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什么关于“大同社会”的言论?

作者&投稿:臾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提出“大同社会”这个理念吗~

现在国人对孔子知道最多的是他的仁爱思想,对于孔子对社会的主张多数人的认识可以说是很不全面的。有的看了他的有关仁爱的言论,以为孔子主张仁政;有的看了他关于“礼义”的言论,以为孔子主张礼制;有的看了他的有关“忠絮”言论,以为孔子主张中庸之道。如果就其一个方面单独来看,这些看法都不错,但综合起来看我认为这些都不全面,也没有说到根本。其实孔子的社会主张是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实现“天下大同”。“天下大同”一词大家并不陌生,但多数人并不知道是从孔子这里来的。 在《礼记》“礼运”篇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意思是说,在实行“大道”的时代,天下都是公共的。人们做事都为天下公共利益着想,社会管理一定推举贤德和能干的人来主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讲求信用,保持和睦友善,所以大家不单是以自己的双亲为双亲,不单是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这样使老年人都能善终,壮年人都有事干,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鳏、寡、孤、独和残疾人都能得到抚养;男人都有分内的工作,女人都有如意的归宿。财物讨厌地把它扔在地上,而不一定收藏到自己家里;力气都恨它不是自己身上使出来的,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为了一己之私搞阴谋诡计和邪恶之事的人就没有了市场,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害人的事。所以家家户户门户大开,不用关闭,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我读到这一段话的时候,对孔子是十万分的敬服的。孔子描述的这样的社会你说理想不理想?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是上个世纪末期,而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比马克思早了两千多年;或许在理论上马克思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但所描述的美好情景孔子比马克思毫不逊色,他所提出的“天下为公”,是对这种理想社会最精辟而又最美妙的概括。他抓住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根本,那就是人们的思想境界必须达到大公无私,“货恶其弃于地也”,奉献社会成为人们的心灵需求,“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因此,社会不但公平公正,充满正义与友善,大家自觉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而且充满了人间温情,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男女老少、鳏寡孤独以至残疾人无不享受人间关爱,普天之下处处是亲人,处处有亲情。 为什么孔子这么重要的观点不被人们高度重视,大加宣传,从而一直知之甚少呢,这大概是其主张与历代统治者和贵族集团的利益有冲突而造成的吧。你想,一个“天下为公”,过去哪个统治者敢提出?一旦提出,他们的那些特权利益和财富如何保得住?要让天下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谁能做得到?社会一切都要“选贤与能”,那不就意味着那些世袭的皇帝和官员宝座随时都可能改朝换代了吗?我想,孔子关于仁爱、忠信、礼义、中庸之道的思想,也是基于当时封闭、专制社会条件下提出的一些思想改良的主张,试图以仁爱出发,由个人及于家庭,再及于社会,从而使社会多一分安宁,少一分悲伤。这些思想的提出也是了不起的,由于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可接受,社会推崇备至,因此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但是,这些思想到了统治者那里,常常会分割起来使用,百姓们相互仁爱这自然是好的,但对于统治者,他们更多地是要百姓尽忠,统治者即使再坏也要讲君臣礼义之道,而对于他自己是否讲了“仁、义、礼、智、信”,那是绝对不可能一视同仁的,因为他们把“忠君”摆在第一位。可见,这些统治者并不是真心推崇孔子,不过是把他的某些思想作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利用工具罢了。这大概是孔子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过无论怎样说,孔子的思想光辉是无论如何也淹没不了的,尽管过去经常被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而刻意利用;尤其是他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和大同社会的理想,必将永远作为一盏明灯,点亮后人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幸福而不懈探索的激情。 . 38 回答者: 风影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征战不断,在这样的岁月里,人们自然更加向往和谐,希望战争停息,邦国和平安宁。孔子认为,这是礼崩乐坏、政治失序带来的恶果,他总结历史,反思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形成了他的儒家理论学说。孔子希望重整社会秩序,恢复古代圣王之治,他对于社会政治的最终追求,就是他的“大同”社会理想。

