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军事文选》争取持久抗战胜利的先决问题

作者&投稿:荤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九三八年一月,抗敌救亡出版社出版署名朱德、彭德怀等著的《抗敌的游击战术》一书。全书共分六编,这里收入的是第六编(附录)中的第二篇(节选)。

甲、战略的防御与战术的进攻

因为中国并无侵略他国的能力和野心,而完全处于被日寇侵略的地位,我们是为自卫而抗战,所以在战略上是防御的。

但战术上若采取专守防御,是决不能解决战斗的。因为我国兵器远不如人,国防设备又极微弱,如果采取单纯的防御也必然招致失败的恶果。所以,我们在战术上,应尽可能是进攻的,必须时,亦应采取积极的防御(即攻势防御)。

积极防御的要诀,在于乘敌在运动中或敌立足未稳时,集中优势兵力,以坚决、勇猛、迅速的手段歼灭敌人,减少敌人空、炮及其他机械、化学兵种配合的效能,只有在运动战中解决了敌人,打击了敌人,才是达到防御目的的最好手段。防御也是为着节约兵力,用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手段。

在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的条件下,可以调动敌人,分散敌人,封锁敌人消息,使我正规军得以采取大步前进、大步后退的战术原则,求得运动战的机会。至若单纯的防御,不了解寻求出击的机会,不了解操纵敌人、调动敌人的巧妙办法,只晓得摆在一个阵地上拼消耗,这无异帮助了敌人发挥现代技术的威力。须知,一个孤立无援的阵地是没有打不破的。

有一位军事家说,中国只要同敌人拼消耗,我死十个敌死一个,最后我们也可取得胜利。我很佩服他的坚强意志,但在战术的观点上说,我们却完全不能同意这样的主张。战术的要求是要以小的牺牲换得大的胜利,因此,我们才会讲求战术和指挥的艺术。我们决不是怕牺牲,而应随时准备牺性去争取抗战的胜利,但这决不是要自己消耗于敌人的面前,而是怎样去消耗敌人。

乙、战略上以弱抗强,战役上以多胜少

中国陆军在数量上比任何国家都多,比日本更要多好几倍,但在质的方面却远不如人,特别在技术方面相差很远。所以在战略方面我们还是以弱抗强,然而,在战役或战术方面,我们必须求得以强攻弱,即使在战役上自己的力量小于敌人,也要求得从战术上来解决以多胜少的问题。

怎样才能求得以强攻弱的战术原则呢?这个问题很简单。假设敌我都是四百人作战。这是相等的兵力,我们应该采取进攻的战术,以小部(百人)向敌人积极进攻,吸引敌人主力应战,我以少数兵力钳制敌人的主力,以自己的主力采取迅速、坚决、勇猛的手段从敌侧后突击,首先消灭敌一部。假若首先消灭了敌之一百人,敌已由均势变为劣势,则我集四百人再以同样的手段,最后解决敌人。如此,虽是相等兵力作战,我仍维持战术上的优势。

敌人的长处,主要是技术的优良,我亦避其长而攻其短,如深入到敌人后方或远后方,在不意的方面突然施以猛袭,一开始就求得白刃战,是避开敌人技术优势的最好办法。

丙、持久的消耗战

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在持久的消耗战中来解决的。至于为什么要持久?只有持久才能生长力量,才能最后战胜日寇,已于前面谈了大概,现在要说的是持久消耗的问题。

消耗战的主要目的,在于消耗敌人的物力、人力,引起战局的变化,改变敌我的形势。为欲达到长期地消耗敌人力量,唯一的就是发动群众的游击战争,在敌人后方建立小块小块的根据地,分散敌人力量。此外,就是战役战术的灵活运用,就己之长,攻敌之短,以战术胜利的发展,来求得战役胜利的展开,决不是同敌人对拼消耗。

丁、争取主动

主动与被动的问题,战略家与战术家都懂得很清楚,但一到实际行动起来往往一筹莫展。谁都知道,限于被动虽握优势之兵力,卒不能克劣势之敌人。如能经常保持主动,虽劣势之兵力,亦能战胜强敌。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的 历史 中不胜枚举。

我们怎样争取抗日战争的主动呢?前面已经说过,发动群众游击战争与在敌人后方建立小块小块的根据地,来分散敌人力量,削弱和疲惫敌人,这是战略上着眼争取主动,造成战役上各个击破敌人,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同时,目前指挥作战的方针,在使用兵力上,主力应用在主要战区与利于反攻的方面。在战役战术上,主力应用于突击方面,而不应以多数或半数兵力使用于防御与钳制方面。在防御时,主力应控制为预备队,待机出击;在进攻时,主力应用在突击方面,不必多留预备队,以求一举而歼灭敌人。以大步前进的战术原则,深入敌人后方,攻击要害,调动敌人,在敌后方左冲右突,破坏敌人作战计划,争取主动。

