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为官清廉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好官找一种相关故事读一读

作者&投稿:征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古代有许多一心为百姓办事的好官,选一个人物简单的写下他的故事~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县。淳安县的案件很多,海瑞明断疑难案件,深得民心。海
海瑞在淳安县断案(连环画)
瑞生活节俭,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考察巡视各部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打开胡公子的袋子,有金子数千两,海瑞把金子没收到县库中,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胡宗宪因此没有把海瑞治罪。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的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衙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鄢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
推荐于 2017-08-04
展开剩余2%
查看全部2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_宝宝爱听的故事大全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京东」品牌好货,一站购全,正品低价,畅选无忧,闪电送达,尽享非凡好体验!
广告2020-11-16
我国古代有哪些为一心百姓办事的好官的故事
包拯,宋 海瑞,明 于谦,明 于成龙,清 郑板桥,清(典故两袖清风)
40赞·811浏览
古代好官的故事
1、郑板桥爱民之心 郑板桥是深具爱民之心的典范。他在知天命的年纪出任河南范县县令。范县历来贫穷落后,郑板桥来到县衙时,看到的是东倒西斜的破草屋,“廨破墙仍缺”。破陋的环境、艰苦的条件没有阻碍他的决心和信心。他着意改善民生,最终作出了“清河得意”的政绩。 在范县干了4年后,郑板桥被调到山东潍县当县令。虽然潍县经济较好,但是当时遭遇旱涝等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加之当地官员没有据实上报,地方豪族乘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当地外出逃荒的人络绎不绝。 郑板桥在他上任潍县后写的第一首诗《逃荒行》,即再现了当时潍县百姓度日如年的惨状:“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郑板桥采取了“三步”法。 第一步,带头捐款,赈济贫困。自己带头捐出俸禄,作出示范效应,以缓灾情。第二步,上报灾情。当时山东官场存在瞒报灾情现象,郑板桥打破常规,据实上报,虽遭到上级官员的打压,最终还是辗转将灾情上报给了朝廷,得到乾隆的支持,为朝廷查问督办灾害提供了依据。 第三步,开仓赈贷。清代朝廷在各县设有粮仓,归国家专管,用于救灾。如果用此粮仓,必须执行严格的申报请示制度,因为申报请示时间较长,很多灾民等不到开仓时间,就已经成为饿殍了。郑板桥当机立断,“不俟申报,即出仓以贷”。在郑板桥的努力下,潍县百姓度过了灾荒。 2、一钱太守 刘宠是东汉时著名的清官。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直系后代。他的父亲刘丕,博学多才,被时人称为通儒。刘宠小时候就跟随父亲读书学习,学得满腹经纶。成年后,他被举为孝廉,出任东平县令。 在东平县令任上,刘宠爱护百姓,处事公正廉明,受到东平百姓的一致拥戴。后来他因母亲生病,弃官辞归,东平百姓得知后,纷纷拥上街头为他送行,道路也为之阻塞。他所乘的车无法行驶,他只得轻装简从,悄悄地离开东平。 母亲病愈后,他又被朝廷任命为豫章太守和会稽太守。在会稽太守任上,他严于律己,约束下属,打击豪强,惩治不法行为,获得全郡百姓的称誉。由于他政绩卓著,不久后,朝廷征召他进京,准备授予他更高的官职。 刘宠离任那天,会稽郡的老百姓纷纷赶来为他送行。在送行的人群中,有五六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的眉毛、胡须、头发都已雪白,这几个老人都是会稽郡下属山阴县的老农,他们是从离城几十里的山乡特地赶来的。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百个铜钱,要把铜钱送给刘宠。 刘宠见了这些老入,心中十分感动,说:“父老们这么大年纪,从这么远的山乡赶来,真令人感动,也让我心中不安。” 老人们满脸笑容地说:“我们几个是平日只知种地的山野村民,一生中从来没进过城。从前官吏们下乡征收租税,常常弄得鸡飞狗跳,老百姓怨声载道,不得安宁。自从老爷到任以后,减轻了我们的赋税,我们的生活也一点点好起来。我们老百姓能过太平日子,都是老爷所赐。 如今听说老爷离任高升,我们结伴前来为你送行,并表达一下我们微薄的心意。”