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的经典都有哪些?本人想习修佛法,还请高人指点!

作者&投稿:才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乘经典有那些,各有什么侧重点~

唯识学理论精深,体系严密,以至许多人对之望而生畏。学习《唯识三十论》的主
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对唯识宗有概括性的认识。以往,我们对唯识的学
习多侧重于“唯识见”,即唯识理论的成立。这就容易使唯识学习导入哲学式的思辩,
与修行严重脱离。我认为,对于一个宗派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它的“见”,更应结合
“行”。以下所谈的九个问题,不少是以往唯识弘扬中忽略的,如菩提心、菩萨戒、瑜
伽止观等。对于这些问题,将结合我近阶段对佛法的思考向大家进行介绍。


一、菩提心

任何一位菩萨行者的修行,皆须以菩提心为起点;任何一个大乘法门的修学,亦须
以菩提心为基础。

何谓菩提心?《瑜伽师地论?发心品》云:“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
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盘,及
以如来广大智中。”可见,发心是一种意愿,一种希望自己“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
提”,并“能作有情一切义利”的强大意愿。这种意愿和常人意愿的最大不同,在于所
缘境的差别,即以无上菩提及有情义利为所缘。当心中生起这种伟大希求时,便是菩提
心的表现。

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与行菩萨心两类:愿菩提心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强大意愿,行菩
提心,则是将意愿落实于自利利他的行为中,如六度、四摄等。在凡夫境界上,所行的
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难免有我、执相。唯有以空性正见为指导,世
俗菩提心才能升华为胜义菩提心。

对于大乘学人来说,菩提心的有无,是菩萨道修行的关键,原因有三:

首先,发起菩提心才是大乘佛子。过去,我们往往以为学习大乘经教即属大乘行
者,学习小乘经教便是小乘行者。其实,菩提心的有无才是判断是否大乘佛子的标准。
《菩提道次第略论》云:“如是若念须入大乘,何为入大乘之门耶。此中佛说有波罗密
多乘及密乘二种,除彼更无余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门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于身心何
时生起,虽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大乘。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则纵有能达空
性等功德,亦是堕入声闻等地,退失大乘。此众多大乘教之所说,理亦成也。是故大乘
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明确告诉我们:菩提心乃判断是否大乘佛子的唯一标
准,此心生起,即使其他功德尚未具足,也是大乘行者。反之,虽具足通达空性等功
德,也不能称为大乘学人。

其次,菩提心是成佛不共因,空性见则是共因。从汉传佛教的传统来看,似乎更重
视空性见。各大宗派皆有非常丰富的空性理论,而对菩提心、菩萨行的提倡相对薄弱,
使积极利他的大乘佛教,多少带有自利、自了的色彩。大乘佛法有三大要领,即菩提
心、菩萨行、空性慧。因此,任何大乘经典都强调发菩提心,任何大乘法门也都是以发
菩提心为开端。如果只修习空性见,却忽略菩提心、菩萨行,即使有所成就,也只能是
二乘圣者,而非无上佛果。所以说,离开菩提心就不能称为大乘行门。

第三、依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陀品质。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成就佛菩萨所
具有的品质,即是大慈悲和大智慧。这必须从发菩提心开始,以利他行成就大慈悲,以
空性见成就大智慧。《无垢称经》云:“诸菩萨之系缚云何?解脱云何?答曰:无方便
摄之慧者,系缚也。方便摄之慧者解脱也,无慧摄之方便者系缚也,慧摄之方便者解脱
也。”《象头山经》亦云:“诸菩萨之道者,总略为二,云何为二?所谓方便及慧
也。”这就说明,成佛要从方便与慧两方面入手,方能圆成佛果功德,成就无上菩提。

唯识典籍中,关于菩提心的教法非常丰富。如《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大乘庄
严经论》都有专品论述发菩提心;《解深密经》、《辨中边论》、《摄大乘论》、《成
唯识论》在论述菩萨道修行内容时,也是以菩提心、菩萨行作为重要内容。此外,唯识
宗的祖师慧沼专门撰写《劝发菩提心集》,系统阐述了菩提心的相关内容。智周在《大
乘入道次第》中,也对菩提心的修学有详细说明。

