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作者&投稿:路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熟悉的宋朝有一段:夏、商、西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段,统一秦汉。两周,两个汉朝和两个金朝是历史学家对一个王朝不同时期的划分。然而,春秋战国时期不是朝代的名称,而是从周朝皇室东迁到洛邑到秦朝的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771年,周朝仍处于周朝游王的统治之下,但他的愚蠢统治吸引了当时犬只军队的攻击。戎戎军入侵西周都城,在历山杀了周游王。当时只有在场的秦襄王将军队击退,西周王朝灭亡。后来贵族们建立了周游王之子继承王位,但关中地区仍然不适合作为周朝的都城。因此,在公元前770年左右,周平王继承王位,选择东移都城,因此在郑、秦、金三代诸侯的保护下,都城东移至洛邑。从东进到公元前256年周朝灭亡的时期称为东周王朝。

由于自然的变化。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崩溃时期,表现为宗法分封制度的破坏和周王室的衰落;经济井田系统的崩溃;在文化上,等级顺序的传统礼仪被忽略了。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建立时期,表现为:战争不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团结;经济上,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文化法制观念逐步确立。

到公元前453年,晋国也被瓜分,这就是“三家分晋”事件。后来,随着周王威利的承认,划分晋国的三个家族成为汉、赵、魏三个附庸国。“三晋割据”的发生,使当时的诸侯国意识到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于是魏国率先在国内进行了改革。此后,其他诸侯国纷纷效仿,通过改革来富国强军。在进行国内改革的同时,这些附庸国也开始相互争斗。在不断的混战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开始脱颖而出,出现了“战国七杰”。

春秋以后,齐、楚、燕、汉、赵、魏、秦七个封建国家进行了多年的斗争。当时,人们把七个封建国家称为战国。《战国政策·燕政策·一》表明,苏秦的弟弟苏岱曾说过:“天下有七个战国,燕是弱国”,可见当时七个封建国家都有战国的称号。到西汉初年,“战国”一词的含义没有改变。

周武王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他在内部任命贤吏,在外部分封宗族,使长期遭受破坏的中国土地得以复兴,使深陷水深火热的人民享有和平与繁荣。然而,命运并没有给这位精力充沛的周朝创始人留下多少时间来展示他的雄心壮志。他任职仅十年就去世了。随后,吴王之子程王13岁即位。在叔叔周公的悉心协助下,他继续每天管理一切,以稳定国家。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背过《朝代歌》,大陆流行的人教版,其中有一段是:.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西周与东周,西汉与东汉,西晋与东晋等等,都是后世对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划分。但是,春秋与战国,却并非朝代名称,而是同属于周王室东迁洛邑之后至秦王朝一并天下之前的那段时期。

既然,春秋与战国并非朝代名称,那为何要将东周那段时期分为春秋与战国呢?后世之所以会将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比较长,约有550年之久(前770年--前221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与不同。

春秋的得名,源於孔子著《春秋》一书,《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计242年的历史。而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源於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其记录的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至秦朝一统。

而另一部史籍鸿篇《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其记录的年代是从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室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即三家分晋),而到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北宋建立的前一年)。《资治通鉴》记录到959年,很好理解,是为了不述及当代(宋代)。那为何又从前403年开始记录呢?因为在司马光这些儒生看来,孔圣人已经著了《春秋》,而后世孺子是不能比拟“圣人”的。故而,孔圣人写过的那段时期历史,后世儒生是不能轻易动笔的。

故而,《资治通鉴》的记录年代,只能从《春秋》之后的年代开始。但是,《资治通鉴》又没有紧接着《春秋》之后的年代(前481年)开始,而是从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记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司马光等人把“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当成一个时代的分水岭。而后世也基本上都认同,“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春秋迈入战国的重要标志事件。

春秋与战国的不同,从表面上看是传统的那套规则体系越来越崩解,而使战争越来越无序、激烈、频繁。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於社会形态体系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周王朝建立的时候,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天子将部分土地封赐给宗室勋臣,以建立邦国,而称诸侯。诸侯再将自己的部分领地封赐给各卿大夫以作采邑,而称为家。诸侯的疆域(国)与各卿大夫的采邑(家),就共同构成了“国家”一词。


