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概括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

作者&投稿:古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经过:
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向湘西前进。敌人围追堵截,红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度过湘江,但人员损失过半。博古执意要去湘西,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多数同志支持。于是,红军改向贵州前进,度过乌江,夺取北部重镇遵义。
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1935年10月,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在会宁胜利会师。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起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经过:1935年9月,国民党军集中130多个团的兵力,采取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方针,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和红军发动了新的“围剿”。在国民党重兵的进攻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决定红军转到外线寻求新的机动,开辟新苏区。11月19日,红2、红6军团共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红军经4个月转战,于1936年3月30日进到贵州西南的盘县、亦资孔地区。这时,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电令红2、红6军团北渡金沙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2、红6军团遂于31日离开盘县地区,分两路向西急进。4月25~28日,分别从云南西北部的石鼓、巨甸地段渡过金沙江,向北前进,连续翻越了几座大雪山,于7月2日到达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5日,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奉中革军委电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

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共同北进,广大指战员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了茫茫数百里的草地,击溃了国民党军的拦截,于9月初胜利进入甘南,控制了漳县、洮州、渭源、通渭、成县、徽县、两当、康县8座县城及广大地区。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夏的豫旺堡附近地区南下,接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10月9日和22日,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见彩图)。至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部胜利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转战14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结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1、起因: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损失惨重,继而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经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和次年4月,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

3、结果: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

扩展资料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

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

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起因: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左倾军事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是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继而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经过:
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向湘西前进。敌人围追堵截,红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度过湘江,但人员损失过半。博古执意要去湘西,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多数同志支持。于是,红军改向贵州前进,度过乌江,夺取北部重镇遵义。
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1935年10月,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在会宁胜利会师。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原因: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损失惨重,继而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经过:很长说不清,但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可名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结果:经过1934.10——1936.10的长征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粉碎了敌人消灭中国革命力量的企图,宣传了中共的主张,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学过历史的大概都知道,转折点是遵义会议,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回顾一下,①起因: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损失惨重,继而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②经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和次年4月,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③结果: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明白了吗?望采纳。

主要原因一是为了躲避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二是为了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土发展壮大。结果虽然损失了大部分的兵力,但是留下了大量身经百战的老兵,这些老兵成为了八路军和后来解放军的骨干力量,总的来说还是成功的。
这也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了


《七律.长征》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七律·长征》是近代词人毛泽东所作。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长征各章内容概括
3、十送红军:1934年10月,红军反围剿失利,8.6万人的主力被迫开始长征,而地方部队1.6万人与苏区百姓不舍告别,留在苏区继续斗争。4、路在何方:1934年11月,红军长征前夕,粤系军阀陈济棠为避免战争,主动开放防线,红军顺利突破封锁线,长征正式启动。5、山河苍茫:1934年12月,红军在湘西与豫西的...

长征内容概括
长征的主要内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南方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中共和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遭遇许多困难和挫折,最终被迫撤出东南根据地,以躲避国民党的围剿。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

红军长征的故事概括100字
1. 在泽章坝遭遇战中,肖彬作为红二方面军6师18团9连的指导员身受重伤。2. 过草地时,组织上配给他一匹马,并指定小通讯员吴玉民照顾他。3. 吴玉民虽年仅16岁,但非常会照顾人,总是优先为指导员安排舒适的休息地点并细心照料他的伤口。4. 随着行程的推移,肖彬的伤势有所好转,他开始帮助吴玉...

七律长征哪一词概括了嗯概括
七律长征哪一词概括了嗯概括如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这首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句,可以说是最能概括红军长征的困难和挑战的诗句。它表达了红军的坚定意志和无畏勇气,同时也...

长征的故事简要概括
红军长征的资料: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

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 要简短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8.6万人向湘西进军,开始了艰难困苦的长征,几临绝境。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堵。又穿过荒无人烟的雪山和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4红2方面军先后与红1...

红军长征的资料简单
宁化、长汀等县的狭小地区,面临被老蒋聚歼的危险,形势危如累卵。4、博古和李德无奈之下,只能指挥红军进行战略性转移。面对老蒋的压力,他们打算突破围攻,前往湖南张家界附近的红2、6军团所在的湘鄂西,与其会合,创建新的根据地。因此,当时的情况被称为“突围”和“西征”,并没有正式称为长征。

红军长征的资料简单
4、博古、李德没办法只能指挥红军进行战略性转移,什么是战略性转移?大家都懂的。他们一看打不过老蒋了,就想起红军在湖南张家界附近的亲戚红2、6军团,就准备突破老蒋的围攻,到湘鄂西同红2、6军团汇合,创建新的根据地。因此当时叫“突围”、“西征”,还没有正式叫长征。

你怎样概括《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部分内容的?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概括如下: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过程中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及凭借勇敢坚强和智慧度过难关的故事。一开始简要交代了长征起因,而后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最后通过一组统计数字(18条山脉、24条河流、12个省份、62座城市、10个...

宝塔区15338055032: 简单的概括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 -
烛志布地:[答案] 原因: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损失惨重,继而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经过:很长说不清,但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可名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结果:经过1934.10——1936.10的长...

宝塔区15338055032: 长征的经过,原因,意义 -
烛志布地:[答案] 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经过忘了= = 意思是 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2.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是中国转危为安 八下的时候老师上课讲的,有正确率的

宝塔区15338055032: 红军长征的历史要简略点的,详细的不要, -
烛志布地:[答案] 长征[解释]1.长途旅行;长途出征.2.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Long Marches)【时间】1934~1936年间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长征失利阶段(1934...

宝塔区15338055032: 长征过程简要概括200字左右! -
烛志布地:[答案]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

宝塔区15338055032: 红军长征的原因和意义? -
烛志布地:[答案] 原因:红军第五次“围剿”失败 意义:红军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宝塔区15338055032: 简答红军长征的原因及胜利的意义.简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烛志布地:[答案]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红军损失惨重 根本原因:博古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意义: 一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 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

宝塔区15338055032: 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范围、意义 -
烛志布地:[答案] 红军长征是因为要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1934年10月出发,中途经过十余个省份. 红军长征主要给共产党保留了武装力量!

宝塔区15338055032: 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
烛志布地:[答案] 时代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的“左倾”错误指导下失败,被迫长征. 历史意义:完成了战略转移,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宣传了党的宗旨,发扬了革命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