在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中,唯识宗对菩提心、菩萨行的论述可谓最详尽的。在藏传
格鲁派的修证体系中,关于广行的内容,便直接继承弥勒、无著这一体系的菩萨道思
想。我们今天弘扬大乘佛法,更应重视对这一思想体系的继承,以此改变大乘佛教徒具
形式的现状。


二、三性三无性

佛法虽以有情为中心,同时也关注有情生存的世界。佛法认为,有情与世界之间是
正报与依报的关系,二者息息相关。有情因不能正确认识世界而产生诸多痛苦,乃至流
转生死。所以,在佛陀的教法中,时常教导我们应如何正确观察、认识世界。

佛教的各个宗派,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方法。声闻教法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观
察世界;中观从二谛认识世界;唯识则从三性透视世界。佛法对世界的认识,包含对世
界的分类和归纳。五蕴,是将世界归纳为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十二处,是将
世界归纳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十二
种元素;十八界,是将世界归纳为十八种元素,在十二处之外增加眼识、耳识、鼻识、
舌识、身识、意识。

唯识以三性认识世界,不仅是对现象世界的归纳和分类,更带有智慧的审视。世界
虽然复杂,但若通过三性观察,一切将变得简单明了。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
起性、圆成实性。三性的理论,基本统摄了整个唯识学的理论体系,甚至可以说,统摄
着整个大乘佛法。太虚大师曾撰写《佛法总抉择谈》,以三性统摄大乘三大体系教法。
《太虚大师年谱》云:“三宗各统摄一切法无遗,然在方便施设言教方面,对于三性各
有扩大缩小。般若中最扩大遍计执性而缩小余二性,凡名想所及都摄入遍计执,唯以绝
言无得为依他起、圆成实性。故此宗说三性,遍计固遍计,依他、圆成也是遍计。唯识
宗最扩大依他起而缩小余二性,以佛果有为无漏及遍计执之所遍计都摄入依他起,唯以
能遍计而起的能所执为遍计执,无为体为真如。故此宗说三性,依他固依他,遍计、圆
成也是依他。真如宗最扩大圆成实性而缩小余二性,以有为无漏及离执遍计摄入圆成
实,归真如无为之主,唯以无明杂染为依他、遍计执相。故此宗说三性,圆成固圆成,
遍计、依他也是圆成。”说明了三性与整个大乘佛法的关系。

遍计所执性,代表着凡夫认识的世界。“遍”,即普遍,“计”,即分别,但这种
分别是虚妄颠倒的分别。产生分别之后,心行随之陷于执著中。因为分别是错误的,故
由此产生的执著也是荒谬的。这种遍计所执,使凡夫生活在错觉的影像中。

遍计所执性非凭空而有,其建立基础为依他起性,这正是唯识学所说的“假必依
实”。也就是说,有情的妄执是以因缘的假相为依托。其中,包含能缘之心(见分)和
所缘境界(相分)两方面,这是形成遍计所执性不可或缺的条件。能缘的心,特指无
明、颠倒的心。因为智慧的心能照见诸法实相,不被境界所转。而妄心才能显现妄境,
产生妄执,形成凡夫心的妄流相续。

我们这个世界,是遍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性的世界。但对一般人来说,根本无法将遍
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性分辨清楚。凡夫的认识都停留于遍计所执性,无法触及依他起性的
层面。比如我们将认识投射于一张纸上,所认识的这张纸(遍计所执性)和实际上的纸
(依他起性)并非一回事。但一般人总是将之混淆起来,以为自己见到的是事物真相。

圆成实性是法的实质,法的共相。但圆成实性并未离开依他起性,必须透过依他起
性,才能认识圆成实性。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是不一不异的关系。所谓不一,乃因圆成
实性是无差别的,而依他起性是有差别的。所谓不异,则因圆成实性乃依他起性的本
质,是共相,并未离开依他起性,故不可在依他起性之外另觅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真
如,空性,要通过无分别智方可现量证得,非凡夫的语言、思维所能及。

