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作者&投稿:油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纵观中国古代史,皇帝可以说当时所在时期的唯一主角,可谓是言出法随生杀予夺的存在。但皇帝终究也是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也需要培养自己的心腹或者说重用一批人来协助自己治理国家。

而纵观中国古代史,皇帝多是喜欢重用舅舅或者外公等,而不喜欢重用自己的叔叔等本家,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首先主要原因在于舅舅或者外公等属于是外戚,而皇帝叔叔是皇族成员,属于是藩王。一般来说皇帝的叔叔属于是本家人,对于家产拥有一定的继承权,而外戚是没有的。所以皇帝自然要防备自己的本家,免得他犯上作乱威胁自己或者抢自己儿子的皇位。

因此相对来说皇帝自然放心外戚这样的外人,因为外戚不属于本家,相对来说外戚没有本家夺家产那么方便,所以自然更受皇帝重用。

说白了就是外戚这样的存在,对于皇权威胁不大。皇帝叔叔这类的藩王。对于皇权威胁很大。所以皇帝往往是重用前者,防备后者。

接下来宋安之再来举几个例子来说说外戚和藩王的区别。

纵观历朝历代,一般来说藩王篡位要比外戚篡位容易的多了,因为藩王跟皇帝一般,也具有皇室血脉。诸如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莫名其妙的死于烛影斧声谜团以后,他的两个儿子当时均已成年,结果是弟弟晋王赵光义继位。

晋王赵光义为什么可以跳过宋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或者说剥夺了赵匡胤两个儿子的继承权而继位呢,当时的官方解释是“金匮之盟”。实际上主要在于宋太祖在位后期,晋王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所以不论赵光义是否篡位,他的实力已经足够支撑他登上皇位了。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虽然自古以来不乏忠君爱国的大臣,但往往很多大臣忠于的是皇室,而不是具体到皇帝个人。因此藩王篡位时,大部分大臣认为反正都是皇族成员坐天下,没必要反对的。而且以现实主义角度来看,藩王篡位成功以后,这些大臣没必要因为一个失败者而与藩王硬碰硬的。

正因为这个重要原因,所以自古以来藩王篡位的难度比之外戚的难度系数低多了。因为藩王篡位只是皇室内部斗争,不至于亡天下,不至于改朝换代。像明朝朱棣经过四年靖难之役,将自己侄子赶下皇位以后,自己登基为帝,虽然反对大臣很多,但更多是默认朱棣成为皇帝的事实,就是基于朱棣也具有皇室血脉的原因。

而外戚篡位,就等于是亡天下,等于是改朝换代,所以那些皇族势力,还有忠于皇室的势力自然不答应,难度系数自然就高了。

像西汉末年有名的外戚王莽,为了篡位可是下了大功夫,先是将自己树立为一个道德楷模,为此不惜逼死二儿子。在掌握大权的过程中,王莽是先后成为安汉公,然后成为宰衡,再加九锡,最后别出心裁的当假皇帝,如此复杂的过渡了好几年以后,才篡位建立新朝,自立为皇帝。

而且一般来说,藩王身为皇族重要成员,可以自己培养自己的势力。比如说宋太宗赵光义在身为晋王时期,就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所以才可以在宋太祖赵匡胤死后,自己以皇弟这个不合适的身份继位,因为他势力强大,有很多大臣支持。

而相对来说外戚的权力来源于皇权,是依附于皇权的产物。基本上外戚只是在当代皇帝在位时期显赫一时,到了下一任皇帝,往往会扶持自己的母族或者妻族的外戚,上一代皇帝的外戚自然就过气了。最多也就是当代皇帝的外戚是太子舅舅,而太子顺利继位以后,舅舅这个外戚还可以再显赫一代,再想持续显赫就不太现实了。

所以在古代,外戚和藩王这两个存在,皇帝一般是重用外戚,而防备乃至打压藩王。但纵观中国古代史,其实外戚篡位的还是不少的,诸如西汉的外戚王莽篡汉。还有隋文帝杨坚就是以外戚身份篡了后周江山的。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就属于帝制家天下的局限性所在了。正因为相对来说外戚篡位不同于藩王篡位,得不到法统上的支持,所以困难重重,因此古代皇帝主要精力在于防备自家人(藩王),而非外戚(没有继承权的外人)。像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白马之盟,主要为了防备吕氏外戚,内容是“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意思除了我刘家人,其他人再大也就是侯,避免诸如外戚等封王,进而对皇位有了野心。

