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文化有哪些

作者&投稿:少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虎文化有哪些?~

虎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虎在中国生肖中排位第三,并被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英勇的、乐观的,也是宽容的、慷慨的,他们能够长寿而且善于领导而非服从。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虎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它具备勇敢与威严,虎也被人们认为是山大王,传说它能够驱除一切邪恶。在战争年代,虎头被绘制在战士的盾牌上用以吓阻敌人。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在早期的中国,老虎是主要的动物神灵,人们认为它能驱除旱灾,还有人相信一头虎在500年后将变得雪白,然后还能再活1000年,当它们死后,它的灵魂将渗透入地下变为琥珀,这便是"琥珀"一词的由来,意思是"虎之魂"。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在早期的中国法庭上能见到"回避"、"肃静"的字样。虎符:虎形的木块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达的军令的标志;古代的强盗首领也将虎皮铺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显示自己的至高地位。带虎字的中国成语: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虎的形象和称谓曾经出现在历代的歌舞和戏剧中,如元朝杂剧《虎头牌》,清朝传奇《虎囊弹》、昆曲《虎囊弹》、京剧《虎牢关》、《卧虎沟》、《胭脂虎》等,不胜枚举。其中两个表现人与搏斗场面的最为激动人心。一个叫做《东海黄公》,是在汉代长安附近流行的一种"角抵戏"。晋朝葛洪在《西京杂记》里对此有颇为详细的记载:"东梅人黄公,少时为未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功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得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遂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马。"看来这里对虎的威力还是诚惶诚恐的,因为象东海黄公那样有武功、有法术的人仍然没有斗过虎,终于枉送了性命。由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武松打虎",也是表现人虎搏斗的,但结果恰与《东海黄公》相反,武松打死了虎,成为打虎英雄。在我国有关虎的语汇中也有不少含有贬意的,如"为虎作伥"形容本身受了虎害,又被驱使去害别人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品质;"狐假虎威"则勾画出了一幅仗势欺人的奴才嘴脸。在我国民间童话中,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老虎学艺》的故事: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竟然猛扑过来,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终于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宋朝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嘲畜猫》自注中写道:"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至于以虎为地名、人名,继而演绎出的故事传说、趣闻逸事,就更是数不胜数。

而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中的虎年,则是每隔12年就要到来的欢乐节日。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之一,人口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人口的不断迁移,几乎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华人的身影。他们所到之处,也必将或多或少地带去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就是绝大多数远离故乡的海外华人所难以丢弃的,同时也逐渐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因此,近年来这种以十二种动物命名年的习俗,不仅在亚洲各国和俄罗斯等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悄然传到了欧美各国,尤其是有关虎年的来历和各种传说,各种媒体都乐于广泛地进行宣传,使虎年成了虎名副其实的"本命年"。

  【中国虎文化】
  〖虎文化的渊源〗
  艺术是最具人性意味的人类社会活动,因为它直接处理人的情感、感觉、梦幻乃至理智。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虎的艺术品的汇聚生成了虎的文化,渊源流长、生生不息。从旧石器、新石器的岩画,商周的再铜器,秦汉石雕,魏晋南北朝壁画,唐宋诗画至以明清文人画、小说中,虎的形象被历代艺术家刻划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这些作品的分布范围在中国的东南、西南、华南(黄河、长江流域),这正是华南虎的栖息地,艺术家表现对象只能是华南虎。
  华南虎,世界上8个亚种虎之一,中国特有(英译 Panthere Tigris Amoyensis),帮国际上定义为“中国虎”。我们动物学家根据中国虎的主要颁布范围和栖息地在中国的华南地区,故冠名为“华南虎”。
  -------------------------------------------------------
  〖兽中之王〗
  虎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虎在中国生肖中排位第三,并被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英勇的、乐观的,也是宽容的、慷慨的,他们能够长寿而且善于领导而非服从。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虎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它具备勇敢与威严,虎也被人们认为是山大王,传说它能够驱除一切邪恶。在战争年代,虎头被绘制在战士的盾牌上用以吓阻敌人。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在早期的中国,老虎是主要的动物神灵,人们认为它能驱除旱灾,还有人相信一头虎在500年后将变得雪白,然后还能再活1000年,当它们死后,它的灵魂将渗透入地下变为琥珀,这便是“琥珀”一词的由来,意思是“虎之魂”。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在早期的中国法庭上能见到“回避”、“肃静”的字样。虎符:虎形的木块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达的军令的标志;古代的强盗首领也将虎皮铺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显示自己的至高地位。带虎字的中国成语: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虎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虎在中国生肖中排位第三,并被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英勇的、乐观的,也是宽容的、慷慨的,他们能够长寿而且善于领导而非服从。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虎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它具备勇敢与威严,虎也被人们认为是山大王,传说它能够驱除一切邪恶。在战争年代,虎头被绘制在战士的盾牌上用以吓阻敌人。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在早期的中国,老虎是主要的动物神灵,人们认为它能驱除旱灾,还有人相信一头虎在500年后将变得雪白,然后还能再活1000年,当它们死后,它的灵魂将渗透入地下变为琥珀,这便是"琥珀"一词的由来,意思是"虎之魂"。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在早期的中国法庭上能见到"回避"、"肃静"的字样。虎符:虎形的木块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达的军令的标志;古代的强盗首领也将虎皮铺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显示自己的至高地位。带虎字的中国成语: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注:红苗惟铜仁府有之,衣服悉用班丝,女红以此为务。击铜鼓以鼓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别寝,不敢相语,以为犯有虎伤。)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们。 是一些地方民间流传的避寅习俗。
白虎神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方,按五行配五色,故称。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土家族多信奉白虎神,湖北土家族祭白虎时,掌坛师要用杀猪民将自己的头砍出血来,滴在纸钱上后,悬挂焚烧。湖南土家族的小孩得尺风病时,往往认为是白虎所致必须请巫师驱赶“白虎”。驱赶时,要在户外放一把椅子,绑上带枝叶的竹子,上捆一只白公鸡,由巫师在室内施法,如果公鸡啼叫,白虎就算赶跑了。
陕西有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山西各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每逢小孩过生日,当舅舅的要送外甥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既可当枕头,又可当玩具,还表示祝福。
陕西华县一带流行“挂老虎馍”的婚姻风俗。迎新前,男方的舅家要蒸一对老虎馍,用红绳拴在一丰收,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她颈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食,表示两人同约会。值得一提的是,此馍还有公母之分,公老虎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当家为王;母老虎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表示妻随夫飞。每个老虎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老虎,表示祝愿新人早生贵子。

