持曹植当太子的人,曹操决定立曹丕以后,为了日后曹氏政权的稳固,曹操就要剪除曹植的羽翼了。我为大家整理了《曹操杀杨修》的 民间 故事 ,希望大家喜欢。

  曹操杀杨修的故事
  杨修是东汉末期的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担任汉相曹操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后因其聪明锋芒太露而被曹操杀害,死时只有45岁。

  有一次,曹操造了一座后花园。花园落成时请曹操去验收,曹操慢慢地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什么话也没说就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去请教杨修。杨修笑了笑,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这说明你们把园门造大了,丞相不满意。”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回去重建园门。曹操再来看过后,非常喜欢,就问大家:“你们是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亏了杨主簿的说明!”曹操虽然表面上称好,心里却有些不太高兴。

  有一天,塞北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稣(奶酪)。曹操尝了一口后,因有事外出,就题“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上。杨修进去发现后,竟然拿出餐具把它给大家分吃了。曹操知道后,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从容地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岂敢违抗丞相之命?”曹操听了杨修的话,表面上虽然开心,称赞他聪明,心里对杨修却有些讨厌。

  曹操生性多疑,很害怕他人暗中谋害自己,就经常吩咐左右说:“我做梦的时候喜欢杀人,但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一定不要靠近!”有一天,曹操在帐中睡觉,故意把被子踢落于地,一名近侍怕他着凉,慌忙捡起来给他盖上。曹操立刻跳起来拔剑将他杀了,然后又若无其事地上床睡觉。

  一会儿醒来后,看到死了的侍卫,故作吃惊地问:“这是谁干的?谁竟敢杀了我的近侍?”其他人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知道后失声痛哭,命人厚葬了这名近侍。从这以后,人们都以为曹操真的会在梦中杀人,只有杨修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的时候,杨修对着近侍尸体叹惜说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你在梦中啊!”曹操听到后对杨修更加厌恶。

  为了确立接班人,曹橾屡次设置难题考验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的能力。因为曹植羡慕杨修的能力,平日里经常与杨修在一起谈论事情,于是杨修不自觉地搅入了这场很危险的游戏之中。

  最后,因为曹植的多次胜出,使曹操产生了疑惑,曹丕趁机买通了人告诉曹操,这一切都是杨修在背后操纵的。曹操大怒,骂道:“这个小子怎么敢欺骗我!”于是,对杨修的厌恶更加深了一层。当时已经有了杀死杨修的心意,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机会终于来了。

  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想要突出重围,又忌惮马超;想要收兵回朝,又担心被蜀兵耻笑,进退维谷,正犹豫不决间,厨师送鸡汤进来。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进来禀请夜间口令。曹操就随口答道鸡肋!鸡肋!”于是夏侯淳就把口令传了下去,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知道此事后的夏侯惇大惊失色,动摇军心可不是小事。于是赶紧把杨修请到帐中问他:“你为什么要大家收拾行装?”杨修回答说:“根据今晚的口令,便知道魏王不日将要退兵了。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如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这里待着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如早点回去。你看着吧,过不了几天,魏王必定班师。这才让大家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松了一口气:“你真是魏王肚子里的蛔虫啊!”于是也开始收拾行装。

  曹操见军中上下都是忙着收拾行装,非常震怒,得知又是杨修自作主张之后,再也遏制不住内心对他的嫌恶,沉下脸来喝令左右:“把这个随便造谣言、乱我军心的人推出去给我斩了!”并将其首级悬挂于辕门之外。
  曹操杀杨修有五大“理由”
  1、曹操的智商差杨修“三十里”

