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投稿:贲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一篇名篇,其中的“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景仰和尊重之情。它的意思是,欣赏莲花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距离,不可随意玷污或侵犯。

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哲理。通过将莲花作为象征,周敦颐借此表达对人们行为准则的思考。莲花是一种高尚、纯洁的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道德和精神的象征意义。

从“只可远观”这一表述可以看出,周敦颐主张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敬畏之心。他认为,过度亵玩或侵犯美好事物会导致玷污和破坏它们原本的纯洁与高尚。因此,人们应当以敬畏之心对待莲花,远远地观赏它的美丽。

这句话也可以解读为对人际关系的指导。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也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尊重,不侵犯对方的界限和隐私。这是一种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维护个体尊严的表现。

因此,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通过“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提出了一种审美观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以尊重和敬畏之心对待美好事物,并将这种准则延伸到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上,以促进社会秩序和个体的精神修养。


【原文】

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注释】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挺直的样子。
植:竖立。
可:只能。
亵玩:靠近赏玩。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艺术特点】

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这使文章更具思想特色。

简要直切。全文不到一百五十字,所表现的内容却是丰富的。这里有爱花史的概述,有对莲花的描绘,有对诸花的品评,有自己感情的抒发。而这一切,无不是为了突出“爱莲”的主旨,宜接写莲,约占了篇幅的三分之一。真是既惜墨如金,又详略得当,而无文意不足。

手法多样。作者娴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花儿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是隐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贵者的形象;而莲花则是美的理想的化身。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娴静多姿;又像高洁不凡的雅士,风度翩翩;还象洁身自好的君子,高标傲世。

对比的手法,此文也运用得很好。作者在文中要赞颂的是莲,但他不是作孤立静止的描写,而是在对比描写中显示它的高超不凡。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把莲花的高洁从牡丹的反衬中突现了出来。而对牡丹的追慕者甚多,爱莲者甚少,则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良风尚之盛。菊花和莲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就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此外,作者还善于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之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

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是什么?——答:只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作品出处】

出自《周敦颐集》中的《爱莲说》,是北宋学者周敦颐的的作品,是一篇议论散文。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作品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品注释】

爱莲说: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可爱:值得喜爱。

甚:非常,很。

者:花。

蕃:(草木)茂盛。这里指繁多。

独:仅仅,只。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出:长出。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用清水洗,这里指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通:贯通;通透。

植:古义:挺立。今义:种植。

中通外直:(它的茎)中间空,外面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意思是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可:只能。而:表示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但是”。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戏弄。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

亵玩:亲近而不庄重的玩弄。

谓:说,这里指,认为。 

妖:美丽而不庄重。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yì):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


【作品译文】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与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众多了!


【创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涟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就是作此感叹吧。

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作品赏析】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 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 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 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 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像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的高明手法,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把爱莲这一主题落到了实处,也把爱莲变现的淋漓尽致。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 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爱莲说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涟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己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琅琅上口,有押韵,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对莲的喜爱)为线索;两个陪衬,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爱菊花,爱牡丹,爱莲花,指代三种人菊花:隐居避世的人;莲花:指品德高尚,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牡丹:指追求富贵名利之人。

作者通过描写莲,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对趋炎附势,追名追利的庸俗世风的鄙弃,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 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汉族,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世称濂溪先生。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易通》等,程颢,程颐皆从之学。

周敦颐先后于1067年在湖南邵州(今湖南邵阳)、1071年江西南康建有爱莲池。

据朱熹《邵州特祀濂溪先生记》和彭谨《爱莲亭记碑》两文均说周敦颐1067年“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爱莲池记碑》记载:“周子在邵州衙东北隅辟池种莲”《湖南乡土地理志》记载:“周敦颐以永州淬摄邵州事……辟池种莲”,清雍正时期编辑的《古今图书集成》之《方舆汇编、职方典、宝庆府古迹考一》记载:“爱莲池,周敦颐先生观莲处,在邵著《爱莲说》”。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意为我们可以欣赏美好的事物,但不应该肆意妄为、玷污它们。

【出处】

这句话的出处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

【原文节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我独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洗涤于清泉中,却不显得妖娆。莲花茎直中贯通,没有支蔓和枝叶,香气传播更加清香,亭亭玉立,可以远远观赏,但不能随意玩弄。

【赏析】

这个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像莲花一样,不沾染世俗的污秽,坚持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莲花的高尚气度和美丽形象,代表了人们追求理想、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

