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作者&投稿:月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提示:请将答案工工整整地填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奇崛(jué) 丰腴(yú) 犀利(xī) 似的(shì)

  B、隽逸(juàn) 轻飔(sī) 引吭(hàng) 猥鄙(wěi)

  C、岑寂(cén) 跳踉(láng) 分娩(miǎn ) 德馨(xīng)

  D、辟易(pì) 翌日(yì) 剽悍(biāo) 憩息(qì)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叫嚣 霄小 寡不敌众 忍俊不襟

  B、绮丽 奢侈 忧哉游哉 不可言喻

  C、窥伺 盛馔 捏手捏脚 不胜其烦

  D、伫立 飓风 束手无策 络绎不绝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引吭:放开喉咙。吭,喉咙。 B.叫嚣:大声叫喊。

  C、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慢。蹑,放慢(脚步)。

  D、翌日:次日,第二天。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判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拟人、比喻、反问)

  B、“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拟人、引用)

  C、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拟人、比喻)

  D、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比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

  A、读了《狼图腾》,使我们听到了一首狼的赞歌。

  B、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C、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D、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6、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1分)

  A、上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之云亭。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1分)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女神》、《屈原》等。《石榴》一文选自他的《郭沫若全集》。

  B、《海燕》一文是现代作家、文史学家郑振铎所作。

  C、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散文以及上学期学过的《风筝》两文都是他的作品。

  D、《鹤群》选自《世界散文精华》,其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

  8、与下面句子画线部分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明天学校组织春游,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A、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B、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C、这怎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D、这怎能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9、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10分)

  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眼看近却无。 , 。

  ④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⑥香远益清, , 。

  ⑦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 , 。(郑振铎《海燕》)

  ⑧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总结全文点名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⑨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人们常用名句 , 。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⑩ “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 , 。

  10、请点出不同意思的标点符号:(4分)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要出一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先付了三钱银子作为定钱,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先生先念一遍,财主非常高兴,先生是怎么念的?请你为先生加标点。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余下的七钱银子财主就不想给了。第二天,秀才把对联加上了标点,就成了:(请你为先生加标点。)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难忘的一课 (15分)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__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________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______地望着他。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几十双眼睛在问。

  ⑤“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5分钟。”

  ⑥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⑦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⑧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⑨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11、在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2分)

  A. 丢 今非昔比 惊叹 B. 降 神态自若 惊恐

  C. 栽 一反常态 惊异 D. 飘 判若两人 惊诧

  12、下边没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2分)

  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C、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如室外的天气

  D、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13、文章第①-⑦自然段写的内容是:_______ 。作者详写了___ _______,略写了________ _,目的是为了通过__________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中心。(4分)

  14、文章中揭示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意的一句话是:_ _。(3分

  15、作者在第⑧自然段补充叙述了“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6、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2分)

  17、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__________(1+2分)

  18、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________________(2分)

  19、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2分)

  20、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3分)

  21、“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③驴不胜怒,蹄之。( ) ④技止此耳。( )

  2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译文:

  ②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文:

  24、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① 、 。

  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② 、 。(2分)

  25、 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

   四、综合实践活动(7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26、【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节日: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节日: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7、【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

   五、写作(50分)

  题目:生活中,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事物:或是因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含某种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联想,触动了你的情思。试着把这种事物连同你的感受写出来。

  要求: ①选择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事物来写,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所写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②题目自拟,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七 年 级 语 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3每小题2分,4-8小题每题1分,9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错字、别字、漏字、颠倒句序均不给分;10小题4分)

  1、 (2分) 2、 (2分) 3、 (2分)

  4、 (1分) 5、 (1分) 6、 (1分) 7、 (1分) 8、 (1分)

  9、①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②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③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④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

  ⑤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⑥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 我们是被沉醉了, 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

  ⑧ 孔子云:“何陋之有?”。

  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

  ⑩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0、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难忘的一课》(15分)

  11、 C 12、 D

  13、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上站五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恶劣的天气 人物活动的过程及细节 环境气氛