虎撑
在古时候,一些中国医生到处采集并实验各种药物的功效,他们通常会手拿一个铃铛,铃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铜环,人们称之为"虎撑"或"虎衔"。这是他们的护身符。
传说药王孙司邈在去山中采药的路上突然被一只老虎拦住了。老虎就在前面,想要逃走已是不可能的了,药王随身带着一条用来挑草药的长扁担,但要用这条笨拙的扁担对付老虎这又谈何容易。他一无所措,只是恐惧地盯着老虎。奇怪的是这只老虎并没有向他扑来,正相反,它张大着嘴蹲在地上,它以一种忧伤的眼神注视着药王似乎是在乞求什么,并不停地轻轻摆动着脑袋。药王被眼前如此的情景震惊了,他缓缓地接近眼前这头庞然大物,他看见一块硕大的动物骨头深深地扎入了这头老虎的咽喉。善良的药王想要帮它,替它去除这块骨头,但他担心的是,眼前这头动物要是因为疼痛而突然闭嘴的话,他的胳膊一定会被咬断,正在这时他想起他扁担上的一个铜环,他取下铜环并将它放入老虎的口中将那大口撑开,这样他就不必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他将手从铜环中央穿过伸入那血盆大口中迅速地拔出骨头并麻利地在伤口抹上药膏。当药王取走了虎口中的铜环后,老虎不住地点头,似乎是在答谢这位仁慈的医生。从那以后,铜环被改造成一个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所有的医生出门采药时都会带上它,用于显示他们都是药王的弟子,只有药王能够为老虎看病并且不会受到它们的攻击。

老虎学艺
在我国民间童话中,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老虎学艺》的故事: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竟然猛扑过来,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终于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

