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灾手抄报

作者&投稿:商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云南旱灾最新情况的手抄报 写清楚点 急急急急急急急~

这儿不就有吗:

内容有:
截至4月23日17时,玉树地震已导致2192人死亡,失踪78人。[3]
第一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5:39:57[4]
震级(M):4.7
纬度(33.1°N)
经度(96.6°E)
深度(千米):6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第二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7:49:40
震级(M):7.1
纬度(3玉树地震救援现场3.2°N)
经度(96.6°E)
深度(千米):14[5]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第三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9:25:17.8
震级(M):6.3
纬度(33.2°N)
经度(96.6°E)
深度(千米):304·14玉树地震地点(示意图2)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地震类型:青海本次地震属于强烈的浅源性地震
余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介绍,截止14日下午14时,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已经发生18次余震,未来震区余震活动频繁。
截至19日8时,中国地震局台网共记录到玉树地震余震总数为1206个,其中3.0级以上余震12个。
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事例
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连日来,黄福荣舍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
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16日在香港接受专访时说:“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
黄福荣本是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于8日到达玉树。14日地震发生后,孤儿院受到严重损毁,本已跑出倒塌院舍的黄福荣,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仍被困后,即折返现场协助搜救。其间余震频发,黄福荣在一次余震中不幸罹难。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他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热心公益,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他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四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为受灾民众运送物资。
目前,黄福荣的家人已抵达青海,16日同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人员由西宁乘车前往玉树处理善后事宜。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已发出唁电,对黄福荣舍己救人表示敬意,对其不幸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派员专程到黄福荣家中看望,慰问其家属,协助善后。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称黄福荣代表了“香港精神”;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表示,将向授勋委员会建议追授黄福荣金英勇勋章。
诗句
废墟下的亲人——有你在一起
刘功业
你把我的手,握得紧紧
我把你的胸,贴得紧紧
废墟上,是我们的家园
废墟下,有我们的亲人
墙倒了,屋塌了,家没了
只要咱们还活着,就没什么要紧
隔着那些坛坛罐罐,吵吵闹闹
我们的心,从来没有靠得这么近
我还没有挑满那缸子水
我该早早放出那牛羊群
虽然生活中有许多疲惫怨怼
有你在一起,灾难再大塌不了天
冰雪再厚挡不住春
就是想那俩孩子,每天走的那么早
你说他们要是今天迟到了该多好啊
学校的土坯房,不知道能不能站稳
还有他爷爷前天骑马走亲去了山那边
隔着一条河,盼着那边就别这么震
你的脚在哪里?能动你就伸一伸
你的腿在哪边?压住了就别强硬抻
你千万不能睡着了,咱们互相说说话
要不给我唱支歌吧,就唱你是我爱的人
你听啊,你听,外面来了救命的人
你来啊,你来,咱们一起大声地喊
救救我们吧,救我们的是亲人解放军
2010年4月19日

