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古代是什么地方 人是什么人

作者&投稿:章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西是古代的什么人?~

山古指的是崤山:崤山以西为秦国以东为当时生产力较发达的六国。今天以太行山为界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元时,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处设山西省。

山西地区的人口主要是汉族,他们在历史上通过迁徙、战争、移民和融合等方式来到该地区。
在古代,山西地区是中原地区的一部分,是许多游牧民族向中原扩张和迁移的重要区域。其中,匈奴族是一个重要的民族,曾经在山西地区活动过。但是,山西地区的人口不仅仅是匈奴族,还包括其他许多民族和族群。
在历史上,山西地区曾经经历过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如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宋朝时期的金元入侵等,这些事件都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产生了影响。
现代山西的人口主要是汉族,占到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旧称:平城,云中,辽代根据《礼运-大同》篇称为大同,并一直沿用至今。
  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今属山西朔州市界)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石器时代 在大同地区发现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南发现许家窑人遗址。据专家考证,许家窑人是北京人的后裔,约在10万年前西徙时,遇大同湖阻隔,远在10万年前,在大同这块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 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定居。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记载。 春秋为北狄所居。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战国据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史记·赵世家》载:“(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据《史记·匈奴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名将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当时大同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大同其地由赵武灵王开辟即公元前300年为大同设置行政管理之始。至今公元2010年已建城"2310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大同分属雁门郡、代郡。秦始皇北逐戎狄,为了防备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在大同城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水经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为镇压陈涉、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抽调了大批兵力,造成了边防空虚,致使匈奴乘虚占领了大同。 西汉,置平城县(因其地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设东部都尉治,治所在大同城东2.5公里处。汉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均在平城一带与匈奴作战。白登之围发生于此。王莽(新)时,平城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 东汉仍称平城县,属雁门郡。东汉灵帝末年,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平城毁于兵火。 三国大同为乌桓、鲜卑等部族占据。 两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王圭)迁都平城,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这时,平城以京都兼司州、代尹治。太武帝延和元年(公元432年),改为代尹为万年尹。“平城”历经七帝96年大同遂即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繁荣。 北齐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 北周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由汉末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的云中城,汉末侨徙至原平东南,北周时徙置于此)。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 隋朝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由于文帝父亲名忠,所以避讳“中”字,改云中县为云内县,大同仍称恒安镇,属马邑郡。 唐朝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在此置北恒州。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改名为定襄县,兼为云州治,至永淳初年被废。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称之为云中县和云州。 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清泰三年(936)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州陷落。至此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使中原汉族统治从此失去北方屏藩。 辽国947年耶律德光建立大辽国。改云州为西京,并设西京道大同府作为辽的陪都辽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从此称为大同。辽对大同非常重视,派重兵把守,“非亲王不得主之”,“大抵西京,多边防官”,大同为辽之边防要塞。辽西京大同城,是在北魏平城京城故址上建筑加固,“因建西京,敌楼棚橹具广袤二十里”,建四门:东曰迎春,南曰朝阳,西曰定西,北曰拱极。西京设留守司衙,衙南称西省。北门东部为大同府,西部为大同驿。 宋代淳化五年(994年),改道为路,因宋、辽对峙,大同在辽的统治区域,故宋宣和五年(1123年)预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统云中及武(神池县)、应(应县)、朔(朔州)、蔚(蔚县)、奉 (新保安)、归化(呼和浩特市东)、儒(永宁县)、妫(延庆县)等八州,与云中合称山后九州。结果预置未成事实,故来的"云中府路"形同虚设。 金代公元1115年,建立大金国。辽保大二年(1122)金宗翰攻占大同府,仍以大同为西京,兼为大同府治和西京路治。在辽、金统治期间,大同为中国北方西部的一个政治、军事中心。辽金时陪都西京再度兴盛于北方,成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中转站,联系各民族的纽带,大同再度辉煌。 元代初大同仍为西京(陪都)。太祖七年(1212)置警巡院。至元世祖二年(1265)省云中县入大同。元划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至元世祖二十五年(1288)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辖一领事八州。 元初,成吉思汗三次攻打大同,大同城池破坏严重。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诸国,路经大同。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盛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又美丽的城市”,并说“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军需品更加出名”。 明朝改路为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王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境安全,把大同列为全国“九边重镇”之一,驻重兵,最多时有13.6万人,战马5万多匹,当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说。并派大将军徐达镇守于此。 为了防范北元残余势力的南下侵略,明王朝又在大同以北整修了长城,构筑了宏赐堡、镇川堡、得胜堡等二十多座屯兵堡和上百个烽火台。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改封他的第十三子豫王朱桂为代王,坐镇大同(封藩于大同)。此际,大同又开始了大兴土木,兴建和修整寺院庙观和楼阁府邸。当时大同有新旧寺院、尼庵、道观上百座。真可谓是寺庙林立,殿堂壁连,香烟缭绕,经诵不绝,这座古城俨然是佛国胜地。 同时,由于大同是蒙古通往晋冀鲁豫的咽喉要道,因而在嘉靖与隆庆年间,明王朝对蒙古各族采取怀柔和亲政策,在大同三设马市,数辟月市,久立小市,应允鞑靼“通贡”。使大同成为蒙古与中原、蒙古与西域地带的贸易集散地。 清朝清初因明治,领四州七县清朝推行省制。大同为山西省大同府府治大同县辖二州七县和丰镇厅。公元1649年,由于明大同总兵姜(王襄)先率部投降清军后又反清失败,大同惨遭清兵“屠城”之灾。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王派恭顺候吴惟华攻大同,姜襄将驻同农民军将领张天琳等杀死,投降清军。顺治五年(1648)姜襄降而复叛。次年,多尔衮亲自督战围城达9个多月,城破后,清军对大同进行了最野蛮的“屠城”,除杀献姜襄人头的杨震威等23员及其家属外,其他所有官司吏兵民尽行杀戮,并将大同城墙拆去5尺。大同变成一座荒城,大同废,不立官,府移治阳和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使这座历史上曾经一度繁华的城市几乎成为一座空城。 直到顺治九年(1652)府县才复还故址,从附近移民逐渐复兴。在以后的二百多年间里,大同又陆续重修与新建了楼阁寺观和街道。清世祖顺治十三年(1656)对大同城进行全面修治”顺治八年(1651)重修云冈石窟。清世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农历七月清政府下令,恢复北岳恒山在大同浑源的祭祀,纠正了在河北曲阳恒山之假说。康熙二年(1663)建圆通寺;八年(1669)建马王庙;二十二年(1683)建武成王庙;康熙三十五年(1696)亲征厄鲁特噶尔丹,冬十二月回銮,九日幸石窟寺,题“庄严法相”匾。十日幸大同。嘉庆十年(1805)建灵感白衣寺、海藏寺;二十二年(1817)建清凉寺;道光年间建龙王庙、太平寺、天尊庙及火神庙等。明清大同寺院林立,庵堂相望,俨然是个佛国世界。 “大同可为福地宝城”。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府废府留县,大同县属北路观察使。民国2年5月置雁门道,治大同,辖雁北13县、忻县地区13县,共26县。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 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10月15日成立伪"晋北自治政府",统辖雁北13县。1939年改为伪"晋北政厅",隶属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为伪"大同省公署"。隶属伪“蒙古自治邦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以北同蒲铁路和京包铁路为界,建立了东西大同县。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边区,西大同县属晋绥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大同为国民党政府所统治,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辖雁北10县,分第十、十一两个专署。1947年军政分家改为"八、十、十一"三个专署,大同为“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大同县下辖5个区、7个乡、70个治村。"雁北专员公署"、"雁北防卫司令部"驻在大同城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这座塞上古城从此获得了新生。析大同县,置大同市,隶属察哈尔省。全市划为5个区。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大同划归山西省为山西省省辖市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1982年2月1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1993年的7月,原雁北行署撤销,原雁北地区所属部分县,划归大同市。