但西汉对于外戚的防备也就差不多到此为止了,纵观西汉一朝,外戚掌握军政大权可谓是屡见不鲜,所以才出现了王莽篡汉的情况。

而且很多时候外戚就是皇帝用来制衡藩王或者大臣的存在,所以皇帝自然对外戚限制少而重用多。

而说到藩王问题上,因为藩王对皇权威胁太大了,皇帝可谓是对其如防虎狼。

诸如君权高度集中的明清时期,对于藩王就一直防备。明朝是自中后期以后,不只是剥夺藩王的兵权,更是将藩王搞成被圈养的高级动物,不只是二王不得相见,就是藩王出自己的封城去扫墓,都要“请而后许”。简直是一点人身自由都没有了,可见皇帝对其提防之深。而清朝则是在历经开国初期的风云动荡以后,形成了藩王不能离京的定例。藩王虽然有参政权,但并没有兵权,还处于皇帝眼皮底下,自然是威胁不到皇权。

正因为帝制时代的局限性,所以皇帝更喜欢重用诸如舅舅等没有继承权的外戚,用于制衡其他势力。而对于威胁较大的藩王则是提防很深,自然是不喜欢重用叔叔等藩王了,因为他们有一定继承权,威胁太大。

但历史的演变暴露出这个局限性的一大弊端,那便是外戚也不是省油的灯,外戚篡位的情况其实也不少。所以说帝制时代的皇帝也不容易,防这个防那个的往往是防不胜防,你这代篡不了你的江山,说不定下代或者下下代就篡夺了,真可谓是高危职业。



因为舅舅算是外戚,他的一切权力和辉煌都是皇帝赐予,皇帝能够将一切牢牢掌握在手中,完全不用担心出问题。
叔叔和皇帝流淌相似的血液,他们权势过大想夺取江山的话,是名正言顺的,还有可能受到百姓和朝中大臣的支持。

因为舅舅属于外姓亲戚。叔叔属于本家人。本家非常容易趁机犯上作乱。所以不重用叔叔。

舅舅会帮助皇帝,辅佐皇帝,共同来管理国家,出谋划策,而叔叔是同姓人,或许会参与到争夺皇位的斗争中来,所以不能与其太亲近,更不能重用。

因为叔叔纂位的成功性更大,他们本就是皇族,称帝遇到的阻碍更小,所以帝王很少重用叔叔的。


为什么大多数朝代的皇帝,命都活不长呢?
1. 暴饮暴食在中国古代,皇帝因为不愁吃穿,所以经常会暴饮暴食。例如,南朝宋明帝刘彧27岁时即位后,因为经常暴饮暴食,又缺乏运动,导致身体过度肥胖。据史料记载,宋明帝有一次吃烤猪肉时,一口气将200多块猪肉吃完,其食量之大令人惊叹。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的肥胖使得宋明帝常年疾病缠身,但这并没有影...

为什么中国厉代的皇帝都是平庸的掉渣 为啥
一般开国皇帝都是有几分本事的。后代,天天坐在后宫里,门都少出的宅男,不昏庸就不错了。

为什么五代十国里的大多数皇帝都是暴君,而且还很变态很多都有精神病...
在五代十国时期,大多数统治者都采取了暴政,这一现象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乱不断,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民生凋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许多君主采取了极端手段,包括对内镇压异己,对外征战扩张。其次,由于唐朝的衰落,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了严重削弱,各地的节度使和军事割据势力拥...

为什么一个朝代有多个皇帝?
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应该是全部)开国帝王登基均是在他们壮年(至于为什么是壮年?难道要一些毛都没长齐的跳出来扯旗造反或篡位么?),也就是35-40以上了,还有一些登基的年纪更大。而古代人的平均年纪普遍要偏低,一般在50-60或更低(这个大家没什么好争的吧),所以楼主的第一个问题就解释出来了,...

为什么历史上大部分朝代的开国皇帝都很英明呢?
一,艰难生活的磨练。直接从一个普通百姓,经过艰苦的奋斗。而成为皇帝的,最有名的应该是明太祖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就以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在1343年,他的家乡发生旱灾。庄稼欠收给人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第二年的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使本来贫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历代帝王为何多数喜欢把权利交给舅舅而不是叔叔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叔叔是宗室,而舅舅是外戚。有人奇怪历代很多皇帝都在防外戚防宦官干政么?汉朝就是不断陷入外戚和宦官轮替干政的乱局中的么?这就对了,为什么外戚和宦官能干政?还不是因为年幼无的皇帝依赖外戚和宦官么?叔叔一旦获得权力,因为宗室的关系,所以他本身就是先帝的血统,在特殊...

