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月就要小学毕业考试了,请问该怎样复习啊!

作者&投稿:陶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小学毕业考试了,我该怎么做才能考到一个好成绩???~

同学你好,小学的知识还是相较简单的。既然要毕业考试,你需要明白每一科目的哪些部分是重点、难点、高频考点。既然还有一个月就考试了,按部就班的复习一定是来不及了,所以你需要从历年考题中寻找考点,从题中复习基础,并且在选题中不要选难题,难度要适中,以达到温习效果。并且要注意老师提点,基础实在差,就有必要请个老师,临考恶补也是很有效的。
加油,祝你考个好成绩!望采纳!

我觉得您是家长吧?

正题:小学实在是没什么可复习的 只要把落下的课补上就行了
比如:
1、语文要背的古诗词以及课文段落全部背熟,有余力看看作文书以及其他课外书,这个熟悉熟悉就行了,不用背。
2、数学买本练习书好好做做,把那些个题型公式解法都弄懂(小学数学任何一个家长都可以辅导的)。
3、英语同样,单词和重点句型好好背,有些小语法也得搞清楚。接着就是听力,闲时多听听课文的音频或者磁带,不用看着书,光听就行了。

小学毕业考试不用这么紧张,因为没有复杂的知识点。如果要考初中可能得预习一下第一年的课程,做好准备,但前提是小学知识都掌握了。

【补充】
数学就是要多做题目 熟悉题型和解法 同时把该背的公式都记住 很简单吧 不会做的就问老师或者爸爸妈妈 当然问老师是最好的了 ^ ^

作文我觉得是个人思想的体现,当然小学作文还不至于,鉴于我已经小学毕业十多年了,确实不太了解现在的趋势。我们当时就是不停地看获奖作文,还有百科书啦,童话书啦。总之能看懂的有时间就多看点,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写的时候才不会感觉没什么能写的。到了初中就可以开始看名作了,从国内的鲁迅老舍开始,慢慢往前移到三国红楼,最后可以加上全世界。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农谚在生产上的作用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象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农谚内容的特点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解放前费洁心所收集的《中国农谚》,是由时令、气象、作物、饲养、箴言等五大部分组成的,虽然不很理想,但可以从这个分类中看出农谚内容的几个特点。据笔者对该书5953条农谚的统计。[1] 属于时令之部的为2961条,占全部的40.45%;气象之部1556条,占26.22%,作物之部1020条,占17.18%;饲养之部251条,占4.23%;箴言之部707条,占11.91%。从个分配的百分率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气象与时令的农谚共占2/3,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违农时,适时播种,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机器耕种,农业技术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只有适时播种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为了正确掌握农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经受了足够的教训,因而以时令为中心的农谚竟占到40%左右。旱、涝、风、寒等自然灾害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时期,更是无法克服的莫大威胁,因此企图掌握自然灾害规律的农谚也占到1/4。

费洁心所收的农谚,限于他个人的条件,共只5953条。建国以后,农业出版社以吕平为主,进行了有计划的全国农谚收集工作,共得10万余条,经过归并整理分类,共得31400余条,分成《中国农谚》上下两册出版。上册是农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蚕桑、豆类、油料直至花卉为止,据笔者统计,共约16200余条;下册为总论及畜牧、渔业、林业等部分,总论包括土、肥、种、田间管理、水利及气象等,共约15200余条。又将该书上下两册按类分别统计结果,大体上同上述费洁心的统计结果类似。但所见的规律性更为明显。即全部农谚中,以气象农谚最占多数,共得7903条,占全部的25.16%。其次就是水稻,共4573条,占全部的14.56%;第三是麦类,共3596条,占全部的11.45%。其余的分散到各种作物上,条数有多有少,都远不及稻麦那样多。稻麦及粟黍类农谚条数的比例,很像笔者对《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谷部文献所作统计的结果,在《集成》中,也是以稻的文献量占首位,各种麦合起来居次位,粟黍又次之,三者所占比重超过其他任何的作物。[2] 文字记载量的比重同农民口头谚语的比重如此一致,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如实反映。将果树和蔬菜类供不应求也只得1571条,占全部的5.00%。粮食方面,像玉米和甘薯是迟至明末才引进普及的。玉米很快积累起222条,当然比重不高,仅占0.70%;甘薯积累起366条,占1.16%。自古农桑衣食并举,棉花较之蚕桑是后起的,但推广极快,积累的农谚超过了蚕桑,棉花有1243条,占3.95%;蚕桑只355条,占1.13%,蚕桑的农谚不应这样少,其原因待查。农作物和畜牧这粮畜两条腿中,畜牧部分的农谚远少于作物,只有1433条,占全部的4.56%,这是中国农区食物结构的特点,农区人口增长的压力使得农区拿不出更多的土地饲养家畜。在家畜的农谚中,以猪最多,猪在南方是舍饲杂食,不需草场牧地。家畜农谚一个突出之点,是对家畜的鉴别农谚较多,且很生动有据,很像汉代以来的《相马经》、《相牛经》之类,只是句子短少而已。