按过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将夏商周称之为奴隶社会,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期,称之为封建社会。但实际上这种划分,并不适用於中国,且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他是根据西方的历史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的,而对东方的历史政治形态欠缺研究。

对比东西方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发觉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其实与西方中世纪那段时期更为相似。且“封建”一词,源於《诗经·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封建的本义,就是指封邦建国。

而春秋时期,虽说周王室已然式微,但在社会结构体系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仍是那种封建体系。如晋国有六卿之臣,楚有若敖氏、蒍氏、屈氏等,鲁有三桓、臧氏、展氏等,齐有高、国、崔、庆、鲍、田等等。各诸侯的国政,都由各国的世族卿大夫分掌,而很多诸侯国君都如同傀儡。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却发生了变化。各诸侯纷纷实行变革,魏有李悝,齐有邹忌,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赵有肥义,燕有乐毅。虽变革的措施不尽相同,但其变革的核心就是:加强君权、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权力。故而,在战国时期,虽也有分封采邑制度,但已经不占据主流。而渐渐实行了郡制、县制(县制始於楚,郡制在秦盛行),即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故而,君权才得以渐渐加强,而世族卿大夫的实力却渐渐削弱。这也是为何鲁国三桓,在春秋时期权势熏天,而到战国时期,却渐渐没有影响力的根本原因所在。不但大国在集权,小国也同样在集权。可以说,至战国中后期,封建制在各诸侯国都已基本解体,这也是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突然变大的根本原因所在。再至秦始皇统一天下,而在天下范围内确立了集权帝制的形式。简单地说,春秋时期,仍为封建制度。而到了战国时期,已悄然成为了君主集权制。正是这内在的变化,而导致了社会的更加动荡,从而凸显出了时代的变化。



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比较长,约有550年之久,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与不同。因此将它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进行研究分析。

春秋时期,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

关于为什么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的问题,是史学界根据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中的不同阶段划分的。
一,春秋是奴隶走向崩溃的阶段
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始至公元前476年,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井田制开始瓦解,周王室逐渐衰弱,各诸侯为扩大实力,开始兼并战争,图霸、称霸。因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记载的起止年代与这段时间大体相当,所以史学家便把“春秋”作为这一时期的名称。
二,战国是封建社会确立时期。
自公元前475年三国(韩、赵、魏)分晋始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期是封建制确立。战争性质不再是称霸而是统一,确立私有制。因其间255年就发生战争230起,汉、刘向的《战国策》记录了七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史学界便把“战国”作为这段时间的名称。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分为两个国的原因
1、东周时期之所以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主要是因为时代背景和社会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2、春秋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实力的增强,为了兼并和扩大领土,频繁发动战争。同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导致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在这个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3、战国时期,卿大夫夺取了诸...

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
后世之所以会将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比较长,约有550年之久(前770年--前221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与不同。因此将其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进行研究分析。以前的人都很简单,是根据气候办事,夏热冬寒,有避暑和窝冬之说。基本大事都发生在春秋,...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1、时代变迁所致。春秋时期:政治上,各诸侯国实力增强,为了兼并和扩大实力而发动兼并战争;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开始瓦解,出现土地私有制;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卿大夫夺取诸侯的权力,出现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现象;经济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文化上,诸子百家为...

东周为何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3. 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制的衰弱和各诸侯国生产力的变革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和演进。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表现为传统规则体系的崩解和战争的无序、激烈及频繁。4. 周王朝建立时实行分封制度,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下层篡夺上层地位的事件屡见不鲜。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后,韩、赵、魏三国产生,标志着...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呢?
东周时期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这一划分并非基于朝代更迭,而是根据历史特征和文献记载的不同。以下是东周分期的几个要点:1. 春秋时期的命名源自《春秋》一书,该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孔子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整理和编纂,加入了他的政治理念。《春秋》的详细注释《左传》则...

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王室衰微,权力不集中,周王室再也没有办法对各诸侯耳提面命。秦汉以前的社会形态是奴隶制社会,在周朝的时候国家实行的仍然是分封制,还未形成更加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王室军事力量衰微的情况下,王权并无任何的威慑力。因此,在各个诸侯之间只有强弱之分,在...