有关孔子“大同”思想的记载见于《孔子家语》和《礼记》两书的《礼运》篇。以前,由于对《孔子家语》的记载心存怀疑,人们谈论孔子政治理想时往往依据《礼记》,其实,认真研究后不难发现,《礼记》的记载经过汉人整理改编的痕迹非常明显,相比之下,《孔子家语》的记载更为真实可靠。[2]据《孔子家语》,孔子关于“大同”理想的表述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不闭。谓之大同。

孔子认为,“大同”是指的大道实行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天下是人们所公有的,选举贤能的人为政,人与人之间讲求诚信,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亲爱自己的双亲,不只爱护自己的子女,使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安享晚年,所有的壮年人都有用武之地,年老丧夫或丧妻及失去父母、残疾的人都得到很好供养。人们痛恨财物被丢弃在地上,被糟蹋浪费,但并不一定为自己所有;痛恨力气不出于自身,但并不一定为别人效命。因此阴谋诡计被遏制而不能施展,劫掠偷盗、叛逆犯上的事也不会发生,所以外出也不用关门闭户。

以前,人们不信《家语》,历来阐述孔子的社会理想都以《礼记》中的《礼运》篇为依据,致使孔子“大同”说的一段已经失去本真。在该篇中,与《礼记·礼运》相比,《孔子家语·礼运》更显古朴真实。孔子没有说到三皇五帝,也没有说到“小康”,那种以此来论证孔子主张回复到“原始共产主义”时代,认为孔子思想倒退的看法是不对的。孔子所理想的“大同”社会乃是指夏、商、周三代“圣王”时期,并不是指一般所认为的所谓“三皇五帝时”。孔子所说“大道之行”的时代具体是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期,在孔子看来,三代“圣王”之后,就是“大道既隐”的时期。

孔子认为,“大同”是曾经存在的社会,它存在于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期。孔子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社会状态。“大同”的“同”,郑玄注《礼记·礼运》曰:“同,犹和也,平也。”郑玄以“和”、“平”释“同”非常正确,“大同”社会正是人类之间“和”的理想状态。据《论语·子路》,孔子还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此处的“同”是苟同、无原则的趋同,与“和”有别,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同”与“和”的矛盾,它只是说明“同”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和”而已。

孔子关于“大同”的论述中,处处都可以理解成为他在诠释或描述着一个“和谐”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圣道”大行,天下为公,社会管理者惟贤是举,选才任能;人与人之间平和相处,互相扶持;彼此没有争斗,各尽其力;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生活都能够得到保障,而且物尽其用,人人各尽所能,盗贼不作,夜不闭户。很显然,没有“和”,就没有这一切,人与人之间就不能相互扶持,就没有人人各得其所,就没有社会风气的井然有序。可以说,人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和谐社会里。

孔子的大同理想是社会富足前提下的和谐,它与不少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主张不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例如,道家所主张的便是小国寡民的模式,《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农家代表人物许行的理想是“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尉缭子》记载兵家任务尉缭的主张是“使民无私”,认为“民无私则天下为一家,而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墨子》记载墨家主张“各从事其所能”,“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吕氏春秋》则记载了杂家的均平主张,认为“公则天下平”。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是中国历代的追求,然而,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应当以物质财富对人们基本生活的满足为前提,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片面的“公平”,只是共寒共饥不是真正的和谐。孔子的认识就是如此,他希望各尽其力,也希望“各从事其所能”,但他并不认同狭隘的“公平”,否则,“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就无从谈起。

孔子也曾经谈到“贫”与“寡”的问题。《论语·季氏》记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相信,有封国、封地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均平,注意安定。因为平均就不觉得贫穷,和睦就不觉得人少,安定就没有什幺危险。孔子所言,着眼于“有国有家者”,他们富有治理家、国的责任,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却未必肯定“寡”、“贫”,相反,孔子其实是否定“寡”、“贫”,因为他是以之作为参照,来说明“不均”、“不安”更为可怕。在孔子的论说逻辑中,“不均”与“不安”是互相联系的,“不均”往往会引发“不安”。孔子所说“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其中的“均平”是财产分配,要达到好的结局,一定要使各方处于“和”的状态,这样才能消弭动荡的根源,可见,“均平”原则其实是一个“和”的原则,以“均平”治国便是以“和”治国。