说罢,他们一起把手中的一百个铜钱递给刘宠,要他收下。 刘宠推辞说:“我在这里只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没有像你们说的那样好。父老们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钱我不能收。”老人们不依,非要刘宠把钱收下。刘宠见父老们的盛情难却,便从每个老人手里收了一文钱。父老们对刘宠的举动十分钦佩,誉称他为“一钱太守”。 刘宠到京城后,曾历任宗正大鸿庐、司空、司徒、太尉等重要官职,但他仍保持着“一钱太守”的清誉,虽官居高位,却家无余财,因此被时人称为长者,受到人们的敬重和赞颂。 后来,“一钱太守”这一典故,用来称誉清廉的地方官。 3、范成大敬民之心 南宋名臣范成大不仅在诗词方面颇有建树,在从政为民方面也政绩卓然。淳熙元年十月,他被任命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深受宋孝宗重托,他决心以“既来万里,敢计一身”的精神治理好西南屏障。 在蜀期间,范成大的敬民之略得以施行:“得民有道,仁之而已。省徭役,薄赋敛,蠲其疾苦而便安之,使民力有余而其心油然。”范成大来到蜀地后,看到蜀民赋税沉重,于是他提倡免除酒课。蜀地的酒课是南宋时期以对金作战为由而征收的杂税。 蜀民承担了繁重的酒课任务,生活苦不堪言。淳熙二年六月,范成大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废除蜀地的酒课,得到了宋孝宗的批准。蜀民得知这一消息,非常高兴,修建道场,以表感恩之情。 蜀地的和籴政策施行成为蜀人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和籴本意在于百姓将手中物资上缴给官府,官府给付其钱,百姓和官府之间形成一种约定性契约。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官府经常压低价格,强行征收百姓手中物资;官仓中的物资却被豪族巧取豪夺,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范成大了解了和籴政策的弊端,向宋孝宗作了报告,经过范成大的努力,和籴政策被永久性废除,减轻了蜀人的负担。 4、况钟 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况钟一生出色政绩在苏州知府任上,他直接减轻官粮,实行折征的办法减轻百姓负担,稳定和发展经济。同时,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注意清理冤狱,为民伸冤。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经他审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现在,只要一提起况钟,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于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况钟任职十三年间,三次离任三次留任,替苏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任上。当地百姓为纪念况钟,在他死后,苏州和七个县都建立了祠堂。 5、王骘为民之心 清前期名臣王骘在顺治十二年中进士,当时他已经43岁。走上仕途后,他为民效力,政绩卓越,受到康熙的赞许。康熙二十四年,王骘因政绩卓越被转任到直隶当官。 当时,工部责定四川供给朝廷2663根楠木,用来修建太和殿。王骘在蜀地为官5年,深知蜀道艰险,运输不易,且蜀地刚经战乱,民生凋敝。身在直隶的他当即决定为民请命,向康熙陈辞。 在陈辞中,王骘陈说用蜀地木材会遭遇两难。一难在于伐木难,蜀民跋山涉水、深入陡坡,砍伐树木,实属艰难。二难在于运输难,从山林中将木材运到船上,经过激流险滩和弯曲河溪,才能运出山区,比之平原更难。 如果要求蜀民砍伐木材加上运输之费,不仅影响蜀民自身农业生产,而且周期太长,也影响太和殿工程建设。康熙看了他的陈说之后,感同身受地说:“蜀中屡遭兵燹,百姓民不聊生,朕非常痛心,岂能再增加他们的困苦。”康熙于是放弃了从四川取楠木的想法,转而从塞外想办法。 蜀民由此得福,对王骘非常感激,作《松威治绩略》来赞扬他的功绩,并为他绘制图像,为后人传颂。
46赞·4,981浏览2019-07-16
古代为百姓做过好事人?
1.我们耳熟能详的愚公移山的故事! 2.铁面无私的包拯。 3.一生清廉的海瑞。 4.神医华佗。
39赞·418浏览2019-10-31
百姓百条心的典故?
平民百姓,淳朴厚道,直接了当,非常可爱。没有百姓,不成社会,没有平民百姓的拥护和给力,成不了任何社会事业。但是,他们各有各的活法,从来没有高度统一过,也不可能有绝对一致的思想和步调。
2赞·100浏览2018-05-18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为官清廉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好官找一种相关故事读一读
西门豹主人公西门豹 包拯,包拯为官清廉公正无私,自己的舅舅犯了法也要打板子
68赞·808浏览2017-06-09
童话故事大全,超好听睡前故事歌单推荐