下面再就农谚内容的特点试作分析,归纳为三点六性:

地域性和普遍性。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差别最大的是播种期,华北种麦的适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则是“头伏芝麻二伏粟”。

但在许多农谚里,尽管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却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大豆的“干花湿荚,亩收石八”,南北各地都这样说;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寸麦不怕尽水,尺麦但怕寸水”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等等都是普遍性的农谚。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农谚上也大体一样。如华北、陕西农谚“种田不上粪,等于瞎糊混”;苏北农谚“不施粪,瞎胡混”,浙江农谚“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以及华北农谚“锄头有三分水”和浙江农谚“旱来锄头会生水”等等,意思都一样。

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概括性和科学性。概括性和科学性是农谚的最重要特点,由于农谚是口头相传的,必须简短流畅,便于记诵。但它的内容又很丰富,所以必须精练深刻,发人深思。许多农谚看来似属简单浅显,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我们予以分析说明。例如种植绿肥的农谚:“若要草子好,经常三分燥。”一般地说,草子是喜欢湿润土壤的,但欢喜湿润并不等于不需要空气,农民特别指出“经常三分燥”。据科学研究证明,草子田土壤的湿度以70%左右最好,由于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氧化层的厚度,缩短了还原层的厚度,可使根系及根瘤发展良好,这就是农谚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所在。其他如“麦浇芽,菜浇花”6个字就概括了两种冬作的施肥关键;“山园直插,荡园斜插”,指出甘薯要根据不同水分条件,采取不同的扦插方式。“牛粪冷,马粪热”,在牛马粪中还分冷热,似乎没有道理,实际上由于牛、马的饮料不同,粪中微生物的活动也不同,发酵发热的能力是大有差别的。有些栽培措施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品质。如农谚指出:“九耘谷无毛,三削麦无糟”,是很有道理的,应该如何解释透彻,还值得深入考虑。有些农谚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揭发其理论意义,例如“种稻难种三黄稻”,“有钱难买大肚黄”。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提出的三黄三黑问题,几年来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和陈永康同志一起搞科学实验,初步明确了“黄是代表晚稻个体发育过程中在转折点上的一种生理状态,每次落黄后,植株即转向另一新的阶段”。这才算初步阐释了三黄问题,但是,目前还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农谚中像这种概括性强,富有深刻科学原理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知识或通过具体试验研究,予以分析提高。

群众性和通俗性。农谚极大部分作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泥土气息的,并且便于记诵,相互传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说明,最易为群众所接受。如说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发根,但又不必太多,农谚就说:“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在我们继承农谚遗产、总结农谚的特点时,必须把握农谚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这一特色。

四、农谚结构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总结农谚,有必要对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其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作些剖视,以便从中学习一些对发展新农谚、创造新农谚有益的经验。

(一)农谚的句法 农谚的句子比较精炼朴素,但是把大量的农谚加以排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农谚的句子也相当错综复杂。先就每句的字数看,据笔者就全国农谚15823条(约36万字)的分类统计,[3] 最少的是3字一条,最多的是196字一条。如将字数不同的各条称为一个“句类”,则从3字一条顺次到58字一条,共有56种不同句类:从60字到196字,共有34句类,总计从3字条到196字条共有90句类。值得注意的是,这90种句类中各类所拥有的句子数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集中于10、8、14、12、7、6、13、5、16、20、9和11等12种句类中,共有14524条,占总数的91.79%;而这12句类中,又以10、8、14、12、7、6等6句类为最多,共11857条,占总数的74.93%。另就浙江农谚农作物部分的统计来看,也存在同样的分配情况(表17)。

从下表可以看出很重要的几点:

1、农谚是人们口头流传的谚语,除个别情况外(如九九歌之类),一般每句类字数不宜太多,否则不便于口头传诵。尽管有些农谚可达100多字,而实际上占绝大多数的不超过20字,更多的是不超过14字。又因为农谚的内容很丰富,太短了就无法表达较多的内容,所以6字以下的5字、4字、3字句也不太多,在全部15823句农谚中,5字句只出现468句,占2.95%;4字句只出现150句,占0.94%;3字句更少,仅出现6句(因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将各句类所占分配情况一一列表)。

先在小学不是按地方分配吗?现在不是不考了吗?

