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喜欢张之洞

作者&投稿:子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之洞凭什么征服慈禧~

张之洞的这项人事任免建议十分中肯,慈禧照章采纳。从表面上看,他举荐了彭玉麟、谭钟麟、张曜,自然是和他们拉上了关系;他参劾了刘坤一和曾国荃,自然是得罪了这两位元老,其实不尽然。
张之洞上的这道奏折,既拉拢了和几位大员(刘坤一除外)之间的关系,也深度契合了慈禧的心意,慈禧再次对他刮目相看。

从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升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其实是正常升迁,并不是破格提拔,没有体现慈禧对张之洞有多么倚重,张之洞似乎有些失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慈禧觉得张之洞是一介书生,他没有做大官和做大事的经历。
  张之洞确实是一介书生,从政之后,他一直做翰林和学政,做了翰林和学政后,他又做了言官。在慈禧看来,言官都是一些言过其实的人,他们纸上谈兵行,上书言事行,但要是赋予他们执政大权,肯定不行,因为他们没有独当一面的事实证明,破格提拔和过分倚重他,肯定有风险。因此,慈禧一直没有提拔重用张之洞,但她考虑过这事,只是犹豫不决。
  慈禧还在犹豫之间,年仅45岁的慈安太后暴病而死!慈安死于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她从发病到死亡,只经历了24个小时,她死得太突然了。
  慈安死前没有任何征兆,三月初九,她只是身体不适,结果在第二天晚上就死了。她死得过于突然和蹊跷,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纷纷怀疑是慈禧谋杀了她。但清史专家通过对大量史料进行分析和论证,为慈禧洗脱了罪名。专家认为,慈安死于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当时人们对这种疾病认识不足,所以才会怀疑慈禧。
  慈禧虽然不是导致慈安暴死的真凶,但有关慈安暴死的种种疑团却弥漫了整个宫廷,慈禧很郁闷,也很无语。在这种情况下,她很难顾及张之洞的升迁问题。
  慈安去世不久,慈禧决定广开言路,推行仁政。张之洞认为这是一个良机,于是又以加强东南海防和西北边防力量为由,给慈禧上了一道有关朝廷大员任免的奏折:“东南海防重在两江,可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刘坤一年老体弱,不能胜任两江防务。而湘军水师统帅彭玉麟(1816—1890,湖南衡阳人)却能征善战、屡立战功且精力充沛,堪当此任。”
  “西北边塞重在防守,左宗棠一直督办新疆军务,他忠勇可嘉,可陕甘总督曾国荃(1824—1890,湖南双峰人)迟迟不到任,加上他最近连丧一子一侄,所以他更无心西北防务。浙江巡抚谭钟麟曾担任过陕西巡抚,他对西北的情况很熟悉,可擢升他为陕甘总督。另外,左宗棠的部将张曜也很忠勇,可令他帮办西北军务。”
  张之洞的这项人事任免建议十分中肯,慈禧照章采纳。从表面上看,他举荐了彭玉麟、谭钟麟、张曜,自然是和他们拉上了关系;他参劾了刘坤一和曾国荃,自然是得罪了这两位元老,其实不尽然。
  张之洞上这道奏折,正合朝廷和慈禧之意。他在上这道奏折之前,就捕捉到了慈禧对这几个大员态度信息。原来,在张之洞上疏之前,彭玉麟就上疏参劾刘坤一“耽于逸乐,精神疲弱,于公事不能整顿”,“广蓄姬妾,稀见宾客,且纵容家丁,收受门包(红包)”,等等。
  看到这道奏折后,慈禧十分为难,因为彭、刘二人均为元老重臣,她无论得罪谁,结果都不好,于是置之不理。其实她内心是想罢免刘坤一的,只是因为有所顾忌。慈禧的这种心思被张之洞窥知,他上的那道奏折,恰如其分,深合慈禧心意。
  不久,慈禧召刘坤一进京谒见,并令彭玉麟出任两江总督。刘坤一知道彭玉麟参了他,也知道张之洞又在背后点了一把火,他很生气,索性以养病为由乡居起来,直到九年之后,他才出山,再度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彭玉麟参劾刘坤一并不是出于私心上位,上任两江总督不久,他就递交了辞呈,返回原任。随后,朝廷便调任左宗棠接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在这件事情上,张之洞确实得罪了刘坤一。不过不要紧,刘坤一算得上是正人君子,他虽然忌恨张之洞,但他一点儿也不小人。
  在西北大员任免建议方面,张之洞看似得罪了曾国荃,其实他是成全了曾国荃,曾国荃打心底感谢他。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九弟,人称曾老九,他同哥哥曾国藩一道,在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中建立了不朽军功,他厥功甚伟,脾气又臭又硬。张之洞哪儿敢得罪他?
  曾国荃自打接到陕甘总督的任命通知后,一直拖病不上任,慈禧知道他是嫌弃西北地区寒冷贫困,故意为之,可她很难办,因为曾国荃同他哥哥曾国藩一样,都是朝廷的有功之臣,他在镇压天平太国等农民起义军中,屡立战功且伤痕累累。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慈禧才没有难为他,但除了曾国荃之外,陕甘总督一职没有合适的人选,看了张之洞的建议后,慈禧顿时松了一口气。于是,她马上把曾国荃调往山海关督办军务,并擢升了谭钟麟和张曜。
  张之洞上的这道奏折,既拉拢了和几位大员(刘坤一除外)之间的关系,也深度契合了慈禧的心意,慈禧再次对他刮目相看。
  ●慈禧需要“曾国藩”
  通过推翻东乡惨案、力阻崇厚卖国、扳回午门冤案这一系列重大事件,慈禧越来越看好张之洞,她始终没有放弃破格提拔张之洞的想法。随着张之洞的表现越来越出色,她的这种想法也越来越强烈。她似乎从张之洞的身上,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曾国藩。
  40年前,鸦片战争爆发,帝国内忧外患,道光皇帝慧眼识珠,重用曾国藩。曾国藩不负厚望,他竟然光着屁股,走进国库,清查库银,立了大功。后来,他在一夜之间由四品官升为二品大员,连升四级,一时舆论哗然。
  曾国藩深得皇恩,也知恩图报。道光皇帝死后,他不仅成了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的头号功臣,也成了兴办洋务实业的首领,且位居中兴名臣之首。他为大清帝国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是道光皇帝破格提拔和重用曾国藩的结果。但是,曾国藩在为朝廷立功的同时,也给慈禧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隐患:在朝廷大员中、在各省督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来自曾国藩所领导的湘系和他的门生李鸿章所领导的淮系。如果任这两派势力无限制地发展,那么朝廷和慈禧的政权就很有可能旁落他人之手!
  这可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因此,慈禧一直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一直在物色属于自己的“曾国藩”,而张之洞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慈禧看来,张之洞虽是一介书生,可他愣是凭借一己之力,推翻东乡惨案,力阻崇厚卖国,扳回午门冤案。这等大事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他能够办到,说明他不是一般人。只要重用他,他一定会成为我的臂膀,成为帝国的柱石,他有这个潜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办这些大事的时候,不仅坚持了原则,坚守了正义,还充分考虑了我的感受,给足了我面子,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张之洞,我就这样被你征服,我决定破格提拔你!
  ●连升四级,一夜走红
  光绪七年(1881年)六月,慈禧终于作出一个酝酿已久的决定。她就像当年道光皇帝破格提拔曾国藩那样,也让张之洞在一夜之间,由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直接升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一夜之间,张之洞连升四级!