点击下载了解更多详情
下载
行吟信息科技(上海)..广告
世界十大经典童话故事,每一部都是经典_享拼单折扣
根据文中提到的明朝为您推荐
拼多多
下载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爱猫也别和猫一起睡?
许多人爱猫咪爱到了极致,晚上睡觉也要和猫同床共枕。虽然感情好是没关系的,但是这样并不健康。 不应该和猫同睡 美国宠物协会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养猫者都会让猫爬上自己的床和自己一起睡。
1,076人在看
射手座和狮子座在一起合适吗?
狮子座和射手座是天生一对?!
44条回答·5,708人在看
吾日三省吾身是什么意思?
热词课代表
上百度知道,你想要的热词都在这里
关注
22,550播放
引起胀气的食物有哪些
萝卜、土豆、红薯、芋头、南瓜、板栗等,这些食物含丰富的淀粉、糖类、纤维素,外加吃进去的肉食,经肠道细
20条回答·46,582人在看
为什么你身边的人都劝你放下呢?
乃昔情感
TA获得超过190个赞
关注
249播放
处女座女生和什么星座比较配?
众所周知,十二星座每个星座的性格都是不同的,这也形成了每个星座独有的特色。处女座女生喜欢事事追求完美
37条回答·5,486人在看
正在加载
评论
42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立檄拒礼

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棒打送礼

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厚谢婉拒

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中国历史上为官清廉的清官故事如下: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应该是中国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包拯作为宋朝名臣,因其铁面无私的正直形象被人们誉为“包青天”。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我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做过许多有益于百姓平民的好事,“不爱乌纱只爱民”,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宋代以来,关于包拯的口碑、话本小说、戏剧曲艺乃至当代的电影电视就演义了许许多多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故事,演义的结果,使包公的形象更丰满,甚至神化、传奇化。包公“包青天”成了人们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

对包拯形象的塑造和传扬始于其身前。而源于宋代的话本并红火于元代的包公戏,自明清到近世,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包拯在“京官”开封府尹任上不到一年半光景,描写这一时期他断案的故事无疑是最精彩的华章,传播之广,渲染之烈,溶进了人们炽热的“包公情”。

历史上的包拯当然没有传说或舞台上的包公那般神奇。他既有政职、军职,亦有文职,甚至有闲职,还做过谏官。包拯能流芳百世,恐怕主要在于他的刚直清廉,高风亮节。

扩展资料:

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时。当时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个性官员包拯一上任就高调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并且表态,自己作为“一把手”,决不要一块端砚。

此举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三年后,包拯任期满,被调至中央任职,果然“岁满不持一砚归”。《包公掷砚》的故事以这个蓝本创作的。

包拯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盘剥灾民的罪行的事迹,被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再创作为家喻户晓的包公戏《陈州放粮》,民间渲染加工成开封府尹、钦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赈。

剧中涉及国舅们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护包公、包公怒铡皇亲国戚、成功放粮赈灾等等,演绎了一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不畏强权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包拯



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出现过不少一心为民的清廉官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晏子、黄霸、杨震、包拯、于成龙等人。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在位期间长达五十余年,辅佐过三位国君,一直以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当初辅佐景公时,因为看到天空出现彗星时,劝说其减轻税负徭役,进一步提高了齐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更多人免于饥饿的困扰,又因其廉洁从政节俭自律,被后人誉为“千古楷模”。

黄霸是西汉时期名臣,早年因待诏身份捐官做了侍郎谒者,因自己的兄弟犯罪,受牵连被弹劾罢官。后来靠着捐谷求官,当上了补左冯翊,主要负责管辖沈黎郡钱粮事宜。由于其在任期间公正无私,备受上司赏识,不久就担任河东均输长,后来因清正廉洁被举荐为河南太守丞。