  杨修(公元175——219年),汉末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修生于官宦人家,杨氏几代人都是汉朝大官。《后汉书·杨震列传》评论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民族”。杨修思维敏捷,头脑灵活,颇具才华,是个很聪明的人。杨修曾担任过曹操的主簿(秘书),“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曹操曾从孝女曹娥碑前经过,杨修随从。看到碑的背面题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理解不理解?”杨修回答说“理解。”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曹操才说:“我已经解出来了。”就叫杨修另外写出所理解的意思。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糸’和‘色’合成‘绝’字;‘幼妇’,是少女,‘女’和‘少’合成‘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女’和‘子’合成‘好’字;”‘齑臼’,是受辛辣之味的,‘受’和‘辛’合成‘辤’(辞的异体字)字。这八个字的意思,说的是‘绝妙好辞’。”曹操也记下了自己解出的意思,与杨修相同。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意思是说“我的才智比不上你,竟然相差三十里。”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之后曹操把杨修从一个三百石低品秩官员,一下子提升成为等同二千石官员的丞相府主簿。曹操对杨修的赏识可见一斑。正因如此,才导致自魏太子以下,都争着与杨修套近乎,可见古人也都是势利眼。而才学名气皆在杨修之上的建安七子中,王粲、徐斡、陈琳、阮瑀、应瑒和刘桢地位都不如杨修。

  2、杨修之五大死因

  杨修被杀的原因,各书多有记载,历来众说纷纭。

  一、曹操将由汉中撤军,但犹豫不决,而杨修由曹操的教令“鸡肋”一词,便猜知曹操心事,使曹操妒火中烧,大为恼恨。

  二、杨修为曹植预作答记,皆中曹操之意,后知其情,更加忌恨。

  三、由于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曹操“虑为后患”,于是借故把他杀了。曹操当年曾欲借袁术这个社会关系问题杀杨彪而未得逞,怀恨在心,十几年后仍以这个问题将其子杨修杀害。

  以上三点是《后汉书·杨震列传》观点。

  四、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利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夺嫡之争。

  《资治通鉴》、《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写到杨修之死,主要是说:杨修在做曹操秘书期间,正在与其兄争太子地位的曹植与他交往甚深,杨修不知不觉地卷入了这场争斗的旋涡之中。他为曹植出了几个主意,效果很好,可是后来被曹操发现,心中忌恨他,“乃收杀之”。

  五、卖弄引来杀身祸

  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众人皆不明其意,杨修看了,说:在门上写“活”,就是“阔”字,丞相是嫌门阔了。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改窄。曹操知道后,口虽称美,“心甚忌之”。

  塞北送来一合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岂敢违反?”曹操虽面带笑容,而心怀敌意。

  曹操为了测试曹丕和曹植的应变能力,便叫他们到城外去办事,暗中却叫门卫不要放人外出。杨修告诉曹植,如有人敢阻挡,便斩杀他。曹植虽然成功出外,但曹操知是杨修所教,认为这是杨修与曹植联合欺骗自己,非常愤怒,于是有了杀杨修之心。

  曹操老担心别人暗害他,于是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你们切勿靠近。”一天他睡午觉,被子掉在地上,一位唯恐侍候不周的勤务员马上进房把被子捡起来盖上。曹操从床上跳将起来,一剑把勤务员杀掉,又上床再睡。睡了半天后起床,惊问道:“谁杀了我的勤务员?”大家告诉他经过,曹操放声大哭,给死者开了隆重的追悼会然后厚葬。大家都认定,曹操确有梦中杀人的病症,只有杨修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在送葬时,杨修对着死者的灵柩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杨修因此惹恼曹操。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已,今见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大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杨修死时年仅45岁。

  3、杨修有五大不妥

  他和曹植结成小帮派拉山头,为曹植争夺太子地位出谋划策,挑拨曹氏兄弟不和,此不妥之一;杨修的风头出得比领导还足,得到的虚名甚至远远超过他的顶头上司曹操,这样的下属,领导怎么会喜欢?杨修却只顾为了出风头而卖力地表现自己,忘记了给领导展示才华的余地,此为不妥之二;在战争中枉加猜测,仅仅凭着对曹操一个“口令”,就擅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此为不妥之三;杨修随意揣摩领导的意图,多次“漏泄魏王训诲”,显示自己的小聪明,此为不妥之四;曹操有“夜游杀人之病”,而杨修出言“讥讽”,小视领导,此为不妥之五……凡此种种,让才高八斗的杨修命丧黄泉。