西南抗旱救灾——科学对待旱灾
自去年7月以来,云南省遭遇60年不遇的干旱,给云南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截至目前,干旱已经导致云南597万人3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330多万人因旱造成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秋冬播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5%以上,小春粮食(夏粮)将因灾减产50%以上,林地受灾面积达4300多万亩。干旱造成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2月24日,云南省召开抗旱救灾动员大会,省委、省政府发出号令:要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打一场抗大旱、保民生、保春耕的攻坚战。
面对如此严重的旱灾,我们应作何感想?笔者2月25日参加了宣威市文兴乡的抗旱救灾工作,走访了文兴乡的白药、半山、庆底、咪科4个旱灾严重的行政村,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关于抗旱救灾的思考。
一、要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不断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
1、旱灾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果。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 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在冬春季,云南大部受到来自印度洋湿润西南季风的影响,本应湿润多雨才是,但当印度洋的湿润之风爬到2000米的云南高原时,风中的水汽早已被重重山脉层层“盘剥”,空气中含水量已极低,成了“焚风”,无雨可下,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冬春季风性旱灾。冬天暧和,但很多时候无雪无雨。春季是最要命的干旱季节,“焚风”横行,温度升高,土地焦黄,尘土飞扬,草树干枯,如同炼狱。如果冬季印度洋季风弱一些,大西北利亚的寒流会在云南高原上留下它的足迹,下上几场厚厚的瑞雪,第二年春天(在清明之前)也就会下上几场雪或受季风影响变成几场小雨,那旱情就会小一些,所以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
因此,云南的旱灾是自然规律所致,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年年冬春季节都有,只是干旱的程度有大小而已。今年冬季无雪,春季估计无雨,干旱也就十分严重。
2、旱灾是大自然对人类违规行为的惩罚。虽说云南的干旱根源是地势及印度洋的季风所为,但也有人为因素。比如宣威市文兴乡的白药、半山、庆底、咪科干旱的成因就有人为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树林被大量砍伐,河两边的高山上几乎是光秃秃的,没有树木。也由于人口密集,从山脚到山顶,60~70度角的山坡都被开发出来做耕地。远远看去,层层耕地井然有序,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勤劳勇敢,生活艰辛。但为了生存,在砍伐树林、开垦耕地的同时也就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破坏了植被生态,使山上的树林荆棘无法生存,水土也就无法保住。在白药、半山还有煤矿,煤矿把山上原有的水也撤走了。按照生态原则,森林是天然的水库。只要山上有树林植被,就能保住水。冬春干旱来临,人畜饮水应该没有问题。但由于生态植被的严重破坏,就加重了冬春季节干旱的程度。这是在自然干旱的基础上加上人为因素的干旱,使诸如此类地方的干旱更加严重。自然干旱是大自然运行的结果,而人为因素的干旱却是人类违背大自然规律所应受到的惩罚。
生存与生态本应该和谐相处,但在此地却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在云南、在我国,这种矛盾还普遍存在,这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人为因素的干旱还很多,但愿人们在生存了同时,也要学会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学会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少做自搬石头自砸脚的蠢事。
3、旱灾是人类抗旱救灾能力不足的体现。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的斗争。但人对自然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有一个从无到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中也是如此。自从盘古开天地,人们就开始依靠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一直到今天,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虽有了极大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仍有许多自然之谜无法解开。
云南的干旱十分严重,这主要是自然规律使然,但也有我们人类自己的功劳。在抗拒旱灾时我们的能力还明显不足,还有待提高。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无法使印度洋的季风改变方向或减小,或使云南的地势降低。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没有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有干旱的地方都修建好水库、塘坝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抗旱救灾。
二、要解放抗旱思想,转变抗旱方式,科学抗旱救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则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解决发展问题的一个法宝,当然也是我们抗旱救灾的根本方法。在抗旱工作中我们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在严重的旱灾面前,我们既要坚持传统的抗灾方法,同时也要应用科学发展观原理来创新抗旱救灾的方法。站在全国、全省的角度,把抗旱救灾工作与自然、民生、统筹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从根本上解决旱灾,使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1、坚持搬迁抗旱救灾。搬迁抗旱救灾就是站在全国、全省的大局观念上,按照气候、地势、雨水等自然条件重新安排布局农民的居所,或者说把现在正在发生旱灾,年年抗旱,但无论花费多少人力财力物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旱灾,把这些地方的农民想法搬迁到其他自然条件更好更能发展致富,不会发生旱灾的地方去,从宏观布局上合理避开旱灾的发生。这是从宏观角度解决旱灾最理想最有效的办法。比如宣威市文兴乡的白药、半山村,那里人口众多,山高坡陡,人均耕地面积少,只适合人们在那里艰难地生存,不适合发展致富。这样的地方宣威还有阿都乡、普立乡、双河乡、杨柳乡等,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地方也一定还很多。