由于黄霸熟稔法律条文,勤政爱民,因此深得太守信任和百姓爱戴。等到汉昭帝即位后,不少各地官吏以执法严酷为能,只有黄霸依然使用当初的法律,因此获得仁厚的名声。后来直接代替丙吉为相,自身的权利也到达了顶峰。

杨震是东汉名臣,少年时期就天资聪慧,博览群书,研习过《欧阳尚书》,年轻时就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但是时运不济,五十岁是举茂才出身,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职。由于其为官正直,不屈权,受到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最终被罢免遣返回乡,落得个饮鸩自尽的悲惨下场。

包拯是北宋名臣,早年因登进士第,曾担任过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等职。因其为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不攀附权贵以及清正廉洁,敢于替老百姓申冤,在当时就有包青天的美名。

于成龙是清初名臣,早年担任罗城县知县时因明确保甲制度,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备受拥护。后来因管制有功被任命为四川合州知州。当官期间从知州到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一直到江南江西总督。由于其在位二十余年里政绩卓著,并以清廉刻苦而闻名,因此被康熙称赞为“清官第一”。



相关故事

1、海瑞

海瑞(公元1514年~1587年)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体察民情,革除弊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禁馈赠,惩贪官,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审理积抑,昭雪了许多冤狱。海瑞生前俭朴到一般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张破席上,盖着夫人的旧裙……

海瑞不仅为官清廉,生活也十分俭朴,清苦之行举朝第一。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七十四岁的海瑞以老病之身卒于官舍后,死后仅余葛帏旧衣,赖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殓。

同乡苏民怀检点其遗物,只有竹笼一只,内有俸金八两,旧衣数件而已。故海瑞深得百姓拥戴,发丧之日,市民送者夹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绝,被百姓呼为“海青天”。时人王世贞以九字评:“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2、胡质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

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后来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著,清名遐迩。入晋以后,晋武帝接见了他。晋武帝谈起当年胡质的生平事迹赞叹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亲比起来怎样?”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晋武帝问:“为什么呢?”胡威说:“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远。

3、子罕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4、杨震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5、周恩来

很多人的印象中,周总理都是服装,风度翩翩。其实,他只有几套料的服装,大部分都穿几十年,有的破了,补补下继续穿。有一次,他穿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的工作人员看着说:‘总理啊,你这套礼服很早就要换了。’

他笑笑说:穿有补过的衣服照常可接待外宾,补过的那些痕不要紧,让别人看到也不要紧,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是真的难看。听完这些话,我感觉挺感动,人很多都会攀比,衣服没破一过时类,就不穿喽,比起以前的人,我们已经很幸福了。

讲他住房方面,建国初期,周总理搬进去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一直到他老去。西花厅是清朝时修建的老平房,潮湿阴冷。身边的工作人员于心不安,很多次都提出要帮他装修,但是他坚决不同意。1959年,趁他和他牵手的去外地时间比较长,对西花厅保护性的维修。

总理到来厝里一入门就惊讶地问:“啊是什么回事?谁啊叫林修的?!“他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是一大片人:带一个坏头,影响也是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新添的那些地毯、沙发、窗帘、吊灯都退退掉。

他还未刷,对这次修房的事情,他主动在国务院会顶作三次检讨,向那些到会的副总理和部长说:”林千万不要重复我这个错误。‘听到这些,我还是觉得感动。实话实说,我以前迟到写一张检讨都要拖好几天。周恩来身为总理不是他做的事,他都勇于承担。

扩展资料

两袖清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辞海》解释为“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然而,如果追根溯源,无论是“做官廉洁”还是“穷得一无所有”,都不是其本义。

“两袖清风”本义为衣袖迎风摆动,姿态飘逸的样子。因为在古代宽衣阔袖为王公贵族、官员士子流行的服装款式,若迎风而行,衣袖自然会随风摆动,诸如“两袖清风和月偃,一壶春色透瓶香”,“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等句中均有类似用法,在不同语境中,“两袖清风”还常被活用为“两袖春风”“两袖秋风”等。