  杨修一生著作颇丰,结集成册的两文稿已失,今共存作品数篇,其中有《答临淄候笺》、《节游赋》、《神女赋》、《孔雀赋》等。
  曹操杀杨修为什么不杀丁仪
  杨修和丁仪都是支持曹植当太子的铁杆拥趸者,一般认为,当曹操决定立曹丕以后,为了日后曹氏政权的稳固,曹操就要剪除曹植的羽翼了。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杨修被曹操杀了。应该说,这并没有什么争议,可是,曹植还有两个铁杆拥趸,丁氏兄弟,但曹操并没有杀死他们。杨修拥戴曹植,还是相对隐蔽的,他除了给曹植出一些主意,并没有公开说曹丕多少坏话,相反,杨修和曹丕还有一些书文方面的交往。有一种说法,杨修曾送给曹丕一把王髦剑,后来曹丕见了铸剑人,还给了他一些赏赐,说明曹丕对杨修并没有多么记恨。丁氏兄弟则不同,他们不但和曹丕有私人恩怨,在拥戴曹植反对曹丕方面更是坚决和不遗余力。曹丕即王位后就将丁氏兄弟杀了,连一班皇亲贵胄讲情都没有用,一同被杀的还有一门男人。那么,曹操为什么杀杨修而不杀丁氏兄弟呢?

  家族背景不同

  东汉直到魏晋是个非常讲究门阀的时代,所以,没有一个显赫的家族背景,想出人头地很难。比如说那个徐庶,本来是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后来到了魏国,官至御史中丞。《魏略》说诸葛亮叹惜,认为是魏国人才太多,其实更大的原因在于他是普通人家出身(单家子)。还有那个吴质,他是曹丕“四友”之一,在曹丕夺嫡过程中,是他出力最大,后来到了朝廷做官,本郡也不拿他当名士对待。作为原因,这除了他只愿意和贵族高官交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也是一个“单家”子。杨修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弘农杨氏”,曾祖父杨震、祖父杨赐、父亲杨彪都做过汉朝的太尉,被称之为“四世太尉”。这样显赫的家族背景,恐怕只有袁绍可以与之一比。丁仪和丁廙的父亲叫做丁冲,向来和曹操要好,曾经劝曹操迎接汉献帝,为曹操所采纳。因为这层关系,曹操一度曾经想把爱女嫁给丁仪。

  豪强大族对于一个人也是一把双刃剑,自己起事或者出仕做官当然有着无比优越的好处,但要是不为统治者所用或者为统治者所忌,这就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了。杨修的父亲杨彪是当朝太尉,是拥护汉朝一派的标志性人物,这对于一个想代汉而立的曹操来说,这个人只能是政治上的对手,而不可能成为自己的忠心臣子。杨彪的妻子还是袁术的女儿,袁术称帝时,曹操曾经想借机会杀掉杨彪,结果引来了一片反对之声。荀彧告诉主审官满宠,不能对杨彪用刑,孔融更是来不及穿朝服就去见曹操,让他放过杨彪,否则,他从此再也不上朝。后来杨彪虽然被释放,但从此不再有实质权力。曹操曾经把自己比作是周文王,那意思是要把代汉而立的事情留给下一代去完成。杨修,一个拥汉派新生代的旗帜性人物,又不是未来接班人的拥护者,这样的人曹操能不担心吗?杨彪虽然还在,但已经老了,杨修却春秋正富,杀了他,不但可以除掉一个政治上的对手,还可以杀一儆百,震慑阻碍以魏代汉的势力。丁氏兄弟虽然也不是泛泛之辈,但他们一直是曹家的同盟者,至少在曹操看来是这样。尽管丁家在选择曹操那个儿子上不一致,但在总体利益和政治大方向上他们和曹氏是合作者,这样的人曹操不需要杀,不舍得杀,也不会杀。

