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公孙弘传》里的一个理解问题

作者&投稿:学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书·公孙弘传翻译~

参考译文: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表字叫季。他家里穷,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武帝建元元年,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武帝元光五年,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封他为博士。

公孙弘为人雄伟奇异,见闻广博,经常说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于是皇上观察他,发现他的品行忠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在两年之内,他便官至左内史。他曾经和主爵尉汲黯请求皇上分别召见,汲黯先向皇上提出问题,公孙弘则随后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皇上常常很高兴。他所说的事情都被采纳,从此,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亲近,地位显贵起来。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责备公孙弘说:“齐地之人多半都欺诈而无真情,他开始时同我们一起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全都违背了,不忠诚。”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皇上赞同公孙弘的说法。皇上身边的受宠之臣每每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发厚待公孙弘。

汲黯说:“公孙弘处于三公的地位,俸禄很多,但却盖布被,这是欺诈。”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有这样的事。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诘难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况且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呢!”武帝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越发厚待他,终于让公孙弘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公孙弘为人猜疑忌恨,外表宽宏大量,内心却城府很深。那些曾经同公孙弘有仇怨的人,公孙弘虽然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但暗中却加祸于人予以报复。杀死主父偃,把董仲舒改派到胶西国当相的事,都是公孙弘的主意。他每顿饭只吃一个肉菜和脱壳的粗米饭,老朋友和他喜欢的门客,都靠他供给衣食,公孙弘的俸禄都用来供给他们,家中没有余财。士人都因为这个缘故认为他贤明。

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公孙弘病得很厉害,他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功劳而被封侯,官位升到丞相,应当辅助贤明的君王安抚国家,使人人都遵循当臣子的道理。如今诸侯有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都是宰相工作不称职的结果。于是,他向皇帝上书说:“过去说:‘努力实践接近于仁,喜欢询问接近于智,知道羞耻接近于勇。’知道这三种情况,就知道怎样自我修养了。知道怎样自我修养,然后知道怎样治理别人。天下没有不能自我修养却能去治理别人的,这是百代不变的道理。现在陛下亲行大孝,以三王为借鉴,建立起像周代那样的治国之道,兼备文王和武王的才德,鼓励贤才,给与俸禄,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如今我的才质低劣,没有汉马之劳,陛下特意把我从行伍之间提拔起来,封为列侯,把我置于三公的地位。我恐怕先于陛下的狗马而死去,最终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德和搪塞责任。我希望交回侯印,辞官归家,给贤者让路。”武帝答复他说:“古代奖赏有功的人,表彰有德的人,守住先人已成的事业要崇尚文德教化,遭遇祸患要崇尚武功,没有改变这个道理的。我从前幸运地得以继承皇位,害怕不能安宁,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天下,你应当知道我的想法。你不幸得了霜露风寒之病,何必忧虑不愈,竟然上书要交回侯印,辞官归家,这样做就是显扬我的无德呀!”于是,武帝赐给他牛酒和各种布帛。过了几个月,公孙弘的病情大有好转,就上朝办理政事了。武帝元狩二年,公孙弘发病,终于以丞相的身份死去。

1.他所说的事情都被采纳,从此,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亲近,地位显贵起来。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
2.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诘难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

来源百科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吧

“安闻此言”的言指的是汲黯向武帝投诉的内容,也就是上所述,公孙弘位列三公收入颇丰,还装低调不用丝被用布被。

首先我们来了解公孙弘此人,此人在汉武帝时期是一个唯一终老在位置上的丞相,此人作风颇为司马迁所不满,因此人深谙权术,凡事取意奉承,而每每和大臣们商议的决定,每到向武帝提案的时候他首先不说话,让别人去说,然后洞悉武帝态度,常常出尔反尔不按事先大臣们商量好多决定,而是意味逢迎武帝,汲黯这个倒霉蛋吃了很多次亏了。所以终于忍不住,向武帝投诉公孙弘首鼠两端的行径。

其实公孙弘入相很晚,以前是个放羊的(还是放牛,记不得了)后来做过小吏,习过春秋公羊学60多岁了一事无成,但此人颇为孝顺,后来被2次推荐入朝为官(以孝为官的很多,那时大多数人认为,能在家里孝,也能在朝中忠)第一次,因此和汉武帝的建议颇多不合,不久便病退。没几年,又被推荐,这次公孙弘算是揣摩好武帝的性情了,开始大红大紫。公孙弘的人品不好,这基本是公认,除了汉武帝朝中大部分人也持这个看法,他的逢迎之术可能和他久居基层,且政治阅历丰富有关,他入相时好像都70多岁了。

因此,当汲黯向武帝说起公孙弘的种种不端时,公孙弘的脑子肯定也没闲着,不就具体问题具体解释,而是抛出了一个宰相应有的宽容心态,还直夸骂他的人人品好,这种人才是国家栋梁。很好的回避了问题本身,而又显出了自己的豁达和宽容。其实,我们可以看见,脑子能转那么快的家伙,当时听到汲黯这番话的时候其实心里很淡定,要不也不会回答的那么巧妙,这就是公孙弘的心态。

其实,公孙弘入相以后,摆了很多姿态,他不设家产,不养士,反正皇帝讨厌啥他就不干啥,皇帝担心啥他就回避啥,所以他盖布被子,恶意说是惺惺作态,也可以理解为这和他的生活习惯有关,他当丞相之后,大部分钱都去接济乡人故里,当然了这也是在故意散财。