在这些诗句中,作者借助衣袖、清风的意象融入自己或潇洒、或淡泊、或惆怅、或苍凉的感情色彩,但均与清廉无甚关联。

前文中提到,在古代,宽衣阔袖为王公贵族、官员士子流行的服装款式,这样的衣服往往是少有衣兜的。那么,要随身携带一些散碎杂物,比如银子、扇子、书信怎么办?于是人们就想到把东西藏于袖中,正所谓“袖里乾坤”,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写道:宝钗扑蝶时“向袖中取出扇子来”。

我们今天常用“袖珍”一词来形容极小的东西,就是来源自此,在古时专指那些精致小巧、可以被放入衣袖的物品。而为了防止物品遗失,袖里通常缝有一个口袋,口袋的方向与袖子相反,形状为收口梯形,这样即使双手下垂、作揖或行走,里面的东西都不会掉出来。

既然袖子常被用来放银票、银子,倘若一个人生活清贫,手中没有什么钱,他的衣袖自然是“空空如也”,只有“清风”了,所以“两袖清风”就被用来形容穷得一无所有,即清贫之意。倘若一个官员生活清贫,甚至穷到袖中除了“清风”什么也没有。

那么他大概率是为官清廉、没有贪赃受贿的。于是由生活清贫,“两袖清风”又引申为形容官员为官清廉。与此相关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有很多,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明朝廉吏于谦的故事。

于谦是浙江钱塘人,自幼聪颖过人,年纪轻轻便写下了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始终清正廉明,兴利除弊,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他在河南、山西巡抚任上时,官场贪赃纳贿蔚然成风,外吏入觐时,常常从百姓手中搜刮当地特产作为礼物,赠送给朝中要员。而于谦每次回京城议事,从不曾带任何礼物,有人私下劝他“识时务”“遵循惯例”,他便作《入京》诗表明心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自己惟愿不给百姓加重负担,宁可只带两袖清风入朝面圣,是何等的高风亮节。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很多困难的地方!”翻阅党史,老一辈革命家的一生,不仅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廉洁自律、坦荡无私的一生。

毛泽东参加革命后,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对革命无利的事情”,被同志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一生清廉,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干部“私人的事不坐公车,不沾国家的便宜;亲属来机关探亲,就餐自己买票,不沾集体的财富;不得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不沾机关和个人的利益。”

陈云一生粗茶淡饭,衣着简朴,一件1961年买的衬衣,一直穿到1995年去世,足足穿了34年……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作风帮助共产党人坚定革命意志,铸牢信仰信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栏目做了一个特别节目,要架起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桥梁,古典和当代的桥梁,领袖和人民的桥梁。这个节目叫《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

平“语”,顾名思义,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总书记的语言,是他在各种讲话中引用过的经典名句。第二层是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

第三层是说这些语言关涉到修齐治平的宏大理想。总书记一向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乐于用典,善于用典。这些用典本身就意味着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思考、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节目的核心与载体。

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关于为什么立德,总书记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我们提出来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

我们在讲为什么立德,因为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现在我们每一年都会评选全国道德模范,会评选感动中国人物,就是想把这种德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注入社会,注入人心。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实也可以从很多人的身上感受到、学习到这种强大的力量。



西门豹主人公西门豹
包拯,包拯为官清廉公正无私,自己的舅舅犯了法也要打板子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谋朝传位的人,为什么只有司马家族最被人鄙视?_百度知 ...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是个傻子,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的事迹就跟段子一样,有一次去逛华林园,听到蛤蟆叫声,问左右:“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有个人很机智地答道:“在公家田里的就是公家的,在私人田里的就是私人的。”还有个更出名的就是在老百姓多饿死的情况下,来了句“何不食肉糜?”可悲的是...