  杨修若成为反对派,其对于曹丕的杀伤力大于丁氏兄弟

  除了家族背景,就个人在外的名声来说,杨修其名也要超过丁氏兄弟很多,比如祢衡曾评价建安初期在许都的人士,说:“大儿有孔文举,小儿有杨祖德”。祢衡这个人鼻孔朝天,能让他看上,可见杨修才名非同一般。杨修在建安中被举荐为孝廉,授官郎中,丞相署任用为仓曹属主簿。这个时候天下多事,杨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所以,“自魏太子以下,并争与交好”。这样一个有大文名的人,将来如果不能为曹丕所用,他对于曹丕的杀伤力必定会很大,不说是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号召迷惑一大批人还是很容易的。不管他作为反对集团阻碍曹氏篡汉,还是在他们兄弟之间有所取舍,给曹氏政权带来的破坏力都不是丁氏兄弟能够相提并论的。这也是曹操“虑终始之变”(考虑终结前朝开始新朝代)而“以罪诛修”的又一个原因。

  杨修做人性格张扬,做事又行阴谋,而丁氏相对直白

  杨修和丁氏兄弟同为曹植的“羽翼”,但性格和做事的 方法 是不一样的。杨修性格张扬,不知道有所畏惧,这也是犯忌的原因之一。封建社会的君主,最忌讳的就是王室交结外臣和臣子猜测他的心思,所以会有“内外交构”和“揣测圣意”等拿不上台面的罪名。而杨修不但这样做,还不知道去隐蔽自己,为自己留条后路。比如杨修会去“忖度”曹操的心思,提前写好了应对之策送出去,这样曹操的问题发出来不久,曹植的回答已经送进去了。曹操是何等聪明之人,这样的事情能瞒得住他吗?所以事情很快泄露。还有一例,曹操让曹丕和曹植各自出邺城一门,然后暗自命令守门官员不让他们出门,杨修给曹植出的主意是:谁不让你出门,你就把他杀了。这样不是很容易暴露自己吗?要知道,兄弟俩得到的命令是出城门,并不知道曹操暗中的命令,知道暗中那道命令的都是曹操身边的人。所以说是张扬。还有一件事情,当曹植就要成为太子之时,曹丕非常忧虑,只好以车将谋士吴质拉进来商量对策。这件事情被杨修发现了,结果告诉了曹操。后来这件事情被吴质化解,但也说明杨修暗中告状这样一种事实。不用说,背后打小 报告 ,不是一种光明正大的行为。

  再看丁氏兄弟,在曹操面前公开赞扬曹植,从不拐弯抹角,只把曹植说得无比高大上来暗示和反衬曹丕不行,这在曹操面前反而会落得一个光明磊落。在曹操来说,这样的人,将来的继位者不用提防,用则用,不用排斥在外即可。而一个搞阴谋者则不同,有时候当事人并不一定能看清他的真面目。

  曹操杀杨修有借口

  一个做事张扬不知收敛的杨修,也给了曹操杀他的理由和借口,这就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就是泄露最高机密和私交王室成员。虽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杨修也确实给了人家这样的借口。而丁氏兄弟则不同,他们在拥戴曹植问题上虽然更坚决,言辞更激烈,但都是在曹操提出来人家才回答的,既然你让人家说,人家说多说少都可以归于“言者无罪”之列。当然,有理由并不一定就该杀,因为造成夺嫡的根源在于曹操,如果曹操不是先中意曹冲、又属意曹植,最后才有了曹丕这样的颠倒次序,何来臣子们的分门别派?

  有记载说曹植后期被曹操所疏远,但曹植仍然紧紧地抓住杨修不放,杨修也不敢完全和曹植断绝来往。其实,就杨修的性情和作为,早已经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曹操杀心已起,杨修无论如何是躲不过了。只是令曹操想不到的是,他认为对他曹家政权不会构成威胁的丁氏兄弟,下场比杨修还惨,全家男人全部被杀,连夏侯尚这样的高官贵族都救不了。看来,在那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年代,在王位继承人候选者之间选边站队,简直就是一场豪赌。不过,杨修是赌输了,丁氏兄弟也赌输了,设赌局掷骰子的那个曹操赢了吗?他给将要继位的儿子除掉了政敌,却没有想到有超强能力有心计的臣子都有可能成为“政敌”,就像他自己之于汉献帝一样。不用说,像他一样的那个人就是曹丕身边的司马懿,他不但活过了曹操的儿子,还活过了曹操的孙子,所以,让曹操畏惧的杨修被处死了,潜伏忍隐的司马懿却最终成了曹氏政权的掘墓人。