东周为什么叫做春秋和战国
1. 政治上的权力斗争,卿大夫篡夺诸侯权力,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2. 经济上,土地私有制得到确立。3. 文化上,诸子百家为传播思想而四处奔波。春秋与战国分界的意义:1. 时代变迁的标志。春秋见证了奴隶社会的衰落,表现为宗法分封制的破坏、周王室的衰微、井田制的崩溃以及传统礼仪的被忽视...

为何常将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
3. 春秋战国时期是周朝到秦朝时期的过渡期。春秋时期,周朝虽然已经衰落,但仍然是当时最为强大的一方势力,对其他各方诸侯有着极大的约束力。4. 在春秋时期,周朝仍然是当时天下的主力,而其他势力虽然强大,但也只不过是周朝的附庸势力。5. 战国时期,周朝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周王室无力约束任何...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呢?
东周被为分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其实,春秋与战国在时间上是延续的,并不存在改朝换代的巨变。那么,为什么会人为划分两个历史阶段呢?1、春秋之时间,与《春秋》一书的历史编年大体吻合,史料详细清晰;战国阶段的史料则混乱、破碎、不完整 我们对春秋历史的了解,要比对战国的历史清楚得多。这是得益于...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东周时期的划分,是基于周王朝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但在周成王时期,由于年幼,由周公旦摄政,这是周朝的全盛时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朝逐渐衰落,至周幽王时期,因国家政治腐败,导致周朝灭亡。此后,东周时期开始,被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

拉孜县15150938486: 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我是说原因 -
井厕壮腰: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并没有确切的时间分割东周这两个时期.只不过到了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为了和之前的同样的战乱时代分开,就用了两部史书的名字加以区别.《春秋左传》正好是记载了从周平王迁都到三家分晋这一个时期的历史.《战国策》这个国别体断代史,恰恰是从三家分晋开始记述各个国家的历史.所以后代史学家就用它们来区分这两个历史时期.

拉孜县15150938486: 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井厕壮腰:[答案] 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475年,是为春秋时代,这个时代是周天子的势力逐步减小的时代,总体来说在中国大地上,依然是属于奴隶社会,齐,晋,楚,吴,越各国相继称霸,但是进行的战争主要是大国局部的进攻小国,而使小国屈服,并不灭亡小...

拉孜县15150938486: 东周为什么分两段 -
井厕壮腰: 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知.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迁都道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东专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时期属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与战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拉孜县15150938486: 东周列国为什么分春秋篇和战国篇 -
井厕壮腰: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

拉孜县15150938486: 为什么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战国”这俩个名词是后代人提
井厕壮腰: 东周初期,各地诸侯虽然有小规模的战争,但都还听命周天子的安排调遣,因此社会在较稳定的情况下发展,时局像春秋一样给人带来安定;东周后期,“春秋五霸”转变...

拉孜县15150938486: 东周为何分为春秋和战国?
井厕壮腰: 东周名义上是周朝,实际上是诸侯混战,相互兼并争霸的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的时期.

拉孜县15150938486: 春秋战国的时间分界问题为什么要将东周划分为春秋和战国?前476年
井厕壮腰: 主要看三件史事:三家分晋、田氏篡齐、吴越相争.

拉孜县15150938486: 东周怎么被分成春秋 战国了 -
井厕壮腰: 春秋我们现在最熟悉的是孔子编订的《春秋》和相传为左丘明编撰的《左氏春秋》.事实上春秋是春秋时代很多国家史书的名字,因为春秋就指一年,过去的时间就是历史.春秋时代也因此得名.春秋时代一般认为以东周为起点,因为周天子东...

拉孜县15150938486: 春秋战国是怎么分的? -
井厕壮腰: 春秋和战国都是东周时期的.春秋时期是从前770年-前476年,因孔子修订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因是从前475年-前221年,因各诸侯国连年征战而得名

拉孜县15150938486: 为何要把东周加上春秋和战国上面呢? -
井厕壮腰: 不可以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尤其是春秋时期,诸侯霸主仍然打着尊王的旗号.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建立东周,即位第二年,见镐京被战火破坏,又受到犬戎侵扰,便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以别于在这以前的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地位渐失,各诸侯相互征伐,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战国时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