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就决定了连最起码的生存问题都必须发扬愚公愚山精神才能解决,又怎样去发展致富呢?每年春天旱灾来临,人畜饮水,春耕生产要花费不少的物力财力来抗旱救灾。夏季来临,大雨倾盒,山洪暴发,地基开裂,房屋倒蹋,山体滑坡,又要花费更多的物力财力去防洪。年年抗旱年年旱,岁岁防洪岁岁洪。这些地方生存尚且艰难,又如何去发展致富呢?
愚公精神虽可取,但我认为从发展致富的角度看,搬山就不如搬家。在全国、全省还有许多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人烟稀少的地方还没有开发,就应该站在全国、全省角度,全国一盘棋或者全省一盘棋,宏观规划,统筹安排,利用异地扶贫搬迁的办法将这些地方的人民搬到能发展致富的地方去。
这样就规避了这些地方的自然灾害,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每年无穷无尽的抗旱救灾款项用来搬迁,又将这些村民搬走后的地方按照其气候、地势、土壤等自然条件,退耕还林,适合栽种什么就栽种什么,或果树或林木,因地制宜,因气制宜,各得其所,岂不美哉!
2、坚持源头抗旱救灾。在不适用搬迁抗旱救灾的地方,就要坚持源头抗旱救灾。源头就是事物的根本,针对抗旱而言就是在顺应自然条件的前提下,从根本上寻找水源,保持水源。
顺应自然,修建水库塘坝。从全国的降水来看,是从东部向西部、从南部向北部逐渐减少。雨就是水的来源,就是我们抗旱的根本。有雨就无旱,有水就无旱。从这点上说,我国的东部、南部地区,还有河流的下游可以说是无旱灾可言。但我国的东部、南部地区及黑龙江、淮河、黄河、长江、珠江下游等地也常有旱灾发生,这就是我们还没有从源头上治理好旱灾,还没有在适合修筑水库塘坝的地方修建好水库塘坝,才让旱灾频繁发生。
退耕还林,种草种树保水源。在我国的北部、西部降水稀少,还有许多地方由于历史原因,过度砍伐树木,或由于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盐碱化,需要抗旱救灾。这些地方由于降水少,抗旱的根本方法就是退耕还林还草或采用轮流放牧制度,退牧养草,种草种树保水源。在黄河流域一带,国家已经采取南水北调的方法,把长江多余的水引入黄河水中,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当然也是最好的抗旱救灾方法。在我国的西南部如云南,由于地势高,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形成了冬春干旱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些地方山高谷深,不是缺水少雨,而是保不住雨水,就应该更多地修建水库塘坝,退耕还林,种树种草,保住水源。
3、坚持统筹抗旱救灾。环境污染严重,气候变暖,也是旱灾严重的原因之一。因此,抗旱救灾不只是旱灾地区的事情,也是党和国家的事情,甚至是整个世界的事情。旱灾只是各种自然灾害中的一种,抗旱应该同抗击其他自然联系起来。抗旱目的是保民生、维稳定、建和谐,让广大人民群众过幸福安康的生活。为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好抗旱与民生、抗旱与防洪、抗旱与城乡发展的关系,使抗旱工作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与党和国家的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统筹好抗旱与民生工作。当旱灾发生时,党和政府是领导人民群众抗旱救灾的领导者和执行者,在抗旱工作中必须广泛联系人民群众可能产生的其他需要,就必须联系到抗旱工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春耕备耕、果树成活、防火等多项工作。如宣威市委及政府在抗旱过程中就提出了“三个确保”(即确保无一人因缺水而死亡,确保无一生畜因缺水而死亡,确保无一起因缺水而引发的纠纷)的号召,把抗旱与保民生很好地联系起来,发出倡议书,倡议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及其他无旱灾地区的人民群众捐款抗旱;组成工作组到旱情严重的地方调查了解情况,寻找水源,帮助缺水的灾民运水(车拉、马驮、人背);从多个方面解决人民群众缺水的问题及防火、春耕备耕等其他各项工作。
统筹好抗旱与防洪工作。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高海拔地势决定了这里独特的气候特征,就是冬春旱灾、夏秋涝灾。当然全国的很多地方特别东部、南部及江河下游地区都会形成一年中旱涝两灾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在抗旱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防洪,把抗旱与防洪很好地统筹起来,在抗旱的同时要考虑到防洪,在防洪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抗旱。甚至还要反季节思考,反季节行动,树立夏秋抗旱、冬春防洪的思想。就是在夏秋季雨水多时利用水库塘坝把水蓄好,以备冬春干旱时人畜饮水及春耕备耕;冬春无雨水时是最好修筑水库塘坝的时候,当地党委、政府要积极筹划,组织领导好人民群众利用冬春时节修筑好水库塘坝,做好夏秋季防洪的准备工作。
统筹好抗旱与城乡发展工作。今年,党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指出全党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并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逐步推进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搞好蓄滞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水利基础设施工作就是抗旱防洪工作,在抗旱工作中结合城乡发展的原则,发动城市对口抗旱,城市中的单位、干部、职工及居民都应该动员起来,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搞好灾区的水库塘坝修建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城乡双赢,就是要利用城市的发展优势帮助农村抗旱救灾,带动农村也逐渐走上富裕的道路。

