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包括哪些地方?为什么楚国被称为蛮夷呢?

作者&投稿:针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包括哪些地方?为什么楚国被称为蛮夷呢?~

狭义上的中原仅仅是指今天的河南省,而广义上的中原则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淮河上游以北。包括今河南省、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广大区域。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自古也有古九州(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之称。
中原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常言道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抢的是中原,更是这万里江山。自有文明以来,中原地区的安阳、洛阳、开封、郑州都曾先后被作为都城存在。
自商周以来,围绕其都城也形成了中原文化区,而楚国一直游离在中原文化区之外,不循礼法被视为蛮夷。
楚国的祖先也曾是中原文明的一支,因被政敌驱逐,南迁至楚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楚国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楚文化。
周朝建立后,周礼作为一套完备的礼法制度问世,同时也是一整套的文化体系。在周天子以及世人眼中,遵循礼法便是自己人,不遵循礼法就是蛮夷。
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天下的掌控力达到了最低,楚国也开始一而再的挑战周礼的地位,因此很多人称呼楚国为蛮夷。
但是到了战国时,各诸侯国纷纷进入了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已经没人去管是不是和周礼相悖。而此时的楚文化也与中原文化相融,人们也不再称呼楚国为蛮夷。
小结
楚国之所以为蛮夷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与礼制的争斗,与后来的“入则华夏,出则夷狄”是同一个道理,当中华文化将四周同化之后,夷狄也就不存在了。

楚国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直独立于中原文明的存在,而在其后发展的几百年的历史中,楚国一直向往与中原文明彼此融合,相互融通,可是这一愿望在楚国存在的时间内一直没能达成所愿,被中原文明称之为蛮夷之国。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强制执行秦国的文字、度量衡等统一措施,楚国的文明才与中原文明快速融合。楚国在其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楚文化,很多的楚文化到现在都还在延续,这样的一个文明,当时为什么被称之为蛮夷之国呢?

其中一项原因应该是地理位置。在中国的人类发展历史上,黄河流域是非常适合人类发展的,粮食充足、气候温和、人口也很多,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就渐渐形成了对于人、社会、集体甚至部落文明以及诸侯文明的升华,渐渐的在这个区域形成了各种先进的制度,比如当时的井田制、分封制、继承制、兵役制度等,这些在春秋战国以及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较为先进的存在。而楚国则不一样,自有楚这一说开始,楚的地盘就很不理想,并没有占据着有利地位的黄河流域,甚至那个时候的汉江流域也不是楚的范围,用现在的一句话形容“平穷限制了想象力”,楚当时连温饱都需要解决,什么文明、文化之类的根本就没有可供发展的环境,所以,中原文明会称楚为蛮夷之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别了。由于发展的不同步,中原文明制定出来的制度在周天子分封之后,诸侯国依然还在延续,不过延续的范围也就局限于这些分封的诸侯国,礼仪、军事、刑法、民生、科技等等,都算作是技术封锁不对夷狄等开放,而楚在周天子分封时的楚并没有什么地位,依然是被当成为中原文明之外的蛮夷在对待,所以周的各项制度、典籍、礼仪等等楚都接触不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原文明的硕硕果实楚是压根儿就享用不到。这也能充分证明楚国为什么那么想与中原文化接触与融通了,因为周与周的诸侯国之前就不对楚开放,纵使楚在成为周的分封诸侯之后,也不怎么被这些中原文明接纳,子爵是很低的爵位,当时的中原各诸侯国中公爵国、侯爵国、伯爵国等多如牛毛,谁还会在意一个末等的子爵国。

也正式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楚在慢慢积蓄力量,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一种有别于中原文明的另外一个存在。这种文明有着当时中原诸侯国的文明框架,但同时与这些又有着很多的不同,楚在积极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统领整个南方的强势诸侯,已经开始威胁中原诸侯国的生存环境,这也有了后来的齐楚大战、晋楚大战等。套用一句现在的话,楚最后完成了逆袭,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诸侯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可惜的是,楚的历任君主中也只有几位能够称得上雄主,带领楚走向了一时期的辉煌,在战国的大争之世,最终没能完美的逆袭。