古代皇帝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大的权力?而所有的人都要听从他,是大统吗...
主要是 财政权、人事任命权和最关键的军权 都在他一个人手里, 中国自古都是中央集权国家,关键的关键还是这几样权利在一个人手里,只有当这几样出现问题时,中国才会出现动荡。中国古代皇帝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

为什么第二代皇帝都很厉害?
第二代皇帝往往表现出色,原因多方面。首先,他们通常是在父亲或祖父的悉心教导下成长的,这些皇帝往往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为日后的统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不仅学习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还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其次,第二代皇帝往往面临更加复杂和困难的...

想了解中国从第一个皇帝到最后一个皇帝
当今世界上仍有不少王国,而政体绝大多数是君主立宪制,皇帝只是象徵性,没有多少实权。曾做个小统计,目前尚存的王国共有29个,其中亚洲14个,欧洲11个,非洲3个,大洋洲1个。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已死了卅八年,越南末代皇帝保大于前年在法国病逝,世界上到底还有多少皇帝的后人?开国、治国、亡国,朝代之兴衰起落,都和...

为什么大多数王朝的末代皇帝。都不得善终。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仔细想想就有答案了,既然是末代皇帝,必然让另一个政权推到了,自然不会有好下场。

海宁市19473818167: 为什么古代舅舅的权力那么大 -
宓裴灵仙: 古代的舅舅可以说是与自家最亲但没有直接经济利益的男性亲属.不会与自己的外甥去争夺财产的继承权,所以说古代的娘家就把舅舅当成唯一受委屈后靠的住的人.有人也许会产生疑问,如果娘家舅舅亲的话,照理外公应该更亲吧?非也,要知道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外公的保护伞就显得不那么可靠了,唯有舅舅.

海宁市19473818167: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人都说舅舅的地位最高,而不说父亲的地位最高呢 -
宓裴灵仙: 不是每个舅舅地位都高,只是大舅舅地位高.比如《红楼梦》里面,小字辈到贾府,先要去拜见大舅舅贾赦.因为你到了你姥姥门口,如果你老爷死了.大舅舅就是你姥姥家的族长.古代对长辈的礼节都很多,你过父亲门前,如果父亲在里面看书,要低头行“檐下”礼.舅舅平时看不到,好不容易看到一回,当然客气的多.不代表他地位怎么高.

海宁市19473818167: 为什么汉代外戚能够干政?
宓裴灵仙: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汉代的女的太强悍,都有强烈的权利欲望.其二就是皇帝年龄小时,就是外戚干涉朝政之时.

海宁市19473818167: 我国古代是父系置社会为什么在我国舅的地位很高,都叫舅父 -
宓裴灵仙: 天上雷公,地上舅公..... 在民间就很高

海宁市19473818167: “老皇舅”这个叫法的来历. -
宓裴灵仙: 来源于皇舅的称呼.皇上的舅舅. 资格比较老的比较尊的,不就称“老皇舅”了吗

海宁市19473818167: 怎么称呼的,(集合大全).... -
宓裴灵仙: 直系血亲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

海宁市19473818167: 中国古代有哪些名人的父母近亲结婚的 -
宓裴灵仙: 写《浮生六记》的沈复娶的就是他的表姐,他的儿女没有看出来有任何问题. 古代表亲结婚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古代叫公公婆婆叫“舅姑”,就是舅舅和姑姑的意思.为什么这么叫呢?就是因为嫁到自己舅舅家或者姑姑家的女性太多了,她们婚...

海宁市19473818167: 臣民称呼皇上的舅舅?
宓裴灵仙: 国舅

海宁市19473818167: 为什么古代称公公为舅 -
宓裴灵仙: 唐代诗人朱庆馀有一诗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见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我们都知道,现代人结婚,媳妇要拜见公婆,可古代为何要拜见“舅姑”呢? 原来,在古代,舅指公公(丈夫的父亲),姑指婆婆(丈夫的母亲).舅姑就是公婆(或指岳父、岳母)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称呼呢? 古人认为同姓为婚,其生不蕃,因此严格禁止在本氏族内部通婚,不论男女必须与外氏族通婚,这样构成了一个婚姻集团,往往同部落的两个氏族世代互为婚姻.这样,两个通婚的氏族彼此嫁女,实际上是姑舅结亲:女方的公公正是母亲的兄弟辈,所以应该称“舅”;女方的婆婆正是父亲的姊妹辈,所以应该称“姑”,这样一来,公公与舅舅、婆婆与姑姑就“一身而二称”了.

海宁市19473818167: 汉字小知识 -
宓裴灵仙: 汉字的由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