只看文章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得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解读。周敦颐生活在北宋末年,时局动荡,政治腐败,社会秩序失调。他提倡“天人合一”思想,主张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篇文章即是他对自己思想的一种阐释和宣扬。

注释】

  • 淤泥(yū ní):污泥;

  • 染(rǎn):沾染(污秽);

  • 濯(zhuó):洗涤;

  • 中通外直(zhōng tōng wài zhí):中间贯通外形挺直的样子;

  • 不蔓不枝(bù màn bù zhī):没有支蔓和枝叶;

  • 亭亭(tíng tíng):形容植物高大挺拔;

【生活启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美好的事物,例如亲情、友情、爱情、自然景色等等。我们应该学会欣赏、感恩,但不应该肆意妄为,玷污它们。例如,在爱情中,我们应该珍惜对方的心,不应该轻易地伤害和背叛;在自然景色中,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应该随意破坏和污染。只有尊重美好的事物,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它们带来的美好体验,并从中获得成长和启示。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美好的事物,不应该肆意妄为、玷污它们。只有用心欣赏、保护,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美好事物所带来的幸福和启示。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宋·周敦颐的《爱莲说》。
原句的意思是:(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哪里?
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散文。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爱莲说》。原文: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现在多用来指代女性的遥不可及和独具一格的气质。此句出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是只能从远处观看,而不能玩弄它。这句话告诉我们对待高贵圣洁的事物,要抱有一种敬畏的心理,不要近距离去交流或接触,避免亵渎了“它”。此句出自《爱莲说》,《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是什么?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是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但是不能去玩弄它。这句话告诉我们对待高贵圣洁的事物,要抱有一种敬畏的心理,不要近距离去交流或接触,避免亵渎了它。原句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爱莲说》。《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指可以远远地欣赏,但不可靠近随意玩弄或侵犯。解释如下:该句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意思是莲花虽然美丽动人,但人们只能站在远处欣赏它的美,不可过于接近或者随意触碰。这里的“远观”指的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欣赏其美;而“亵玩”则是指轻浮、不敬的玩弄或侵犯。整句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1. 对原文的理解与改写:原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是只能从远处观看,而不能玩弄它。改写:该句表达的是对某些事物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仅能远观其美好,而不宜亲近玩弄,以免亵渎。2. 对原文中具体事务的描述与润色: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改写:大地上和水域中的草木花卉,...

不可亵玩焉上一句是什么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上一句是:亭亭净植。这是出自于宋朝周敦颐所著的《爱莲说》。意思是: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站在远处观赏,不能亲近玩弄它。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玩弄、把玩。“亵玩”指将喜爱的东西贴近身体、握在手上玩弄。由于莲花有一种傲然物外的华贵之气,只能在远处观赏,不能用手去抚弄它,更不能摘下来摆弄。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什么意思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意为我们可以欣赏美好的事物,但不应该肆意妄为、玷污它们。 【出处】 这句话的出处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 【原文节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我独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

古城区19462145478: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
霜岭克痒: 意思:(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出自:宋 周敦颐《爱莲说》 原文选段: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释义: 我唯独喜爱莲花...

古城区19462145478: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的意思 -
霜岭克痒:[答案] 对于它(莲花),只能远远的观赏,而不能把它当作玩物去随意玩弄它. ——(宋)周敦颐《爱莲说》 有些美好的东西,可远远地满心期待,而不要去随意玩弄.

古城区19462145478: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 -
霜岭克痒:[答案] 从字面意思就是,只能远远欣赏,不可折来玩.其实就是赞赏莲花的高洁品质的

古城区19462145478: 用现代汉语翻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霜岭克痒:[答案]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通俗的翻译就是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能.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爱莲花的缘由

古城区19462145478: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霜岭克痒: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意思是可以远远地欣赏,而不能把它当作玩物去随意玩弄.如果用来形容女孩,就是可以当做朋友来交往,而不能有什么非分之想.

古城区19462145478: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霜岭克痒: 这句话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意思是:“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爱莲说朝代:宋代作者:周敦颐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盛爱 一作:甚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古城区19462145478: 可远视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急用! -
霜岭克痒:[答案] 对于它(莲花),只能远远的观赏,而不能把它当作玩物去随意玩弄它.

古城区19462145478: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
霜岭克痒: 1、“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意思是: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爱莲说》,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古城区19462145478: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 -
霜岭克痒:[答案] 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