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土地资源问题

作者&投稿:武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的措施是~

土地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耕地不断减少、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营养失调、土地污染严重.保护措施: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使用审批手续。
有效控制土地减少趋势,抑制交通,城建用地过快增长,合理开发荒地、闲散废弃地和复垦;完善法制建设,严格依法管理、调整现行土地税费体系;采取有力措施防治乡镇、企业水污染、化肥污染、应用薄膜污染等。

扩展资料: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
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
查明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资源

1、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户生产效益低
在农村,目前大都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土地,这种方式虽能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但是形成了分散、细碎、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
这种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要求的大规模集约化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
据测算,每个农村劳动力耕种15亩以上土地,收益才可以超过务工收入,但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再加上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粮食价格有下跌趋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直线上升,农民负担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2、农地非农化问题严重,耕地数量、质量均有所下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六五”期间,我国净减少耕地235万公顷,年均减少47万公顷;“七五”期间,全国净减少耕地123万公顷,年均减少25万公顷。
今后30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居住、工业乃至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耕地;同时,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实施也将减少耕地2113.67万公顷。此外,每年因水土流失的耕地面积也有4541万公顷。
3、不合理、违法用地严重
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往往用行政化的办法来推动,小城镇建设规模过大,在蚕食耕地的同时又没有发挥出城市化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对农村目前存在的土地问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但各地对“路边店的整治”、对在“耕地上建砖瓦窑厂”及乡镇企业所占耕地等诸多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和措施。
4、违法兴建和超占宅基地现象突出
随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兴建攀比之风在广大农村盛行,导致居民点周围良田被人为蚕食。
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现象十分突出。有的农户为了自家方便,打围墙,搭猪圈,也有的在门前屋后建厢房或附属设施,妨碍了左邻右舍的交通及通风透光。
更有甚者无限制地占用耕地,想方设法在地理位置好的地段建房,形成了原住宅无人居住又无法复垦的“空心村”。

扩展资料:
为更合理利用土地、优化产业布局,必须进行土地利用的调查,也就是要对土地资源进行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调查。
自然属性调查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划分土地类型,着重土地的自然综合特性,调查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规律及其分异、演化的动态过程。社会经济属性调查涉及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生产水平、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包括土地的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对土地的调查研究首先从土地类型研究人手。对土地利用的调查着重于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两方面。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也是地籍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建立在准确完整的土地利用调查基础上。
土地利用调查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中心环节,所以说这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要弄清土地利用状况的各种特征及规律,摸清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格局,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自然环境特点、土地利用结构、开发程度、利用水平等,分析现状土地利用的存在问题。
着重了解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结构,提出今后一定阶段土地合理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具有现势性,因此,应对调查结果不断补充更新,并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目前全国开展的县级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库工作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提供了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土地利用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利用调查

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需求的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也日益严重。面对这种局面,认真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潜力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2.98%,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了世界 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17.8%)、半干旱地区(占19.2%)、干旱地区(占30.8%)。又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

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红壤低产地占12%,次生潜育性水稻土为6.7%,各类低产地合计5.4亿亩。从草场资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场有9亿亩,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场约有20亿亩,草质差、产草量低,约需60-70亩,甚至100亩草地才能养1只羊,利用价值低。全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每公顷只有79m3,为世界平均110m3的71.8%。

二、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表1)

表1 各国农业用地所占百分比(%)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我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表2)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水量的4.6%。

表2 我国水土资源统计

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所在的14个省市,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59%。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地分布遍及全国,但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地总面积60%左右。

全国林地面积115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98%,林木蓄积量105.72亿立方米,森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0%,蓄积量占75%。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中原、长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却很少,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

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面积约43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约33亿亩。北部草地呈带状分布,草原面积约占30%,荒漠地带约占64%,其余为山地草场。南方草山草坡约有10亿亩。

三、土地质量与潜力

我国土地生产潜力、地区间差异很大。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生物生产量却占全国的90%,并且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产肉量,95%以上的人口。1km2已承载225人。以光、热、水资源作为指标的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表明,东部大面积的平均产量还只有气候潜力的20—40%,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4.6%,年生物生产量还不到全国的10%,生产能力低,土地的承载能力也仅为全国承载能力的4.3%。

根据计算,20亿亩的现实生产力(生物生产量)约占总农业用地的3/4;林草用地合计约60亿亩,而现实生产力却仅占农业用地的1/4,产值仅占1/10,不仅粮、棉、油全靠耕地提供,而且全国产肉量的96.2%也由耕地生产的饲料转化,农村用材亦大部分依赖于农由林网和农区绿化。据计算,到本世纪末,耕地的生物生产量将达23×108吨,占农林牧用地总生产量的68%,林草地仅占32%。到2025年,耕地生物量仍占70%。因此,不难看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20亿亩的耕地都是我国国土资源的精华所在,保护耕地资源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国策。