虎符
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quot;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陕西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郭沫若先生曾经选取这一题材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的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虎头鞋的故事
今天,在中国的乡村里仍然能够看到小孩子们穿着虎头鞋。虎头鞋整个都是用布料制成的而鞋尖做成了虎头的形状。在中国,虎头鞋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在这历史的背后,蕴藏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扬州这座著名的古城内,住着一个船夫,他的名字叫大羊,他很慷慨也很大方而且很乐意帮助别人。不久,村里来了一位年迈的旅行者,她对大羊善良的品格大加赞赏。临走时,她将一幅古画送给了大羊,画中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正在用针线缝一双虎头鞋,船夫非常喜欢这幅画,他一回到家,立即就将画挂在了他床头的墙上。
一天晚上,画中的姑娘突然从画中走了出来,与大羊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打那后,他们每晚都见面。一年以后,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他为俩口子带来了更多的欢乐。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村长耳闻了大羊家中有奇画的事后,蛮横地将这充满神奇的图画抢走了。大羊对恶毒的村长恨之入骨,然而却无能为力。贪婪的村长像大羊那样将画挂在了床头的墙上,每天都期待着画中女子能够下来,令他失望的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大羊的孩子长大了,他总是不停地呼唤着自己的母亲,大羊只得不停地哄骗他说他的母亲已经去了遥远的西方不能回来了。大羊的话语丝毫无济于事,那孩子坚持要寻找他的母亲,最后,他踏上寻找母亲的旅程。他夜以继日地不停向西方航行,最终在森林中他找到他的母亲正同许多仙女在一个水坑中洗澡。"噢,我的孩子,你怎么到那么远来找妈妈了?quot;母亲正说着,两滴晶莹的眼泪流下滴在孩子面颊上。"妈妈,要知道,我失去你太多了。""直到你穿着我为你缝的虎头鞋走进村长的卧室时,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团聚。孩子,闭上你的眼睛,让我先把你送回家吧。"
一阵旋风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到家了,他告诉村长说他可以将画中的妇子召唤下来。贪婪的村长,急不可耐地将这孩子带入了自己的卧室。孩子看到自己的母亲,就大声地对着画召唤道:"妈妈,我们走。"话音刚落,画中女子应声下地,搂起孩子就往外走。然而贪婪的村长已经挡住了去路。他蛮横地要那女子做他的妻子。遭到拒绝之后,村长愤怒地像母子俩扑过来。那孩子勇敢地冲上去与他搏斗。正当这时,那双虎头鞋从男孩的脚上松脱下来,立刻变为一只斑斓猛虎,只见它迅速地扑向那邪恶的村长。村长的呼救声与猛虎的吼声响彻整个村庄……虎头鞋拯救了母子俩和他们的家庭。从那以后,人们开始为他们的孩子制作虎头鞋,期望它能够保佑孩子与家庭的安全。