狭义上的中原仅仅是指今天的河南省,而广义上的中原则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淮河上游以北。包括今河南省、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广大区域。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自古也有古九州(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之称。

中原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常言道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抢的是中原,更是这万里江山。自有文明以来,中原地区的安阳、洛阳、开封、郑州都曾先后被作为都城存在。

自商周以来,围绕其都城也形成了中原文化区,而楚国一直游离在中原文化区之外,不循礼法被视为蛮夷。

楚国的祖先也曾是中原文明的一支,因被政敌驱逐,南迁至楚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楚国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楚文化。

周朝建立后,周礼作为一套完备的礼法制度问世,同时也是一整套的文化体系。在周天子以及世人眼中,遵循礼法便是自己人,不遵循礼法就是蛮夷。

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天下的掌控力达到了最低,楚国也开始一而再的挑战周礼的地位,因此很多人称呼楚国为蛮夷。

但是到了战国时,各诸侯国纷纷进入了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已经没人去管是不是和周礼相悖。而此时的楚文化也与中原文化相融,人们也不再称呼楚国为蛮夷。 

小结

楚国之所以为蛮夷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与礼制的争斗,与后来的“入则华夏,出则夷狄”是同一个道理,当中华文化将四周同化之后,夷狄也就不存在了。




春秋兵家必争之地是什么
控制城濮意味着能够威胁到周边的国家,同时也可以保护自己的国家免受威胁。邯郸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邯郸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北部,是晋国和齐国之间的交通要道。控制邯郸可以有效地阻止敌对国家的进攻,同时也可以作为进攻其他国家的基地。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 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

春秋战国的服饰特点大全
(4)〓(qiū音秋)衣是一种短袖式对襟衣,〓字可与裯字相通。用整块衣料上部左右剪开,叠成双袖,下部...春秋战国时,由于战争的需要,马的数量增多。中原地区的畜牧业则基本上变了农业的附庸,专门从事畜牧业生产

古代的中原指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有什么记载呢?
这个中原就有广阔,平坦的意思了,为中原之后的意思就打下了基础。之后中原出现就是在《尚书》中,大禹治水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处于九州的中间,所以又叫做中州,也叫作中原,这个时候的中原指的就是豫州,就是今天的洛阳开封一带,地处黄河流域。其中问鼎中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词语,这里的中原就...

古代两个时期的霸权!为什么东晋十六国不能像春秋战国那样统一?
但春秋战国最终被秦国统一,而东晋十六国则陷入南北朝对峙。本文试图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视角重新梳理历史,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1.春秋战国时期——麻城地道战,执政战,殷金战,冰封战公元前579年,晋国和楚国举行了第一次“联军”,稳定了中原局势。公元前578年,...

春秋战国国地图和现代中国地图相比较
春秋战国地图如下:总面积大概在200万平方公里左右。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现代中国地图如下: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

我国中原到底是哪几个省?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中原一词专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根据现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因为从...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的服装有区别吗
春秋时期中原诸国应是相同的服装,毕竟当时周王室尚有余威,包含服饰制度在内的严格的周朝礼仪制度在各国会得到较好的遵守,当然被称为蛮夷的巴、蜀、楚等国服饰可能和中原诸侯国不同。到战国时期,基本上礼崩乐坏,周朝制度被纷纷抛弃,各国制度肯定有所变化,所以服装应该在延续的基础上有些变化,也有...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都喜欢开楚国人的玩笑
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之前)是以周人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楚国在南方是有自成一体的文化的,自周昭王南征失败后,楚国名义上是分封的诸侯国,其实根本是另搞一套。往往图谋争夺中原(问鼎就是楚王干的)——在中原“诸夏”看来,楚人是令人害怕、也是令人鄙夷的“蛮夷”。同样受到此等待遇的还有宋国人。