  14、 面对困难……困难不过如此

  15、 以欧阳老师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经过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使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中心思想。

  (二)、我长大了(15分)

  16、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17、环境 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18、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19、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20、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

  21、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三、文言文阅读(8分)

  22、(2分)①船:用船 ②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③蹄:用蹄子踢 ④止:只、仅仅

  23、(4分)①译文: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一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②译文:老虎渐渐的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的观察它,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24、(2分)①、 庞然大物 、 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② 狐假虎威、藏龙卧虎、调虎离山、龙腾虎跃、生龙活虎、为虎作伥 等(字写错不得分)

  25、(2分)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意思相近即可)

  四、综合实践活动(每空1分,共7分)

  26、A节日: 元宵节 、B、节日:清明节 C、节日:中秋节D、节日:重阳节

  27、人物故事:屈原节日习俗:赛龙舟、吃粽子等

  五、写作(50分)

  评卷教师自定标准。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作文
一、★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例文1:第一次帮家人刷碗 人生犹如一本精美的相册,记载着我们梦一般的童年。当那个美丽的泡泡升入我心中,不禁勾起了我对那次辛酸和幸福的回忆……寒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吃完饭,出...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篇1 一、我会看拼音,写汉字。fù mǔ xiě wán shuō huà suì yuè zhǎnɡ ɡāo dǎ sǎo rèn zhēn yé ye hónɡ huā nǎi nɑi 二、比一比,再组词。看( )午( )去( )全( )有( )着( )牛( )会( )合( )友( )高( )画...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第一次……)
当然第一次是千变万化的。有第一次养鸟、第一次拔牙、第一次打电脑第一次爬山、第一次打羽毛球、第一次踢足球……当然,第一次有时会失败,有时会成功。像我在第一次打羽毛球的时候,被爸爸“打”得落花流水。真是惨啊。但我第一次爬山我就成功了,那时我5、6岁,爸爸让我爬到山顶,经过一翻努力,我终于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第一次……),400字左右。
”我赶紧用铲子把鸡蛋翻炒了几下,不一会儿,本身是液体的鸡蛋这时变成固体了。炒鸡蛋很快就做好了,妈妈拔火关上,说:“不错嘛儿子,这么快就学会了,快尝一。”我吃着我做的鸡蛋,虽然有点糊,但是我很喜欢吃,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细细的品尝着,内心充满了喜悦。第一次溜旱冰 夜幕...

6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作文难忘的第一次怎样做?
说干就干,我先掏了一锅米。听妈妈说过,煮饭之前要先洗2至3次米,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洗起米来。但每洗一次米,就有一些“小淘气”顺着水“逃走”,因此,洗完米,米就少了三分之一。我把洗好的米倒进了电饭锅,插上电源,自个儿去网上冲浪了。正在我冲得起劲时,不知从哪儿传来了“劈里...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难忘的第一次,启示要深刻啊
难忘的第一次 “咳!急死我了!急死我了!这次考试会不会很难?时间会不会不够?”我清楚地记得,这是我刚上一年级时的第一单元测试,当时我很紧张。老师把考卷发下来了,我拿起来一看,题目都很简单,心想:“哼!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这么简单呀!”我放松了警惕,开始心不在焉,题目刚看到一半就写了起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考什么作文
“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这是愉悦之情.再是“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后又“轻舟已过,势就徜徉,时而余波击石,时而旋洑微沤……”旋律跌宕起伏,让人心潮澎湃.这是先人们想到的画面.水从高山上流下来,时而轻轻如烟,时而又如大雨,时而又如珠帘.渐渐的大雨般过去又小雨淅沥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关于难忘的第一次开头怎么写
每个人都经历过许多第一次,它们像天上的繁星;像海边的贝壳;像沙滩的彩石,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我也不例外,第一次做饭的经历,让我一直记忆犹新。有一次,爸爸出差了,妈妈很晚才能回家,可我的肚子早就奏起“交响曲”了。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好主意:我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做一次饭呢?说...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难忘的第一次,启示要深刻,内容新颖,600...
你学习拉丁舞不也是一点一滴的学起的吗?以后你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一点一点做起。并且要坚持,明白吗?”“恩”我点点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第一次做饭的经历,并会把爸爸告诉我的道理记在心里。知道吗?有一种胜利叫做坚持,有一种失败名曰放弃………...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难忘的第一次 怎么写
难忘的第一次 在生活中,我们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种花,第一次钓鱼……这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最难忘的是那次观察大雁飞行并弄清了其中的缘由.记得那天,秋高气爽,我趴在田野上欣赏周围的风景,突然,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从我头顶上一...