2010年农历庚寅虎年,藏历铁虎年。都说虎年运气好,虎年吉祥。看牛年冬天雪异常大,估计虎年年成不会差了。
声声爆竹迎虎岁,虎虎生气共春光。虎行雪地梅花白,虎驾祥云瑞气的扬。由虎年想到生肖虎,继而想到生龙活虎的老虎。与虎有关的成语有许多,如:“虎视眈眈”、“龙腾虎跃”、“虎背熊腰”、“虎穴龙潭”、“虎怒震堕”、“虎头虎脑”等等。
人类对虎的形象可谓既畏惧又崇拜。布衣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就为他们取名“虎子”或“虎妞”;而帝王则把爱将誉为“虎将”。民间,历来都有喜欢给小孩戴虎帽、穿虎鞋;还有人家在厅堂中悬挂虎画,以驱逐邪恶,趋吉避凶。总之,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威武、勇猛、雄健和生气勃勃的象征。虎诚然威风凛凛,但却忌将其头与蛇之尾凑在一起。
上面所言,都是文字中的虎。其实现实中的虎,山中之大王也,百兽以山君拜之。那么,虎之威何在?想来想去,不外乎虎身器官与功能,至少包括:虎头、虎皮、虎眼、虎牙、虎胆、虎啸。
虎头,最形象,两眼上方,左右各一白色,中间数条黑纹被一竖纹贯通,呈“王”字。于是,每提到虎,便第一想到虎头上的“王”字,大概因此才称老虎为兽中之王吧!虎头的威风往往体现在威风凛凛,有一对联最为形象:威风凛凛可翻山倒海,气势汹汹可贯冲牛斗。这威风够味吧!
虎皮,值万贯。虎皮有讲究。画家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画不好只画一张虎皮。虎皮色比较流行,其棕黄底色加上黑色斑纹,呈华美流畅线条,煞是好看。再观其细软的绒毛与直立的针毛,有如华文彪炳千年。至于与虎皮相联的虎骨,更比虎皮坚固而顽强。此虎之威猛所在。
虎眼,更有神。虎视眈眈恰是虎眼神奇之所在。那两虎眼圆睁透着闪闪剑光,兽中之狼狐狍兔,遇虎无不骨碎肉瘫,呈哆嗦状。李白《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诗:“欲往 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 王琦注:“谓水波旋转,有光相映,若虎眼之光。” 刘禹锡《浪淘沙》诗之三:“汴水 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徐渭 《食虎眼》诗:“虎眼白琉璃,谁能隶虎皮。”原注:“虎眼,荔枝之佳品。”可见,虎眼倍受文人所钦赖。
虎牙,纯福态。那颀长虎牙露出虎嘴,形如钢钩,极具尖锐凶狠之势。大凡逃不脱的猎物被其钳住,不仅皮肉破绽,骨头必咬断,血淋淋,想不说其凶猛恐都不成!虎牙之凶也有好处,遇险时,虎牙能力拔山而盖世,使恶人闻之而胆寒。传说中,西王母以豹尾虎齿为饰物,知其可生威风也。
虎胆,长豪气。虎胆与虎尾相关。胆如虎与胆如猫不同,但虎与猫尾皆敏感。虎尾长远超猫尾,几乎与虎身相当,尾毛色呈黑环纹缠绕其间,不应看皮毛,其骨节滚圆,肌肉也结实。虽陷铁龙,不向人前摇尾。与猫尾一样,时不时地突然倒竖,顶天立地,但虎可镇山动地,其势当有横扫鬼怪妖魔功能。堪笑那:胆小鬼,谈虎色变;骗子手,狐假虎威。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百世文坛和称“绣虎”,汉董宣执法严明,千秋卧虎永留芳。
虎啸,动人威。啸不是一般的声吼,比吼更凶。猛虎一声巨吼,恰如雷霆震怒八方。那韵味,那节奏,那声色,令人胆寒。虎啸长风吼万里,伟岸之尊顿然面生。虎之恋林,越密越有利可图,密林中有无数可食之物。踞居喜爱山高才是根本,其气节最为如登泰山,又浮沧海以游志。
为人当有虎之气,虎之威,这气与威都在虎头、虎皮、虎眼、虎牙、虎胆、虎啸。然,不是泛泛对正,集中为真诚坦荡豪爽大气,抑或风度儒雅重情轻利,弘扬虎文化。谨祝祖国与百姓,东方醒狮在虎年更加精神抖擞,生气勃勃,多交好运。
算短短人生,有几虎岁春秋?看今朝虎岁,龙腾虎跃,大展宏图。
虎年说虎
虎虽百兽之王,且万物之灵的人也难免谈虎色变,但虎却并非最可怕的,因为不说别的,单这“苛政”就“猛于虎也”。此外,只听说人言可畏,却从未有人称老虎可畏。当然话虽如是说,虎毕竟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威慑力。否则悟空的儿孙除了花果山外,也可到其他山上称大王了。再者,我们的语言中也就不会有如此多与虎有关的成语了,譬如:“虎穴龙潭”、“虎视眈眈”、“龙腾虎跃”、“虎背熊腰”、“虎怒震堕”、“虎头虎脑”等等。
人类对虎的形象可谓既畏惧又崇拜。布衣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就为他们取名“虎子”或“虎妞”;而帝王则把爱将誉为“虎将”。此外,民间有人喜欢给小孩戴虎帽、穿虎鞋;还有人家在厅堂中悬挂虎画,以驱逐邪恶,趋吉避凶。总之,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威武、勇猛、雄健和生气勃勃的象征。虎诚然威风凛凛,但却忌将其头与蛇之尾凑在一起。
据说虎起源于亚洲的东北部,所以亚洲人对虎有一种特殊感情,西方人未必尽然。有人甚至说虎年并非吉利,以致悲观者认为,若不小心虎年会带来厄运。有例为证:尼克松总统因“水门”泄漏而于虎年被冲下台;眼下山姆大叔的另一位权力显赫,但几乎被其儿女们公认的菲兰德(Philanderer)说不准也会因昔日曾坠入“色门”而可能在虎年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口。不过,目前在贤内助以及幕僚们指引下,他似乎已看到隧道终点的一丝亮光了。尽管如此,多少年后他若能见到孔圣人,也许会说:“区区苛政何足惧哉?桃色新闻及性骚扰指控猛于虎也”。
有一点可肯定的是,那位被人褒贬不一的世界级人物虎年的日子不会好过。即使不日夜提心吊胆,也会时常在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难以成寝。谁能保证他那可怜的国家今后不再挨一顿狂轰滥炸?在强权即公理的年头还是老虎的日子好过。至少不要担心挨打的厄运临头。有朝一日他若有幸在阴间见到柳宗元老先生,他定会汪然出涕曰:“苛政之不幸未若禁运不幸之甚也,然核查小组之毒却猛于虎百倍。小组之来吾国,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王宫不得宁焉。孰知禁运、核查之毒有甚于化武乎!”问题是他将来是否会有见到柳先生的殊荣,因为他的最终归属是地狱还是天堂,那还得由上帝决定。而上帝似乎还不止一个。
据亚洲人说,虎年象征着力量、生气勃勃和好运。若真如此,那么在联合国工作的职员应感到欣慰,因为据称秘书长是虎年出生的,今年是他的本命年,希望经过改革后的联合国在虎年更具活力,好运频频,至少不再出现因山姆要挟,拒不解囊履行义务,而一再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况。
遥望神州,炎黄子孙在九八年日子也应很美好。在此谨祝,东方醒狮在虎年更加精神抖擞,生气勃勃,多交好运。
说成语
虎,被称为百兽之王。自古以来,虎作为形象的“力量美”受到人类的赞美和推崇。作为威风和驱邪的代表,举世公认。
成语是词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带“虎”字的成语很多。你能说出几个带有“虎”字的成语呢?
龙腾虎跃、龙争虎斗、虎口拔牙、狐假虎威、虎踞龙盘、虎口余生、虎视眈眈、虎头蛇尾、虎头虎脑、如虎添翼、为虎作伥、龙潭虎穴、养虎为患、虎背熊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前怕狼后怕虎