但是,不幸得很,在华北抗战已往的三个月中,我们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敌人进攻展开正面时,我军亦逐渐延伸抵抗,消耗于飞机大炮的火力下。今后应乘敌运动中,给以突然的袭击。总之,在技术弱于敌的军队方面,奇袭、伏击、夜袭胜过正规对战。包围迂回,胜过中央突破。在敌人后方侧翼积极活动,胜过正面抵抗。

戊、节约防御的兵力

我国原无坚固要塞,多半是野战筑城。我们一般的防御,在保持战略战役上的重点及经济政治中心和交通枢纽。在防御的配备上,应该是纵深的、据点式的、不整齐的、极隐蔽的和独立自主的。配备机关枪与炮火,取分散隐蔽、火力集中为原则。工事的本身,应避线式的。因为线式的工事,目标大,火力不易交叉,防御多不易巩固。工事的构筑应采用圆周形或马蹄形,以班、排为单位,火力能互相交叉互相支援。各个工事的本身又能独立,纵深要大,正面求小。这样配备,既可节约兵力,减少牺牲,且不易被敌人突破。且因我正面窄小,易引起敌人向我侧翼包围,容易暴露敌人侧翼。又我因工事是圆周形,敌即包抄,则侧背亦能与正面一样,发挥防御作用,我守兵并不必因之而恐慌。

自己控制强大突击队(预备队)于自己纵深侧翼外之适当地点,待敌向我包围,暴露敌侧翼时,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给以猛烈的突击。工事纵深内控制的预备队,采取适时的配合,施行反突击,常常可以收到很大的效果。也只有这样的防御,才能完成防御本身的任务。

己、统一指挥与机动

统一指挥是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之一。整个的战略方针和战役计划,须在统帅及战区高级指挥官总意图下进行。但统一指挥,并不应该限制兵团指挥员之机动。相反的,应该发挥兵团指挥及各级指挥员之机动性,因为前线上的指挥员,常能看破敌人的弱点,了解有利的时机。如果束缚在请命待命范围内,常易失掉最好的机会。一个兵团指挥员只知奉公守法,不图有功,只求无过,这不能说是最好的指挥员。

好的指挥员要能够抓住战局,打开战局,常能使自己的战斗任务,自动地完成。假使自己当面之敌已经解决,而友军方面正在吃紧,则应自动地向炮火机关枪声猛烈的方面增援,最好寻求在敌侧后方进行猛烈的突击,与友军协同解决敌人,以求得一个战斗或战役全部胜利。如果请命待命,易失良机,甚至丧失应得的胜利。所以拘守待命,毫无机动的指挥员,不独不能打开战局,造成胜利的条件,他自己也时常限于被动。比如山地战,大家知道,山地交通不便,联络困难,要求得绝对一致动作,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我们常常看到高级指挥员的命令,说山地联络困难,务求协同动作。但怎样才能协同动作呢?有些指挥员把部队摆在进攻出发地,等待友邻的联络,互相如此,一辈子也不会协同一致。要想求得协同,只有每个指挥员都本着自己任务和预定计划,以最积极的行动向着敌人猛烈进攻,大家都积极动作,在积极动作中,求得了一致,求得了统一。




刘伯承的资料?
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所部反击向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军,指挥上党战役,一举全歼阎锡山部十三个师;接着,又挥师东向,发起邯郸战役,歼敌两个军大部,争取了一个...同时,对于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以及部队的教育训练等均有丰富的论述,其军事著作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出版。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第...

哪一年,刘伯承留学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
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陈毅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邓小平同志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于...

谁给我介绍一下:郭沫若
郭沫若“虚与委蛇”,跟随其自南昌赴九江、安庆,终于完全“看出了他的真相”,决定脱离蒋介石,在朱德家中写成《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发表。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14日,郭沫若潜入上海,通过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与李一氓、周恩来取得联系。周恩来听取了郭沫若的汇报,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向中央提出《...

刘伯承是谁
他的主要军事著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著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6-11-23 展开全部 1916年在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中,刘伯承率领的东护国军攻占四川丰都城时,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不幸被子弹打伤了右眼,负了重伤。由于流血过...

黄河颂的句意
1951年朱德总司令为他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永远的丰碑17: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瞿秋白...他生前大量的文章被收录进《瞿秋白文选》。永远的丰碑18: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78年前,一位年仅26岁...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

关于周恩来的资料
1931年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霞字怎么组词
唐 张籍 《学仙》诗:“高歌如芙蓉,霞月披衣裳。” 【霞文】指绚烂的云彩。 南朝 梁简文帝 《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竖。”唐 常建 《梦...唐 孟郊 《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诗:“霞冠遗彩翠,月帔上空虚。”元 朱德润 《石民瞻山图》诗:“采芝者谁子,霞冠赤霜袍。

‘‘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是革命家,诗人谁的诗句?
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遭到严重迫害。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 政协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 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栗裕将军死于哪年呀
粟裕大将因病于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77岁。粟裕(1907—1984),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副...

名人故事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制定了正确的建军原则和战略战术原则,总结出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丰富经验,形成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毛泽东的军事著作被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军事文选》。周恩来(189-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原籍浙江绍兴...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