罗源县172795479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詹韩丹佐: 1 D2 B3 C4 B5 C6 1)你还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2)你看,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交了稿子 (3)你可以把写好的稿件交给我.我给你们点拨点拨.(4)请注意:交稿日期本月底截止 此夜曲中闻折柳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鸟向檐上飞

罗源县17279547930: 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重点课文(人教版) -
詹韩丹佐:[答案] 我通过,主要是诗歌和陋室铭,口技,一个字和翻译学习经典的意义,并给你几个单词和句子一般都是上面的文字,熟悉OK! 不会问. O(∩_∩)O谢谢你!

罗源县172795479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月考、期中、期末试卷题目(最好附答案)! -
詹韩丹佐:[答案] 第一题:x/4+y/3=4/3 5(x-9)=6(y-2) 化简得: 3x+4y=16 5x-6y=33 得:19x=114 即得:x=6 将x=6代入3x+4y=16得:y=-0.5 验证x=6、y=-0.5符合原方程组. 故x=6、y=-0.5是元方程式得解 第二题:因为周长为18cm得 a+b+c=18 a+b=2c转换成 a+b-2c=0 ...

罗源县17279547930: 七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月考试卷(浙教版)
詹韩丹佐: 一、解释加点的词⑴.世隶耕( ) ⑵.未尝识书具( )⑶.借旁近与之( ) 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⑸.稍稍宾客其父( ) ⑹.余闻之也久( )⑺.从先人在家( ) ⑻.受之天也( ) ⑼.卒之为众人( ) ⑽.今夫不受之天( ) ⑾.泯然众人矣( )...

罗源县17279547930: 初一月考试卷 语文、数学、英语! -
詹韩丹佐: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卷 七年级数学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量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蚂蚁...

罗源县17279547930: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复习题 -
詹韩丹佐: http://www.ruiwen.com/st/html_doc/51376.htm

罗源县17279547930: 新坐标同部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月考达标检测卷答案 -
詹韩丹佐: 首先,美国高中的录取名额有限,并且采用先申请、先录取的原则,所以一旦满额,再优秀的学生也申请不成.专家建议申请者应该提早递交申请.

罗源县17279547930: 明天月考,急!!!!谁有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历史、政治月考试题(苏教版) -
詹韩丹佐: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亘(gèng)古 真挚(zhì) 混沌(dùn) 暴虐(nüè) B.伫(zhù)立 粗犷(guǎng) 舷(xián)窗 停泊(bó) C.硕(shuò)大 顷(qīng)刻 蕴(yùn)含 苍穹(qióng) D.荻(dí)港 歼(qiān)灭 要塞(sài) 孪(luán)生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在表中订正:(4分) 别字 正字成群集队 呕心沥血 喜出望外 锐不可挡 扶摇直上 含辛如苦 经久不息 循序渐近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罗源县172795479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作文题目会是什么? -
詹韩丹佐: 不会写太长的 应该就给一节课的时间考试,我估计200字左右,应该是我思考一下应该是围绕成长这个话题,还有就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让你写你爸爸对你的爱,都有可能,我们明天就要月考了,我要祝我,还有所有要月考的人,考一个好成绩,包括提问者

罗源县17279547930: 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
詹韩丹佐: (二)阅读《访兰》,完成16-21题.(15分)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