三性代表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遍计所执性代表有情的错觉世界;依他起性
代表缘起的现象世界;圆成实性代表着世界的本质、真相。三性的思想告诉我们,什么
是假有,什么是真实有。其中,遍计所执性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意识的错觉显现;依
他起性是依缘而生的现象世界,这种现象虽然是有,但只是假有;唯圆成实性,才是真
实的有。

因为遍计所执性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依他起性的真相。唯有证得空性之
后,再反观依他起的现象,才能真正认识它的如幻如化。《厚严经》有个著名的偈颂:
“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引自《成唯识论?卷
八》)”大意为:若非通达真如,是不可能了知缘起的如幻。相反,唯有通达空性,才
能了知缘起的虚幻本质。许多停留于闻思正见上的学人,虽已在认识上了知依他起相的
虚幻,但面对事相时,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其视为恒常的存在。必须有了空性体悟,
并安住于空性中,才能透视缘起的真相。

三无性之说是建立在三性基础上。之所以提出三无性,是有针对性的,主要为了解
释《般若经》中“一切法无性”的道理。在唯识体系的经论看来,《般若经》所讲的
“一切法无性”及“空无自性”是有密意的,决不能仅从字面去理解。对于“一切法无
性”的思想,唯识经论通过“三无性”来理解: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这三无
性正是建立在三性的基础上。

第一、相无性。根据遍计所执性建立,即遍计所执性的体相是没有的。第二、生无
性。根据依他起性建立,因一切皆是缘起,所以无生。所“无”的是自然性,相当于中
观否定的自性。所谓自然性,即不依赖因缘产生的自性,从依他起性的角度审视,是不
存在的。第三、胜义无性,所“无”的仍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否定的“自然”是遍
计所执性,而圆成实否定的“自性”,仍是遍计所执性。这就是《般若经》所讲的无自
性不否定依他起性。依他起的假相是有,而圆成实的胜义也是有。但要认识依他起性的
假有和圆成实性的真实相,必须彻底否定遍计所执性,清除我们认识世界时介入的错误
认识和执著,方能通达诸法实相。

如实了解三性、三无性的思想,能帮助我们通达中道实相,进而认识到,哪些需要
了知,哪些需要断除,哪些需要证得。这正是《解深密经》所说的“所应知、所应断、
所应证”:遍计所执性是应该了解的,因为它是虚妄的;依他起性是应该断除的,因为
它是杂染缘起;圆成实是应该证得的,因为它是诸法实相。


三、八识

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修学佛法的重点。在修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将重点
放在经教上。事实上,经教只是方法、手段。正如禅宗所说的标月指,经教是手指而非
月亮;又如过河舟,经教是渡船而非彼岸。那么,学法重点何在?正在于我们的心。

佛法中,关于心的教法极多,既有真心说,也有妄心说。早期的阿含圣典及部派佛
教的阿毗达磨,如《俱舍论》、《大毗婆沙论》等,对心的分析已非常详尽。但在声闻
教法中,关于心识的分析一般只讨论到六识为止。至于心所的区分,《俱舍论》讲到四
十六种,不论数量还是名称、分类,都与本论有所不同。

唯识学属于妄心说,着重对于妄识的分析,尤其是关于八识、五十一心所的阐述。
玄奘三藏曾撰写《八识规矩颂》,全论由十二颂组成,每三颂为一组,分别对前五识、
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进行阐述。前二颂说明识的杂染状态,后一颂说
明转识成智后的情况。此外,《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对五十一心所都有详细论
述。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八识、五十一心所的重要资料。

八识的前五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对于有情认识世界有共同作用,
故玄奘三藏在《八识规矩颂》中将前五识合为一组进行说明。我们的眼睛观察世界、耳
朵聆听声音、鼻子呼吸气味、舌头品尝食物、身体感受外境,正来自前五识的作用。但
前五识的作用非常短暂,仅限于现量,所谓现量缘境。现量,是我们对外境还未产生判
断、未赋予名言时看到、听到的,其特点为现在、现前。

