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死得冤吗?

作者&投稿:冶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袁崇焕死的冤吗?~

  袁崇焕的死,是历史的悲剧,没有冤不冤之说!
  1630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于北京,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年轻而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他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亲手将最后一个可能挽救他和他的国家免于毁灭的人,送上了绝路。
  从这一刻起,他的王朝彻底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我无法确定,即使是袁崇焕活着,面对日后北京城下、尚未腐化前依然骁勇善战的大顺劲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或者他能够击败甚至是消灭李自成,面对日益强大的后金,面对已是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是否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但他和他的关宁铁骑,依然是那个年代有可能实现这幻想的唯一力量,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面对李自成,面对皇太极,还是面对什么别的威胁,他都决不会做出日后吴三桂那样的选择。
  正像金庸先生说的那样,他是个“×你妈,硬顶上”的英雄。
  “死去何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这就是督师最后的遗言,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只是为“忠魂依旧守辽东”的悲壮而感动,后来,才为其中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忠勇所感动。
  “死去何愁无勇将”,其实是“死去但愁无勇将”,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面对忠奸不分的君王,面对嫉贤妒能的朝臣,面对盲从愚昧的百姓,面对这一切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人,他所放不下的,竞还是他们的生死,他们的江山。
  这已经不是忠臣的情怀,简直是佛祖的精神,只有我佛才有如此舍身饲虎的胸怀。
  而历史再次证明了袁崇焕的远见,当祖大寿在大凌河战败的时候,能够让督师的悲观预见可以避免的最后希望,破灭了。
  吴三桂根本不值一提,他已经变成一个惟利是图的小人,一个为了私利可以出卖祖宗的汉奸军阀,在他的身上,已经再也看不到一丁点关宁铁骑的忠勇和血性。
  第一次看到袁崇焕的故事,我感到的只有愤怒,不仅仅是对崇祯和皇太极等人的愤怒,甚至也有对祖大寿等人的愤怒,眼看着生死与共的督师被凶恶的锦衣卫带上镣铐,他们所做的竟然只是率军而去,数万雄兵,他们为何不能拔刀而起,刚刚被后金攻掠过的残城,惊弓之鸟般的君臣,衰弱之极的守军,如羔羊般软弱无力的愚民,那里会是关宁铁骑那久经战阵的骏马钢刀的对手?
  好啊,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管他什么后金军在后,管他什么民乱迭起,救出督师再说,杀呀,杀他个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反正北京城里死的一个也不冤枉……
  后来才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排除种种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人间毕竟还有两个字,大义。
  正因为有这两个字,身在狱中的袁崇焕才会写信劝说祖大寿,祖大寿才会率领关宁铁骑走而复返,期望能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取督师生还的希望。
  但是很遗憾,他们感动不了谁,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帮猜疑心重兼寡廉鲜耻到了难以用正常人标准衡量的君臣,以及一群做惯了奴才根本无法分辨是非甚至懒得分辨是非的愚民。
  我并不认为袁崇焕是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且不说皇太极这并不高明的计策是否能够真的蒙蔽大明满朝君臣,但是袁崇焕从被捕到处死整整经历了八个月,就可以知道他的殒命和皇太极那条多少显得有些拙劣的计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我一直设想过一个颇为尴尬的幻境,九泉之下,袁崇焕和努尔哈赤面对,老英雄抱拳为礼:“我一生大小数百战,纵横无敌,只锦州城下一败于督师,抱恨而终,但阁下如此英雄,谁能杀你?”
  袁崇焕:“……”
  可笑的悲剧仍在上演,祖大寿败于大凌河,“绝援而降”,也是败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所以我从不责怪祖大寿,锦州城破,也是绝援,他降而复叛,再次与后金血战数场,但这次又是绝援,面对这样一群毫无利益廉耻的衣冠禽兽,他的绝望有着充足的理由。
  但我也并不推崇祖大寿,相对于赵率教、何可纲的义烈,他的行为又显得渺小了,城破之时,率军血战到底,以身殉职,九泉之下与督师及众兄弟团聚,岂不强似苟且偷生,与范文程等汉奸老猪狗同列?
  崇祯绝望之极曾经写下过“文臣皆可杀”,说的不错,但还不足,应该是“君臣皆可杀”。
  所以看到崇祯吊死梅山,我从没有惋惜,而只有痛快。
  甚至看到史书上写道闯军进京后,如何的杀戮虐民,我也丝毫没有同情,只是在心底恶狠狠的想到,不管如何,总算为督师出了一口恶气。
  我没有袁崇焕那样的胸怀,我只是个遵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简单原则的普通人。
  也正因为有着我这样的普通人,才更衬托出袁崇焕那高尚的情怀,这种高尚的情怀与他令人炫目的功业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为了明末那混乱不堪、德行沦丧、枭小横行的混乱年代里,最为明亮的一颗星辰。