虎文化作为古代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内涵极为鲜明的民族心理特征。我国虎文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无论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古老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在上古的甲骨文中,“虎”字就是一只造型优美可爱的象形虎。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一带发掘出土了一对蚌塑龙虎,距今大约为6000年,伴于一位祖先遗骨的东西两侧,依照方位,恰与后世盛行的“四方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相吻合,被誉为“中华第一虎”。此后从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朝、汉朝的石雕、石刻和画像石,以及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瓷器中,以虎为原型的艺术品的纹饰、造型更加丰富。例如在青铜器中,商代的龙虎尊的主题纹是“虎口衔人”;司母戊大鼎的鼎耳的外廓饰着一对虎纹,虎口相向,口中含着人头;妇好墓出上的铜钺上也有“虎钉衔人”纹;特别是一件名叫“虎食人卤”的商代作品,卤的三个支点是虎的两条后腿和尾巴,虎的前爪抱持一人,张口欲啖人首,形象生动,撼人心魄。不过,这个造型反映的并不是虎吃人,而是古代人对虎的崇拜。被虎抱着的人是一个巫师,他与虎相抱,并且将头放入虎口之中,是其获得超自然力量的一个途径。在我国历史上,以虎为题的工笔画、写意画、漆画等更是不胜枚举。在年画、泥塑、皮影、剪纸、布玩具等民间美术作品中,虎的形象则有很多不再是凶猛的野兽或者权威的象征,而是一种可亲可爱的动物,其中也不乏堪称世界经典的作品。汉朝时,人们都在除夕之夜在门上画虎以驱鬼魅。因为《山海经》中说道:在沧海之中有一座大山,名叫“度朔”。山上有一株魁伟的桃树,其枝叶盘曲舒张,覆盖三千余里。可是在它的东北面却有一处间隙,这就是供众鬼出入的“鬼门”。山上还住着两位神仙,一个名叫神荼,一个名叫郁垒,是专门负责监管众鬼的。凡是遇到为非作歹的恶鬼,二神就用绳子把它捆上,然后投给老虎吃掉。所以在最正宗的门神画上,除有神荼、郁垒二神外,都还绘有老虎。我国民间还认为“虎毒不食子”,因此为了儿童的安全、健康生长,还常把小孩的鞋帽上绣上虎头等装饰,称为虎鞋、虎帽,以讨吉利,驱邪避祸。著名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也写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兔。”的诗句赞美虎的爱子之心,这里的“小於兔”就是虎的幼仔。由此也可以看到我国人民善良、达观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

虎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虎在中国生肖中排位第三,并被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英勇的、乐观的,也是宽容的、慷慨的,他们能够长寿而且善于领导而非服从。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虎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它具备勇敢与威严,虎也被人们认为是山大王,传说它能够驱除一切邪恶。在战争年代,虎头被绘制在战士的盾牌上用以吓阻敌人。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在早期的中国,老虎是主要的动物神灵,人们认为它能驱除旱灾,还有人相信一头虎在500年后将变得雪白,然后还能再活1000年,当它们死后,它的灵魂将渗透入地下变为琥珀,这便是"琥珀"一词的由来,意思是"虎之魂"。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在早期的中国法庭上能见到"回避"、"肃静"的字样。虎符:虎形的木块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达的军令的标志;古代的强盗首领也将虎皮铺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显示自己的至高地位。带虎字的中国成语: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虎的形象和称谓曾经出现在历代的歌舞和戏剧中,如元朝杂剧《虎头牌》,清朝传奇《虎囊弹》、昆曲《虎囊弹》、京剧《虎牢关》、《卧虎沟》、《胭脂虎》等,不胜枚举。其中两个表现人与搏斗场面的最为激动人心。一个叫做《东海黄公》,是在汉代长安附近流行的一种"角抵戏"。晋朝葛洪在《西京杂记》里对此有颇为详细的记载:"东梅人黄公,少时为未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功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得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遂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马。"看来这里对虎的威力还是诚惶诚恐的,因为象东海黄公那样有武功、有法术的人仍然没有斗过虎,终于枉送了性命。由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武松打虎",也是表现人虎搏斗的,但结果恰与《东海黄公》相反,武松打死了虎,成为打虎英雄。在我国有关虎的语汇中也有不少含有贬意的,如"为虎作伥"形容本身受了虎害,又被驱使去害别人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品质;"狐假虎威"则勾画出了一幅仗势欺人的奴才嘴脸。在我国民间童话中,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老虎学艺》的故事: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竟然猛扑过来,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终于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宋朝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嘲畜猫》自注中写道:"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至于以虎为地名、人名,继而演绎出的故事传说、趣闻逸事,就更是数不胜数。