前五识所缘,既非过去境界,亦非未来境界,而是当下境界。同时,所缘必是现前
而非他方境界,且在缘境时不具判断作用,不带任何名言。比如我们看到一张纸,但还
不知这是什么,尚未赋予任何概念时,是前五识在作用。若看到一张纸并知道这是纸的
时候,便已进入第六意识的作用。

意识非常活跃,前五识的作用,都会介入第六意识。造业,是意识的作用;修行,
同样离不开意识的作用。学习经教须如理思惟,这就有赖于意识的参与。不少人一说修
行,便大谈无分别。此说固然不错,但对未生起闻思正见者却非常危险。凡夫皆处于遍
计所执中,唯有依正思惟树立正见,才能改变这种生命的错觉状态。否则,便不能从无
始无明中走出来。唯识宗修行所谈到的四寻思、四如实智,正是以佛法智慧重新审视世
界、认识人生。这一阶段在唯识宗属于加行位,于修行尤为重要。

前六识不仅是大小乘共通的,且世间的哲学、心理学也多有涉及。而唯识学自身特
有的,是对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的分析,其活动属于心灵潜在作用,是我们意识
不到的。而前六识则是意识范畴,凡我们所能感知的,皆属前六识及与之相应的心所。
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潜意识的学说,事实上,佛法早有关于潜意识的阐述。此
外,荣格和弗洛姆除继承弗洛伊德的思想外,多少也受到佛教的影响。

第七末那识,和第六意识之名有相似之处。“末那”汉译为意,亦名意根,其特点
是执第八识为我。我们虽不是圣贤,但也不是时刻处于妄想的造作中,为什么摆脱不了
凡夫身份?原因就在于第七末那识。其特点为“恒审思量我相随”,即时刻追随并执著
阿赖耶识。它对阿赖耶识的爱和执著,一直要持续到八地菩萨才彻底放弃。事实上,阿
赖耶识并不是“我”,但末那识却以“它”为“我”,导致无尽的生死流转。末那识执
阿赖耶识为我,并非执著外在色身。我们能感觉到的执著,无论是执色身、地位为我,
还是执职业、身份为我,都是意识的作用。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非意识所能感觉。
末那识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不共无明和俱生我执与之相应。它们时刻潜伏于生命
中,即使在熟睡、晕倒、无想定等前六识不产生活动的特殊时刻,仍使我们羁留于凡夫
状态无法超越。所以,末那识对于凡夫身份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它还会影
响到前六识,使其以自我为中心。末那识具有两重身份,作为意根,它是意识生起的俱
有依;作为染污意,它是前六识生起的杂染依。

阿赖耶识为第八识,也是根本识,即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一切法生起的根本。阿
赖耶识汉译为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含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

所谓能藏,是因阿赖耶识具有存储作用。就像超容量的仓库,收藏着我们无始以来
的生命经验,包括现在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在客观上,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快
会成为过眼云烟,但在心灵投射的影像却将熏习成种子,持续不断地产生影响。我能在
此讲唯识,是因为学过唯识,对这些问题有过思考。若不曾学过,仓库里没有相关储
存,就无法调用出讲课所需的信息积累。在座的同学们也是同样,若能听懂,是因为具
有相关知识,若半懂不懂,则是因为阿赖耶识储存的信息量还不够。可见,阿赖耶识作
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收藏着无尽的生命经验;一方面,为现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
信息。