1.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测结果,在现有耕地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全国总耕地的41.6%;对农业利用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积约占34.5%;对农业利用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约占20.3%,不宜农用而需退耕者3.3%。据统计资料推算,如果以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亩产150千克为一个台阶计算,那末150千克以下的低产田占21.0%,高于300千克的高产田占22.5%,150—300千克的中产田则占56.5%。由此可得以下几点结论:

l)中产田面积最大,而且其产量(占56.5%)和县份(占56%)都占一半以上。

2)中产田大体包括两种土地,一是土地质量好的,无限制因素的一等耕地。由于投入少、管理粗放,产量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类耕地约有2000万亩,只要增加投入,加强管理,产量将会很快提高。二是有轻度限制因素的二等耕地,以轻度洪涝、轻度盐碱、轻度水土流失地和缓坡地为主。其中排水限制占24%,侵蚀、坡度限制占17.5%,盐碱限制占13.5%。这类耕地可以按其适宜性调整作物生产布局,或采取简单改良措施,消除其限制因素。

中产田的增产效益比高产田与低产田高。高产田再高产,由于报酬递减,效益不会太高。以1985年统计资料看,在高产田中亩产300—350千克的占高产田面积约63.64%,350—450千克的占34.48%,450千克以上的占1.87%。产量越高,比重越少,增产的难度愈大。低产田多为陡坡地、干旱、瘠薄地、风沙地、重盐碱、重涝渍地,是具有严重限制因素的耕地。改造低产田需要大量投资。

由此可见,当前应主攻中产田,改造二等地,达到大面积增产与均衡增产的目的。与此同时要巩固提高高产田,有计划地改造低产田。

2.全国农用后备土地资源约5亿亩,按其质量评价,其中一等荒地仅占3.1%,二等荒地占49%,三等荒地占47.9%,包括盐碱地、沼泽地、红黄壤山丘、高寒地、干旱地和沿海滩涂等。且大多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开垦所需投资较大,要经大力改造后才能使用。

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35°N以北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山区的山间谷地及山前丘陵,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伊犁河流域等,这些地区的荒地面积约占全国荒地面积的80%。

宜农荒地既可以开垦用于农耕,也适于发展牧业与林业,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以免引起农、林、牧争地的矛盾。宜农荒地中约有40%为天然草地,主要适于开垦种植饲草饲料,将天然草地转变为人工牧草地。另外,约有16—20%的宜农荒地分布在南方各省山丘地区,主要适宜发展木本油料和茶、桔等作物。

3.我国西部牧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但草原牧区土地生产力低,平均每亩草场仅产肉0.15千克。如以牧草加上农作物秸杆,农副产品的剩余部分作为饲料量计算,则西部的饲料量仅占全国的11%,产肉量占4.9%。西部牧区草场不仅生产力低,而且普遍过牧超载,导致草原退化与土地沙化。因此,草原牧区当前不宜大幅度增加载畜量,而应休养生息,严格地控制牲畜数量。

饲草资源开发潜力,一是加强草原管理,使4亿亩退化草场恢复到原有生产水平,估计每亩可增产干牧草30千克;二是改良草场,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场,通过开辟水源,消除毒草,建立科学的放牧管理制度,规定合理的载畜量;三是开发缺水草场。据调查,全国牧区约有3—4.5亿亩缺水草场,平均利用率仅有30—40%,经过开发水源,可扩大利用率;四是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南方山地草场牧草生长期长,产量高,目前利用不到20%,具有很大潜力。

4.我国林业用地为37亿亩,其中森林面积为18.7亿亩。森林中中幼林占10亿亩左右。

据林业部资料,目前有21个林业局可采森林资源已基本枯竭,按现有生产水平继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将有近70%的林业局可采森林将全部采完,而南方集体林区乱砍滥伐更为严重,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无论从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供给木材角度看,对林业建设与林地布局都有必要进行战略调整。即在继续搞好平原、城市绿化和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同时,把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尽快转向山区。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山区面积大,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角度,需要如此;而且由于山区多属江河上游,或是平原农区屏障,对于从总体上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庇护农田、草场,都至关重要。从全国土地资源特点分析,东北、西南两个老林区恢复资源需时较长,应抓紧筹建新的林区。要重视南方亚热带山丘的开发,那里山丘面积占土地面积的80%,近 2/3为海拔1000以下的低山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沛,土壤比较肥沃,土地生产力高,林木生长快,适宜树种多,造林及封山育林均易奏效,发展林业条件优越。因此,应集中力量,加速建设,力求在本世纪末成为国家最大的用材林、经济林基地,以避免到时可能出现森林资源青黄不接的问题。

应加强中幼林抚育,改造低产林、改造更新疏林、灌木林(全国约7亿亩),及时进行迹地更新,保持水土,永续利用。

全国后备林地约10亿亩,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丘陵山区。经过造林绿化,预计到本世纪末,森林覆盖率可达17%。

5.我国淡水养殖水面绝大部分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自然生产力高。全国淡水养殖面积5750万亩,高产池塘亩产可达1000千克,但全国平均亩产不足100千克,提高产量的前景十分广阔。

浅海滩涂及海岛周围海水可养面积2000万亩,目前利用率不到1/3,实行养殖与捕捞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海水水域的生产潜力。

不是刚结束的国公申论题嘛.
到网上去搜一下关于这个的,
有很多最新解析什么的.