孔子的大同思想,追求的不是局部的和谐,而是整个社会的和谐,这一点十分重要。按照孔颖达《礼记·礼运》疏的解释:“‘是谓大同’者,率土皆然,故曰‘大同’。”孔子有家国天下的胸怀,由此,他的思想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例如,晋代的陶渊明曾经虚构了一个世外桃园,他描述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其中既有孔子思想的影子,也有道家的思想因素,显然,这种超脱虽有对美好生活的超然向往,而更多地透露了人们被世事所累时的逃避与解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意思是说,在实行“大道”的时代,天下都是公共的。人们做事都为天下公共利益着想,社会管理一定推举贤德和能干的人来主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讲求信用,保持和睦友善,所以大家不单是以自己的双亲为双亲,不单是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这样使老年人都能善终,壮年人都有事干,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鳏、寡、孤、独和残疾人都能得到抚养;男人都有分内的工作,女人都有如意的归宿。财物讨厌地把它扔在地上,而不一定收藏到自己家里;力气都恨它不是自己身上使出来的,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为了一己之私搞阴谋诡计和邪恶之事的人就没有了市场,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害人的事。所以家家户户门户大开,不用关闭,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我读到这一段话的时候,对孔子是十万分的敬服的。孔子描述的这样的社会你说理想不理想?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是上个世纪末期,而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比马克思早了两千多年;或许在理论上马克思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但所描述的美好情景孔子比马克思毫不逊色,他所提出的“天下为公”,是对这种理想社会最精辟而又最美妙的概括。他抓住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根本,那就是人们的思想境界必须达到大公无私,“货恶其弃于地也”,奉献社会成为人们的心灵需求,“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因此,社会不但公平公正,充满正义与友善,大家自觉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而且充满了人间温情,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男女老少、鳏寡孤独以至残疾人无不享受人间关爱,普天之下处处是亲人,处处有亲情。 为什么孔子这么重要的观点不被人们高度重视,大加宣传,从而一直知之甚少呢,这大概是其主张与历代统治者和贵族集团的利益有冲突而造成的吧。你想,一个“天下为公”,过去哪个统治者敢提出?一旦提出,他们的那些特权利益和财富如何保得住?要让天下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谁能做得到?社会一切都要“选贤与能”,那不就意味着那些世袭的皇帝和官员宝座随时都可能改朝换代了吗?我想,孔子关于仁爱、忠信、礼义、中庸之道的思想,也是基于当时封闭、专制社会条件下提出的一些思想改良的主张,试图以仁爱出发,由个人及于家庭,再及于社会,从而使社会多一分安宁,少一分悲伤。这些思想的提出也是了不起的,由于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可接受,社会推崇备至,因此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但是,这些思想到了统治者那里,常常会分割起来使用,百姓们相互仁爱这自然是好的,但对于统治者,他们更多地是要百姓尽忠,统治者即使再坏也要讲君臣礼义之道,而对于他自己是否讲了“仁、义、礼、智、信”,那是绝对不可能一视同仁的,因为他们把“忠君”摆在第一位。可见,这些统治者并不是真心推崇孔子,不过是把他的某些思想作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利用工具罢了。这大概是孔子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过无论怎样说,孔子的思想光辉是无论如何也淹没不了的,尽管过去经常被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而刻意利用;尤其是他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和大同社会的理想,必将永远作为一盏明灯,点亮后人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幸福而不懈探索的激情。