此外,阿赖耶识还担任着生命延续的载体。在生命流转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
的过渡,阿赖耶识正是扮演这一角色。按照唯物论之说,人死如灯灭;按照一般宗教理
论,则须安立灵魂或神我,由此造业、受报。但佛教强调的是无我,这在认识上就会有
一定难度。故有外道发难曰:既是无我,谁去造业?谁去轮回?谁去受报?造业、受报
之间有何关系?在今生和来生之间,生命又是如何维系其一贯性。因为无我的道理非常
深奥,所以一般人会觉得无我和轮回是矛盾的,理解起来相当困难。阿赖耶识思想的提
出,化解了这一理解上的困难:在无尽生命洪流中,阿赖耶识储藏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临终时,虽然前六识瓦解了,但阿赖耶识仍在继续,并带着所有人生经验(种子)进入
生命的未来。有了阿赖耶识,对于轮回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八识以外,唯识学还将人类心理归纳为五十一心所。一是普通心理,即五遍行心
所,分别是触、作意、受、想、思。所谓遍行,即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一切识,存在
于任何时间、地点。从现代心理学考察,也有与之相当的概念,如注意、感觉、情感、
表象、意志等。二是有关伦理的心理基础,即道德和犯罪的心理因素。如惭愧和无惭无
愧,贪、嗔、痴和无贪、无嗔、无痴等。三是关于止观修习过程中的心理,如昏沉、掉
举、念、定、慧等。一部分是障碍止观修习的心理因素,一部分止观修行过程中产生的
心理因素。

佛法的心理学,是立足于修行及生命的自我完善,而不是为了增加相关知识,更不
是为了丰富谈话素材。修行要领有二,一是舍凡夫心,一是成就佛菩萨的品质。认识八
识的意义,正是在于了解凡夫心的差别。

舍凡夫心,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源于无始以来的串习,必须在事相上痛
下功夫,逐渐磨练。有时,精进一段时间之后,心行似乎得到很大调整,甚至不易察觉
凡夫心的作用。但在心行彻底稳定之前,只要稍一疏忽,凡夫心马上会卷土重来。在这
场漫长的对抗中,若想百战百胜,便应了解凡夫心的特征和活动规律。唯识学对八识的
深入剖析,恰是引领我们克服凡夫心的指南,于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四、唯识

唯识宗,顾名思义,是依诸法唯识的思想建立。从其主要论典《成唯识论》的名称
也可看出,核心思想为成立“唯识”。我们知道,世界由精神与物质两大元素构成,从
哲学角度来说,即认识与存在。而唯识宗探讨并解决的,正是认识与存在的关系。

认识和存在(或曰精神和物质)究竟是什么关系?关于这个问题,唯物论和唯心论
的观点截然不同。唯心论认为:物质现象皆为心的产物;唯物论则认为:意识是物质的
产物。对此,唯识宗提出了“诸法唯识”的不同观点,即我们所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
们的认识。换言之,我们所认识的一切,皆是自己内心显现的影像。

唯识思想的产生,首先来源于大小乘经典,如前面所说的六经十一论,阐述了一切
所缘境界皆由自心显现的原理。其次,来源于祖师们的修行体验。无论在小乘或大乘禅
观中,随着观想深入,便会出现相应境界,如修火观、水观、日轮观,或观佛像、观西
方极乐世界等等。一旦观想成熟,所观境界即能显现,如对目前。八地菩萨更可随着意
念转变境界,将海水变为酥油。这一切,说明任何境界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在凡夫眼
中,世间是千差万别的。而契入空性后,以无分别智观察,一切现象了不可得,便不存
在差异了。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一切境界皆唯心所造。这一思想为大小乘共有。那么,如何成
立唯心?我们的心又是如何显现外境,如何展开宇宙人生的呢?关于这些疑问,唯识宗
有极为详尽的说明,那就是“一能变”和“三能变”的思想。

所谓“一能变”,指八个识中唯有阿赖耶识是能变。所谓“三能变”,指八个识皆
为能变。《唯识三十论》代表着“三能变”的思想,以第八识为初能变,第七识为二能
变,前六识为三能变。关于如何“变”的问题,又分“因能变”和“果能变”两种。因
能变,指一切法的生起皆有其因,无论八识还是一切境界的生起,都离不开作为种子的
因。种子现行后,才能显现心法和色法。前五识的种子现行后,有前五识的作用,第六
识的种子现行后,有第六识的作用。

