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一诗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什么图。

作者&投稿:驷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望洞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什么秋月图~

《望洞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望洞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对照: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扩展资料
《望洞庭》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望洞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扩展资料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无法相映成趣,也就无“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望洞庭》的作者是谁?
赏析 诗人看到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诗人用简洁的两句诗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山水美景,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从中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诗人在写这首诗时,...

《望洞庭》,《枫桥夜泊》这两首古诗的作者依次是什么?
《 唐才子传》中说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提到他是一位重视气节,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不仅有诗名,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流传下来的不到五十首。原诗: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

刘禹锡为什么要写望洞庭这首诗
感慨于自然的真实与无忧,对于自己所处生活环境的无奈与当时那种孤独的心境,是诗人内心无法掩盖自己的悲凉,与抱负不得施展的心情所感所想,写下了这首诗,释放了诗人蕴情于山水的复杂心情。《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

求刘禹锡《望洞庭》一诗。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今译]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望洞庭的作者是什么
《望洞庭》是刘禹锡的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对洞庭湖的描写,展现了自然风光的优美和作者的感慨之情。刘禹锡的创作风格独特,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首诗中,他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宁静、优美的美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刘禹锡作为唐朝著名...

望洞庭中诗人以望为观察点描写了什么相互辉映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什么之情...
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 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作者把什么比作
《望洞庭》这首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铜镜),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洞庭的君山)比作(青螺)。《望洞庭》宋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

望洞庭全诗的注释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释义及赏析 一、释义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二、赏析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清新的...

《望洞庭》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诗中采用___的修辞手法,把___比作未...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铜镜,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洞庭的君山比作青螺。诗人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

望洞庭这首诗的诗人是唐朝刘禹锡主要描写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的...
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全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翻译: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永州市13363991382: 古诗《 望洞庭 》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高畏枫蓼: 《望洞庭》中心思想是: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永州市13363991382: 《望洞庭》古诗全诗以及注释、内容简介、诗人简介等.越多越好. -
高畏枫蓼:[答案] 作品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释注释... 就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青色的钉螺. 中心思想:《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永州市13363991382: 望洞庭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
高畏枫蓼:[答案] 月亮、洞庭湖、君山、秋景.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原文】 望洞庭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就好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 【中心思想】 《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

永州市13363991382: 望洞庭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触,描写了什么季 -
高畏枫蓼: 秋季 《望洞庭》以轻快地笔触,勾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 无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那月光下洞庭湖苍翠欲滴的江山,从远处看,就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永州市13363991382: 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字读什么音 -
高畏枫蓼:[答案] 和 [hé] 因为是和谐的意思! 【资料】 作品原文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 就好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 中心思想: 《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

永州市13363991382: 望洞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高畏枫蓼: 《望洞庭》以轻快地笔触,勾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永州市13363991382: 望洞庭里面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矛盾吗?为什么 -
高畏枫蓼:[答案] 不矛盾,白银盘是形容湖面平静,水翠是指的湖山苍翠. 详情如下: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原文】 望洞庭唐 刘禹... 就好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 【中心思想】 《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

永州市13363991382: 望洞庭的中心句是哪句? -
高畏枫蓼: 这是一首七言诗,四句诗没有中心句. 中心思想:《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永州市13363991382: 《望洞庭》这个比喻句的好处是什么? -
高畏枫蓼: 望洞庭 【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打比方有:1洞庭湖“潭面无风”(---水平如镜)比作“镜未磨”(或“潭面无风”所看到的景物比作镜未磨那样模糊不清).2洞庭湖比作白银盘.3“山水...

永州市13363991382: 望洞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
高畏枫蓼: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