在现代社会,人治似乎成了一个让人忌讳的词汇,因为它常常令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 专制。然而,许多伟大的人治主义思想家的理论旨趣与专制主义是背道而驰的。当然, 这并不是说人治思想与专制主义毫无瓜葛,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有些人治思想的确 暗含着与专制主义合流的潜在危险。这就难怪人们会对整个人治主义理论的“纯洁性” 产生怀疑。人治思想的复杂,到底隐含着什么秘密?带着这一困惑,笔者选取卓有建树 的先秦儒家(主要指孔子和孟子)、柏拉图、海德格尔等思想家为例证,从“形而上”与 “形而下”两个视角对中西人治思想做一个比较观察,力图将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治 思想的深邃之处、遇到的困境及其出路呈现出来,使其转化为供今人思考的宝贵资源。
  一、形而上的思索:人治思想的终极理由及其差异
  凡深刻的思想家,大多都会思考“世界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 里去?”等形而上的问题。先秦儒家、柏拉图、海德格尔等主张人治主义的理论大师也 不例外。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这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个 总预设:一方面,“四时”“百物”由“天”而出,“天”是现象;另一方面“天”又 用不着以现象界的语言去“言”,即使想“言”,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天”又 是本体。子贡也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2]可见,试图以现象界的语言将“天”描述出来,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说,以现 象界的人的理性与经验知识都不能与“天”通达。
  按照先秦儒家的这一思路,人们当然会问:既然理性与经验都无法言述“天”,我们 何以“知天”?“天”岂不成了不可认识的神秘之物?孔子岂不是将“天”完全推到了彼 岸世界而沦为不可知论了?当然,先秦儒家并没有就此终结自己对“天”的理解,他们 认为,所谓“天”的“不可言述”,是仅仅针对现象界的知识或者只具有这种知识的俗 人而言,实际上,人还有另外的知天途径——体悟,在他们看来,经体悟而得“道”的 圣人是可以知天的。有人可能又会问:这是否意味着先秦儒家完全否定了现象界的知识 呢?也不是。因为如果体悟完全与现象界的知识无关的话,圣人又如何能够用“言教” 教化俗人成圣知天?所以考究孔孟的言论,就会发现,他们对“天”的论述都是凭借现 象世界的日常论理(即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来完成的。那么,体悟与论理如何能够统一 ?在先秦儒家看来,两者的统一恰恰有赖于“天”之圆满性。展开来说,“天”是本体 又不完全是本体,“天”是现象又不完全是现象,“天”是本体与现象的统一,本体与 现象是“天”之自性的一体两面。深刻的体悟自本体而来,它是知天的根本途径;正确 的论理自现象而来,它是知天的入门手段,体悟与论理是知天的不二法门。因此,在先 秦儒家的思想中,本体与现象统一于“天”,体悟与论理统一于圣人,正是在这种统一 中,“天”与圣人的圆融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先秦儒家是如何展开这一思路的呢?
  依据孔子的思路,既然“天”生“四时”与“百物”,那么,我们生活的现象世界就 本自“天”。《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3]这就是说,万物的存在就是“ 天德”的体现。如此,孔子就以“生”贯通了“天”与万物的关系,使万物成为“天” 圆照的万物,“天”成为万物觉润的“天”,“天”与万物既为二又为一。在“天”与 万物的互融互照的关系中,孔子对“生”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我们因得“生”这一“天 德”而存在,我们也会因失“生”这一“天德”而灭亡。也就是说,我们活着就是“生 ”,而“生”是“天”之“德”,所以活着的人就要感恩“天”,不违背“天意”。其 实,孔子将“生”名之为“天德”,其中蕴涵着对生命的深刻体悟与思考,因为“生” 一旦成为“天德”,就意味着人人都沐浴在“天”的“恩德”之中,人人头顶都悬着“ 天德”这一评价标准,活在现象世界中的每一个人的道德主体性就顿然挺立了。因此, 孔子提出的“生”这一观念,是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由于“生”是“天地之大德”,而人是天地的产物,所以“天德”在人心上必有显现 ,孔子说:“天生德于予”[4]。那么,当这个“德”由“天”及“人”时,如何显示 出来?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通常,“天德”、“大道”降于人间而成“人伦”。孔子将“人伦”总括为“仁”, 孟子则对孔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推展,他将“义”“礼”“智”与“仁”并列,直接 统称为“善”。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不为善,非才之罪 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 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5]