细数晚清政界的风流人物,张之洞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一个。张之洞之所以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一方面得益于自身超常的天赋,超前的观念,超人的政绩,这“三超”放在当今政坛也是升迁的重要资本;另一方面,则离不开晚清实际上的“一把手”——慈禧太后的青睐。
张之洞的入仕可谓一波三折,但他入仕前却已在慈禧那儿挂上了号,给慈禧留下了很重要的“第一印象”。原因是张之洞的同族同辈兄长张之万在慈禧跟前说得上话。张之万比张之洞大27岁,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的状元郎,后官至大学士。所以,张之洞应该算得上是“朝中有人”,张之万自然是张之洞步入大清政坛的重要阶梯。但起初这“朝中有人”反倒影响了张之洞参加大清的“公务员”招考。张之洞16岁时就在顺天乡试中名列第一,成为少年“解元”郎,本可一鼓足气进士及第,但却等了十一年才金榜题名。
张之洞中举后先是协助在贵州做知府的父亲处理军务,再是娶妻生子,其父死于任上后,张之洞又“丁忧”守孝三载,无暇顾及科举应试。直到23岁时才准备参加当年的例行会试,不料族兄张之万正是此次会试的同考官。清朝科举考试规定“循例回避”,即与当科考官有亲缘关系的考生必须回避不得报考,张之洞便失去了应试资格。第二年开恩科会试,同考官又是张之万,张之洞只能再度“循例回避”。同治元年(1862年)张之洞才得以参加会试,同考官范鹤生虽力荐他,但因名额有限而名落孙山。
张之洞进士及第是同治二年(1863年)。相传此年慈禧太后原本准备让张之万出任会试总裁,但有一天无意间看到一份小报上载有一则《张解元幼慧巧对》的趣闻,平时爱好作对联的慈禧对文中这位16岁中举的“神童”张之洞颇感兴趣,又见是张之万同一地方人,便叫来张之万询问方知是其同辈族弟。而正是由于这层关系使他曾失去两次会试资格,至今未能入仕。于是,慈禧便决定改由旗人宝钧出任会试总裁,让之万为张之洞应试而回避之。这则传闻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张之洞在进士及第前已经被慈禧认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
在之后的会试中,张之洞顺利得中第141名贡士,仍任同考官的范鹤生还为此题诗以记,张之洞则和诗以表谢意。从中大概可知张氏兄弟与范之间的私交密切。张之洞在复试中列一等第一名,其殿试策论更是切中时弊、锋芒毕露,阅卷大臣似乎觉得此人过于狂妄,准备把他由一甲第一降为三甲之末。此时,宝钧出面力挺之,把张之洞列为二甲第一名。大名单到慈禧手中后,早已先入为主的慈禧即将张之洞拔置一甲第三名,即俗称的“探花”。清代各科进士分为三等,即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当年慈禧钦定的状元翁曾源是常熟人翁同书之子,其四叔翁同龢则是咸丰六年的状元,曾任光绪帝的师傅;榜眼是万崇后,大抵是因名字寓“万方崇后”之意而占了些许便宜。
据传在新科进士授予仪式结束后,慈禧曾留下翁曾源、万崇后、张之洞三人,给他们出了一上联,谁对得好即收为自己的门生。慈禧的上联是:
洛水灵龟献寿,天数五,地数五,五五还归二十五,数数定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张之洞不愧是才思敏捷,半盏茶功夫便对出一个深得慈禧欣喜的下联:
丹山彩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总成三十六,声声祝慈禧太后,万寿无疆。
张之洞的这一高级马屁,拍得慈禧凤颜大悦,也拍开了自己的仕途之门,被收为慈禧门生,授职翰林院编修。此后,张之洞声誉大起,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从浙江乡试大主考、湖北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期间两度暂署两江总督),直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成为晚清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张之洞能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坛中稳如磐石,一靠开篇所及的“三超”,二靠族兄张之万在朝中的照应,三靠慈禧太后的青睐与特别呵护。