4月13日气象干旱监测结果显示,云南中北部和东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广西西北部、川西高原南部等主旱区仍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预计未来十天,云南大部、川西高原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等主要气象干旱区无明显有效降雨,旱情将持续。

西南抗旱救灾——科学对待旱灾
自去年7月以来,云南省遭遇60年不遇的干旱,给云南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截至目前,干旱已经导致云南597万人3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330多万人因旱造成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秋冬播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5%以上,小春粮食(夏粮)将因灾减产50%以上,林地受灾面积达4300多万亩。干旱造成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2月24日,云南省召开抗旱救灾动员大会,省委、省政府发出号令:要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打一场抗大旱、保民生、保春耕的攻坚战。
面对如此严重的旱灾,我们应作何感想?笔者2月25日参加了宣威市文兴乡的抗旱救灾工作,走访了文兴乡的白药、半山、庆底、咪科4个旱灾严重的行政村,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关于抗旱救灾的思考。
一、要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不断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
1、旱灾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果。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 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在冬春季,云南大部受到来自印度洋湿润西南季风的影响,本应湿润多雨才是,但当印度洋的湿润之风爬到2000米的云南高原时,风中的水汽早已被重重山脉层层“盘剥”,空气中含水量已极低,成了“焚风”,无雨可下,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冬春季风性旱灾。冬天暧和,但很多时候无雪无雨。春季是最要命的干旱季节,“焚风”横行,温度升高,土地焦黄,尘土飞扬,草树干枯,如同炼狱。如果冬季印度洋季风弱一些,大西北利亚的寒流会在云南高原上留下它的足迹,下上几场厚厚的瑞雪,第二年春天(在清明之前)也就会下上几场雪或受季风影响变成几场小雨,那旱情就会小一些,所以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
因此,云南的旱灾是自然规律所致,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年年冬春季节都有,只是干旱的程度有大小而已。今年冬季无雪,春季估计无雨,干旱也就十分严重。
2、旱灾是大自然对人类违规行为的惩罚。虽说云南的干旱根源是地势及印度洋的季风所为,但也有人为因素。比如宣威市文兴乡的白药、半山、庆底、咪科干旱的成因就有人为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树林被大量砍伐,河两边的高山上几乎是光秃秃的,没有树木。也由于人口密集,从山脚到山顶,60~70度角的山坡都被开发出来做耕地。远远看去,层层耕地井然有序,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勤劳勇敢,生活艰辛。但为了生存,在砍伐树林、开垦耕地的同时也就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破坏了植被生态,使山上的树林荆棘无法生存,水土也就无法保住。在白药、半山还有煤矿,煤矿把山上原有的水也撤走了。按照生态原则,森林是天然的水库。只要山上有树林植被,就能保住水。冬春干旱来临,人畜饮水应该没有问题。但由于生态植被的严重破坏,就加重了冬春季节干旱的程度。这是在自然干旱的基础上加上人为因素的干旱,使诸如此类地方的干旱更加严重。自然干旱是大自然运行的结果,而人为因素的干旱却是人类违背大自然规律所应受到的惩罚。
生存与生态本应该和谐相处,但在此地却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在云南、在我国,这种矛盾还普遍存在,这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人为因素的干旱还很多,但愿人们在生存了同时,也要学会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学会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少做自搬石头自砸脚的蠢事。
3、旱灾是人类抗旱救灾能力不足的体现。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的斗争。但人对自然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有一个从无到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中也是如此。自从盘古开天地,人们就开始依靠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一直到今天,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虽有了极大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仍有许多自然之谜无法解开。
云南的干旱十分严重,这主要是自然规律使然,但也有我们人类自己的功劳。在抗拒旱灾时我们的能力还明显不足,还有待提高。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无法使印度洋的季风改变方向或减小,或使云南的地势降低。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没有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有干旱的地方都修建好水库、塘坝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抗旱救灾。