  当然,孟子虽然将“义”、“礼”、“智”从“仁”中分离出来,使其含义更加具体 化,但是,它们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牟宗三先生干脆说:“礼义智信皆仁也”[6 ]。当然,用孟子的话说,“仁义礼智信”都是“善”,“善”就是“天德”在人间的 体现,因此,也可以将仁义礼智信诸德叫做“善德”。由此可知,尽管孔孟对仁义礼智 的表达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理论旨趣却是一致的:“天德摄善德(仁德)”。
  先秦儒家的这一思路是从“天”过渡到“人”的,也就是从上往下讲,这些见地在理 论上大体是通的,但是深究起来,还有一个重要的难题没有解决:生活在现象世界的人 们如何才能体悟“天”?这是一个从下如何往上讲的问题。先秦儒家并没有回避这个问 题,而是将其放在善德的层面上来解决的。与“天”相比,“仁”“义”“礼”“智” “信”等善德虽然是现象界的人伦,但是,先秦儒家认为,因为它们是“天德”在人间 的显现,所以“善德”是现象界的人们通达于“天”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人们只有 通过“善德”才能与“道”契合,与“天”合一。
  那么,如何通过“善德”体天悟道呢?首先要知“善德”。与知“天”一样,正确的论 理是知“善德”的入门手段。借助“言教”,凡夫就可以懂得人伦之“善德”的内涵。 但是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7]这就是 说,“仁义礼智”诸善德是内在的,既然是内在的,它们就不可能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在《论语》中,“仁”是被许多不同的事例描述出来的。孔子说“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8]由此推断,“仁”的用法,即使在孔子那里,也不以《论语》 所列为限,其含义可超越已知的事例之外。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9]就是如此 。所以,对“仁义礼智信”诸善德而言,语言上的个别类比则不够,完全归纳则不能, 它们蕴涵着先秦儒家的价值信念,这种价值信念没有清晰的定义,只能在个人对真实生 命的内在体验中呈现出来。与知“天”一样,深刻的体悟同样是知“善德”的根本途径 ,通过知“善德”与实践“善德”,人们自然就能体天悟道,通达本体。
  “善德”如何体验?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啐然,见 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10]即是说,“善德”是通过实践而体现 的无限真实生命的跃动,它们可以随时呈现,觉润生命。所以说,“尽其心者,知其性 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 立命也。”[11]可见,“善德”的体验是从“尽心知性”入手的,它是当下的。孔子指 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2]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善德”求则得 之,舍则失之[13],“求”则心性挺立,境界开显,“舍”则心性沉沦,境界尽失。孟 子进一步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14]这句话是说,凡人和 社会所喜好的,所需要的就是“善德”。
  由此可引申出:每一个人在承认自我存在的标准的同时,也要承认他人的存在。整个 社会的存在便能符合“善德”。“有诸己”就是自己回归到自己的存在意义,自己与自 己终极理由上的存在同一,也就是清明在躬,即“信”。自己回归到“善德”与“信” ,再将这种“善德”与“信”“充实之”,放诸四海,放诸一切人、我和物,一种充实 的、没有缺乏的、现象界的有限与本体界的无限合而为一的“美”就油然而生了。这种 “美”不仅是充实的,而且是无尽的。所以,先秦儒家认为,只要实践“善德”的要求 ,实践者的心灵境界自然就能得到提升。心灵境界提升到一定的火候,自然就能体天悟 道,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好”状态。
  至此可知,先秦儒家对整个世界的存在的解释是以“天”为最终根据的,由“天”之 “好生”开出人伦之“善德”,使“善德”成了人之为人的准则,这就在其思想体系中 由“天”到“人”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世界是什么?”、“我们从何而来?”以及“我们 该如何生存?”等问题;同时,先秦儒家又指出:只要实践人伦之“善德”,藉此人们 就可以体天悟道,实现天人合一、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这样,先秦儒家又从“人”到 “天”令人信服地解决了人类的归宿问题——我们到哪里去?因此,将天人合一的心灵 境界作为人们存在的最终目的和意义,这就是先秦儒家思想理路的终极理由。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关于失恋很痛苦的句子:你说过要保护我,后来大风大浪都是你给的_百度...
但是得说再见了,再见了那年风生水起摇曳生姿的大柳树,你得继续向阳生长,经得起大风大雨,祝福给你顺便告别,我得高高兴兴,活成我的样子。 八、坎坷人生路,经得起大风大雨,经得起大起大落。在人生的低谷,学会换个角度看世界,就像瑜伽头倒立,倒过来看,你会看到不同的风景,然后屹立不倒。 九、陈末说:我每天对着...

