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每段赏析

作者&投稿:锻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郦道元的《三峡》各段的段意~

郦道元的《三峡》第一段概括描写三峡的总貌;第二段描写三峡夏季的壮丽景色;第三段描写三峡春冬两季的秀美景色;第四段描写三峡深秋的凄清景色。
《三峡》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三峡》的艺术特色
全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章开头,先总述三峡形势:“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日蔽天,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相连,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岩重重,陡障叠起,遮蔽了夭空和日光,不是在正午和子夜时分,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描绘,三峡山高峡窄的形势,便令人如身临其境了。

文章第二段写三峡之夏:“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干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到了夏天江水暴涨,大水溢上山陵,来往于江上的船只都被阻断。有时朝廷有紧急宣诏急需传达,使者早晨坐船从白帝出发,傍晚就能到达江陵,这段路程有一干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能比这更快了。写夏天水大流急,只用了“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八个字,而为了说明水大流急的实际情景,下面用“或王命急宣”这样一件事例,就十分具体、形象、有力地给予说明了。其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叙述,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是作者用比较的方法发议论,这种议论更加深了读者的感受和印象。

按着时序,本该先写春,但文章却光写了夏,因为三峡山高峡窄,夏季水大流急,峡中江水最有气势,最有特点。而写了夏,本该跟着写秋、写冬,但接下来第二段文字却又先写春冬:“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两季,峡中江水白浪翻腾,湍急而流,至宽阔处,则深潭碧绿,清波回旋,婆娑的倒影中,只见断崖绝壁处,千年古柏,怪状奇形;瀑布涌泉,自天而落,玑珠银柱,飞溅喷射在山林之间;水流清澈、林木繁荣,山势峻险,茅草茂密,这江峡景色,真给人以无限的乐趣。前面先写夏,着重写夏水暴涨,此时三峡最大特点是水大流急,写此则无暇顾及其它。而相对于夏水暴涨来说,春冬则水势最为平稳,也最有对比的特点,写这两季的三峡,有暇赏玩峡中丽影,两岸风光,以补前节之未及,所以文中以“清荣峻茂”四字,极写此时三峡之秀美,并情不自禁地赞叹其“良多趣味”。

最后,文章才写到三峡秋色:“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节文字中并未点出秋字,但所写景色,皆秋色也。每逢初晴之日或霜晨之时,秋林清冷,深涧寂静,时有高山上的猿猴长声吼叫,接连不断,显得异常凄凉,荡漾在这空旷的山谷间,悲凉婉转,声音久久不绝。所以当地的渔人在歌谣中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一节写秋,重点不在写秋景,而在写秋情,写秋天的凄凉肃杀之情,这一段落中的“寒”、“肃”、“凄”、“哀”、等字,都在于表现这种秋情,而这秋情也需具体化、形象化,单用上列的几个抽象的字眼是难以表现得真切感人的,这里就主要是通过写猿鸣来具体、形象地表现这种凄凉、肃杀的秋情的,而最后又以渔歌谣谚作结,其词不离“三峡”,其声不离“猿鸣”,其情不离“凄凉”——“泪裳”。这就更印证了三峡秋情之凄哀。

总括起来,全文四段,第一段主要写山,写三峡的山之多而高,第二段主要写水,写三峡夏季的水大流急;第三段主要写景,写三峡的江流泉瀑、水山木草;第四段主要写情,写三峡之秋的凄哀之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落笔看似随意自然,不拘成法,但其匠心结构,精思布局,实在是让人称妙叫绝的。有选材加工而天衣无缝,有刀砍斧削而不留痕迹,写山、写水、写景、写情,非无心也,是有意也,不然,仅一百五十五字而将三峡的山、水、景、情的神髓精气尽皆写出,他人如何能够做到?还有段落的安排,季节顺序的错置,也都是有意为之的。在文章中,把有意表现为无意,把章法秩序表现为舒卷自如,这或者是文章作法中的“大巧若拙”吧!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自三峡七百里中”,交代峡之长,接着指出两岸山的特点在于“连”。“略无阙处”,毫无残缺的地方,进一步写“连”。下面接着写山的“高”。山峰相重,群山复叠,山上垒山,说明山高。山隐匿于天空,遮蔽住太阳,从另一个角度写山的高。“重”和“叠”,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瞰而得;“隐”和“蔽”,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乃仰视所见。下面两句,则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以上特点。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如果不是“两岸”连山,哪怕只有一岸连山,也不会形成这种状况;如果连山有缺,其他时间于缺处也能见到日月;如果连山不高,也不必待到这时才见日月;如果三峡不窄,其他时候也可见到日月。正午见日,夜半见月,由特定条件充分显示了三峡特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了。这里所写的是水势大水流速情况下的通例。下举一特例,以进一步证明水速。只有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会有航船。这一方面照应了平常情况下是“沿溯阻绝”的,同时借此可写出船行之快。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补笔交代“其间千二百里”,则时速约为百里,加上更用奔马和疾风作比较,给人的感受也就更为形象而深刻了。

本节承上段而来。上段写三峡山的特点,为本节写水设置了条件。山高,则水的落差大,山高自然流急。山连,则水不得他泄,必然尽在漕中。峡窄,则断面小,单位面积里的水的流量也就大。水“涨”的因素和峡的特点及条件,构成了水流的湍急。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以“春冬之时”领起,很自然地转换了描写对象,时易则景异,镜头中摇出了另外一种景象。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下文即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以“绝”状山,以“怪”写柏,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山岩陡削,高耸入云,故为“绝”。山上的柏树,托足于岩石之间,正午之时方见日光,它要曲体向阳,加之峡窄风大,自然枝干扭曲,何况年代久远,当然要变成“怪”形。在这人迹罕至、鸟兽少见的境地,“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觉生意盎然。作者写此,还只是给“悬泉瀑布”勾勒出一个背景。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这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大为异趣。最后作者总括说: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以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的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茂”。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春水潺;夏水多险,春水富趣。作者认为三峡风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旦”的“霜”暗指秋季,开笔多变。接着以实景补足前意,林涧之间,清冷肃穆。这时已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的气氛。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三峡文言文布局的巧妙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树林山涧一片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鸣,叫声连续不断,声音非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文言文《三峡》的赏析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