山西也属于中原啊,就是汉人,最早在春秋是晋国,后来三家分晋,是魏国,具体你再补充我来回答,本人历史专业,希望能给你帮助

平城,云中。辽代改成大同。不同时代名称不同。至于人历史上大同一直是边防要塞。先有大英雄曹孟德因为东汉末年连年征战人口减少。内迁了不少的少数民族在山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境内已经有很多少数民族了,像氐、羯、鲜卑。先后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还在大同建都。像石勒政权。鲜卑的拓跋政权都曾在大同建都。明代的土木堡之战就发生在大同附近。

平城,云中。辽代改成大同的。。

你说的太笼统,得看什么朝代。


现在不是一般“左西右东”吗?为什么古时候是左代表东右代表西?
而不是道教,直到两汉时期才被道教吸收成为四灵神君。“四象”作为四方的代名词,先秦的《礼记·曲礼》中就有记载,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是四方的宿名。四神在古代中国的另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军事上,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中国古代西域指的是现在现在的哪个地区
古时候的西域是指中国西部的疆域,就是现在的新疆及西北大部分地区。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

古代西方是指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西方是不一定的,和当时的疆域有关。武侠小说一般就是宋朝到清朝,宋朝的疆域较小,西方一般指新疆、西藏等地区,甚至甘肃、青海也算是西方了。唐朝疆域很大,一般要到西藏的西部才开始算,如果提到西方商人,最远可以到现在的土耳其。而清朝疆域较大,一般要到天山-阿尔泰山一线地区才算是西方。但...