这位名人临死前叹息道,我死之后,中国可能要亡,这个人是谁?
在他年轻时,地位并不高,所以相应资历也不高,一般来说在晚清慈禧掌权的时候,是很难一下子升到多大的官的。但是张之洞做到了,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机敏让慈禧发现了他,并且让她欣赏喜欢上了自己的才能。这还要从一封奏折说起。那个时候,慈禧正在担忧着刘坤这种在朝中有着威望的大臣,想对付他吧又不...

张之洞和慈禧太后是什么关系?张之洞送的什么令慈禧太后高兴不已?_百度...
慈禧太后一生钟爱翡翠,搜刮天下极品。对于张之洞赠送的翡翠降魔杵,她相当喜爱,日夜把玩,爱不释手。慈禧太后死后,这件翡翠降魔杵被带进陵墓,成为琳琅满目的殉葬珍品中的一件。可惜的是,后来,慈禧太后的陵墓遭到军阀孙殿英的盗窃,很多宝贝都流失了,包括慈禧生前极其钟爱的翡翠降魔杵,也流失在海外,不...

一人死后安葬费都没有,生前送慈禧什么宝贝,时刻不离身?
张之洞只清朝末期的一位大臣,他能力出众,曾经为大清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并建厂兴办洋务等活动,除此之外他的人际关系交往还特别好,特别是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处的特别的好,慈禧太后才这么的重用他。张之洞其实一生过得特别的清贫,即使他后来当了大官也是一样的,身上没有多少钱。慈禧太后喜欢奇珍异宝,...

奇迹,晚清名臣张之洞靠什么征服慈禧
从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升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其实是正常升迁,并不是破格提拔,没有体现慈禧对张之洞有多么倚重,张之洞似乎有些失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慈禧觉得张之洞是一介书生,他没有做大官和做大事的经历。张之洞确实是一介书生,从政之后,他一直做翰林和学政,做了翰林和学政后,他又...

一生都在升官,并成为慈禧的托孤重臣,他是怎么做到的?
张之洞小时候十分聪慧,学习优秀。在学堂里学习很是勤奋努力。他自小便受到严格的儒家思想的严格教育,是非常传统的儒家士大夫的形象。但身在动荡频繁的清末,他的传统的观点必定要受到冲击,唯有求变才能适应当时的形势。他的出身确保了他的气节,他必定是大清王朝的绝对拥护者,一生致力于完善改善清王朝,...

