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线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文中施是什么意思~


拼音
shī
笔划
9
五笔
YTBN
部首

结构
左右结构
五行

笔顺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横折钩、竖、竖弯钩
释义
1.实行:~工。~政。设~。~展。~教(jiào)。~为(wéi)。~威。实~。措~(办法)。发号~令。 2.用上,加工:~肥。~粉。 3.给予:~礼。~诊。~恩。 4.姓。

材:
(1)形声.从木,从才,才亦声.“才”意为“备而未用”、“储备待用”(见互动百科“才”字条 ).“木”与“才”联合起来表示“储备待用的木料”.本义:库存木料.

根据读音的不同,“施”字在古文字的意思如下:

一、读音:shī

1、用作动词,意思是:实行、推行。  

2、用作动词,意思是:给予。 

3、用作动词,意思是:加。  

4、用作动词,意思是:设置、安置。

5、用作名词,意思是:恩惠、德泽。

6、姓。如汉代有施雠。

二、读音:yì

1、用作动词,意思是:及、延及。

2、用作动词,意思是:移动、变化。

三、读音:yí

1、用作副词,意思是:斜的古字。即斜行,迂回曲折着走路。

2、用作副词,意思是:舒缓前进的样子。

扩展资料

“施”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施,旗皃。从㫃,也声。齐欒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施,旗帜飘动的样子。字形采用“㫃”作边旁,采用“也”作声旁。齐国欒施字子旗,由此可知施是旗。

词语解释:

1、施工 [ shī gōng ] 

释义:实施工程。指按照设计建造房屋、桥梁,修建道路、水利工程等。

2、布施 [ bù shī ] 

释义:佛教用语。指把财物施舍给别人。也指僧尼给人讲解佛经。

3、施舍 [ shī shě ] 

释义:出于怜悯或积德思想,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寺庙。

4、措施 [ cuò shī ]

释义: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用于较大的事情)。

5、施事 [ shī shì ]

释义:语法上指动作的主体,也就是发出动作或发生变化的人或事物,如“爷爷笑了”里的“爷爷”,“水结成冰”里的“水”。表示施事的名词不一定做句子的主语,如“鱼叫猫吃了”里的施事是“猫”,但主语是“鱼”。




shī
【动】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1]旗飘动
旖施,柔顺摇曳之貌。——《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
施,旗貌。——《说文》
旖旎(施)从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

[2]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施,予也。——《广雅》
德施普也。——《易·乾》。释文:「与也。」
施其功事。——《周礼·内宰》。注:「赋也。」
齐侯好示务施。——《国语·晋语》。注:「惠也。」
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施舍不倦。——《左传·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图。——《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施予(给,给别人恩惠、财物);施生(施惠于人,给人生路);施人(施恩于人);施香(施舍香火钱);施食(施舍食物);施报(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施赈(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施遣(施舍赠送);施泽(给予恩惠);乐善好施

[3]设置;安放
施于中林。——《诗·周南·兔罝》
施三川而归。——《史记·韩世家》。正义:「施犹设也。」
秦政不施。——《汉书·蒯通传》。师古曰:「施,设也,立也。」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施髟(安上假发);施灵(设置灵堂);施关(设立关卡);施置(处置;安排)

[4]施行;实行;推行
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包注:「行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贾谊《过秦论上》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施为(施展;作为);施巧(施展巧技);施令,施命(施行政令);施张(施行);施呈(施展);施敬(施行庄敬之教)

[5]散布;铺陈
云行雨施。——《周易·乾卦》
阴谢阳施。——潘岳《闻居赋》。注:「布也。」
又如:施布(散布;传布);施散(布施散发);施属(散布连缀)

[6]加;施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7]苟人事不施于其间,则莽莽榛榛。——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红楼梦》
又如:施肥;施朱(涂以红色);施粉(涂粉);施检(加印密封)

[8]判罪
施生戮死。——《左传·昭公十四年》。注:「行罪也。」
又如:施行(处决,执行死刑;处置,发落)

[9]陈尸示众
及文公入,秦人杀冀芮而施之。——《国语·晋语》
君子不施其亲。——《论语》
为大戮施之。——《国语·晋语》

[10]用;运用
施则行。——《礼记·礼器》。疏:「用也。」
爪牙之士施。——《荀子·臣道》。注:「谓展其材也。」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靡计不施,迄无济。——《聊斋志异·促织》


shī
【名】

[11]恩惠,仁慈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又如:报施(报恩)

[12]旄羽珥,旗竿头上缀饰物
楼烦以星施。——《逸周书》

[13]姓。施琅ShīLáng(1621-1696)中国清朝时将领,福建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降清后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为清政府所采纳。封靖海侯

====〖简释〗====


shi1(ㄕˉ)
[1]实行:~工。~政。设~。~展。~教。~为(w唅)。~威。实~。措~(办法)。发号~令。
[2]用上,加工:~肥。~粉。
[3]给予:~礼。~诊。~恩。
[4]姓。


shī
【动】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1]旗飘动
旖施,柔顺摇曳之貌。——《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
施,旗貌。——《说文》
旖旎(施)从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
[2]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施,予也。——《广雅》
德施普也。——《易·乾》。释文:「与也。」
施其功事。——《周礼·内宰》。注:「赋也。」
齐侯好示务施。——《国语·晋语》。注:「惠也。」
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施舍不倦。——《左传·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图。——《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施予(给,给别人恩惠、财物);施生(施惠于人,给人生路);施人(施恩于人);施香(施舍香火钱);施食(施舍食物);施报(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施赈(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施遣(施舍赠送);施泽(给予恩惠);乐善好施
[3]设置;安放
施于中林。——《诗·周南·兔罝》
施三川而归。——《史记·韩世家》。正义:「施犹设也。」
秦政不施。——《汉书·蒯通传》。师古曰:「施,设也,立也。」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施髟(安上假发);施灵(设置灵堂);施关(设立关卡);施置(处置;安排)
[4]施行;实行;推行
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包注:「行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贾谊《过秦论上》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也可以yi四声,延伸的意思


中文言文
6. 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是”在古文中有多种用法和意义。 1、名词: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例句:“是,则也”(《尔雅·释言》),而“则,常也”,“法也”(《尔雅·释诂》)。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代词:此,这。 例句:天将降大任于...