我国土地资源有哪几种主要的利用类型
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的利用类型有以下这些:耕地,占13.5%,林地,占16.6%,可利用草地,占32.6%,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占15.7%,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占21.6%。中国土地资源主要有5个特点,土地辽阔,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

中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2、种类众多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几乎拥有北半球所有植被的类型。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中国是世界矿产种类多、分布广、 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90年底,中国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达148种。二、劣势 1、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都...

中国土地资源的中国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正文中国土地资源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从北纬53°34′至3°51′,南北约跨50个纬度,由寒温带至赤道带,约70%为温带(占25.9%)、暖温带(占18.5%)和亚热带(约占26%),有优越的热量条件;从东经73°附近至135°05′,东西跨...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中国土地总量非常大,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多种土地类型,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4亿人口,因此人均占有量小。

中国土地资源真的紧张吗?
既然如此,收入更低的大多数中国百姓如果能够有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不也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吗?除此需求方面的考虑之外,政府也强调供应方面的考虑。主流的意见认为,中国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如果从国土面积上来比较,我国(960万平方公里)与美国(930万平方公里)相当,但是如果按照人均拥有平原看,我国...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万公顷(1.73亿亩);林地23574.11万公顷(35.36亿亩);牧草地26214.38万公顷(39.32亿亩);其他农用地2553.09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01.51万公顷(3.90亿亩);交通运输用地230.85...

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主要是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森林资源的概...
(原文转自百度百科《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一)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

简述中国土地利用地域分布特征?
中国土地利用地域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土地利用多以工业、商业、住宅、交通等用途为主。2.中部地区:这一地区既有农业发达的平原地带,也有矿产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丰富的山地地带,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开发了一些旅游资源。3.西部地区:...

中国土地资源的好与不好?
中国土地辽阔,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概括来看,中国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特点:(1)土地类型多样。其中湿润、半湿润区土地面积占52.6%;干旱、半干旱区土地面积占47.4%。从地形高度看,从平均海拔50米以下的东部平原,逐级上升到西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2)山地面积大。山地(包括丘陵、高原)...

...资源状况如何呢?查阅有关资料,用数据或事例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全国耕地面积每年减少433万亩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逐年递减,1999年与1996年相比,耕地面积净减1300万亩,平均每年净减433万亩,土地资源形势很不宽松。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今天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土地管理法...

鸡东县18025724498: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什么 -
衷韩顶荣:[答案] 1、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 2、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 3、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4、不合理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

鸡东县18025724498: 关于中国土地资源问题 -
衷韩顶荣: 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需求的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也日益严重.面对这种局面,认真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鸡东县18025724498: 中国的土地资源存在着哪些问题? -
衷韩顶荣: (1)土地资源退化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还有分布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首先表现在水土流失愈益严重.据粗略估计,建国之初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16万平...

鸡东县18025724498: 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如何呢?查阅有关资料,用数据或事例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
衷韩顶荣: 中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中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鸡东县18025724498: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是() -
衷韩顶荣:[选项] A. 由于大规模的“开源”,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B. 由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C. 近几年来,我国土地并没有变化 D. 由于水土流失,沙漠侵蚀,盲目开发,使耕地迅速减少

鸡东县18025724498: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衷韩顶荣: 一多是我国的土地总量多.据最近全国31个省、市、区的土地资源调查,其面积为950.68万平方公里,再加上台湾、香港、澳门,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鸡东县18025724498: 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基本国策是什么
衷韩顶荣: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 (1)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内陆土地总...

鸡东县18025724498: 土地资源的现存问题 -
衷韩顶荣: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3.92%;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

鸡东县18025724498: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
衷韩顶荣:[选项] A. 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B. 创造有利于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社会环境 C. 开发宜农荒地、沿海滩涂,扩大耕地面积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

鸡东县18025724498: 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
衷韩顶荣: 问题在于:土地撂荒现象严重(转型时期,青壮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土地市场流转失范(非法占地,不合理利用土地);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且欠缺技术支持. 解决方式:鼓励农村青壮年在家乡种植,政府给予补贴并给予技术支持;加强土地立法和监督,规范土地市场;加强环境保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