二、要解放抗旱思想,转变抗旱方式,科学抗旱救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则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解决发展问题的一个法宝,当然也是我们抗旱救灾的根本方法。在抗旱工作中我们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在严重的旱灾面前,我们既要坚持传统的抗灾方法,同时也要应用科学发展观原理来创新抗旱救灾的方法。站在全国、全省的角度,把抗旱救灾工作与自然、民生、统筹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从根本上解决旱灾,使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1、坚持搬迁抗旱救灾。搬迁抗旱救灾就是站在全国、全省的大局观念上,按照气候、地势、雨水等自然条件重新安排布局农民的居所,或者说把现在正在发生旱灾,年年抗旱,但无论花费多少人力财力物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旱灾,把这些地方的农民想法搬迁到其他自然条件更好更能发展致富,不会发生旱灾的地方去,从宏观布局上合理避开旱灾的发生。这是从宏观角度解决旱灾最理想最有效的办法。比如宣威市文兴乡的白药、半山村,那里人口众多,山高坡陡,人均耕地面积少,只适合人们在那里艰难地生存,不适合发展致富。这样的地方宣威还有阿都乡、普立乡、双河乡、杨柳乡等,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地方也一定还很多。
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就决定了连最起码的生存问题都必须发扬愚公愚山精神才能解决,又怎样去发展致富呢?每年春天旱灾来临,人畜饮水,春耕生产要花费不少的物力财力来抗旱救灾。夏季来临,大雨倾盒,山洪暴发,地基开裂,房屋倒蹋,山体滑坡,又要花费更多的物力财力去防洪。年年抗旱年年旱,岁岁防洪岁岁洪。这些地方生存尚且艰难,又如何去发展致富呢?
愚公精神虽可取,但我认为从发展致富的角度看,搬山就不如搬家。在全国、全省还有许多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人烟稀少的地方还没有开发,就应该站在全国、全省角度,全国一盘棋或者全省一盘棋,宏观规划,统筹安排,利用异地扶贫搬迁的办法将这些地方的人民搬到能发展致富的地方去。
这样就规避了这些地方的自然灾害,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每年无穷无尽的抗旱救灾款项用来搬迁,又将这些村民搬走后的地方按照其气候、地势、土壤等自然条件,退耕还林,适合栽种什么就栽种什么,或果树或林木,因地制宜,因气制宜,各得其所,岂不美哉!
2、坚持源头抗旱救灾。在不适用搬迁抗旱救灾的地方,就要坚持源头抗旱救灾。源头就是事物的根本,针对抗旱而言就是在顺应自然条件的前提下,从根本上寻找水源,保持水源。
顺应自然,修建水库塘坝。从全国的降水来看,是从东部向西部、从南部向北部逐渐减少。雨就是水的来源,就是我们抗旱的根本。有雨就无旱,有水就无旱。从这点上说,我国的东部、南部地区,还有河流的下游可以说是无旱灾可言。但我国的东部、南部地区及黑龙江、淮河、黄河、长江、珠江下游等地也常有旱灾发生,这就是我们还没有从源头上治理好旱灾,还没有在适合修筑水库塘坝的地方修建好水库塘坝,才让旱灾频繁发生。
退耕还林,种草种树保水源。在我国的北部、西部降水稀少,还有许多地方由于历史原因,过度砍伐树木,或由于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盐碱化,需要抗旱救灾。这些地方由于降水少,抗旱的根本方法就是退耕还林还草或采用轮流放牧制度,退牧养草,种草种树保水源。在黄河流域一带,国家已经采取南水北调的方法,把长江多余的水引入黄河水中,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当然也是最好的抗旱救灾方法。在我国的西南部如云南,由于地势高,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形成了冬春干旱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些地方山高谷深,不是缺水少雨,而是保不住雨水,就应该更多地修建水库塘坝,退耕还林,种树种草,保住水源。
3、坚持统筹抗旱救灾。环境污染严重,气候变暖,也是旱灾严重的原因之一。因此,抗旱救灾不只是旱灾地区的事情,也是党和国家的事情,甚至是整个世界的事情。旱灾只是各种自然灾害中的一种,抗旱应该同抗击其他自然联系起来。抗旱目的是保民生、维稳定、建和谐,让广大人民群众过幸福安康的生活。为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好抗旱与民生、抗旱与防洪、抗旱与城乡发展的关系,使抗旱工作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与党和国家的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统筹好抗旱与民生工作。当旱灾发生时,党和政府是领导人民群众抗旱救灾的领导者和执行者,在抗旱工作中必须广泛联系人民群众可能产生的其他需要,就必须联系到抗旱工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春耕备耕、果树成活、防火等多项工作。如宣威市委及政府在抗旱过程中就提出了“三个确保”(即确保无一人因缺水而死亡,确保无一生畜因缺水而死亡,确保无一起因缺水而引发的纠纷)的号召,把抗旱与保民生很好地联系起来,发出倡议书,倡议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及其他无旱灾地区的人民群众捐款抗旱;组成工作组到旱情严重的地方调查了解情况,寻找水源,帮助缺水的灾民运水(车拉、马驮、人背);从多个方面解决人民群众缺水的问题及防火、春耕备耕等其他各项工作。
统筹好抗旱与防洪工作。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高海拔地势决定了这里独特的气候特征,就是冬春旱灾、夏秋涝灾。当然全国的很多地方特别东部、南部及江河下游地区都会形成一年中旱涝两灾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在抗旱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防洪,把抗旱与防洪很好地统筹起来,在抗旱的同时要考虑到防洪,在防洪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抗旱。甚至还要反季节思考,反季节行动,树立夏秋抗旱、冬春防洪的思想。就是在夏秋季雨水多时利用水库塘坝把水蓄好,以备冬春干旱时人畜饮水及春耕备耕;冬春无雨水时是最好修筑水库塘坝的时候,当地党委、政府要积极筹划,组织领导好人民群众利用冬春时节修筑好水库塘坝,做好夏秋季防洪的准备工作。
统筹好抗旱与城乡发展工作。今年,党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指出全党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并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逐步推进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搞好蓄滞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水利基础设施工作就是抗旱防洪工作,在抗旱工作中结合城乡发展的原则,发动城市对口抗旱,城市中的单位、干部、职工及居民都应该动员起来,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搞好灾区的水库塘坝修建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城乡双赢,就是要利用城市的发展优势帮助农村抗旱救灾,带动农村也逐渐走上富裕的道路。