猜你喜欢:

1. 曹操杀杨修的故事

2. 曹操的经典故事

3. 曹操为何要杀杨修

4. 曹操杀杨修的原因是什么

5. 曹操杀华佗典故

6. 曹操为什么要杀董妃


谁给讲讲《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故事?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蔼,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蔼,下令来 日进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 ,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 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

历史上曹操因何杀杨修?其父杨彪又说了什么
那杨彪回复的是什么呢?曹操为什么要杀了杨修呢?到底是什么样的话才能够名流千古呢?如果想要了解,其实还是要从那一段历史开始说起。01 杨修站错了队伍 想要知道杨彪说了什么话,其实还是要从杨修和曹操之间的故事开始说起。在三国时期诸侯纷争,各个君主之间总是明争暗斗。虽然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人才,...

杨修之死 7个小故事 概括
后有人说是修告诉的 操大怒 因此不喜欢植。6.修总是交植有关天下大事 操经常来考问植 植每次都对 操大疑 只原是修告之 此时便有杀修之意。7.鸡肋事件 操 进军无意 退军恐人耻笑 副将问操 如何 操 随曰 鸡肋 修之后便 让所有人收拾行李准备 回去 操知道后大怒 杀了杨修。

关于语文杨修之死的详细讲解!
六是杨修为曹植作答教,被曹操得知——曹操“大怒”。这六件事,一步一步的逼迫曹操最后以“鸡肋”事件“惑乱军心”为借口杀死了杨修,也成了杨修之所以被曹操杀的一个客观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有明显的尊刘贬曹之倾向,作者本意就是要贬曹操,这也难怪,在这段文字中也竭尽夸张...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而杀杨修
首先我们讨论为什么要杀杨修?曹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三国人物中的一个人判了死刑,但实际上他只是读懂了丞相的心思罢了。这个人是谁?他便是杨修,是三国的智者。其实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杨修的聪明故事。下面就要说几则曹操和杨修的故事。一天,曹操在家里新盖的一扇新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看到后...

杨修的故事
”曹操和大家嬉笑一场,心里却很讨厌杨修。 3、曹操总是担心别人暗杀他,常常吩咐侍卫说:“我在梦里好杀人,我睡觉时,你们都不要靠近我。”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在地,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跳起来拨剑杀了这个违抗命令的侍从,然后又上床装作继续睡觉。半晌而起,...

文言文《杨修之死》全文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蔼,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蔼,下令来 日进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 ,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 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

解密:魏武帝曹操杀杨修真实动机是什么?
再说,曹操已经决定立曹丕为世子,而杨修要扶植的却是曹植,这不是和曹领导对着干吗?不杀杨修,对未来的接班人曹丕早晚是个祸害,所谓“虑始终有变”,就是指这件事。这应该是促使曹操要杀杨修的主要原因。第二条,说杨修有才策,我觉得,光有才策,不会成为曹操杀杨修的必要条件。曹操手下,谋士能...

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杨修犯了曹操眼中的大忌
很多人以为曹操杀杨修只是因为杨修太过于聪慧,能看透曹操的想法所以被杀,其实真正原因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杨修帮助曹植争夺嗣子之位,这才是曹操最不愿看到的。如果杨修控制曹植得到了太子位,那之后杨修便是曹家最大的威胁了。三国里杨修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他博学多才,智慧超群,连曹操都自愧不...

杨修的生平事迹
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罗贯中在写杨修之死时好像也在竭力的告诉我们,杨修之死是因为曹操“忌才”。用书上的原话来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然后,通过六个小故事...

