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山乡散文

作者&投稿:邰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天,洒着细雨。寂静的边镇,下午,崎岖的公路上颠来一辆泥泞的小客车。车刚停稳,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女从车上拥下来,来不及仔细打量青石板街两旁的风景,就有人爬上车顶,递下尼龙编织袋、牛仔包、大木箱、箩筐,还有一把吉他、两把二胡。大家拿了行李,跟着一位穿着略为讲究的中年人走向政府教育办公室,接受工作的再次分配。

  他们是上午从师范学校出发的,中午在车上闻了闻公路边偶尔飘来的饭香。

  30分钟后,他们知道了要去的学校的名称,但不清楚地点在哪里,只听说远点的要走四、五个小时吧。

  这不是电视剧的序幕,这是上世纪____年代____县南部山区一乡场上的一组没有人拍下的镜头。

  从此,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这里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他们去了各自的去处,基本上都是花香鸟语之地,空气清新得让人不自觉发出点书生意气。

  开学第一天,村支书把新老师带到学校。一群孩子围了过来,看热闹的老少爷们儿也围了过来。村支书像作报告似的高声介绍:乡亲们,这是我们的新老师,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呢,大家欢迎!

  山区的孩子特别多,老师也特别缺,“正规老师”特别受青睐。消息很快传开来。于是,有人提一个南瓜来,有人拎几篼白菜来,听说他们都不好意思地一一笑纳了。

  不过,不久他们就不需要了,因为他们自己学会了在操场边种菜。

  师范生别的水平不乱说,哄孩子的手艺有几套。没几天,他们都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孩子们崇拜得不行:我们老师怎么什么都懂,怎么什么都会!

  于是,孩子上课眨眼的少了。

  于是,辍学的少了。

  再于是,他们的学生都让他们喜欢得不行,怎么一考就是年级数一数二?

  学校庆祝教师节的表彰会上,他们中很多人站到领奖台上,除了奖状,还有一支黑亮黑亮的钢笔呢。

  一年又一年,他们创造了当地教育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他们在老百姓心中有了非常特殊的`位置。东家有客,邀作陪座佳宾;西家儿子结婚,被推为主婚人;南家北家扯皮,硬被拉成调解员;那岁末的杀猪酒,他们不到不开席。他们不一定很坦然地接受的同时,也深深感谢这里老少爷们儿。恰逢周末,于是整一块肥肉,炖上一锅萝卜,再来几瓶60度的____老白干,就在教室里请大伙儿一回客,豪饮。下午四点睁开朦胧醉眼,太阳偏西了,赶紧打招呼:大家在这里耍,我先回学校啦。

  当然,并不是书教得好就能获得所有人认可的。他们很接地气但不是那么接天气,所以他们评个区级县级先进什么的都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有时难免与别人起点争执,别人反而有了说头:你除了教书干得起你还会什么?好在他们也不是奔着名利来的,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们的工作激情。那些思想不是后人都能完全理解的。他们中有些人是主动放弃在城郊工作的机会申请到山区来的。有位女生被分到中心校工作,她硬是回去与邻乡某校当校长的父亲扭倒闹:我要到村小去,不然人家会说我是凭您的关系进中心校的!

  家访,是必须的。他们心中装的大部分是学生,也能挤出足够的时间。问题是这里的路不太靠谱。

  山区的路没有远近。如果你问路边大爷:山峰村在哪里,还有多远?他会先强调距离很诚实地告诉你:不远,翻过山头就到了。当然,要翻过山头少说也得两个小时吧。

  那年月教书其实不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一个人包一个班教六七八门学科,中午给学生热热饭菜,下午放学后再留几个没学好的孩子补会儿课,反正就是一天一天地这样过。但是每月一次的全乡教师会就有点累了。首先,开会是到乡场上的好机会,得开点米买点面外加进点油盐,一大包东西得自己走路扛回去。别想创新脑子,只有这一个办法。其次,路有点不算近,练过飞毛腿的那位仁兄,开一次会得用三天时间:第一天到乡场上去住,第二天开完会继续留宿,第三天一早动身,晌午过点就能回到学校了。