而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中的虎年,则是每隔12年就要到来的欢乐节日。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之一,人口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人口的不断迁移,几乎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华人的身影。他们所到之处,也必将或多或少地带去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就是绝大多数远离故乡的海外华人所难以丢弃的,同时也逐渐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因此,近年来这种以十二种动物命名年的习俗,不仅在亚洲各国和俄罗斯等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悄然传到了欧美各国,尤其是有关虎年的来历和各种传说,各种媒体都乐于广泛地进行宣传,使虎年成了虎名副其实的"本命年"。

虎的形象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居颇为显著的地位,常常与龙并称,在许多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周易·乾卦文》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因为龙飞于天,虎行于地,所以虎与龙结合一起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和美化权威的典型形态,是人崇拜并畏惧的对象,有时也充当逐妖、怯邪、镇宅的角色,构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风俗文化特质。自古以来,人们也习惯用“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背熊腰”、“藏龙卧虎”、“如虎添翼”、“虎头虎脑”、“虎背熊腰”、“将门虎子”、“虎老雄心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虎有生气”等词语,赞扬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并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虎文化。

虎文化作为古代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内涵极为鲜明的民族心理特征。我国虎文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无论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古老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在上古的甲骨文中,“虎”字就是一只造型优美可爱的象形虎。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一带发掘出土了一对蚌塑龙虎,距今大约为6000年,伴于一位祖先遗骨的东西两侧,依照方位,恰与后世盛行的“四方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相吻合,被誉为“中华第一虎”。此后从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朝、汉朝的石雕、石刻和画像石,以及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瓷器中,以虎为原型的艺术品的纹饰、造型更加丰富。例如在青铜器中,商代的龙虎尊的主题纹是“虎口衔人”;司母戊大鼎的鼎耳的外廓饰着一对虎纹,虎口相向,口中含着人头;妇好墓出上的铜钺上也有“虎钉衔人”纹;特别是一件名叫“虎食人卤”的商代作品,卤的三个支点是虎的两条后腿和尾巴,虎的前爪抱持一人,张口欲啖人首,形象生动,撼人心魄。不过,这个造型反映的并不是虎吃人,而是古代人对虎的崇拜。被虎抱着的人是一个巫师,他与虎相抱,并且将头放入虎口之中,是其获得超自然力量的一个途径。在我国历史上,以虎为题的工笔画、写意画、漆画等更是不胜枚举。在年画、泥塑、皮影、剪纸、布玩具等民间美术作品中,虎的形象则有很多不再是凶猛的野兽或者权威的象征,而是一种可亲可爱的动物,其中也不乏堪称世界经典的作品。汉朝时,人们都在除夕之夜在门上画虎以驱鬼魅。因为《山海经》中说道:在沧海之中有一座大山,名叫“度朔”。山上有一株魁伟的桃树,其枝叶盘曲舒张,覆盖三千余里。可是在它的东北面却有一处间隙,这就是供众鬼出入的“鬼门”。山上还住着两位神仙,一个名叫神荼,一个名叫郁垒,是专门负责监管众鬼的。凡是遇到为非作歹的恶鬼,二神就用绳子把它捆上,然后投给老虎吃掉。所以在最正宗的门神画上,除有神荼、郁垒二神外,都还绘有老虎。我国民间还认为“虎毒不食子”,因此为了儿童的安全、健康生长,还常把小孩的鞋帽上绣上虎头等装饰,称为虎鞋、虎帽,以讨吉利,驱邪避祸。著名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也写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兔。”的诗句赞美虎的爱子之心,这里的“小於兔”就是虎的幼仔。由此也可以看到我国人民善良、达观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