袁崇焕死的还是很冤的,当时明朝面临内忧外患两大险境,而且对于北方的满洲人,明朝除了袁崇焕打败过他们,其他人都是接连败退,杀了袁崇焕也意味着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没了,但是在当时环境下不杀袁崇焕在百姓和官员那里不好交代。但是袁崇焕却是在5年平辽这件事情上说了大话,而且后来私自杀掉了毛文龙,这也使得他在当时社会上的舆论压力很大,崇祯不得不处死他。
袁崇焕之所以后来能够受到重用,原因也是他在天启年间镇守宁远城堡,面对努尔哈赤的大炮,最后赢得了明朝首次抵御清军的战争,之后到了崇祯这一代,崇祯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两大困境。所以就有大臣建议任用袁从焕。后来崇祯紧急召见袁崇焕,并且在宫里面召开了一个御前会议,当时崇祯面对北方的清军问袁崇焕有什么建议的时候,袁崇焕一上来就口出狂言说要五年平辽,后来中间休息时间,其中一个大臣问袁崇焕有什么锦郎妙计没有,袁崇焕也只是说了四个字,聊慰上意。意思就是安慰皇上,只是说说而已。
之后袁崇焕意识到自己的话说过头了,而且对当时辽东的形势来说,明朝能够守住就不错了更别提恢复土地了,于是休息之后,袁崇焕便对皇上提了各种条件,希望皇上能延长一点时间,结果他所提的一切条件,崇祯都答应了,袁崇焕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后来袁崇焕被任命为平辽的辽东钦差大使,他上任之后,他需要所有地方的大臣都能听他的调取,但是镇守在鸭绿江边毛文龙他管控不住,后来袁崇焕就对毛文龙起了杀心,并且私自用尚方宝剑将毛文龙处死,这件事传到了京城中,许多官员也是议论纷纷,认为袁崇焕是大敌当前同室操戈。
而后一些毛文龙的军队也是投奔到清军去了,结果到了崇祯二年,清军就南下,包围了北京城,后来袁崇焕也是回来解围,但是清军在京城边抓了一个太监,把他关押起来,后来用离间计,让这个太监听到他们说袁崇焕和皇太极有秘密交易,然后并且放这个太监回去通风报信,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就旧账新帐一起算将袁崇焕给杀了。

袁崇焕是明末镇守辽东的著名将领。他曾经坚守孤城,取得了宁远大捷,气死了努尔哈赤;又屡次挫败皇太极的进攻;当时的袁崇焕可谓是威震辽东。

后来,由于明朝内部的政治斗争影响到了辽东,袁崇焕被罢去官职,回到了内地。

崇祯皇帝即位、除掉了阉党之后,为了挽回辽东的局势,又重新起用了袁崇焕。并且,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极其信任,有求必应,期望有加。