新丰县15288766181: 三国的杨修被曹操所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啜永天泉: 汉末魏初,在文学上是一个暂时繁盛的时期.所谓建安七子,便是那时候的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写诗文,加以他善于笼络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许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收集到自己的身边,为他效劳.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 曹操一方面把许多文人拉到他身边,但同时,对于那些有傲气、不讲他好话的文人,却是很不放心.从他先杀孔融,后杀杨修,便充分说明曹操对敢于反对他的文人的忌恨.

新丰县15288766181: 三国: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只因杨修是根鸡肋 -
啜永天泉: 因为杨修自持有才 屡犯曹操之所忌 曹操于汉中与诸葛亮对战时,因诸葛亮之计谋,连输了好几阵,最后退入一个关隘内,夏侯惇来大寨中问夜间口令,这时侍从送来一碗鸡汤,碗中有鸡肋.于是曹操随口言:鸡肋 鸡肋 杨修听到,便教军事收拾好行装.夏侯惇惊问何故,杨修便言名句: “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又恐天下人笑话,进退不得,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也!” 后来,曹操晚上睡不到,提斧绕寨私行,发现将士都在收拾行装,了解后便以祸乱军心之名斩了杨修. 其实在以前的一盒酥事件中,曹操早有杀他之心,只是没机会罢了.

新丰县15288766181: 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列举几个事例说明拜托各位啦! -
啜永天泉:[答案] 因为他说口令为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他就断定曹操退兵,其实曹操也想退兵,被这样一说 反而让曹操下定决心不退兵 便斩杀杨修以定军心,记住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但是同样也可以吃.这就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新丰县15288766181: 杨修为何被曹操所杀 -
啜永天泉: 主要有两点,第一,杨修恃才放旷,不注意细节,屡次揭穿曹操的想法;第二,杨修参与争储,这是曹操不能容忍的.以上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通过曹操拟定的口令知道要退军,而且宣扬出去,这样就造成军心不稳,触了曹操的大忌,杀之.

新丰县15288766181: 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啜永天泉: 基本可以判定,杨修之死与“鸡肋”一事无关,对杨修的口无遮拦曹操基本付之一笑,杨修的绝世才华也未引起曹操的嫉妒,但是,杨修最终还是死于曹操之手,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曹操为什么非得要置杨修于死地呢?这位天纵逸才究竟犯...

新丰县15288766181: 杨修之死主要原因在于谁 -
啜永天泉:[答案] 一、关于杨修被杀的原因\x0d一种意见认为: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内心深恶此人,早有斩杀之心,此时不过借“鸡肋”事件安其一个“造言”“乱我军心”的罪名,乘机除去而已.一种意见认为:课文中补叙的六事中,前三事属生活小节,操虽“...

新丰县15288766181: 曹操杀杨修的故事(为什么) -
啜永天泉: 因为杨修过于高傲自大,虽然有学识,但是过于喜欢卖弄自己的聪明.逐渐成为曹操的眼中钉,曹操心胸较为狭窄,经过多次杨修多次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他的利益,为了他自己,所以杀了杨修.也许可以说是一山不能容二虎吧```

新丰县15288766181: 三国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
啜永天泉: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政治上的两大因素. 一、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利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夺嫡之争. 而且还站错了队,杨修是曹值一派的. 二、杨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杨彪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

新丰县15288766181: 曹操要杀杨修因为哪几件事 -
啜永天泉: 史书中记载的杨修被杀的时间、地点、原因,均与《三国演义》中所写的不同.当时的情况是,曹植与杨修酗酒之后,在洛阳御街策马奔突,从皇宫司马门冲到金门,违反“司马门惟(帝后)车驾出乃开”的禁令.曹操为此非常伤心,对将吏们...

新丰县15288766181: 真正的历史上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
啜永天泉: 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曹植、曹丕等太子以下都愿意与他交友,例如他曾赠曹丕王髦剑,曹丕对此剑甚感珍惜;而曹植更屡次写信给他. 后杨修数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杨修本想和他疏远却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杨修之助才通过考验,颇为气愤,后来他曾写信给杨彪中提到:“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最终于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凡罪犯收杀,杨修叹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简单的说,直接原因就是掺乎曹家继承人的大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