每种识在作用时,又有能和所两方面。能,为能认识的作用;所,为所认识的境
界。眼识作用时,我们看到了色。其中,能够见色的是见分,即“能”;所看到的色是
相分,即“所”。你们听到我的声音,能够听的耳识是见分,所听到的声音是相分。除
识之外,每种心所也包括见分和相分两方面。比如贪,能贪是见分的作用,所贪对象则
是相分。贪的见分和相分,皆需种子才能产生活动。见分和相分同时产生并相互关联,
有见分时一定有相分,有相分时也一定存在见分,说明能认识的心和所缘境密不可分。
由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诸心、心所的活动,为因能变;而心、心所生起时,各自于自证
分上呈现见分和相分,为果能变。


通常,我们觉得外在境界是客观实有的。但唯识学告诉我们:我们所缘的一切境界
皆是自心显现,不曾离开我们的认识,从而否定人们以外境为实有的错觉。


五、种子、种性

种子说是探讨万法生起之因。各种宗教、哲学在解释世界现象时,必然关注世界形
成的原始因素,即第一因。所谓第一因,须具备两大特点,一是不变的实体,二是能派
生他物而不为他所生。关于这个问题,一神教是以神或上帝作为创造世界的第一推动
力。而哲学观点有二:唯心论以心为第一因,唯物论以物质为第一因。

唯识学则认为,万法生起之因,正是种子。在自然界,万物生长皆以种子为因,如
稻种、麦种、树种等。人亦不例外,父母种子的结合,才孕育了我们的生命。唯识学所
说的种子,却另有所指。之所以借用“种子”之名,因为从出生万法的角度来说,它和
普通种子确有类似之处。唯识学立足于妄识剖析世界。那么,妄识又是怎样产生并显现
这丰富多彩的世界?根源就是妄识中储藏的各类种子。由不同种子的显现,在我们眼前
呈现出世间万象。现在的世界,比过去时代远为复杂,原因就在于人心散乱,妄想纷
飞。

一切现象的产生,包括我们每个起心动念,皆以种子为因,并由意识虚妄分别。反
省我们自身的心行,所以产生种种恶念,皆因阿赖耶识中具备相应的种子。若阿赖耶识
中没有嫉妒、贪婪、嗔恨的种子,那么,无论遭遇什么境界,都不会生起嫉妒等不良情
绪。每天,我们会说许多话,做许多事,同样根源于内在种子的现行。由“种子生现
行”,而展现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在重复过程中使原有心理因素进一步强化。所以,一
切心念、情绪和性格,都是通过重复积累而成。有怎样的心念,就会呈现怎样的世界。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空间,但各人眼中的世界又是不同的。当然,人不是机器,每次心
理活动的重复都离不开意识参与,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调整,并非一成不变的简单拷
贝。

种子说和哲学所说的第一因有何不同?种子有六义,首要特征便是“刹那灭”,即
刹那之间就会生灭。比如稻种,若恒常不变的话,就无法开花、结果。生命中的种子也
同样如此。正因为具有生灭的特征,才会在生命延续中不断变化。与此相反,第一因是
恒常不变的。此外,佛教认为生命是无始的,种子和现象之间互为因果。“种子生现
行”,是以种子为因,现行为果;而“现行熏习种子”,则以现行为因,种子为果。当
然,“种子生现行”和“现行熏种子”是同步进行的,当种子生现行时,种子又因现行
的熏习得到一次强化。

唯识学中,与种子说相关的还有种性学说,这一思想最早出现于《解深密经》和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中,将种性归纳为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
不定种性和无种性五类。也就是说,成就佛道,须有成佛的种子;成为阿罗汉,须有成
为阿罗汉的种子。至于无种性,则类似佛经所说的一阐提,善根已断,修行无望。这一
说法和早期传入的《涅盘经》思想多少有些冲突。因为《涅盘经》讲一切众生皆有佛
性,皆能成佛。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是,从有情现状来看,确有不同种性之分,也可
理解为不同根基。有些慈悲心强盛,是菩萨根基;有些出离心迫切,是声闻根基;也有
些恶业极深,善根几乎湮没不见。虽然人的根基千差万别,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亦
非固定不变。如声闻种性者,若不断给以菩萨道的教化和熏习,久而久之,也可能回小
向大,转为菩萨种性。而无种性者,若有因缘听闻佛法,不断熏习,未必没有转变的可
能。所以,种性虽然存在,但也不可理解得太机械。