然而,1629年己巳之变的发生,改变了一切。袁崇焕被逮捕下狱,第二年被议罪处死。

当时,明朝朝廷是经过严格审理,才给袁崇焕议罪、判处死刑的。

袁崇焕之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大言“五年平辽”。

在崇祯皇帝起用袁崇焕、并亲自召见他时,袁崇焕由于离开辽东时间已久,并不了解辽东当时的情况已经大变,不是他在任时期的局势了。

袁崇焕基于原来对辽东的认识,面对崇祯皇帝的殷切期望,脑子一热,许下了“五年平辽”的诺言。

事实证明,这个诺言许得有点儿太大了。在封建社会里,确属“欺君之罪”。

二.暗中与虏议和。

到任以后,袁崇焕看到辽东局势已经对明朝大为不利,采取措施,积极防御,已属不易;更遑论“五年平辽”了。

为了平息辽东战事,袁崇焕私下派人去跟皇太极接触,试探有无双方停战议和的可能性。

这个行动,袁崇焕是私下秘密进行的,并没有上报朝廷。

三.通过蒙古,以粮资敌。

当时满清饥荒严重,陷入危机之中。袁崇焕却把大批粮食卖给蒙古。殊不知蒙古诸部已臣服皇太极,这些粮食经过蒙古,统统运送到清方,帮助皇太极渡过了难关。

四.擅杀大将毛文龙。

皮岛总兵毛文龙属于明朝的方面大员,对满清作战,屡立大功。虽然毛文龙飞扬跋扈,但是皮岛的明军集团对清军起着很大的牵制作用。而且这支军队久悬海外,已经是只有毛文龙一人能够有效地节制了。

袁崇焕性格强硬,见毛文龙对自己不恭,就持尚方宝剑,设计诛杀了毛文龙。

结果,袁崇焕无法有力地节制皮岛明军,使得这支军队哗变,几经周折,最后这支军队携带大量火器投降了皇太极,使皇太极大喜过望。后来,这支军队中走出了满清著名的三位藩王: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这些人为清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苛刻猜忌的崇祯皇帝对跋扈自雄的大将左良玉都能包容,袁崇焕一介大臣,为何不能容忍一员有缺陷的方面军将领呢!

五.纵寇侵扰京师。

1629年,皇太极避过坚固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从长城叩关而入,一路上势如破竹,兵锋直趋北京。


袁崇焕闻讯,率军追击清军。他认为北京城坚固异常,适于固守。当皇太极久攻不下,兵疲力竭之时,自己率辽东铁骑与之决战,定能一战歼之。

可是袁崇焕忽略了一点。京师乃国之首都,清军一旦兵临城下,势必引发人心混乱,对明朝的威信造成极大的损失;皇帝及朝廷大臣对袁崇焕势必产生强烈的不满和怀疑。


当清军在前,袁崇焕率军尾随,一前一后到达北京城下之时,利令智昏的袁崇焕丝毫没有想到:朝廷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在引清兵进攻京师了。在此危疑时刻,他竟然向朝廷提出请求:让自己率军进入北京城中,休整备战。

这简直就是找死的节奏啊。


在随后的混战中,袁崇焕所部又开炮击伤了朝廷倚重的大将满桂。不久,满桂就带伤与清军殊死搏杀,英勇战死了。

种种情况,使得朝廷不能不对袁崇焕的忠诚表示怀疑。

结语:袁崇焕是被朝廷会审以后,议罪判刑,然后明正典刑的。这在形式上属于司法程序公正,他当时也是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进行辩解的。

从杀死袁崇焕的刑场上,京城百姓争食其肉的情形来看,袁崇焕决定在北京城下与清军决战的计划,在军事上是可行的。但是,在政治影响方面,是万万不可行的。



还是很冤的,袁崇焕是明朝唯一一个可以挡住满清攻击的人,杀了他,等于葬送了大好的前程。

不冤。一,不谙当时明朝腐朽的政治形式,内斗残酷,君臣关系离心离德,相互间缺乏信任。二,看不透辽东军事,明朝国力衰退,后勤保障困难,而其自不量力,在崇祯面前夸下海口,五年平定辽东,自己给自己挖坑。三,擅自专权,蔑视皇权,诛杀大将,引起朝廷上下一致不满。四,朝廷东北军事部署失误致皇太极长驱直入北京,为诛杀袁崇焕落下口实。袁崇焕确实是员难得大将,有实力将辽东军事维持成守势,能多使大明苟延残喘几年,但想平定辽东只是梦想。

死的很冤。他一心为国,他的死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如果他没有死,可能会挽救明朝。

他死得挺冤的,因为他拼命的保护皇上,最后却因为小人的谗言被杀。


细数袁崇焕的九条罪名,他到底冤不冤?
不得不怀疑有谋逆投敌之嫌。加上党争,利用袁崇焕打击钱谦益。诸多因素叠加,崇祯必杀袁崇焕。谋款是崇祯认可的策略。兵薄城下,袁崇焕:君父有急,何惶他恤,苟得济事,虽死无憾。崇祯的脑子不是被驴踢了,就是真正进了水了。换作任何一个人也决不会这种时候自毁长城。“崇焕之擒,皆我密奏始开...