知道了、麻烦告诉我下、谢谢了。


小学毕业学生的毕业感言
小学毕业学生的毕业感言如下:1、再不到一个月就要毕业了,我们应该更珍惜这些光阴,过去的种种就把它抛到九霄云外,让我们接下来的日子相处的更融洽更愉快。也许我们在不同学校,但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是不变的,如果我们之间发生小冲突,应该更体谅别人。2、虽然要离开这所学校,但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

还有一个月就要小学毕业考试了,怎么复习?
1、把知识进行分类,分类的同时也将知识系统地复习了一遍。2、完成一些分类练习题,练习题必须有针对性。3、做几份综合性质量测试题,做到查漏补缺。总之,复习方法很多,主要是如何把握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

我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小学毕业考试了,我该怎么做才能考到一个好成 ...
同学你好,小学的知识还是相较简单的。既然要毕业考试,你需要明白每一科目的哪些部分是重点、难点、高频考点。既然还有一个月就考试了,按部就班的复习一定是来不及了,所以你需要从历年考题中寻找考点,从题中复习基础,并且在选题中不要选难题,难度要适中,以达到温习效果。并且要注意老师提点,基础...

毕业小学感言
六年一晃就这样过去了,我的小学生活基本结束了,下头分三部分发表一下自我的毕业感言。 昨日 我的小学生活是分别在三个学校度过的,每一个学校都给我留下了不一样的回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懂事,和长江的同学们感情是最深的。我并没有忘记过去,有兴趣的朋友敬请关注本人博客继续推出的怀念小学生活系列。

过一个月我就要小学毕业了,我很害怕啊!
他们初三有再大的能耐还能强过法律?我们是受保护的,你在那学校专心学习,不要惹事,一般不会有人来欺负你,如果遭到他们的抢劫勒索,不要怕,事后报警,这个世界是有真理的地方的,哪是这些小混混能逞威的地方?你说是不是呢?一定要加油哦!将差科补上!祝你考个好学校!加油!

小学毕业以离别为题写作文
1. 小学毕业,离别的作文题目 六年级作文 毕业离别 还差一个月我们就得毕业了,毕业后,我们将各奔东西,也要试着去熟悉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校园,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 小学的六年时光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只是到了最后的一点时间里,突然觉得万分留恋,万分不舍,恨不得一直留在这个校园里...

小学毕业精辟短句
1、毕业之际,学实累累,心存大志,准备待发,一身热血,为梦奋斗,要常联系,感情勿淡,虽有不舍,但要祝你,马到成功,万事畅达。2、感谢你们陪伴着美好的童年,现在我们都长大了也回不去了,各自奔跑着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未来,好好的把握机会,创造美好的未来,期待我们再次相逢。3、毕业不说...

家长给孩子小学毕业的一封信
家长给孩子小学毕业的一封信篇一 孩子: 你即将与小学毕业,祝福你! 毕业之际,我们有一些话要送给你。 孩子,你必须学会正确的对待失败。人一生中最大的光荣,不在于从不失败,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能勇敢地爬起来。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否定自己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即使是妈妈、爸爸,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时自己...

小学毕业的感言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转眼六年已过,我已是个六年级的学生了。 回想起五年前,只有六岁的我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和对知识的好奇心,走进了小学的校门。在学校里我学会了团结、自信,六年级的我又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同学的帮助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到了现在,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在...

小学毕业的演讲稿5篇
小学毕业的演讲稿1 即将离开了我的母校,与五彩缤纷的童年说再见。也许伤心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我的离开虽然是伤心的,但我却很高兴,因为,我成功的通过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人生有许多的转折点,但是没有一个转折点比小学转折点还重要。因为小学里有我们的启蒙老师,假如没有启蒙老师,哪里来我们的今天。

沂源县17210469060: 快要小学毕业考了,我该怎么办? -
贺具博平: 平心静气,坦然面对.多问问老师,多和同学交流,多做练习题、模拟试题,多休息......不要太紧张,小学毕业考并不难,很容易过关,考试时只要发挥平时所学,答题仔细、认真一点,别马虎就行了.这个时候,保持平常心,稳定情绪,乐观愉快最关键.祝考出好成绩,顺利过关!