出马和出道的区别
出马和出道的区别:1、意思不同:出道中含有学徒学艺期满的意思,而出马中没有这层意思。2、范围不同:道强调的是独立做事,而出马则不一定,可以独立,也可以合作。出马原指将士骑马出阵交战。今泛指出头做事。出道是指学徒学艺期满,开始独立从事某项工作或事业。3、意义不同:出马的规矩大,出道的...

郭德纲说过什么水浒的段子
郭德纲一共说过5段关于水浒的段子 最早的是 水泊梁山-巧入江州城 然后是 水浒-武大郎 最后是一个3本的(宋江发配,大闹江州城,劫法场)

孔子教过学生有多少,张大后多成了什麽样的人
一次曾子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勇敢时,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曾子上承孔子,下传子思,孟子又学于“子思之门人”。孟子把儒学发扬广大,到西汉武帝时“罢黑出...

经典人生感悟句子66条
18、有什么想不开的,有退有进,能屈能伸。 19、有人拼命想从石头变成一个人,而我却不知不觉变成了一块石头。 20、人生一辈子说过的话很多很多,能填满整个宇宙,而有些话只适合藏在心里,然后等到那个珍贵的知音,把心中的话说与她听。 21、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就像蜡烛渐渐燃尽。 22、后来的你会告诉现在的自...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越多越简洁越好
有关孔子的小故事:1、孔子有许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大诗人李白说过什么话,被世人堪称吹牛大王?
众所周知,李白写诗就和做人一样,相当能放得开。李白做人是什么样的呢?是“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天子呼来不上船”,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到底是否确有其事,咱们也不敢确定,反正证据都在诗里写着,假如说这些话的不是李白...

关于真诚对待的诗句
2.关于诚信的诗句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

关于诚信的古诗句大全(有关诚信的诗句)
3.关于诚信的诗句 要古诗的 看夜宴了吗? 现代葛优说过:“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 东汉王充讲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 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弘一大师说过:“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诚...

鲁迅的名言警句
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3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5、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 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6、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37、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38、从来如此,便对吗? 39、其实先驱者...

皮山县15093191086: 孔子构建大同社会的主张有?
宗政梦屏风: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

皮山县15093191086: 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个社会?请根据课文,概括出来 -
宗政梦屏风:[答案] 一、原文摘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三、大同社会的纲领性原则天下为公.四、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根...

皮山县15093191086: 古今中外关于大同社会的言论! -
宗政梦屏风: 汉儒董仲舒(前179—前104年)立足于汉武帝“求天命与情性”(《汉书.董仲舒传》)的政治需要,通过自己三年“不观舍园”(《史记.儒林列传》)的苦心冥思,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天人感应理论是一套儒家政治学说,它通过上天...

皮山县15093191086: 文章《大同》中,大同和小康分别是什么特征?孔子对小康社会的态度是什么? -
宗政梦屏风: 对于大同和小康社会的差别,孔子做出了如下的解释:大同社会是伟大而美好的原则通行的时代.依照那个原则,人人都把公共的利益放在首位,讲究信誉,与他人友好,所以人们不仅爱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也爱别人的孩子和父母,老年人都...

皮山县15093191086: 古文《大道之行》中孔子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宗政梦屏风: 是说的这三句话所讲的三方面吧: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皮山县15093191086: 孔子《大同》
宗政梦屏风: 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比较,透视儒家文化的独特性 儒家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皮山县15093191086: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
宗政梦屏风: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征战不断,在这样的岁月里,人们自然更加向往和谐,希望战争停息,邦国和平安宁.孔子认为,这是礼崩乐坏、政治失序带来的恶果,他总结历史,反思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形成了他的儒家理论学说...

皮山县15093191086: 什么是大同社会 -
宗政梦屏风: 有篇文章运用了孔子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礼记·礼运》. 孔子的这段话,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和谐社会.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他们称之为“大同之世”.

皮山县15093191086: 大同是谁提出来的?
宗政梦屏风: “大同”,是儒家所提出的最高范畴的 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记载孔子对大 同世界的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

皮山县15093191086: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 -
宗政梦屏风:[答案] [ 解答 ]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这个说法貌似有理,其实又不然,因为五帝 ( 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 之世正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如果在“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