六、菩萨行

通常,对唯识的学习多偏重于“见”的方面。尤其是民国以来,唯识学基本流于哲
学式的研究,与修行严重脱节。须知,大乘佛法的核心为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缺
一不可。

汉传佛教中,关于“见”的内容非常丰富。唯识学人多以《成唯识论》为核心,探
讨三性、八识诸法,阐述唯识无境理论;中观学人则以《中论》、《十二门论》为核
心,宣扬二谛、八不,显示缘起性空的中道实相;禅宗学人重视明心见性,“只论见
性,不论禅定解脱”,认为见性后一切迎刃而解。翻看禅宗语录,很少涉及菩提心和菩
萨行的内容,认为见性便自然具足佛果的一切功德。那么,抛开菩提心、菩萨行,见性
能否成佛?一定是不行的。没有菩提心和菩萨行,就没有大慈大悲的成就,终不能成无
上菩提。

菩萨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此外还有十度,于六度后
增加方便、愿、力、智。从六度而言,“慧”只是其中之一,虽是最重要的一度,所谓
“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但不可替代前五度的方便行,这正是宗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多看楞严经吧,历代祖师都对此经赞叹有加
  近代大德虚云老更是提倡多读《楞严经》
  曾开示云:
  ★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

  ★ “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又全经前后所说,着重在一个“淫”字。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看楞严经若不归宗〔指“淫”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化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做观,自得受用。古来行人,从此经悟道者很多。温州仙岩安禅师,因看“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当时破句读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于此乎有悟入。后人语师云:“破句读了也!”师云:“此是我悟处!”毕生读之不易,人称之曰“安楞严”。希望同参们,无论老少,常读楞严。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作同参!

大乘的经典一般有《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大乘起信论》不过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要看那部经和你有缘了,阿弥陀佛。佛教是重实质的法门。

先要看 自己修 那一法门 大乘佛法的经典太多了 一般 修观世音法门、
禅宗与净土宗多些

阿弥陀佛本愿——净土法门。其他圣道修行的法门已不适合我们的根机,根机不适,徒增束缚!


佛教大乘重要经典有哪些?
你看的经典基本都是大乘佛教的,小乘经典在中国并不受重视,研究的人也不多,所以说,如果你是在国内学佛,那看到的多半都是大乘经典。比如:《华严经》《法华经》《楞言经》《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无量寿佛经》《大乘起信论》等,还有很多很多的经、论,都是大乘经典。小乘经典主要...

佛教最经典的书籍有哪些?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看一些流行经典,如《华严》《法华》《维摩》《楞严》《弥陀》《圆觉》等等作为参考……以下是西藏博物馆收藏的古印度梵文贝叶《八千颂般若经》(此经是我们佛教无上法宝,其价值甚至超过法门寺的佛舍利,《大品般若经.舍利品》云“诸佛及诸佛舍利,都自般若波罗蜜生”故)以及本人奉...

经典佛教有哪些经书典籍
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净土宗念佛法门)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金刚密乘大圆满》:有...

佛教经典书籍有哪些??
这本经书,虽然讲得博大精深,却相对易读,是佛学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几乎所有佛学弟子都可倒背如流。4、《大佛顶首楞严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是佛家极其重要的一部大经。这部经书在内容上囊括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要义,在宗派上也是跨越了禅净密律各宗,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

佛家重要的经典有哪些
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净土宗念佛法门)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金刚密乘大圆满》:有...

小乘佛法经典典籍有哪些
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着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谁知道在佛经中最基础、最常用、流传最远的佛经名字叫什么?
所以流传很广的有:《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心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大悲咒等。要说最常用地,应属早晚课里面的了,《心经》、大悲咒、《佛说阿弥陀经》个人认为,佛经中最基础的,应是整个佛教的基石,首推四部阿含经。在此基础上,休息大乘佛法经典,才不易产生邪见。

佛教的小乘经典有哪些
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

小乘佛法的经典主要是什么?
经典传承 上座部的核心经典,是五部巴利经藏,这些经文以巴利文书写,保留了原始佛教的纯净色彩。巴利语至今仍为僧侣们所使用,其中的中文版本翻译简洁易懂,是初学者入门的好选择。同时,有人建议在深入经文之前,先阅读一些论著,如经与论的区别,经是佛陀即兴的教化,论则是高僧们的系统阐述,有助...

