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真如《三国演义》这么精彩吗?

作者&投稿:苍梧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场戏,历史上也确有其事。而且历史上真是的三顾茅庐,比演义更精彩。

三顾茅庐是真的。

对于三顾茅庐的真实性,古时并没有争议。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的清清楚楚: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短短几句话,把三顾茅庐的人员、拜访次数、态度、目的以及最终结果,交代的清清楚楚。

人员不用说,就是刘备拜访诸葛亮。态度,是刘备“猥自枉屈”,也就是放低身段、委屈自己。采访次数,写的很清楚,就是三次。不是两次,也不是四次,就是三次。目的,就是咨询探讨当时的天下大事。结果是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感动,出山辅佐刘备。

在古代,三顾茅庐的历史真实性基本没有争议。但是近年来,不少人以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重新看待这一故事,认为是诸葛亮主动找的刘备。

理由是:诸葛亮身怀大才,不可能甘心平庸,坐等刘备上门,一定会主动找刘备。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说三国的易中天。这个易中天虽然能说会道,其实不懂历史。他的错误在于,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揣摩古人,没有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和把握。

我们分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都是大实话,即他原本真的不愿意出山;刘备亲自三次拜访,感动了诸葛亮,这才决定出山。

第一,为什么诸葛亮不愿意出山。

因为出山辅佐刘备,风险太大太大。

我们都知道刘备最终成就大业,当了皇帝。诸葛亮跟着他,也做到了丞相,实现了人生价值。如果让我们穿越回去,我们很容易就选择跟刘备走。

但是在三国乱世,这却是一个风险极大的选择!完全是在玩命!当时中国各方势力,北有曹操一统中原华北,挟天子以令诸侯。关中有马腾韩遂雄兵劲旅。汉中有张鲁,益州有刘璋。江东有孙权。荆州有刘表。哪一个都是拥兵数万、十数万甚至数十万!地方千里、数千里。

刘备人马只有数千,将不过关张赵云,地盘只有小小的新野县。却要和那些人争地盘,看起来完全没有胜算啊!要辅佐刘备在这样的困境中扭转乾坤、创建大业,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诸葛亮岂又能不知?

成功的希望太小,失败的风险太大,而且一旦失败,就要掉脑袋。这样的赔本买卖,聪明的诸葛亮当然发自内心的不愿意做!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出山辅佐曹操呢?

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为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于汉室,他的思想和感情都不允许他辅佐曹操。

第二,诸葛亮是被诚意打动才决定出山的。

我们推测,诸葛亮原本是认为天下大事基本已经确定,没有闪现腾挪的空间了。与其冒着生命危险出山,不如暂且隐居,保全性命。

如果天下很快一统,社会安定。再出山入仕,造福苍生。相信以他的才华和声望,最少也能当个刺史、州牧什么的。




“三顾茅庐”真如《三国演义》这么精彩吗?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场戏,历史上也确有其事。而且历史上真是的三顾茅庐,比演义更精彩。三顾茅庐是真的。对于三顾茅庐的真实性,古时并没有争议。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的清清楚楚: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三国演义》中是否对诸葛亮的实力夸大了?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呢?_百...
但是真实的历史跟文学是有差别的,书中对孔明的智慧太过于夸大,在赢得人们对他智慧的惊叹之外,招来质疑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从"三顾茅庐"到殒命五丈原,长达27年,诸葛亮做的事实在太多,不可能逐一对比。下面我挑选几个重点事件,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草船借箭不存在,借东风虚妄之说《三国志》记...

三顾茅庐是真是假~~~
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是可信的。诸葛亮在当时的确小有名气,他的出山代表了一...

三顾茅庐背后的秘密
第一,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辅佐自己西取巴蜀,后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第二,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法正为谋士...