袁崇焕为什么而死?
六大罪状五条不成立,唯斩杀毛文龙有罪,但当时的情况应是戴罪立功。阉党企图趁乱翻案,温体仁急切入阁的野心,皇帝忌惮边关大臣与内阁大臣结党才是袁崇焕必死的原因,是党争的牺牲品,明朝内阁只有五人,礼部侍郎温体仁想入阁,有入得有出,所以他必须找内阁五人的毛病,于是弹劾袁崇焕,这里看跟内阁没啥关...

袁崇焕是中清廷的反间计才被杀的吗?
对,是皇太极利用崇祯好疑的本性使用的反奸计

(十一) 袁崇焕的冤和袁崇焕的罪
“袁崇焕自任灭胡,今胡骑直犯都城,震惊宗社。夫关宁兵将,乃朕竭天下财力培养训成,远来入援。崇焕不能布置方略,退懦自保。致胡骑充斥,百姓残伤,言之不胜痛悼。” 此时崇祯的愤怒始终还是在于,他以国士对待袁崇焕,而袁崇焕却一直在忽悠、敷衍他。袁崇焕被锦衣卫抓入南镇抚司(俗称天牢)监候。东阁大学士兼...

袁崇焕冲锋前必喊的一句什么脏话,被民众铸成铜字,后因粗俗被撤掉?
袁崇焕的祖籍是东莞人,袁崇焕一生战绩累累,英勇无敌,忠心为贵,这样的英雄人物,后来被奸臣冤枉致死,很多百姓都觉得袁崇焕死得特别冤。他死了以后,他的父老乡亲为了纪念他的英雄事迹。在袁崇焕的家乡。为他建造了一座袁崇焕纪念园,名叫崇焕故园!纪念园里有一个威武的雕像。雕像上马蹄飞扬,袁崇焕坐在...

袁崇焕是忠臣还是奸臣?是冤死的不是?
还需要说明的是,袁崇焕最为人所熟知的功绩都跟宁远有关系,宁远是明朝自广宁失守以后,明朝军队前出山海关显示在辽地军事存在的步骤之一,也是以这种方式策应东江镇、蒙古、朝鲜等各方共同牵制后金的重要举措,这个策略是在孙承宗的全力争取下确定的,并在他支持下进行的,没有孙承宗亲自出塞实地考察,回京师以后“又上十余...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时候是怎么表现的?
那么袁崇焕又是因为什么别处以凌迟处死的刑法呢?资料记载是当时袁崇焕击退了皇太极刚刚拿下的辽东的宁远池,后来袁崇焕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导致国家首领认为他勾结外党,于是被判处了凌迟处死的刑法。其实他是被冤枉的,他一生都在兢兢业业一心为国。,最终却落的个这么惨痛的下场,真是不能够理解。即...

袁崇焕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
当时朝廷加在袁崇焕头上的罪名有两条,一是“叛逆”,二是“擅主和议”。所谓叛逆,惟一的证据是擅杀毛文龙,去敌所忌。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手续上有错误,而且由于毛文龙的死,是明朝失去了朝鲜,当时全国人民都认为毛文龙死的冤,都觉得袁崇焕公报私仇,崇祯也不傻,可是毛死之后,崇祯明令公布毛文龙的罪状,又公开嘉奖袁崇...

明朝的原崇焕的真正死因是啥?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起兵攻明,逼近山海关。天启二年(1622年),明军广宁大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40多座城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 就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出镇山海关。四年之后,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袁崇焕的一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努尔哈赤纵横天下...

袁崇焕该不该杀?
“痛自敌人逸蓟入京,崇焕心焚胆裂,愤不顾死,士不传餐,马不再秣,间道飞抵郊外,方幸敌末近城,得以身翼神京。士马疲敝,请休息城中。未蒙俞允,出营广渠门外,两相鏖战。崇焕环甲胄以督后劲,自辰至申,转战十馀里,冲突十馀合,竟至运河血战!殊劳辽事以来,所未多有此。”(《矶声记\/白冤疏》)倒是出现了...