《三峡》翻译,加字词解释。
每至\/ 晴初霜旦,林寒 \/ 涧肃,常有 \/ 高猿长啸,属(zhǔ )\/ 引凄异,空谷 \/ 传响,哀转 \/ 久绝。故 \/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cháng),猿鸣三声泪沾裳。 ” 注解: 【三峡】: 选自《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

王闓运入巫峡原文及赏析
巫峡又称大峡,开始一段江面宽阔,水流平稳,浩浩荡荡,与瞿塘峡大不相同。“入峡平流稳”,正是对这段巫峡准确形象的描写。正因为江流平稳,乘船人的精神不那么紧张,所以得以很闲舒地欣赏沿途风光。“江山信美哉!”恐怕是每一个饱览巫峡风光的人的共同感觉,而由诗人在这里直抒胸臆,脱口而出。古人...

赏析《三峡》好词佳句
从第二段起作者着重写一年四季里三峡景物的变化,不同季节各有奇观。 先写。 3. 陆游的《三峡歌》赏析 我自己写了的赏析的感悟: 陆游的这首诗将三峡两岸的幽深秀丽,千姿百态,俊秀美景刻画得生动万分,惟妙惟肖,像我们真实地展现了巫山云雨的奇妙景观。令人身临其境,心驰神往,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两岸谷深峡...

关于三峡的诗句及点评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 (3) 阙:通“缺”,空缺 这里是中断。 (4) 嶂(...

急求《文化苦旅》的10段句子的赏析
他们的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点依稀朦胧。他们最容易洒脱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种洒脱的孤独。——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赏析:这段话采用一连串的反问,表现上海人这个群体自身的矛盾。上海人依附的东西似乎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作者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上海人洒脱的孤独,带着点冷嘲热讽的味道。●可惜,...

湖北利川三峡旅游景点介绍 湖北利川旅游景点有哪些
三峡自西向东有3个大的峡谷,白帝城至黛溪段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段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段称西陵峡,每段峡谷沿岸又有众多文化遗址、古迹建筑等遗留下来。游玩三峡需要乘坐游船,沿途可尽览三峡风光。夔门: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巫峡:...

三峡沿线旅游景点介绍 三峡沿途旅游景点
西陵峡滩多水急,其中的泄滩、青滩、崆岭滩,为著名的三大险滩。 三峡必去景点介绍三峡自西向东有3个大的峡谷,白帝城至黛溪段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段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段称西陵峡,每段峡谷沿岸又有众多文化遗址、古迹建筑等遗留下来。游玩三峡需要乘坐游船,沿途可尽览三峡风光。夔门:两岸断崖壁立,高数...

三峡之秋怎么分段?每段写的是什么?
一(1)总写了三峡之秋特点--“成熟”二(2-6)具体地描绘了三峡秋天从早晨到夜晚的奇丽景象.三(7)点明了具体日期,这一天是中秋,点题.

优美句段摘抄加赏析
优美句段摘抄加赏析,好词好句的作用不只在于了解他人的灵感,一个人的价值观可以从摘抄本中觅得影踪,好词好句不应该是作文的工具,摘抄有利于启发人的思维,以下是优美句段摘抄加赏析。 优美句段摘抄加赏析1 1、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

叙永县17732671517: 《三峡》语句赏析 -
空承必瑞: 既写出了三峡冬天的凄冷,也写出了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增强文章文学性.

叙永县17732671517: 三峡文言文段落赏析300字 -
空承必瑞: 第三段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情画意融为一体.

叙永县17732671517: 初一《三峡》每一段的内容和特点 -
空承必瑞:[答案] 1.第一段总写三峡峰高谷深的先要地势:“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显其“高”; “_自非亭午夜分_,不见曦月”显其深. 2.突出江水迅疾的句子是_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卷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表现秋季凄清萧...

叙永县17732671517: 余秋雨《三峡》赏析 -
空承必瑞: 一、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叙永县17732671517: 三峡每一段说明什么 -
空承必瑞:[答案] 1:总写三峡的山十分高、遮天蔽日. 2:写了三峡夏天水的特点(水流速度快) 3:写出了春冬之时三峡水的清静 4:总结三峡的特点:凄凉、寂寥

叙永县17732671517: 简要概括《三峡》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
空承必瑞:[答案] 第一部分(1):写三峡山的特点:山高、岭连、峡窄. 第二部分第一层:写夏季水流的湍急 第二层:写春冬时三峡之景:水流湍急,风景秀丽. 第三层:写秋天三峡之景:林寒涧肃,猿鸣凄凉. 第二部分(2-4);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

叙永县17732671517: 三峡的赏析 -
空承必瑞:[答案] 郦道元的《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注》卷三十四,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

叙永县17732671517: 三峡某个句子的赏析 -
空承必瑞: 自三峡七百里中[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迭嶂,隐天蔽日[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 至于夏水襄陵[5],沿溯阻绝[6].或王命急宣[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8],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叙永县17732671517: 三峡文言文第三段景物赏析 -
空承必瑞:[答案] 第三段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

叙永县17732671517: 郦道元的三峡的翻译和赏析 -
空承必瑞: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