  回家,是很奢侈的事。远一点的可能往返途中就得五六天。他们舍不得那些孩子那些课,所以平时是不回家的。为了多一点儿和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在寒暑假结束时卡着时间走。很不巧,途中雨大,路通不了,没班车了,只好走路。喘进教室,迟到了一天零两节半课,分不清是一身水还是一身泥,吓得学生们都不敢认。还是等着挨校长批吧。

  夜晚和周末是最难熬的。这里通常只有一个人。民办、代课老师们放学后回家种地,就在家过夜啦。同学串门喝高了就洒滴血结个拜,就是他们几懵弟你来我往也有日子可数。改完作业备完课还有一些时间得打发,唯一可以派上用场的就是书。书看多了想法也就多了。有人开始练武术,与李小龙、李连杰神交甚久武功也没精进多少;有人开始写诗、写小说,床头案上尽是《星星诗刊》《十月》《当代》。别说,还真有人在报刊上登了那么一二块,这就够他们在聚会时激动好一阵子。

  事实上,大多数老师是成不了武林高手或诗人或文学家的(他们中只有一位钟姓男老师和一位李姓女老师后来成为____文化名人),只是他们当初是不去管这个结果的。后来无意中瞟了一眼这个事实,觉得搞自考更实惠,学了知识还能拿文凭。于是他们成立了自学组织,每人轮流过讲师瘾辅导大家。每周换一个地,每地有不同的招待学友的特产,还有当地的故事。这日子,让人乐还思蜀。

  偶尔也会受点儿小打击。当时自考盛行,考试那几天找人顶课都难。某考生去请假,主任教师不同意。恰逢领导到来,某生向领导求假。领导说:中师毕业已经够了,还搞什么自考嘛!你看我,一个初师生,还不是干得好好的。听得大家目瞪口呆。

  不过,领导没经住软磨硬缠,以补课成交。

  没几年,他们中居然有不少人拿到了自考大专甚至本科毕业证书。

  山区的男老师谈女朋友很不容易。30岁没耍过朋友还算正常。所以,他们一聚会,免不了要相互打听打听,谁谁谁耍到朋友没有哦?

  聚会不容易,写信就容易多了,同一个区(相当于现在一个镇)写一封信交出去对方大概五六天就能收到。书信的内容很多与耍朋友有关,并且与他人有关较多。

  听说小张他们学校旁边有个商店,守店的姑娘20来岁,长得漂亮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还读过高中呢!

  小王班上有个学生特别优秀,表现好,学习棒。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学生的妈妈很年轻很漂亮,居然离异多年。小王去家访过后,那家长居然经常请他去家访;据说小王很快要请大家吃糖了!

  据有关人士考证,这些事都不是写的。

  岁月如梭,二三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他们将青春和汗水洒在了这方土地上。他们培养的千万名农家子弟,正在祖国各地回报着社会。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调离了,但他们为这里孩子点燃的希望永远根植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边的很多叙述都像是传说,过去的学校,过去的路,很多早已成了记忆。他们基本上到了场镇所在的学校,当年稚气未脱的少男少女如今已两鬓微白,但久经磨砺的他们那颗爱心未变,那股英气犹在,那份激情犹存。哪个班难管,他们管;哪个班难上,他们上。有当着班主任还上两个班语文的,有担任管理人员还兼着10多节课的。

  他们依然是各个学校的顶梁柱。

  看看他们一天所做的事,听听他们一天所讲的话,我觉得自己的语言是贫乏的,不知道怎么叙写他们,只知道他们正用他们不竭的爱、无私的奉献呵护着孩子的未来,顾盼着百姓的明天。


乡野的风散文赏析
小说在2010中国作家金秋创作笔会上荣获一等奖,入选《中国作家创作书系2010中国作家创作获奖作品集》。 乡野的风散文赏析篇2 山野上的风从远处而来。当吹过陕北这片土地的时候,它的脚步不得不慢了下来。面对这沟壑丛生、起伏连绵的沟、峁、山、梁……风犹豫着,徘徊着。仿佛在思考、在选择,似乎被这特殊的黄土地貌给...