古时所说的“西域”和“天竺”是指现在哪个地方
到了唐代则有了更西的范围,在汉代的基础上,达到了现在我国新疆自治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还有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区,巴基斯坦全境、乌兹别克斯坦全境、阿尔吉斯斯坦全境、阿富汗全境、以及印度的北部部分地区等等。2,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对印度的称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

西字在古代咋写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则说:“鸟在巢上,象形;太阳在西方下落后,鸟就入巢休息,因而表示东西方向的‘西(或者写作栖)’字”。许慎的说法,也为许多人接受。《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大意是,汤谷上长着一棵扶桑树,十个太阳就栖息在这株树...

古代的“西域”指的是哪里
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属于西域的范围。清代的“西域”的范围位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南至拉萨界,北至俄罗斯及左右哈萨克界,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很多也在其中。

古代西域指的是哪里
西域在中 国 古代文献中多指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 国 家和地区,在丝绸之路影响下,西域特指汉、唐两代 政 府安排的行 政机 构所管 辖的今中 国新 疆大部及中 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
地理形势 地理方位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在丝绸之路影响下,西域特指汉、唐两代中国政府安排的行政机构所管辖的今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域国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以北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利用...

古代的西域是现在什么地方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西汉曾设置西域都护府进行管辖,唐代武周时期在天山以南设置安西都护府,在天山以北设置北庭都护府进行管辖,实行南北分治。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属于西域的...

古代西域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西域范围包括玉门关、阳关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西汉曾设置西域都护府进行管辖,唐代武周时期在天山以南设置安西都护府,在天山以北设置北庭都护府进行管辖,...

13035408019: 山西人在古代属于什么人 -
辛魏复方: 1. 山西人在古代的身份在古代,山西人一般是指居住在山西省境内的汉族人.由于山西地处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处,且自古以来就是政治、军事、文化、商业中心,因此山西人在古代社会中不仅拥有较高的地位,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3035408019: 山西地区的人主要是古代的什么名族???匈奴吗? -
辛魏复方: 山西地区的人口主要是汉族,他们在历史上通过迁徙、战争、移民和融合等方式来到该地区.在古代,山西地区是中原地区的一部分,是许多游牧民族向中原扩张和迁移的重要区域.其中,匈奴族是一个重要的民族,曾经在山西地区活动过.但是,山西地区的人口不仅仅是匈奴族,还包括其他许多民族和族群.在历史上,山西地区曾经经历过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如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宋朝时期的金元入侵等,这些事件都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产生了影响.现代山西的人口主要是汉族,占到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13035408019: 山西是古代的什么地方 -
辛魏复方: 相传太原是古唐国封地,山西简称晋,三晋是山西、太原的美称.本文将就唐、晋、三晋的联系说一段有关太原的历史.关于“三晋”.公元前 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

13035408019: 求教,山西人在古代的始祖是?(我听有人说是羯族的后裔,又有人说是鲜卑族...) -
辛魏复方: 匈奴鲜卑羯氐羌各种少数民族都有可能,因为山西自古就是胡族兴盛之地,不过汉羌一体,血统极为接近...如果长得跟大家不太一样的话,十有八九不是因为羌族的关系.南匈奴的可能性大.至于羯族…由于不小心得罪了姓冉的,没剩下多少,之后又被侯景拉去南方打仗,更是少之又少,不太可能.至于山西人普遍肤色较深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山西平均海拔有1200+了,大概是因为紫外线强度稍大吧.

13035408019: 山西属于古代哪个州? -
辛魏复方: 答案是【冀州】理由:《尚书·禹贡》记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其所划分的九州范围,依次是:一、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二、兖州...

13035408019: 山西省在古代是匈奴地区吗? -
辛魏复方: 不是

13035408019: 山西人到底是汉族人还是少数民族的,还是混血种人呢 -
辛魏复方: 如果你家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你就是汉族人.基本正确.

13035408019: 山西简称晋,但是为什么有的时候称山西为三晋大地呢? -
辛魏复方: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10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相传尧、舜、禹都曾建都山西.春秋时期,山西大部分为晋国领地,故山西简称为“晋”,战国...

13035408019: 尧舜禹分别是哪里人士? -
辛魏复方: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 据传说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尧出生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原居今河北...

13035408019: 山西平陆县人在古代和河南三门峡是一个小国家,那么山西人血统是属于?
辛魏复方: 这个很不好讲,中原之地里来人口复杂,加之黄河水患,逃生之人年年有之,山西人中,河南人的几率要大得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