4月13日气象干旱监测结果显示,云南中北部和东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广西西北部、川西高原南部等主旱区仍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预计未来十天,云南大部、川西高原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等主要气象干旱区无明显有效降雨,旱情将持续。


请为我的手抄报提供资料吧!
为我的手抄报提供素材,比如文字资料,可配上什么插画,怎样设计报头等等。好让我可以参考参考。如果有...先后完成了营盘—南杂木、北三家—英额门、张甸子、郑家堡子、南口前、木奇、大苏河、湾甸子、永陵...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

环保低碳生活手抄报
环保低碳生活手抄报图片【5】环保低碳生活手抄报图片【6】环保低碳生活手抄报【1】 最近,全球各地极端气候已成常态:冰岛火山喷发;巴基斯坦持续暴雨;在青藏高原,雪线上升;在西南地区降水增加,但干旱频繁发生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无数灾难再次向世人敲响生态保护的警钟,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

保护环境手抄报
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

祖国我爱你手抄报内容?
祖国我爱你手抄报内容如下:祖国,在我心中,像一幅画,有巍峨的高山,有秀丽的河流,再怎么画,也画不尽它的瑰丽。又像一首歌,时而强烈,时而温柔,怎么唱也唱不完那动人的旋律。祖国,今年迎来了第60个生日,10月1号的国庆庆典让我十分震撼,60年沧桑巨变,60年辉煌腾达,让我不禁从心底里欢呼:...