大山的那一边散文
终于,大哥右手挎着小筐,左手拎着几盘鸟夹子晃晃悠悠地回来了,我下炕一溜烟似的跑出去迎接大哥,大哥把小筐递给我拿着,我接过小筐,只见里面大大小小装了一筐山鸟,当然它们都是被大哥的鸟夹子夹死的。在七十年代初期,野外的山鸟很多,那时没有鸟药,也没有粘网,更没有鸟枪,所以就几盘鸟夹子对成群春季来北方...

乡土散文:思乡就痛
得意时我们会想到它,失意时也会想到它。离得远了久了,便使人愁肠百结。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赤子眼中的乡土、乡人、乡事,因缘于一种内心的爱,总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让他品味。家军在他的散文中,去品炊烟的味道,去品阳光的味道,去品春天的味道,去品泥土的味道,去品庄稼的...

乡情散文:少时读书的夏天
文:杨晓光 三伏天酷热难当,蝉声犹如狂刷天际的暴雨,随着一阵又一阵热浪袭来,排山倒海般砸向耳际,砸向躁狂的心,在情绪的波峰浪谷间,溅出一个又一个灼热的漩涡。大人孩子热得团团转,觉得在哪儿待着呼吸都不顺畅,树荫酷似凝固在地上的一团浓墨,想着在树荫下乘凉的人们,“蹭”来一身胶着的...

我心中最美的山水 散文
山 水 江 南 记忆里,似乎没有更多的景物或人事能让自己长久地沉迷其中,在经历许多次眼泪和欢笑之后,才能更加体会生命中真的会有另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让你感动,让你痴迷,让你魂牵梦绕。对于江南的情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十年的路程走过,那些深情的岁月总会在一场杏花春雨里悄悄萌芽,将那些有...

写景 散文
这一库湖,冬季里纳山细流入怀,养无数生灵其中。转至旱时,倾相授,灌千顷良田,泽一方百姓。夏雨之时,又拒涛涛洪流于库,独承危,却护住了百里长堤,守望着万家灯火,使得村田地华秋实,生生不息。她是我们山乡的 “守护神”。冬韵 小雪过后,子便一天天变得寒冷了起来,昔里闹非凡的街道...

秋山的美丽与哀愁散文
近几日,我就随几拨好友到附近几个县城偏远险峻的山乡欣赏了迷人的北国之秋,在被美丽的大自然陶醉的同时,更被远山深处凋敝的村庄和衰老贫苦的农人所震撼,那废墟一般的村庄,那麻木无助的眼神,那曾经烟火熏过的而如今灶塌烟灭的灰冷小院,都使我有种无法言说的悲凉。 再美的自然美景在穷苦山民的眼里都已熟视无...

短文散文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在山乡的坡地上,种上苹果、桔子、香梨、樱桃,便是枣子,就有金丝大枣、冬枣、秋枣,这枣儿那枣儿的。遍山遍野到处都是。 在小城生活的日子里,每当秋季,看到街上种种色色的枣子,就想起了家乡的小枣儿,时不时就去买上斤把半斤,借以回味乡下那种香甜香甜的滋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

游记散文
你不会忘记吧,你也曾见证了山乡巨变:担挑肩扛的村民被访古探胜、登高锻炼的市民取代,扁担被康庄路上的农用车取代,轿子被轿车取代…… 穿过苦楮林子,康庄路盘旋而上,路后是一个新建的风雨亭。单说这个亭子的本身,与别的风雨亭并没有特别之处,也是飞檐翘角、八面临风。但说到它与周围环境的映衬配合,就有独特...