我是刚刚接触佛学的,学佛的经典善书有哪些。比如弟子规。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

渭滨区13793523309: 大乘经典有哪些,请尽可能列出讲经时间,并按顺序排. -
进疤金力: 五时八教,乃天台宗智顗大师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时定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分别述之.五时: 第一、华严时,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

渭滨区13793523309: 经典的佛经有哪些? -
进疤金力: 入门经典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地藏本愿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沙弥律仪要略》 净土五经 《阿弥陀经》 《大乘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 《普贤行愿品》 《念佛圆通章往生论》 大乘经论 《八十华严》 《四十华严》 《法华经》 《楞严经》 《圆觉经》 〈梵网经〉〈当来变经〉〈清净心经〉〈大智度论〉 〈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殊胜志乐经〉 金刚般若 〈金刚经〉〈大般若经〉〈般若心经〉〈仁王经〉 法相唯识 〈八识规矩颂〉〈大乘起信论〉〈百法明门论〉〈唯识研究〉 祖师大德 〈印光大师〉〈六祖坛经〉〈四书蕅益解〉 因果典籍 〈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阴骘文〉〈地狱变相图〉

渭滨区13793523309: 佛教的经文都有哪些?能一一罗列给我吗.谢谢. -
进疤金力: 阿弥陀佛!师兄,佛教经典,总的来说分为经、律、论三藏.经主要是指记录佛陀所讲说的妙法;律则多指记录佛陀所讲说的种种戒律;论则多指记录祖师大德们对经藏的解读,或自己对于佛法的一些经验和感悟. 佛陀的经典可以方便地分为了...

渭滨区13793523309: 大乘佛法十大经典比喻是哪些? -
进疤金力: 佛法十大经典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说既是错.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渭滨区13793523309: 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的佛经有哪些? -
进疤金力: 皈依法皈依法,这个法就是佛法,其载体就是佛经.皈依法就是相信佛经,学习佛经,并按照佛经中的教导修行.释迦牟尼佛传道49年,讲经300余会,留下无数经典,总计数量应该超过亿字.这些佛经,加上其它佛门高僧的论,和佛教的律法...

渭滨区13793523309: 佛教的经典是什么? -
进疤金力: 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是整个佛教典籍的汇集.在我们汉地通常又按修炼方法的不同分为10个宗,比较有名的是禅宗和净土宗.禅宗的经典是《金刚经》,但这适用于古代的人.净土宗适合于现代人,经典是《五经一论》,最根本的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简称为《无量寿经》.

渭滨区13793523309: 佛教的著名经文有什么呀??
进疤金力: 经藏: 金刚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乘妙法莲华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阿弥陀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佛说地藏菩萨本愿经》金刚经: 地藏经: 净土三经: 阿含经: 百喻经:

渭滨区13793523309: 佛教经典之作有那些 -
进疤金力: 大乘经典:《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圆觉经》、《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心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等. 二乘经典:《阿含经》系列! 初入佛门的师兄,最好看看《大乘金刚经论》.此经是文殊菩萨代许多初入佛门者及末法时期众生问佛的许多问题,特别针对我们的因缘. 祖师论集:推荐《达摩祖师论集》以及《六祖坛经》. 这里面绝大部分经典,我空间当中都有,欢迎各位大德同修阅读!524949245

渭滨区13793523309: 求几部佛学典籍~~~~ -
进疤金力:禅宗 作者/译者 书名 介绍大珠慧海 顿悟入道要门论 这是把小雅引入佛经的第一本书,通俗易懂.慧能 六祖坛经 记载禅宗六祖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其中心思想...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