都知道,老虎是吃人的猛兽,“谈虎色变”这一成语就是对人们惧怕老虎的具体写照。可是,在我们山西省,人们对老虎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自古以来,民间素有崇尚虎文化的习俗,买年画,要选张画虎的;搞窗花,要剪只老虎;孩子生日,要送虎头枕、虎头鞋、虎头帽;取名字要取虎奎、虎娃、虎英等,这都是为啥呢?�
传说,从前,临汾河西土门涧北岔口河后面的山上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对老虎,它们从来都不伤害人畜,反而还帮助人驱赶和捕猎其它的野兽。由于它们就住在半山腰上的一个山洞里,又因为那只雄老虎毛色比较黑,人们便叫那儿“黑虎”。后来,在和一只狮子搏斗中,黑虎失足跌到石崖下,就给摔死了。母老虎一气之下,就接着和那只狮子斗开了,狮子本来已经筋疲力尽了,在母老虎的奋力攻击下,终于灰溜溜地败了下来。并且直向母老虎求饶。于是母老虎便命令它去为人家看大门,据说大门口那对石狮子就是真狮子变的。�
为了表示对那只老虎的感谢,人们就在半山腰里盖了一座黑虎庙。可这并不能抹去母老虎心中的痛苦。�
这一年,有个上京赶考的书生路过此处,见天色已晚,就到黑虎庙里去投宿。刚把蜡烛点上,忽听门外狂风四起,烛光立刻息掉,老书童去闭庙门时,见来了一只老虎,吓得脸上的成色都变了。只见他哆嗦得浑身如筛糠,口中结结巴巴地说:“不好!老老老……老虎……”�
郑公子一听说来了老虎,慌忙拉着老书童就躲到神像背后。到这时,郑公子才发现这尊神像竟然是虎头人身。二人正不知如何是好,就见一只老虎从门口进来,然后就地一滚,虎皮中站起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她点起蜡烛,把虎皮放到神台前,就转身到墙根前,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起来。�
郑公子看了非常好奇,那女子的容貌与身段已深深将他迷住。他平时胆子就大,这时由不得就从神像后头伸手悄悄把那张虎皮拿了过来,然后从神像后头溜出后门,把那张虎皮就藏到一棵枯树洞里,然后又悄悄溜回神像背后。�
那女子梳妆完毕侧身一迈步,一下碰在了郑公子的书箱上,她一看,惊叫道:“谁!谁人在此?”郑公子从神像后站出来,落落大方地说道:“敝公子不知此处有你,多有冒犯,还望大姐海涵,小生这里有礼啦。”说着便拱手相拜。�
“你!为何擅自闯到这里?”�
“小生上京赶考,路过此地,见一山野小庙,故前来投宿。”�
“我……一个女流之辈,怎好与你……”说着就要去拿虎皮,这时才发现虎皮不见了。
“啊呀,实在对不起,我不过与你开个玩笑,大姐孤单一人,确实不便留宿,待小生取来虎皮给你,马上起程就是。”说着就要往外走。�
不料,那女子一下将他拦住:“不!月黑星暗的,怎好让你离开这里?”说着送过来一个眼波,就羞答答地捂上了颜面。�
郑公子的心一紧,接着就“嘣嘣嘣”地跳起来,可嘴里还是由不得问道:“那你为何孤单单一人住在这里?”�
那女子说:“原来我们也是两个人,本打算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就回去结婚,可他……他却……在与那害人的狮子搏斗中,失足摔死了。”说着还特意指了指那尊神像。这时,公子才明白了这个虎头人身神像的来历,于是,对那女子更加同情和爱怜。�
老书童见这女子如此善良,也不害怕了,走出来说道:“小姐你 好。”�
那女子一惊,正要发问,公子介绍说:“自家人,此乃我的老家人、老书童啊。”�
老书童接腔道:“正是。小姐,我家公子满腹经纶,才学过人,而且尚未婚配,你如此美貌端庄,通情达理,你们倒是天生的一对佳人,公子要走,你又不肯,如若不嫌,倒不如……”那女子一听,更是满面羞色,同时抬头看着神像,像是问他同意不同意似的。公子他们也不由地抬头去看,奇怪地是这神像竟然点了几下头。�
于是,以老书童为媒,黑虎神为证,当下就结为夫妻。�
两天之后,郑公子辞别了虎女子,就与老书童一块向京城赶去。临走时,双方一直恋恋不舍。郑公子这一走,连去带回,加上在京城耽搁了些时日,办了另外一些事,得中后又赶着先去上任,一晃八九个月就过去了。一切安顿好以后,才回来接妻子。�
回来后,发现妻子已经给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二人见了面简直不知道该怎么亲热了。夜里睡下后,妻子就问起那张虎皮的事,郑公子知道妻子是不会变心的,所以便告诉了她在什么地方。�
正好第二天,从周围山村里来了不少人到庙里烧香祈祷(这些人当然不知道住在庙里的这女人就是原来那只母老虎),说最近这里又来了一只奇怪的猛兽,豺不是豺,狼不是狼,熊不算熊,獾不算獾,经常来吃小娃娃,希望黑虎神快去把它除掉。那女人听了立刻就想出动,可又怕惊动了郑公子。�
半夜间,郑公子睡醒后,不见了身旁的妻子,看了看孩子依然睡得安安稳稳,于是便出门去找妻子,可是,找了半天,哪儿也不见,喊了几声,也无人答应。这时,他又赶快去看虎皮,虎皮不见了。�
这时,听得山上吼声震颤,显然,她己变成老虎不知在与什么野兽搏斗。他急忙赶去看,只见一只怪兽吓得正向北逃去,母老虎穷追不舍,郑公子哪里赶得上它们。�
据有人说,那只母老虎一直追到现在的昔阳县以后,一下子扑过去,就变成了一座虎头山,死死地将那只怪兽压在了山下。�
怪兽压住了,可她再也回不来了。�
从此以后,虎能镇邪、虎能保护孩子长大成人的说法便在民间传开了。于是,那些虎头枕、虎头鞋等等东西就出现了,并且世世代代一直流传到如今。