沂源县17210469060: 小学毕业考难吗? -
贺具博平: 你也要还差一个月啊,听我们老师说这一次比以往要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且新生素质考也有点难,不过如果素质考没考好可就很麻烦了,不多说了,抓紧复习,做最后的冲刺吧

沂源县17210469060: 小学毕业考试要注意什么? -
贺具博平: 小学的毕业考试一般不难,不过要注意知识的综合性,这一点学校的老师会给你准确的指导!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要好,不要有畏难情绪,通常考前的精神紧张最容易导致考试发挥失常,所以要有意识的调节和放松!还有,最后的二十多天根本记不住什么新的东西,只是巩固以前学的,所以最后的时间只是心理准备而不是只是准备

沂源县17210469060: 临近小学毕业考,我们应该怎么复习?
贺具博平: ①学习计划主要是计划对空余时间的利用.这个时间一般规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 ②列出具体任务,然后把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周、每一天去,再计算一下,每天可以有多少学习时间,每项内容大致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计划中一定要安排...

沂源县17210469060: 快要小学毕业考了,我心里好紧张.怎样调节心态? -
贺具博平: 我今天考,毕业考没什么好紧张的,你就当是平常的考试就OK了,你不要总想着拿高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考试就不觉得紧张了,还有,考前闭上眼做三个深呼吸,保证你智力提高十倍!(注:一场考试后,千万别去讨论答案,否则会影响下一场考试)

沂源县17210469060: 如何应付小学毕业考? -
贺具博平: 不要怕!!!我和你一样6年及,我英语语文都好,只有数学不行,气中考我失败了..现在一连几次考试我都失败了.....物品对数学就突然有了中和你一样的恐惧感....感觉自己站不起来了...我努力的克服..认真的学习,终于,今天我考好了..我感觉自己站起来了!!!!!你也要这样,越是恐惧,越是要上!!!!!!!~~~~~!!!!对自己没信心时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喊一声:我能行!!!不就是考试吗????我可以的!!!!祝愿你早日和我一样克服这种恐惧,我会支持你的!!!!加油吧!

沂源县17210469060: 儿子今年六年级了马上就要毕业考了,但是语文成绩不太好,还有剩几天,不知道如何复习,想问一下有经验的人 -
贺具博平: 我虽然是学生,但是我语文很好.现在初二,曾经考过区第一.那时候老师说我是全区唯一一个上100的.我有几点语文复习方法.1、小学语文主要以课内为主.我记得前5题选择是关于书本的内容以及名家名作的.所以书本的作者,著名作者...

沂源县17210469060: 小学毕业考语文该怎么复习? -
贺具博平: 一看就是平时不好好学习呀!!建议你看看古诗需要背的背下来~~那些常见的词的意思要记住了~~还有就是字音字形记好记准了~~其他的像作文就靠自己平时的积累了~~多看看范文!阅读就看自己的理解了~大家也帮不了你~关键还是看你自己~祝你考试成功!

沂源县17210469060: 我六年级了,马上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考试了,我又迷上了电脑游戏怎么办啊? -
贺具博平: 这个问题困惑着很多人,我现在大学了,4年纪开始接触游戏,初中上瘾了,但是慢慢还是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其实对于游戏来说,确实很容易沉迷,也别把这看作多么糟糕的事情,既然你知道自己的状况,那说明你还不是很深,多参加户外活动,打打球,什么的,多和同学在一起聚聚,会对你有帮助的,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慢慢自己调节的,试试每次玩的时间减少,也不要克制一点都不玩,游戏我也喜欢玩,适度就好~始终生活才是真实的多想想未来~ 祝你考个好成绩~呵呵~

沂源县17210469060: 马上就要进行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了,我该怎么办呢? -
贺具博平: 孩子,相信自己别紧张,放松心情 ! 小学最后一次考试虽然重要,但人生还有更多的大考,只要你静下心来好好复习,考前好好休息,正常发挥就行了.考前紧张的话做做深呼吸,作文可以考前看看好的作品,看看人家怎么写的,记些名言警名句,给自己打打气“我能行”.阅读一方面靠感觉,另外多练练卷子上的相关阅读,多琢磨琢磨怎样答题目,相信你能考好的.平时有空多多读一些名著和好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