关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手抄报内容?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手抄报内容摘选:1、“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边游玩,不断掉进大海淹死了,她死后,灵魂化作一只小鸟,叫做“精卫”,花头、白嘴、红足,长得活泼可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

手抄报上的节约用水内容
节约用水手抄报内容:①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就可能渴死;如果世界没有了水,地球就会干裂;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每个人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珍惜大地母亲的每一滴眼泪。②一滴自来水,要经过抽水、沉淀、过滤、消毒、送水等一系列生产过程才能“来到”用户那里,这中间...

四年级环保作文300字
我们马上就做好了手抄报,可组长呢?资料呢?后来,资料只好凭回忆再做出一份,组长的台词由我来说…… 在我们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节目《环保与生日》得到了同学们快乐的笑声;歌声《让我们荡起双桨》获得师生的赞扬;小品《吃薯条》更得到了师生们雷鸣般的掌声。 最后我们组获得了“最受欢迎奖”,同时也让我们懂得...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故事(做手抄报用)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故事(做手抄报用) 10 不要太长... 不要太长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有哪些跨界“双奥”的运动员? 坛瑞 2009...他从小生活很苦,11岁那年,家乡发生了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日子实在无法过了,13岁的哥哥只得去给地主放牛。爸爸给资本家拉纤,肩膀磨肿了,腿走肿了,好不...

大自然的启示的手抄报内容
时间固然可贵,而我们的水资源同样宝贵。大自然已经向我们发出警告:云南等地连续几年闹旱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类没有好好保护森林资源,导致水资源缺失。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给我们的每一个启示,不让灾难侵害我们的家园。大自然的启示手抄报(二)【大自然的启示带来的创新】多年来,一些大自然的产物启发...

节约用水手抄报内容资料!
节约用水手抄报内容:①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就可能渴死;如果世界没有了水,地球就会干裂;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每个人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珍惜大地母亲的每一滴眼泪。②一滴自来水,要经过抽水、沉淀、过滤、消毒、送水等一系列生产过程才能“来到”用户那里,这中间...

泾川县18587853790: 我要出一期板报,主题是“西南干旱”,寻板式……
淡樊脂康: 画一张已经开裂 的土地 上方再画一滴水 再表明主题 就KO了 我说的你想象的出来把

泾川县18587853790: 关于云南旱灾的手抄报 -
淡樊脂康: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在北纬21.8'32"-29.15'8",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省会是昆明市. 总面积...

泾川县18587853790: 最近有什么手抄报 -
淡樊脂康: 最近的日期有推普周,可以办推广普通话的 还可以办西南旱灾的、清明节的、愚人节的......

泾川县18587853790: 环保手抄报资料 -
淡樊脂康: 1.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2.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无妨.3.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4.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5.茵茵绿草地,脚下请留情.6.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7.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8.芳草...

泾川县18587853790: 我国西南部为何会出现严重干旱?
淡樊脂康: 干旱是一个持续累积的效应,而降水量持续偏少和温度持续偏高是造成干旱的直接原因.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雨季.然而,自去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

泾川县18587853790: 四年级环保手抄报 -
淡樊脂康: 环保知识手抄报资料节约用电,保护资源,减少污染. 电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现在消耗惊人.所以用电时的一举一动,都要从节约出发. 在我国,发电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

泾川县18587853790: 新学期新打算的手抄报怎么写? -
淡樊脂康: 节约用电,保护资源,减少污染. 电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现在消耗惊人.所以用电时的一举一动,都要从节约出发. 在我国,发电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现在的耗...

泾川县18587853790: 西南大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什么?详细点....西南大旱告诉警
淡樊脂康: 今年本来就是厄尔尼诺年(不知道可以查下,地理术语),再加上最近太平洋东部水温持续较高,加剧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中国西南出现高压阻碍北方冷空气南下,只是今...

泾川县18587853790: 抗御旱灾的主要办法是什么?
淡樊脂康: 抗御旱灾的主要办法,一是兴修水利,提高保水供水能力;二是封山育林,改变小气候,调节空气湿度;三是调整耕作制度,避旱保收;四是改进栽培技术,选用高产早熟品 种,种植耐旱作物,推广地膜覆盖;五是实行科学用水,按 作物需水规律供水,确保临界需水期的用水,提高灌水效益.

泾川县18587853790: 地理电子手抄报初二水平的就可以 有4页的内容 -
淡樊脂康:[答案]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