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有: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等。1、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汉服(汉族)、藏袍(藏族)、苗服(苗族)、蒙古袍(蒙古族)、旗袍(满族)、中山装、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木屐、绣花鞋、翘头履。十一、饮食厨艺 中国的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当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范围是相当广阔的。希望解答对你有帮助。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国的文化有哪些?
1、传统节日: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大年三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春节(元日)为代表等。2、中国戏剧:昆曲、豫剧、湘剧、京剧、皮影戏、越剧、川剧、黄梅戏、京戏脸谱、地方戏等。3、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3、书法 中国的书法文化主要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4、功夫 中国功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是先祖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有刚健雄伟的外形和典雅深邃的内涵,中国的功夫片以李小龙开始被西方接受,带领中国功夫走向世界。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中国有非常丰富和悠久的传统文化,以下简要介绍几个代表性的方面:1.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其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包括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社会风尚等方面。2. 佛教文化: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于东汉时期从印度...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我国传统文化有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比如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古筝、萧笛、鼓、古琴、琵琶;中国象棋、中国围棋;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木版水印;国画、山水画、太极图等。传统文学:《诗经》《楚辞》及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出来的。十大古曲、各种传统乐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有着庞大的体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中国许多古曲,不仅旋律优美,曲子背后还有动人...

中国传统文化八大类有哪些
传统文化不只8大类,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1、古文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2、民族戏剧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是指中国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戏剧,主要有藏剧、白剧、壮剧、侗剧、傣剧、苗剧...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内容
热爱教育的小猴子 2023-12-05 · 贡献了超过561个回答 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传统艺术、古代文学、哲学、历史等,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仁爱、礼制等思想。此外,传统医学、农历节气、民间工艺等也是其独特表现形式。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为你推荐:...

汉源县15698081243: 虎文化(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图书) - 搜狗百科
酉超正清: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注:红苗惟铜仁府有之,衣服悉用班丝,女红以此为务.击铜鼓以鼓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别寝,不敢相语,...

汉源县15698081243: 有哪些虎文化? -
酉超正清: 有的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辟邪,有的人 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了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

汉源县15698081243: 求中国传统虎文化!急! -
酉超正清: 浅谈中国传统虎文化2010中国庚寅年,俗称虎年.据说,老虎的故乡在中国,河南地区的古中华虎(现代科学家定名为华南虎)是老虎的祖先,与人类同时期出现在阳光雨露滋润着的地球上.据此推算,大约5个世纪前,当中华民族有了文化...

汉源县15698081243: 有关虎的习俗 -
酉超正清: 1、在“虎年”出生的人,很多人名字就叫“虎”,小名为“小虎子”的人则会更多.除了龙,其他属相则少有这种现象.2、“小虎子们”在过周岁生日的时候,要穿虎头鞋、戴虎头帽、枕虎头枕头.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文化里延展到其他属...

汉源县15698081243: 关于虎的文化 -
酉超正清: 虎力!虎符!谈虎色变!伴君如伴虎!孙郎!

汉源县15698081243: 和虎有关的文化现象
酉超正清: 虎文印

汉源县15698081243: 关于老虎的神话故事 -
酉超正清: 白虎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白虎一般出现在 汉代画像石墓的墓门上,或与青龙分别作为单独画像刻在墓室的过梁两侧,用以辟邪.《 风俗通义》云...

汉源县15698081243: 虎代表正义还是邪恶? -
酉超正清: 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虎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是权利和力量的象征,为人们所敬畏.国人深爱老虎的勇猛和力量,尊称其百兽之王.因此,虎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是英雄、权利、辟邪、吉祥的象征.中国人自古就喜...

汉源县15698081243: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虎文化现象,探究其内涵a."虎”是十二生肖之一,中国人往往有在虎年生子的愿望b.在民间,父母常常称孩子为“虎子”“虎妞”... -
酉超正清:[答案] ①在民间,属“虎”的人被认为具有富贵之相、刚猛之力、王者霸气.②戴虎帽、穿虎鞋等习俗表达了老百姓借虎的威猛达到趋利避邪、保平安健康的愿望.③“虎”常被作为力量、勇猛和权威的象征.④“虎”往往被作为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英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