指的是汲黯对公孙弘的批评:“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汲黯对我的忠告很对,他真是个大忠臣,要是没有汲黯对皇帝的忠诚,陛下您哪能听到这样的真话呢?)
公孙弘是一种伪善的心态和说法。
因为公孙弘为人,表面十分宽和。他位高禄重,节俭律己,不奢华,以人为先,所以时时被人称道。他的故旧,宾客,亲朋挚友生活困难,公孙弘全力助之,因而家无余财,世人夸他贤明。但公孙弘内心并非如此,他为人疑忌,外宽内深,表面伪善,暗中报复。阴谋“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所以说这是他这种伪善心理的写照。

指的就是汲黯说的话: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心态:他觉得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没有什么欺诈的


诗词赏析: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数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汉书·公孙弘传》)这里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贤而言自己不配这种礼遇。下句,诗人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曲台指太常寺。因《礼记》有《曲礼》篇,故称专掌礼仪制度的太常寺为“曲台”。苏...

浅薄的拼音
浅薄的拼音qiǎn bó,意思是肤浅,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指社会风气浅薄;轻浮;鄙薄;简慢;轻微;微薄。详细解释:1、肤浅。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①《汉书·公孙弘传》:“愚臣浅薄,安敢比材於周公!”②宋王谠《唐语林·雅量》:“王生自负,怒曰:‘吾诚浅薄,与夏侯孜同年乎?’不悦而去。

招徕的意思是
意思是:吸引招揽;特指招揽生意。一、拼音 招徕 [ zhāo lái ]二、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陛下)招徕四方之士,任贤序位。”释义:皇帝您招揽天下的人才,根据才华授予职位。三、例句 1、好几个人站在场外,为正在演出的各类杂耍招徕观众。2、这家公司用广告招徕许多客户。

文言文《公孙弘》的翻译及注解
元元年,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 元元年,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 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 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 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 皇上发...

公孙弘为首列什么从此取得独尊的地位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召集全国文士,亲自出题考试。并且亲自阅卷,选取《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为首列,儒学从此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解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获得了一家独尊的地位。汉朝初年的治国理念是道家的黄老之学,不打扰老百姓,让人民休养生息。国家渐渐富足的同时,也...

历史文化名人属于两汉时期的是哪几个
《汉书·公孙弘传》说:“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兄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

朱买臣传文言文翻译 汉书朱买臣传翻译
是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是时,东越数反覆,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

《笠翁对韵.九佳》(上)
(见《汉书·公孙弘传》) 良朋集小斋 唐代兵部尚书柳公绰,性耿介,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他在不上朝的日子,就到自己读书的小斋里,招他的弟弟柳公权,以及从堂兄弟们,一同会聚吃饭。晚上,点了蜡烛,自己读完了经史,就把子弟们叫进小斋来,对他们讲述居家和做官的道理。(见《礼篇·公绰小斋》)⑥ 梦里山川书越绝...

错恨分风三十里什么意思?
汉书·公孙弘传》:“ 齐 人多诈而无情,始为与臣等建此议,今皆背之,不忠。” 唐 崔涂 《春夕》诗:“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 楚 城。” 清 查慎行 《邺下杂咏》:“浊 漳 最是无情物,送尽繁华只此声。” 明 杨慎 《鲁之郊禘辩》:“执此以讯,如无情之狱,一鞫而见其...

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及翻译
(《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

潮阳区18450613968: 《汉书·公孙弘传》里的一个理解问题 -
禹尝靖邦: 指的就是汲黯说的话: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心态:他觉得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没有什么欺诈的

潮阳区18450613968: 翻译古文户口蕃息, -
禹尝靖邦:[答案] 可以理解为人口繁衍生息. 蕃 繁殖;生息.《汉书·公孙弘传》:“阴阳和,五谷登,六畜蕃.” 息 增长.《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潮阳区18450613968: 时上方兴功业,娄举贤良.是什么意思 -
禹尝靖邦: 时上方兴功业,娄举贤良.——《汉书·公孙弘传 这个是吧,看你这没人回答,我就来了 百度了一下 娄假借为“屡”.多次 在按照个人理解 当时皇上刚刚建立功业,多次招纳举荐贤良

潮阳区18450613968: 察举制的正式确立是什么时候? -
禹尝靖邦: 汉惠帝在位时,曹参、陈平执政,他们崇尚黄老,奉行“清净无为”的方针,各项制度均遵循高祖、萧何既定法令,无所更张.至文帝时,察举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文帝即位于公元前180年,西汉建国至此已近30年.从仕进的角度来看,这个时...

潮阳区18450613968: 汉书《公孙弘传 》翻译!!!!!!!! -
禹尝靖邦: 1.他所说的事情都被采纳,从此,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亲近,地位显贵起来.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 2.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诘难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 来源百科

潮阳区18450613968: “远"的古义是什么? -
禹尝靖邦: 远,从辵( chuò),袁声. 〔古文〕《广韵》云阮切《集韵》《韵会》雨阮切,爰上声.《说文》辽也.《广韵》遥远也.《正韵》指远近定体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于愿切《正韵》于怨切,爰去声.《正韵》远之也.远近之远上...

潮阳区18450613968: 步行的近义词是爬行吗? -
禹尝靖邦: 步行的近2113义词不是爬行.5261步行的近义词: 1. 徒步 2. 行走4102 徒步,指步1653行,也是平民的代称.见《汉书·公孙弘传》:“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 行走 ,1.行路;走动2.清代把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如章京上行走,军机处上行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把额外派遣的官职称为行走,不属正式编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