中国英雄人物有哪些?
林则徐(1785—1850年),汉族,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福州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

古代的“一品”官职,放到今天是什么职位呢?
千百年以来,文人志仕以入朝做官为荣,更以成为“一品”官员为追求的梦想。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名望的一品官员,例如,为官清廉、嫉恶如仇的包拯;辅佐李世民开创大唐盛世的房玄龄;锐意进取、坚持变法的王安石;力挽狂澜,给大清续命的曾国藩。这些一品大员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为官者,为梦想而拼搏...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些人可以同时在多国为官,君主不怕泄露国家机密吗...
最终,在苏秦的强力嘴炮和高超和稀泥调和下,六国达成盟约,组建联合国军,任命苏秦为联军总司令,挂六国相印,并兼任各国名义上的国相,负责各国间的联系沟通,整体调度安排,共同抵御强秦。摄于六国联军的势力,秦军十五年内没有向函谷关以东用兵,期间六国联军也并未与秦军发生真正意义的大规模冲突。所以...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千古奇才?
姜太公 姜太公本名姜尚,也被称为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期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也被誉为兵家之祖。说起姜子牙的出山更有许多传奇色彩,他在年轻时,虽然满腹韬略,但却相当落魄,甚至老婆都因此而离家出走。直到80岁的高龄才在渭水遇到周文王,从而才如同开挂一样,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巅峰!鬼谷...

关于中国古代的名人故事
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使其夫妇破镜重圆。有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她丈夫喜欢吃鹿肉丝。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夫人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2、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

中国各朝代选官制度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采取“弥封”“誊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自古以来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职位,为什么会有“丞相”和“宰相”两种说法...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

历史上有哪些人是先经商后为官的?
但由于后者大多属于卖官鬻爵的范畴,为历代当政者与文人士族集团所不齿,因此会受到一定掣肘也难居实位。通过我国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中,是最为有名气的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吕不韦,一个是胡雪岩,两个都是先商后官的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名。但两个人也恰好的代表了上述的两条道路。在吕不韦所初的战国...

惠水县17157709144: 我国古代为官清廉的人及其事件 -
可柏鼻咽:[答案] 1. 狄仁杰(公元 607-700 ),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 也曾到首都开封府及朝廷任职,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京城为官,陈希亮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

惠水县17157709144: 历史有哪些清官说一说他们的故事 -
可柏鼻咽: 1 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后,邺地百姓专门为他在漳水边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惠水县17157709144: 我国历史的好官和有关他们的故事 -
可柏鼻咽: 1、海瑞的故事——为官廉洁,一生清贫海瑞为官,始终坚持最高的廉洁标准,除了领取政府下发的俸禄外,他绝不接受哪怕一分一毫的“灰色收入”.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历代王朝中最低的.海瑞任淳安知县时,每年的实际收入仅为12石大米...

惠水县17157709144: 古代像海瑞一样的清官还有谁?至少说五个 -
可柏鼻咽:[答案] 狄仁杰(公元 630-700 ),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 汤斌为官一生,除著书立说,发展理学学说外,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

惠水县17157709144: 海瑞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清官 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为官清廉的人吗 -
可柏鼻咽:[答案] 1明朝的于谦,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在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败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 于谦为官清正,当年宦官王振专权,百官大...

惠水县17157709144: 我国历史上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人有哪些? -
可柏鼻咽: 《史记.循吏外传》公仪休拒鱼,才会永远有鱼吃. 《左传》子罕拒美玉,说你的宝是玉,我的这宝是廉,咱俩各爱各的宝吧. 《后汉书.杨震传》拒王密黄金,说“四知”. 北宋苏轼在京做大官,乡友带礼求官,还提醒说如苏轼不便,可让弟弟...

惠水县17157709144: 古代的清廉官员事迹
可柏鼻咽: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

惠水县17157709144: 我国古代有哪些帮助百姓的官员和能人的故事
可柏鼻咽: 包拯,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 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庆历六年(1046年)夏,包拯调任为三司户...

惠水县17157709144: 古代清官的事例 50字左右 -
可柏鼻咽: 狄仁杰(公元607-700),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

惠水县17157709144: 我国历史上有那些好官的故事30 字 -
可柏鼻咽: 武则天要造一座大佛像,需花费数百万钱,官府库存不够,就令天下的和尚每天施舍一钱相助.狄仁杰进谏道:“做工不能役使鬼,必定要役使人;庄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终究是由地里长出来的.不损害百姓,还有什么可求的?现在边境未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