春秋战国为什么这么乱?秦始皇是如何成为最后的赢家的?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对匈奴最大的一次战役。秦国反少数民族的运动从未停止过。西周灭亡的狗军,被秦国打败,获得了千里之地。西戎部落的另一个夷屈国,与秦国打了四百年,最后还是被秦国打败灭了。从“尊王抗外”到“独霸天下”,秦始皇最终取得了胜利。春秋始于西周灭亡,东周迁都。第一霸是因为郑帮助回国。周平王...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周天子吗,春秋和战国时期,都听周天子的吗?_百度...
春秋和战国时期,都听周天子的吗? 诸侯国的土地最初都是来自于周的分封,像齐就是周天子封给姜太公的封地,封出去后这些诸侯国在各方面就都不归周管了,只要给周纳贡就可以,但在级别上要比周低一等。套用现在的话就叫高度自治。春秋时期大家还是要尊周的,像春秋五霸就要尊天子以令诸侯。但还是...

滦县15758678511: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指的是哪? -
勾馨宫炎:[答案] 中原最基本的意义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这一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现指河南一带.

滦县15758678511: 战国时期的中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勾馨宫炎: 是指河南省及其周边省的部分地区.

滦县15758678511: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指的是哪? -
勾馨宫炎: 中原最基本的意义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这一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现指河南一带.

滦县15758678511: 在春秋战国乃至秦皇汉武,都说欲得天下必先取中原,在当时中原的战略地位有那些?当时的中原是现在的哪里? -
勾馨宫炎:[答案] 在古代,曾以“中原”一词来代中国,也用“中国”一词来指中原.《史记》中以中原为中国的用法就很多,比如:“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天官书》),“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秦本记》)等.(不过这里“中国”仅指中原一的部分...

滦县15758678511: 战国时的中原是指那里哪些国家被称为蛮夷
勾馨宫炎: 中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是指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周围的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东部及山东省西部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狭义的“中原”专指河南.通常所说的“中原”是指狭义的“中原”,即代指河南.因为河南不仅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而且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 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仔细地描绘出了一个以中原“天子之国”为中心,再向东南西北分别以500里、300里、200里依次延伸划出的若干个等距离层次. 从这种观念出发,历代政权皆以中原汉文化为本位,把周围四方称为“蛮夷”.

滦县15758678511: 春秋时期中原国家的地理位置是在哪里 -
勾馨宫炎: 中原广义上是指以河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黄淮西部.包括今河南、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等广大区域.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滦县15758678511: “中原”古义是什么?古今异义中,“中原”分别指什么? -
勾馨宫炎:[答案] 中原(China Central Plain)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古代系华...

滦县15758678511: 中原是指什么地方 -
勾馨宫炎: 在中华文明肇始时期,因“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称呼专指洛阳一带,这里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为中原地区的心脏地带.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为天下中心的说法.随着华夏族向周围迁移,其活动范围扩大,...

滦县15758678511: 古代中原地区 -
勾馨宫炎: 广义上的中原是指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即长城以南,河西走廊以东,秦岭—巫山—武夷山以北地区,狭义上的中原仅指其核心地区——山东西部+河南大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安徽北部,这一带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

滦县15758678511: 天涯明月刀中原大地的别称 -
勾馨宫炎: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大地指的是今天山西晋中以南,河北中南部,河南全部,山东西部一部分及西南全部,陕西的华山县以东的地区,还有安徽北部淮北那一块,湖北北部及西北部一部分.你把地图上的这个范围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图一对比就行了.其中主要的大国春秋时期是晋国全部,秦国东部,齐国西部一小部分和鲁国西北部一部分及楚国北部一部分.到了战国时期因为战争等一些原因,就变成了,赵魏韩三国及楚国北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