醉在畲乡的散文
我不爱喝酒,但席间闻着酒味醇香四溢,不觉之中也醉意醺醺,醉在畲乡的山青“水美”间了。水美,值得借鉴的还是市域内闻名于世的“避暑胜地”。下午,一场阵雨过后,碧空如洗,远山近景格外清晰,山风飕飕吹过,感受到非常凉爽。令人称奇的三月三“打山歌”风俗习惯传承至今。有词云:畲乡三月好...

临清市19478199954: 思念家乡的散文 -
在会威凡: 思念家乡 秋雨如丝秋风凉,高天里雁儿排成行,山遥路远相思苦,昨夜我梦里回家乡. 翻越那一溜溜的山道,踩过一道道的山梁.门前的黄桷树老若龙钟,满庭的风尘飘飘荡荡.大黑狗望着我汪汪叫唤,出迎的爹娘已是白发苍苍. 山外的青山...

临清市19478199954: 求一篇对家乡山水情怀的文章 -
在会威凡: 我爱我的家乡,她坐落于美丽的富河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而美丽富饶的文化古城.纵横交错的河网、湖泊,哺育着这里的世代百姓.古往今来,家乡总以“鱼米之乡”居称,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地方,随便都能看到一块块方格的稻田,一条条清...

临清市19478199954: 你在远方为题思念家乡的散文 -
在会威凡:[答案] 秋雨如丝秋风凉,高天里雁儿排成行,山遥路远相思苦,昨夜我梦里回家乡.翻越那一溜溜的山道,踩过一道道的山梁.门前的黄桷树老若龙钟,满庭的风尘飘飘荡荡.大黑狗望着我汪汪叫唤,出迎的爹娘已是白发苍苍.山外的青山峨峨高...

临清市19478199954: 作文:家乡风光 (抒情散文) -
在会威凡: 现在我才终于了解了杜甫“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的心境.我想念着家乡清澈甘甜的水,我想念家乡巍峨壮丽的山,我想念家乡纯朴可爱的人们. 这里是我的故乡.空气中弥漫着...

临清市19478199954: 作文我爱家乡的........(散文)600字以上
在会威凡: 我爱家乡的秋天 炎热的夏季被萧瑟的秋风吹跑了,家乡也由翠绿变得枯黄,由喧闹变得冷清. 躲开嘈杂的人群,漫步村南的小山,灌木的叶子已经枯黄.一阵飒飒的秋风吹来,黄叶翻转了两下,便恋恋不舍地脱离了枝头,犹如断线的风筝一般...

临清市19478199954: 求关于对家乡感情深的文章 -
在会威凡: 黄昏下,孤零零的身影伫立在城市的天桥中心,看着桥下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漫上了心头,思念的心情被西下的残阳拉得好长、好远.我曾经是那么厌恶的故乡,是因为它的贫穷,我曾经是那么急切地想离开...

临清市19478199954: 写一篇以“家乡”为主题的文章 -
在会威凡: 1、家乡的山,家乡的水,给予了人一种改革的精神. 我爱我的家乡,但更爱家乡的山水. 说起家乡的山水,当地人第一个说出来的山水风景区非——洞口塘莫属了.的确洞口塘的山虽然没有桂林之秀丽,庐山之俊俏,黄山之贵重,泰山之尊—...

临清市19478199954: 关于家乡为题材的5000字散文 -
在会威凡: 我出生在扬州,所以童年的回忆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理.扬州不仅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的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

临清市19478199954: 关于思念家乡的文章 -
在会威凡: 承载着满满思念的家乡 也许,我爱的一直都是那里的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承载着我满满的思念. ——题记 我的故乡在浙江.那里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我看来,这里的水就像是温柔的母亲,哺育着那里纯朴的人们;这里的山就像...

临清市19478199954: 关于思念家乡文章 -
在会威凡: 让我时时魂牵梦绕的家乡,其实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山村.多少次趟过记忆的长河,多少回穿越时空的邃道,跋山涉水,梦回这山清水秀的家乡和挚爱的亲人. 我思念家乡的那座高山,主峰直插云霄,把家乡的天撑得高远深邃.它四季长青,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