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琴的发展历史并列举其代表曲目

作者&投稿:夔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其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以上。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古琴改称为“古琴”。最初为5弦,汉朝起定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也用作礼器和乐律法器。古琴的来源无法考证,但古代文明之初的各个氏族领袖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伏羲造琴、神农造琴、唐尧造琴、黄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传说,但这些仅为附会之说。甲骨文中有琴字,且箜篌的最早出土样本是在新疆省且末县,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至前200年。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与琴相似的最古实物是曾侯乙墓中的筑和十弦琴。战国中期和西汉则有比现代琴短些的七弦琴出土。曾侯乙出土的十弦琴面板呈曲线,琴头微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翘,下有一足,很像单足的夔,有礼器的象征。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据史料记载,春秋时诸侯宫廷中都有琴家,且大多以“师”为姓,如师旷、师文、师襄和师涓等。史载他们都有高超的琴艺。在先秦琴时期,琴被用于伴奏和演唱,称为“弦歌”。在《诗经》等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琴的记载,可见当时琴已有较丰富的表现力。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不断进步,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传诵。而琴作为主要的乐器,被士人赋予礼制修心养性的功能和审美,所谓“君子之近琴瑟,此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儒学创始人孔子对琴十分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首,还曾向师襄学琴,成为后世士人典范。后人附会作有《孔子读易》和《泣颜回》两琴曲。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师旷、伯牙、雍门周、孔子等。两汉古琴(7张)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共鸣声小,尾部为实木,面板无徽位。东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注,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还作有琴曲5首,合称“蔡氏五弄”;又传他曾用灶余焦木制成著名的“焦尾琴”。《胡笳十八拍》相传为蔡邕女儿蔡琰作,实则《大胡笳》和《小胡笳》皆为唐人借题所作。此外还有刘向所著《说苑·琴录》,扬雄所著《琴清英》。琴曲《广陵散》也在此时广为流传。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司马相如和恒谭等。隋唐隋唐时期流行燕乐歌舞,而琴风稍落睁拍。董庭兰擅弹《胡笳》等曲,流传作品有《颐真》;期间新作琴曲有《风雷引》、《昭君怨》、《离骚》、《阳关三叠》和《闷配渔歌调》等,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发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环佩”为传世名琴,唐琴在历代都被视为稀世之宝。唐代减字谱逐渐成熟,成为了记录琴音乐主要谱式。初唐时琴也传到朝鲜和日本。期间著名琴人还有李白、白居易、韩愈、赵耶利、薛易简、陈康士和陈拙等。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宋元由于宋朝行使抑武扬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两宋期间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无不以能琴为荣,达到历代好琴的顶峰。宋元时期,琴开始出现明确的流派传承。第1个古琴流派浙派出现于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等。南宋姜夔作琴歌《古怨》,是现存最早的琴歌。期间著名琴人有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夷中、知白、义海、则全、倪云林、耶律楚材和苗实等。宋季金元时期,琴已在契丹族、女真族、蒙古贵族的文人间广为流传。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清时期,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现存第一部减字谱《神奇秘谱》保存了众多古曲。清朝后期,琴艺术相对衰落。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汪芝、蒋克谦、杨抡、严澄、徐常遇和乾隆等。[2]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编号刻款于腹内;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题 “仰长江水”诗文以及“潞国世传”大印一方,皆用八宝漆灰。近代清末至1950年代,全国能琴者约100余人。1920年代在苏州、上海一带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编印的《今虞》琴刊是当时惟一的盛事。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查阜西带领调查小组在中国琴人聚集的地区进行了普查,造访多位琴人,收集文字及录音资料,整理出版《存见古琴曲谱辑览》、《琴曲集成》等书,为古琴艺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唐健垣编有《琴府》一书,其中一册涵盖了20世纪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状态。古琴逐渐纳入音乐专业教育体系,管平湖、查阜西、吴景略、顾梅羹、张子谦、卫仲乐等在北京、上海等地研究、传授琴艺。琴家们除了恢复古曲之外,也尝试创作新曲。民国时琴随文人出洋而流传到东南亚和欧美澳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华人在海外的情况下,迄今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和瑞典等都有琴师和琴社。由于古琴及其所象征传文化思想的式微,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古琴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编号Ⅱ—34历代琴书古琴琴谱存世共一百五十余部,历代重要的琴谱琴书如下:唯一现存的文字谱:唐初手抄卷子《碣石调幽兰》(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最早的减字谱:宋代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古怨》。汉代最重要的琴谱琴书:扬雄《琴清英》、诸葛亮的《琴经》。现存最早的大型古琴曲集:明初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1425)。明代重要琴谱:《神奇秘谱》、《太


古琴什么时候发明的
古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其起源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传统上,古琴被认为是由伏羲氏所创制。另外,一些史书提到神农氏使用桐木制作琴,并以丝线作为琴弦,创造了最初的琴。然而,神农和伏羲都是我国古代的神话人物,他们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知水平都相对较低。因此,尽管有关古琴早期的制作和使用有...