三国演义批注怎么写?
1.批注形式有三种:眉批、旁批、尾批。“眉批,也就是批在课本的页上 空白处;旁批,即批在句子旁;尾批,就是批在一段之后。2.批注的内容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注释:遇到难懂的字词查工具书弄明白并写在书的空白处,便于记忆。提要: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

真正的历史中诸葛亮究竟是怎么样的人?拜托各位了 3Q
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可是《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记载的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很少了。书上说:“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后来刘备自顾自编帽子,被诸葛亮谏阻,才注意到这个年青人——这一情节...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话说的是诸葛亮吗?
也直到徐庶走马荐诸葛,这也才识得卧龙先生之名,于是也才有了那三顾茅庐的故事,传为佳话!而在那《隆中对》时,刘备更是第一次见识到了这位诸葛先生的远见卓识,“先取荆州,再图西川,南联东吴,北拒曹操,如此成就天下三分大势”,“曹操踞中原,占天时;孙权霸江东,占地利;将军总揽英雄,可占...

诸葛亮为什么要三顾茅庐才出山?
那么,三顾茅庐的真实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真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呢?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不而不见,简单的说就是不能太容易就答应刘备,不然不会被重视。初来乍到,难免会被人轻视,人微言轻,这不...

三国时期是诸葛亮主动找刘备的?还是刘备去请的诸葛亮?
“毛遂自荐”的最早版本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所写的“三顾茅庐”,可谓是诸葛亮决定出山的关键一节。说刘备刘玄德太看重诸葛亮的才华了,一而再,再而三,不管是吃了闭门羹,还是被小书童奚落,更不顾风雪寒天,执意要见诸葛亮,不请出诸葛亮决不罢休。不过在比这两本书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

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那么平常一点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是否能活的快乐精彩,不断的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充满激情的活着,保持青春的心态,追求变化。我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像翻日历一样的活着是多么悲哀!我不怕得罪你,所谓的怀才不遇都是扯淡的,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是一定会展现出来的,有大才的人自己会创造机会,自己...

蒲县15738862999: 刘备三顾茅庐是真的吗? -
朝扶参术: 史书上没记载,只是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罗贯中就是根据这点创作的《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情节. 《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都没有明确记载,只有几个字,罗...

蒲县15738862999: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真的只是三顾么?
朝扶参术: 应该是真的,《三国志》书中《诸葛亮传》写的,“凡三往,乃见”,在《出师表》中写道,“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所以应该是真的.

蒲县15738862999: 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 “刘备三顾茅庐”? -
朝扶参术: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

蒲县15738862999: “三顾茅庐”在史书中只有五个字《三国演义》中却写了数千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
朝扶参术: 楼主您好,三国演义注重的是情节,并且它是一本小说,情节内容肯定要比正史里要丰富,这才能赋予人们读这本书的兴趣,正史讲究的是严谨的思想. 顺便说一下,三顾茅庐在演义里被夸张了,建议楼主还是去读正史三国志吧!

蒲县15738862999: 刘玄德三顾草庐中的精彩语句及个人感受 -
朝扶参术: 《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

蒲县15738862999: 三顾茅庐是出自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情节吗 -
朝扶参术: 1、三顾茅庐是出自《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情节.2、三顾茅庐的相关典故: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

蒲县15738862999: 三顾茅庐的故事 在史书《三国志》上只用5个字做了记录 而在《三国演义》上却写了数千字 为什么有这种差别 -
朝扶参术: 因为陈寿在蜀国的时候,在诸葛亮手下做事,很不愉快,因此他写书的时候对诸葛亮很是压抑.而三国演义呢,对诸葛亮即使推崇.以上评论见《晋书》,《陈寿列传》.

蒲县15738862999: 刘备三顾茅庐情节评析 -
朝扶参术: 《荀子·儒效》中说:“《春秋》言是,其微也.”所谓“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并不是就人物和事件的真实记录而言,而在于强调历史叙事中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如果说在历史叙事中蕴含作者价值评判的方式还只是“实录”、微言...

蒲县15738862999: 三顾茅庐背后的故事 -
朝扶参术: 曹操用伪书信一封,将徐庶骗走,走之前徐庶向刘备荐举诸葛亮,于是出现三顾茅芦…

蒲县15738862999: 史记与三国演义记载的三顾茅庐的差别 -
朝扶参术: 不过差不多都这个写法两者有本质区别.“三顾茅庐”在“隆中对”中只是寥寥几笔.所以这里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虚构的.而“隆中对”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里面所记叙的多是真实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Lz史记司马迁写时诸葛亮还没生呢,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个故事是有历史依据的.是不是资治通鉴,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