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前七子与后七子

作者&投稿:僪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前七子,又称明弘治,是活跃在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其中李梦阳和何景明影响较大。
2. 后七子指的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3. 前七子主张文学应学习秦汉文章,古诗推崇汉魏,近体诗尊崇盛唐,反对当时文坛流行的台阁体、八股文和理气诗,力求改变诗风的萎靡不振和陈词滥调。这一主张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前七子中多人敢于在政治上与权臣、宦官抗争,并在诗文创作中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和揭露。
4. 后七子在继承前七子文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对法度格调的讲究,使复古主张更加具体化。


什么是前七子和后七子?
他们的文学主张形成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当时李攀龙、王世贞在京师相遇,共同商讨文学复古大计。后来,徐中行、梁有誉、宗臣等人中进士,与李、王结成诗社,被称为“五子”。再后来,谢榛、吴国伦加入,而谢榛与李攀龙交恶后退出,余日德、张佳胤随即加入。“前七子”与“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对后世...

前七子和后七子分别是指哪几个人?
起初,李攀龙和王世贞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在京城结交,共同提出复古文风的口号。后来,徐中行、梁有誉、宗臣等人加入,形成了诗社"五子"。再后来,谢榛和吴国伦被纳入,而谢榛与李攀龙关系恶化后,余日德和张佳胤补充了空缺。"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对当时及后世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

解释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唐宋派是明代文学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模拟风气,主张学习唐宋文学,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则是晚明诗歌、散文领域的重要流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他们提出“独抒性灵”的口号,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创作应...

前七子后七子记忆口诀是什么?
前七子,指的是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后七子,指的是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他们强调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认为文学越古越好,前后七子的作品重在拟古,艺术上没有太多特色,但对纠正台阁体的文风起到重要作用。在实际创作中...

明朝前七子与后七子
2. 前七子崛起文坛后,其复古主张迅速风行天下,成为文学思想之主流,引发了一场文学复古运动。尽管他们具体文学见解不尽相同,创作上各呈特色,但都怀着改造文风的历史使命。3. 后七子是明朝嘉靖至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李攀龙和王世贞。他们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弘治、正德时的“前七子”和嘉靖、万历时的“后七子”发起了什么运动...
弘治、正德时的“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嘉靖、万历时的“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发起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们在反对“台阁体”的文风,扫除八股文的恶劣影响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些作家在刘瑾...

前七子与后七子有什么区别?
后来,徐中行、梁有誉、宗臣等人加入,形成"五子"之称。再后来,谢榛、吴国伦加入,而谢榛因与李攀龙关系恶化被排出,余日德和张佳胤取而代之。"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并在这一基础上深化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对传统的文学价值观和创作方法发起了...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前七子后七子
2、后七子:嘉靖中期,李攀龙、王世贞等七位文人继承前七子的复古理念,组成嘉靖七子,再次倡导文学复古运动。成员包括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和梁有誉。3、唐宋派: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代表了这一散文复古流派。他们不满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观点,推崇唐宋散文风格,强调自然流畅和...

前七子、后七子有什么区别?
1、“前七子”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李梦阳和何景明。该流派成员均为进士,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学风气不满,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旨在振兴诗文创作。2、“后七子”则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一个文学团体,以李攀龙和王世贞为领袖。他们的文学观点与“前七子”相近,同样...

前七子和后七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前七子与后七子:复古与创新的文学较量 明弘治、正德年间,文学史上曾涌现出两个备受瞩目的文学流派——前七子与后七子。前七子,以李梦阳(李梦阳)、何景明(何景明)等七人为核心,他们不满朝廷腐败与文风的萎靡,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旨在革新文风(对腐败朝政的反抗和对台阁体...

砀山县18963211470: 明朝前后“七子”指的是哪几位? -
汲谢久保:[答案] 明七子:有“前七子”与“后七子”之分,前七子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等七位有名的文人.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世称“前七子”.后七子指明嘉靖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

砀山县18963211470: 明朝文学史上的“前七子”和“后七子”各指哪些人? -
汲谢久保:[答案] 前七子: 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 后七子: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砀山县18963211470: 明朝文学史上的“前七子”和“后七子”各指哪些人? -
汲谢久保: 前七子: 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后七子: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砀山县18963211470: 明代“前七子、后七子”都指谁?
汲谢久保: 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后七子是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这号称“前、后七子”的十四人,标榜所谓的“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这种复古,实为拟古.

砀山县18963211470: “前七子”、“后七子”分别是? -
汲谢久保:[答案] 明代诗词方面“前七子”“后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首见于《明史·李梦阳传》.为区别后来嘉靖...

砀山县18963211470: 明朝的“前七子后七子”都是谁
汲谢久保: 前后七子 明朝中叶的诗文流派.前七子指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而以李、何为首,活跃于弘治、正德间.后七子指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而以李、王为首,活跃于嘉靖、隆庆间.他们对于诗文的见解大体一致,即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模拟古人.对于打击“台阁体”雍容典雅、千篇一律的文风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把诗文写作引上复古道路,产生了许多毫无生气的假古董诗文.他们也写有少数好作品,如李梦阳的《秋望》诗、李攀龙的《挽王中丞》二绝和宗臣的《报刘一丈书》等.

砀山县18963211470: 前后七子 - 文学史上的前七子和后七子分别指谁?
汲谢久保: 前七子后七子 明前七子是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以李、何为代表; 后七子是嘉靖、隆庆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谢...

砀山县18963211470: 明代的前后七子有哪些人? -
汲谢久保: 前后七子"出现于明代,由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领袖,称为前后七子的十四人,标榜所谓的"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这种复古,实为拟古.这群作家凭着少年锐气,起身反抗箝制士人思想,迂腐不...

砀山县18963211470: 明代“后七子与前七子”有什么联系?
汲谢久保: “后七子”是一个比较严密的文学宗派,约在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由进士出身任职于京师的李攀龙、王世贞相结交讨论文学,决定重整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学复古的“旗鼓”.后两年,徐中行、梁有誉、宗臣中进士,与李、王结成诗社,遂有“五子”之称.后又增谢榛、吴国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后七子”了.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基本上与前七子相同,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砀山县18963211470: “后七子”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汲谢久保: 与“前七子”相对,“后七子”指明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 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的合称,也是明代复 古主义文学流派之一.他们继承“前七子”的拟古主张,倡导“格调”、 “法式”,强调从形式上模拟、剽窃古人.此派领袖为李攀龙、王世贞.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