古琴艺术简介
隋唐时期,古琴传播至东亚各国,影响深远,近代又随着华人走向世界,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象征。最早的古琴记载见于《诗经》、《尚书》等古典文献,如《尚书》中描述舜以五弦琴治理天下,后来发展为七弦,象征着君臣之道。至今,古琴的七弦十三徽型制依然沿袭,体现了其历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古琴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古琴的悠久历史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首先,是古琴的早期形态阶段,这一时期以出土文物为代表。古琴尚未形成统一的形制,出现了九弦、十弦乃至七弦的琴,外形各异,展现了古琴的雏形。其次,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时代,古琴在这一时期经历了重要转型。七弦、十三徽的配置已趋固定,正如嵇康所言:“弦以园...

伯牙子期他们弹的是什么琴?关于古琴的发展你了解多少?
在现代,为了区分中西琴,中国人在琴字前加了一个古字,所以他们被称为古琴。3.在南北朝时期,由于文人的限制,一些文人用琴和书来娱乐自己,或者用琴来指责这个社会。在这一时期,最早的文本分数出现了。古琴作为国家祭祀宗族礼仪的仪式和乐器,在这一阶段也逐渐发展和产生。这一历史时期赋予的古筝的...

古琴距今多少年历史
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古琴在《相和歌》、《清商乐》演奏中的长期实践,与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联系,以及琴曲‘楚汉旧声‘的历史传统,使古琴音乐在复古主义倾向中并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有伏曲折地发展着。 南宋时期杰出琴家郭沔(号楚望,生于1190年,卒于1260年后)和他的弟子刘志芳、...

古琴是谁发明的?
古籍记载有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其一伏羲造琴。传说是伏羲创造了瑟,也创造了琴。相传,伏羲制作古琴是为了修身理性,使万物生长,这也是普遍认可的古琴来源的一种说法。其二神农造琴。神农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知。据史料的记载,尧舜时期...

中国古琴的来历和介绍有哪些?
琴究竟起源于何时,其基本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其早期的演变脉络如何,始终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 人们推测古琴的历史,有3000年之久。著名学者罗振玉认为,商代的甲骨文中“乐”字是“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可为商代已有琴之一说。《诗经》为中国最早的文献之一,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

名词解释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1.古琴的特点: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2.款式分类: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列子式、伶官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

中国文化瑰宝琴的历史
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人了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隋末唐初赵耶利,对当时流行的文字指法谱字,进行了整理,并辑录了《弹琴右手法》、《弹琴手势图》等解释演奏法的著作。著名的琴曲《碣石调幽兰》,为南朝梁丘明传谱...

古琴艺术的历史渊源
1. 古琴艺术的历史渊源深厚,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以其独特的音乐体系和完整的结构,逐渐被世界认识和接受,成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部分。2. 古琴,古代称作“琴”,亦称“绿绮”、“丝桐”,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诗经》中,已有关于琴的记载,表明琴在古代社会中已成为...

乐陵市13863995546: 关于古琴的历史和发展? -
右坚妇复: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

乐陵市13863995546: 中国古琴的来历和介绍有哪些 -
右坚妇复: 古琴是中国古老的拔奏弦鸣乐器,亦称瑶琴、玉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现代通称古琴或七弦琴.从汉代或最晚从汉代末年起,古琴的制式就和我们现时所见的古琴大体一样了.古琴约四尺来长,前面六七寸宽、后面四五寸宽、一寸多厚,有七...

乐陵市13863995546: 关于古琴的历史记载有哪些 -
右坚妇复: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在古时文人心中视为高雅的代表,琴音悠远,高山流水知音流传至今. 古琴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

乐陵市13863995546: 简述唐代古琴发展 -
右坚妇复: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辉煌的时期.然而,与繁盛的歌舞燕乐相比,古琴音乐在唐代多少显得有点落寞.白居易在《废琴诗》中不无感叹地写道:“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

乐陵市13863995546: 古琴在明清两代的发展历程400字 -
右坚妇复: 明朝:琴派兴盛,著名的琴家有徐仲和、严徵、徐青山.代表琴曲有《秋鸿》、《平沙落雁》、《渔樵》、《释谈章》等.琴论有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和徐青山的《溪山琴况》,刊印琴谱流行.清朝:刊印了大量的古琴谱集,琴家有:庄臻凤、程雄、徐祺等.代表琴曲有《水仙操》、《龙翔操》.琴论有戴源的《鼓琴八则》、蒋文勋的《琴学粹言》、庄臻凤的《琴学心声-凡例》.

乐陵市13863995546: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还有古筝与古琴出现的时间 -
右坚妇复: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其二,形制上的区别...

乐陵市13863995546: 1.古琴的历史及筒介?五分别是?介绍六艺中的乐?古代十二音律?
右坚妇复: 古琴的历史及筒介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

乐陵市13863995546: 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古琴音乐作品主要有哪些?
右坚妇复: 古琴艺术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积累下了浩繁的曲目.现流传至今具有代表件的作品有以下这些:《高山流水》《广陵散》《酒狂》 《碣石调·幽兰》《梅花三弄》《离骚》《潇湘水云》《平沙落雁》

乐陵市13863995546: 古琴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
右坚妇复: 古琴最早出现于周朝,关于古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而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所以古琴最早应出现在周朝. 周朝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

乐陵市13863995546: 简论三国时期古琴音乐的发展 -
右坚妇复: 据《书经》记载,“搏拊琴瑟以咏”,可见,古人用琴瑟演奏音乐以美化生活、举行仪式、颂志言怀的历史早于先秦时期.又据《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女曰鸡鸣》记载,“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意思是和你一起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