“是”在古文中的意思
“是”字是古代汉语中一个非常常用的字。在古代,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连词,还承载着很多丰富的含义。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究“是”字的意义。一、连词 首先,我们来说说最基本的含义——“是”作为连词的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是”与“也”、“乃”等词一样,用来连接句子或名词,起...

“是”字在古文里的意思
“是”在古文中是表示肯定或同意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的”或“是啊”。在古代文学、史书、诗词等文体中,使用“是”字形式表达同意或肯定的意思非常普遍。例如《论语·为政》中就有“乡愿,所以进修;幸而免,所以君子。”这句话中使用了“是”字,表示同意或肯定别人的说法。除了在文字表达...

“是”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我是北京人 (9)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 〈助〉古汉语结构助词,一般用于成语中,辅助动词宾语前置,通常与“唯”联合使用(有例外)。如: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

“卿”在古文是什么意思?
卿在古文中的意思:①<名>古代高级官爵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邵公谏厉王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至于列士献诗。”②<名>君对臣、上对下的爱称。《赤壁之战》:“~欲何言?”③<名>对对方表示亲热或随便的称呼。《孔雀东南飞》:“~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卿卿】作为亲昵之称。有时含有戏谑,...

卒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白话释义:每次把投降的士兵必须亲自带领问的。组词如下:卒业、兵卒、士卒、卒中、走卒、禁卒、隶卒、小卒、暴卒、旷卒、匆卒、琐卒、棹卒、部卒、哨卒、卒子、假卒、街卒、卫卒、卒迫、边卒、营卒、一卒、偬卒、适卒、阵卒、中卒、材卒、尪卒、训卒、...

古文中的“性”是什么意思?
性,读作xìng。古文中的“性”基本含义: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性能等:性质、性格、性命(生命)、性能、个性、属性、粘性、弹性。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性、开放性、指令性。男女或雌雄的特质:性别、男性、女性。有关生物生殖的。表示词性类别的语法范畴。人的本性。古文中的...

“贵”字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拼 音:guì 释义 解释一: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guì)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解释二:就隶定字形作解。形声。字从中、从一,从贝,贝亦声。“中”意为“中坚”,“一”指“大地”,“中”与“一”联合起来表示“(全国)各地的中坚”。“贝...

“古”在古文中的意思
黄发在廷,余敢忘古人求旧之义--明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曰若稽古--《书·尧典》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9)...

“是”在文言文中有哪几种意思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

东川区17248814940: 古文中施是什么意思 -
茅方海正: 施 拼音 shī 笔划 9 五笔 YTBN 部首 方 结构 左右结构 五行 金 笔顺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横折钩、竖、竖弯钩 释义1.实行:~工.~政.设~.~展.~教(jiào).~为(wéi).~威.实~.措~(办法).发号~令. 2.用上,加工:~肥.~粉. 3.给予:~礼.~诊.~恩. 4.姓.

东川区17248814940: 施在古文中的用法 -
茅方海正: 施 shī 【动】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1]旗飘动 旖施,柔顺摇曳之貌.——《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 施,旗貌.——《说文》 旖旎(施)从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2]假借为「吔」.给,给予...

东川区17248814940: 古诗包含施加的诗句 -
茅方海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这里的施就是施加的意思,但是直接在古文或古诗里有施加两个字很难找到.2.因为古语的习惯和现代白话不同.施一个词就能代表两个词的意思,加反而多余.3.如果有施加这个完整的词汇在古诗词中出现,那么它的含义未必和现代的施加相同,释义时就是施和加各自代表各自连贯意思,但是不做一次注释.

东川区17248814940: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什么意思 -
茅方海正: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其中的意思可以解读为:"学不躐等"意味着不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去学习,不妄自尊大,不越级而求学."不陵节而施"表示在行事为人时不违背礼节,不侵犯他人的权益,而是以恰当的方式施展自己的才能和行动.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在学习和行事为人的过程中,要谦虚谨慎,不妄自尊大,同时也要遵守礼节,不侵犯他人的权益,以合适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才能和行动.

东川区17248814940: 古文里“克施”是什么意思 -
茅方海正: 施加

东川区17248814940: 古文施者日盈数千矣意思 -
茅方海正: 给他施舍的人每天都超过数千. 语出:唐张《朝野佥载》卷六. 施者:给他是施舍的人 盈:超过

东川区1724881494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亦在文言文里是不是“也”的意思 -
茅方海正: 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东川区17248814940: 古文《黠鼠赋》中“莫措其手”中的措是什么意思? -
茅方海正: 基本意思◎ 安放,安排,处理:~手.~辞.~置.~身.◎ 筹划办理:~施.~办.筹~.举~失当.◎ 弃置:刑~.本处为:处理 的意思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东川区1724881494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茅方海正: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后都会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