任县19419006862: 袁崇焕死的冤吗? -
张苑甲磺: 冤,大明冤案之一,不管袁做错了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已无人可用,崇祯刚愎之用,疑神疑鬼,听信谗言,误杀忠臣,使明更快的消亡.

任县19419006862: 袁崇焕究竟对明朝做了些什么,被杀冤不冤 -
张苑甲磺: 这个是一桩谜案,至今难有定论.作为封疆大吏,袁崇焕镇守一方,阻挡了满人南下,功劳不可谓不大.但他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大战惨败,尤其是与满人暗中来往(这有疑点但却难辨真假),所以使得崇祯皇帝对他狠下杀手.有人说袁崇焕是不折不扣的汉奸,卖 国 贼,不忠不义.也有人说他是明朝最大的忠臣,死的冤枉.

任县19419006862: 袁崇焕是冤死的吗?
张苑甲磺: 是愚死的

任县19419006862: 历史上,谁死的最冤枉 -
张苑甲磺: NO1崇祯杀袁崇焕冤枉指数:10袁崇焕在关外的宁远(今天的锦州附近)附近,死死的遏止了清兵进关的要道,使明朝可以腾出手来,专心致志的对付李自成的起义军.清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屡次在宁远城下受挫,袁崇焕象堵在喉咙里的...

任县19419006862: 袁崇焕的死是不是真的冤枉?看他的那些存在问题的事:擅杀毛文龙,谋杀满桂.而且他不可能跟皇太极一点交 -
张苑甲磺: 1宁远大捷后金攻城死200觉华被屠9000人上百万军资被抢!2取消首级钱把蒙古推向满清.3坐拥大军从未主动出击过.4不救朝鲜.5断东江粮草致使东江全线溃退.6毛文龙198人深入敌后8年建立东江军2次兵临沈阳城下.被诱杀!7调以挡住满清的刘(忘叫什么了)去密云!满清轻松兵临北京城下!8射伤满贵9遣散援军10救北京还不忘带喇嘛和谈.肯定是谈好的

任县19419006862: 袁崇焕到底是忠还是奸我看许历史资料能确定?袁崇焕到底是忠还是奸我
张苑甲磺: 袁崇焕怎么会是奸臣,他对大明朝廷忠心一片,热血为国,战功昭著,刚正不阿,屡屡击退后金军的进攻,至于斩毛文龙一事,也是由于其过于骄横,而他的一些小错误也是正常的,最终是被诬陷致死,他绝对不是奸臣.

任县19419006862: 袁崇焕VS岳飞,谁更冤? -
张苑甲磺: 袁崇焕和岳飞 都是被陷害的,只不过袁崇焕是被皇太极用借刀杀人计害死的,属于死在敌人的计谋下. 而岳飞则是死在自己的同僚手下,加上当时的皇帝也有杀他之心. 所以岳飞比袁崇焕更冤.

任县19419006862: 历史上最让人纠结的事. -
张苑甲磺: 袁崇焕之死: 以八闽小吏独挺严关的袁崇焕誓死保卫大明王朝,取得两次宁远大捷,并且击毙清太祖努尔哈赤.崇祯二年,皇太极绕到蒙古偷袭北京,袁督师轻骑急援,北京城下两战两捷,却被以通敌罪名下狱,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被处以磔...

任县19419006862: 历史上岳飞,袁崇焕,于谦谁最冤 -
张苑甲磺: 我个人认为,三人之中,贡献最大的是于谦,正是他挽救明朝危局,保住明朝半壁江山. 岳飞是不世出之名将,对宋而言,岳飞不能改变皇帝,他不懂政治权谋,终将死于皇帝之手. 而袁崇焕...

任县19419006862: 袁崇焕真是崇祯害死的吗? -
张苑甲磺: 个人观点: 1、崇祯志大才疏,年轻气盛,诛杀魏忠贤后更是刚愎自用;一心急于振兴朝政,却又生性多疑,信不过任何臣子.袁崇焕的军事才华得到了他的赏识,委以重任,突然得知袁“背叛”自己,自然无比愤怒,冲动的将袁崇焕打入天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