张之洞反对慈禧迁都长安,为此还提出一个策略,让慈禧大为赞赏,你知道吗...
可惜当时很多人都站出来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尤其是张之洞,最为坚持反对,那么究竟为什么人们都不愿意清朝迁都呢?如果当初建议被采纳了,那么会不会清朝的局势就会被完全改变呢?故事还得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说起。1900年的时候,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彻底的惹怒了列强,于是他们决定联合攻打狂妄至...

晚清时期慈禧独揽大权,张之洞是如何征服慈禧连升四级的?
晚清时期慈禧独揽大权,张之洞之所以能征服慈禧连升四级,是因为在慈禧陷于纠结之时他能准确地揣摩慈禧的心意,并及时献上合乎慈禧心意的奏折。本来张之洞成为了翰林院学士之后,慈禧并没有对张之洞有任何另眼相待。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慈禧认为像他这种文弱书生毫无用处,在军事方面什么...

晚清名臣张之洞生活不规律,为何这事都惊动慈禧了?
晚清名臣张之洞生活不规律,这事都惊动慈禧了是因为张之洞任两江总督的时候因为在宴请袁世凯的时候突然睡着,很久都没有醒来,因此袁世凯特别尴尬的离开了。这件事被有心人利用向慈禧太后弹劾张之洞不注重礼仪文化,怠慢领导,影响工作。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官员,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对清朝有很大的贡献,特别受...

清朝的一件绝世珍宝,慈禧睡觉都握在手中不放,如今却下落不明
在任职湖广总督之时,张之洞的一些做法得罪了当地的一些豪强,他们将此事告诉了慈禧老佛爷。作为顽固派的慈禧,对此相当重视,并让人将张之洞叫到皇宫,当面进行责问。为官多年的张之洞,知道慈禧喜欢各种奇珍异宝,就花了不少银两,购得了一件“翡翠降魔杵”。见到慈禧后,张之洞二话不说,就将翡翠降魔...

张之洞送了慈禧太后什么宝贝,让慈禧终日都爱不释手?
1、是翡翠降魔杵。为官清廉的晚清大臣张之洞,从不靠着自己的权力趁机敛财,却送给慈禧太后一件宝贝,翡翠降魔杵。慈禧太后平生素爱翡翠玉品,用尽其力收集天下翡翠宝贝。2、慈禧太后一生都爱绿翡翠,寻找世界上最好的翡翠。她很喜欢翡翠的“降魔杵”,张之洞的礼物兼职就是送在心坎上了。慈禧喜欢“降...

新城区15092364449: 张之洞如何能得慈禧欢心 一夜连升四级 -
扶茂枯草: 核心提示: 在慈禧看来,张之洞虽是一介书生,可他愣是凭借一己之力,推翻东乡惨案,力阻崇厚卖国,扳回午门冤案.这等大事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他能够办到,说明他不是一般人...

新城区15092364449: 慈禧太后私人用品奢华不堪,却有一件很羞于见人,是什么宝贝 -
扶茂枯草: 中国历史上,皇帝一数一大把啊,但是只有武则天这么一个女皇帝,但是,不称帝却有着如同皇帝一样的权利的女人也有很多,比如吕后,清末的慈禧太后也是其中之一.声名显赫的慈禧太后掌握着当时清政府的实际权力.我们都知道,在古代...

新城区15092364449: 王致和历史传说的介绍 -
扶茂枯草: 作为地道的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声名远播.其腐乳产品独有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其创始人王致和的故事也充满了戏剧性.王致和原本是安徽省宁国府太平县仙源 的举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

新城区15092364449: 谁知道历史上或现代哪些墙头草两边倒的人?最好附上例子,以及他做过
扶茂枯草: 张之洞,读者上有一篇很详细的介绍他的为人.晚清戊戌变法的时候,张把自己的学生送到军机处,和皇帝靠的近.变法失败后,毫不犹豫把自己的学生杀了.和慈禧太后靠一边.慈禧后来支持义和团,和8国开战,张毫不犹豫和8强站一边.一生极其谨慎.留下的名声也很好.

新城区15092364449: 戊戌四君子是 -
扶茂枯草: 戊戌六君子是指中国历史上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戊戌年)由于戊戌变法失败而被慈禧太后杀死的六个主要参与者.他们是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00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同时逮捕了这六人.9月28日,6个人在菜市口被杀.至于戊戌四君子那当然是这六人中的其中四人!更应该叫戊戌六君子

新城区15092364449: 清朝的东南互保是怎么回事?
扶茂枯草: 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 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

新城区15092364449: 历史(急!) -
扶茂枯草:①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②历史作用: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